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从香江文豪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1章 《喜报》

陈家华见杂志社的员工听完,有些人面露沉思,有些则保持沉默。

这让他放下心来。

陈家华就担心有那种太理想化的员工,如果出声反对的话,那他也不得不将其炒掉。

他对《电影双周刊》后续有不少想法的,他不允许任何人影响他的计划。

不过现在看来,这些人倒也接受他对杂志做出的改变。

“除此之外,杂志也可以刊登一些电影、娱乐相关的新闻,这样可以让杂志变得更大众化,促进销量。

当然刊登的新闻一定要确保真实,我们的杂志可不是那种八卦杂志。

最后对业内的一些重大事件可以进行细致的报道,这也是你们擅长的东西。

比如最近新成立的金公主院线取消了院线包底制度。

这件事情对香江电影的未来有着巨大影响,你们可以全面细致地分析一番。”

之后,陈家华没再说太多。

他暂时也只想到这么多,经营一份杂志还是要看具体销量情况。

陈家华不能保证他说的这些一定有用,但最起码要让《电影双周刊》多一点大众喜欢看的东西。

只要慢慢改变,慢慢摸索,总会找到一条适合杂志的发展之路。

除了杂志的改版,陈家华自然也免不了给他们描绘一下杂志社的未来蓝图,激发一下他们的工作热情。

一番交谈下来,杂志社的员工对陈家华也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

最起码他们觉得陈家华这位名气很大的青年作家,还是有点东西的。

人家对《电影双周刊》还挺重视,不是因为一时兴趣买来玩。

最重要的是,陈家华给他们都大幅提升了待遇。

他们终于可以不用再为爱发电了。

之前,杂志社很多时候工资都发不出来。

如果不是因为热爱,他们早就跑路了。

而这也正是陈家华看中他们的地方。

倒不是看重他们能够为爱发电,而是因为他们对于杂志和电影的热爱。

唯有热爱,才更有可能做一番事业出来。

正当陈家华准备让大家解散收拾东西搬家,突然响起了几声敲门声。

“陈总编,你们这是?”公司门口一位头发有些稀松的中年男子开口问道。

陈柏生却是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对陈家华介绍道:

“陈生,这位是隔壁《喜报》的老板邝生,《喜报》是一份漫画报纸,邝生笔名上官小宝,他创作的《李小龙》在香江很受欢迎。”

随即他才对上官小宝说道:

“邝生,这位是著名作家陈家华,现在也是我老板。”

“你将《电影双周刊》卖了?”

“没错,将杂志卖给陈生了,以后也不用挤在这个小地方了。”

“恭喜你了,终于摆脱苦海。”

随即,上官小宝才反应过来,对着陈家华笑道:

“陈生,久仰大名,没想到你居然收购了《电影双周刊》。”

陈家华听到对方叫上官小宝,神情有些意外。

他没想到这么巧,《喜报》居然就在《电影双周刊》的隔壁。

他对《喜报》的兴趣可比《电影双周刊》的还大,毕竟漫画是他未来规划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陈家华本想明年《喜报》被黄玉朗报价的时候,再插一脚将《喜报》及其创作团队拿下。

没想到现在就提前遇到了这位香江著名的漫画家。

“邝生,久仰,你们《喜报》就在隔壁?”

“没错,我们和陈总编差不多同时搬到这边的。”

“我记得《喜报》的销量应该不错吧,怎么还会蜗居在工业大厦?”

听到陈家华这样问,上官小宝不禁苦笑道:

“陈生,你可能有所不知,现在漫画行业也不好做。

《喜报》的销量因为主要就依靠《李小龙》,这两年一直在下滑,到现在已经跌破一万份了。

前不久,五月一号这天,港府对《不良刊物法案》做了补充,不仅周刊,报纸也同样纳入管理。

因此《喜报》也不得不整改,这进一步导致报纸销量下滑。”

因为对于漫画行业有想法,陈家华倒是对香江漫画的发展做过一些了解。

上官小宝口中的《不良刊物法案》他自然知道。

有很多人奇怪,为什么香江的漫画都是通过报纸来连载的。

其实在七五年之前,香江漫画也是以周刊的形式连载发行。

当时的漫画因为充斥着暴力、色情、血腥,一直被媒体行业看不起,尽管销量很不错,仍被视为末流。

那时还没有港漫一词,漫画周刊被称之为连环图或者公仔书,大有不屑之意。

而公仔书时代的霸主,就是黄玉朗创作的《小流氓》。

这部漫画听名字就知道大概的内容,讲的便是一群出身低下,混迹街头的小混混小流氓的故事。

《小流氓》每期封面都是血腥暴力的封面,用色大胆,相当吸引眼球。

后面就连上官小宝创作的《李小龙》同样也带有这种风格。

这引起了很多家长的不满,觉得自家孩子都被带坏了。

在1975年,因为很多家长的投诉以及舆论的影响,港府制定了这个《不良刊物法案》,严查当时市面上那些色情暴力漫画。

但港府就很搞,制定的这个法案仅仅只针对漫画周刊,报纸上连载的漫画不受管控。

这就让黄玉朗等人钻了空子,纷纷办起了漫画报纸。

黄玉朗的《生报》和上官小宝的《喜报》就是由此而来。

虽说漫画内容有所收敛,但好几年了港府也不管,他们便渐渐大胆起来。

现在看来港府准备对漫画报纸动手了。

这下陈家华有点明白,为什么在明年上官小宝会将《喜报》卖给黄玉朗。

应该是港府的管控导致《喜报》的销量越发惨淡。

黄玉朗的《生报》虽然也在管控之列,但是人家已经做大,有足够的资本对抗风险。

而上官小宝显然还处于单打独斗,没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

明年终于坚持不下去,不仅将报纸卖给竞争对手,连自己也加入了竞争对手的公司。

“邝生,这是大势所趋,色情暴力终究上不了台面,吸引眼球可以,想要被更多人认可,还是需要靠过硬的内容。”

“我明白,但要创作出大受欢迎的内容谈何容易呢?”上官小宝长叹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