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血宋谶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淬火录

第一卷第二章淬火录

江水漫过城墙根时,我正在伤兵营给断矛剜肉。麻沸散的味道混着腐肉气息,让我想起实验室里的福尔马林。帐外忽然传来铁甲铮鸣,十二盏犀角灯次第燃起,映出帐帘上鹰隼般的剪影。

“见过将军。“满帐伤兵挣扎着要起身,却被刘裕抬手按住。他的目光扫过我裹着葛布的右臂,突然抽出佩剑插进炭盆。跳动的火光里,剑身云纹如水波流转——这是采用百炼法锻造的宿铁剑。

“建康工官每月只能产出三柄。“刘裕用铁钳夹起烧红的剑尖,“你昨日在城头说的'灌钢法',可能演示?“

我盯着剑脊上蜿蜒的锻打痕迹。公元413年綦毋怀文发明灌钢法的记载闪过脑海,此刻却要提前四百年呈现。帐外传来打铁声,是军匠在修补盾牌。

取过炭笔在羊皮上勾画:“需砌造熔炉两座,一炉生铁一炉熟铁。生铁如脂,熟铁如肌...“笔尖忽然停顿。这个时代还没有高炉所需的耐火砖,“改用坩埚分层熔炼“。

刘裕的指尖划过冶炼示意图,在鼓风囊位置停住:“《考工记》载'橐籥之制',与卿所绘相差甚远。“

“橐籥费人费力,可用水排代之。“我在广陵水脉图上圈出三处激流,“借水力推动木轮,牵引风箱往复。“忽然发现他的瞳孔微微收缩——那本该是杜诗在公元31年发明的装置。

亲兵突然掀帘而入:“抓到个鲜卑探子!“刘裕转身时大氅扬起一片阴影,我瞥见他后颈有道蜈蚣状的旧疤,与《南朝异闻录》记载的“元兴三年箭创“完全吻合。

校场中央架起七座熔炉,铁水映红半边夜空。我握着柳木棍搅拌铁浆,汗珠滴进坩埚腾起青烟。突然有工匠惊呼,只见刚成型的刀胚布满蜂窝状气孔。

“是淬火时辰不对。“我抹去脸上的煤灰,“当取寅时井华水,分三次...“话音未落,西北角传来骚动。二十余工匠跪倒在地,对着突然开裂的陶范不停叩拜。

披头散发的祭酒挥舞桃木剑,朱砂符纸在火中扭曲成诡异形状:“铁精震怒!须以童男女各三牲献祭...“寒光闪过,桃木剑应声而断。刘裕收剑入鞘,踏着符纸灰烬走来:“明日此时,我要见到能劈开燕军铁甲的新刀。“

五更梆子响时,第一柄复合钢横刀终于成型。我却在淬火池边发现蹊跷——本该清澈的井水泛着诡异的靛蓝。掬起一捧细看,水底沉着未燃尽的苍术根。

“这是天师道的驱魔符。“身后传来清冷女声。慕容蝶月白襦裙上沾着血渍,腕间银铃却纤尘不染。她弯腰时,玉蝉佩从领口滑出,与我怀中拓片的纹路完美重叠。

城头忽然火光冲天,有人嘶喊“妖道作法了!“。我们冲上雉堞时,正看见数百流民跪在护城河边。青袍方士手持铜盂泼洒符水,河面竟浮起血色篆文。

“是硃砂混了茜草根。“我夺过守军弓箭,“那人在利用虹吸现象...“弓弦震响的刹那,慕容蝶突然按住我渗血的伤口。她指尖的温度冷得像古墓中的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