
第17章 光狼城,八山会武
洞窟内。
陆渊冒冷汗。
女人真是翻脸比翻书还快。
“娘娘寿与天齐,‘人偶’是晚辈精心雕刻的,里面有我的‘气’,三天份量。”
“娘娘只需调用蓝火,便可随意驱使,做些简单动作。”
灶娘娘下榻,围着人偶转了转。
她深吸一口气,身子几乎挂在人偶上,脸上绯红。再调用蓝火,人偶双手倏然动起来,搂住了她,身体发颤。
“才三天那怎么行。”
灶娘娘摸着人偶胸膛,爱不释手:“你曾说要去大墟古地,那必定会经过光狼城。正好我有要事相办,一道同行。”
陆渊语塞,明摆着不肯放过自己。
不过,反过来讲,有一位三阶修士护道,路上安全不少。
入城后,想法子找些灵性材料喂给霞丹,喷出的金雾有所减少,应该是肥力不足。
一部分要凝成金甲御敌,一部分给灶娘娘吃食,还得有一部分继续滋养霞丹,期待他第二次“种”出新的东西。
不过以霞丹的性子,第一次吞服三品的妖菩提。想要再突破,少说吞服四品的超凡材料,关键它还“挑食”。
“怎么?你还有顾虑?”
灶娘娘收起人偶,美眸一凝,道:“要是我等不及了,直接挖出你体内的根髓?”
陆渊浅笑,没有正面回答,不卑不亢:“时间不等人,娘娘的事情比我重要,还是先出发光狼城吧。”
随后,他指着晕厥的张三:“带上他。”
......
丹河古碑处。
灶娘娘甩出一艘小舟,取出陶罐,扣在舟头,等了片刻。
“真是稀奇,当年我从云州横穿太行山,从未见过这种渡河方式,那时候丹河并非如今模样。”张三说道。
陆渊点头,地鸣爆发,改天换地,早年间丹河异变,喷吐异宝,就是变化征兆。屠无赦的刮龙刀,就是在那场异变中获得。
张三挠挠头,继续问道:“这瓶小罐装了什么东西?”
“最后的小家。”
灶奶奶邪魅一笑:“我送你一罐?”
张三急忙摆手,躲到陆渊身后,还是离老妖婆远点,不知道打什么主意。
“坐稳了!”
“浪高三丈,要是落水了,谁都救不了你们。”灶娘娘神情肃穆。
天地自然,值得敬畏,人与之相比,蚍蜉撼树谈何易。
陆渊观察灶娘娘操控飞舟,等到了大城,如果条件允许,收刮点材料也做个飞舟?
鱼翔浅底,鹰击长空,三人乘坐小舟渡河,半个时辰后落地。
“飞舟腾空,带不了三人。”灶娘娘开口,看着张三。
“那.....我走?”张三挠挠鼻子。
“醉仙楼见。”
灶娘娘二话没说,一个调头操控飞舟,带着陆渊起飞。
在天上,陆渊疑问:“水里能载三人,飞空为何不行?”
“因为他太丑。”
灶娘娘直言不讳,继续补充道:“我怕这艘飞舟受不了。”
陆渊沉默,直到前方出现一座巨型大坑,比起太行山交接的湖泽天坑,还大一倍。
灶娘娘见陆渊吃惊的样子,莞尔一笑,降了飞行高度,看得更清晰。
“都说乱臣贼子杀人,人人得而诛之。可帝国俊才坑杀投降兵卒,却威震四海。”
灶娘娘声音变得戾气:“那个时代,你只管强横无敌,自有大师为你辨经。”
陆渊沉吟道:“现在也如此。”
灶娘娘有些诧异,她身为三阶修士,见过太多年轻俊才,12岁进入稷下学宫,虽满腔热血,然而总被有心人利用而不知,少有陆渊这般想法。
“这儿死了多少人。”陆渊沉吟道。
“不多,四十五万。”灶娘娘操纵飞舟,放缓了速度,即将入城。
杀降四十五万!
陆渊俯瞰这座城池,建立在大墓之上,风雨飘摇数千载,换了一代又一代。
城中的人如蝼蚁一般,即便是天上的龙凤,也难逃圣人口食。
如今圣人隐没,王者难成,高手大都是三阶修士在活跃,自己还有追赶的机会。
陆渊有这个自信,只要有足够的资源,喂饱了霞丹火种,王境尚可一试。
灶娘娘看见陆渊,眸间锐气,身姿挺拔,十八岁的年龄,风华正茂,挥斥方遒,忍不住捏了捏他的小脸,放声大笑。
“飞舟!有飞舟!”
“那是三阶修士,无视禁空入城。”
“这是哪座山来人?很是陌生。”
“管他呢,醉仙楼最近推出一对‘双绝’。那舞姿和曲乐,人间难得几回闻,去晚了只能趴窗边看。”
“肤浅,我等皆参加八山会武,岂能贪图享乐,耽搁修玄。”
“你了不起,你清高。我请客怎么说?”
“义父,都是一家人。你先去,我去买个留影石!”
街头热闹,陆渊和灶娘娘进城后,直奔醉仙楼。因为有三阶修士带路,一路顺畅,定个上等房。
“一间房?”陆渊疑问。
灶娘娘打赏给小二,关上门,没有理会陆渊,躺在床上,顷刻间呼吸变平缓。
“这睡眠质量......”
陆渊给灶娘娘盖上被子,她身材惹火,一呼一吸,胸膛起伏,波涛汹涌。
这女人修的什么玄功,言谈举止皆在不经意间令人慌神。
难道是“媚体”?
但只有自己受影响,张三对她只有恐惧。
陆渊一拍脑门,张三还没到,出去等等,顺便打听点消息。
开门后,乌泱泱的人群,拥挤在过道上,还有几个人都到他房间来了。
陆渊赶走几人,关门从窗户离开。
醉仙楼乱哄哄的,根本打听不出有用的消息,索性找个大点的堂食客栈。
“客官吃点什么啊?”小二肩头搭上白毛巾,露出职业的微笑。
“洪都炒粉,藜蒿炒腊肉,瓦罐汤。”陆渊到哪都喜欢吃点。
小二有些为难:“客官是南方人吧,最近南方菜的成本太高。要不尝尝太行山特色菜?”
陆渊一愣,好奇问道:“这些菜都不是稀罕食材,哪来的高成本?”
小二左右看了眼,小声说:“世道太乱,听说南边已经有人封王称尊,开宗立派准备大干一场。种地的不安生,买卖的到处跑,哪能经营的住。”
南边势起,诸派林立,没想到连基础的家常菜都吃不上,陆渊估摸北边也快兵戈四起。
“特色菜是什么?”陆渊入乡随俗。
“十碗熏肉!”小二笑道。
“保证您吃了一碗又一碗,连吃十碗!”小二对此很是自信。
“猪肉新鲜的很,一个月前刚从梧桐镇拉过来的,客人吃了嘴上冒油。”
“什么?梧桐镇来的猪肉?”
陆渊惊愕,李泰和千头猪猪在月下共舞,深入交流,这样的肉还卖到异乡。
梧桐镇的新贵老爷们,真是良心大发,不坑自家镇上的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