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宿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年关

“年关”——指农历年底。旧时,欠租、负债的人必须在这时清偿债务,过年像过关一样,所以称为“年关”。

俗话说:“大雪纷飞年关至。”月亮田却极少下雪,至今为止我只见过一场雪。

那应该是在我七八岁的时候上,我和冯怜雪已经搬到这个小院了。中间的屋子用作客厅,挨着南边的窗户放了一排沙发,我时常趴在窗户上,看外面大雪纷飞的世界,在窗户上哈气、画画。

以前冬天没有暖气,也没有壁炉,取暖全靠“烤火”:在屋里放上一个炭盆——一个废旧的搪瓷盆,中间燃上木柴,实心大块的木柴,这样即使没有明火也可以燃烧很久。

一般等木柴明火快要燃烬时,会在底部埋上一些土豆、红薯,等完全燃烬就能刨出来吃了。剥掉烧焦的外皮,露出香甜、冒着热气的内里,蘸上蘸料就算是夜宵了。

那年,大雪一连好几天,没有要停的意思。积攒的木柴不够用,新砍的木柴带着湿气很难燃烧。偏巧那年生了病,高烧好几天,即使退烧后也一直咳嗽。

冯怜雪不知道从哪搜罗了一个“美食偏方”,将砂糖橘放到炉子上烘烤,直到表面焦了,再扒开皮吃掉。

冯怜雪还因此斥巨资买了一个“电炉子”——陶制的圆形炉子,底下是三角支架。中间是电阻丝,一圈一圈盘着,像蚊香一样,通上电就会发红发烫。

有时在上面放上一壶水,一边“烤火”一边烧水,烧沸的水一部分兑上凉水洗漱,一部分灌进热水袋里放到被窝里暖铺。

有时候会在上面架上铁丝网,烤上“饵块”——捣碎的糯米或其他粮食做成的饼状或者团状食品。换种说法应该是糍粑,四四方方,放凉变硬的糍粑。

用刀切成薄厚适中的片状,铺在铁丝网上。饵块受热会变软变膨胀,鼓起一个泡泡。需要不断的翻面,不然会烤焦。等到饵块变软两面都有大泡泡的时候就算烤好了,可以掰开蘸辣椒面吃,也可以蘸腐乳吃。要是喜欢吃甜的也可以蘸白糖。表面酥脆,内里软糯,十分美味。

有时会放上“小豆腐”——一种白色的小方块臭豆腐。小豆腐不能用明火烤,容易外表烤焦,内里不熟。把它放在炉边慢慢烘烤是最佳选择。

等到它表面由白变黄,整个膨胀的像个小气球就是烤好了,这时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它很烫,需要戳破泡泡,晾凉一下才能吃。最好的蘸料是“折耳根”调配的湿蘸料,其次是辣椒面调配的干蘸料。一口下去,豆皮很有嚼劲,豆腐芯软糯细腻,香香辣辣特别满足。

一连几天我的咳嗽真的好了,冯怜雪将一切都归功于“美食偏方”,我觉得应该是感冒药的功劳。

差点忘了,还有另一个“美食偏方”——芫荽蜂蜜水。就是将芫荽放在杯子里,再加上蜂蜜,用沸水冲开,趁热喝下去。

这里昼夜温差极大,白天艳阳高照的时候,热得跟夏天一样;晚上星空低垂的时候,犹如数九寒冬。又有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抱着火炉吃西瓜。”

夜晚寒冷,不易入睡,我总缠着冯怜雪给我讲故事,她也顺势讲起了我的身世:

月亮田极少下雪,还记得八年前,也是这样一场大雪,那时候还住在“小河沟”。道路结了冰,所有的车子都停运了。原本每周都会有的大集也停了,村子里的移动商贩也不来了。

没办法,人总得吃饭,总得过年,我只好背着大背篓去镇上,买些过年的年货。

那雪真大呀,地上的积雪厚得没过了小腿,即使穿着雨靴,等到镇上也湿了,冻得我直发抖。

镇上的摊贩都没来,菜市场一个人也没有,大家都窝在家里不出门,唯一开着的是一家综合大超市。我买了足足半月的菜,老板很热情:“外面雪大,烤烤火再走吧,瞧你裤腿都湿了。”

“眼看雪就要下大了,早走早安心。”我哪敢耽搁,家里还有鸡鸭、牲畜要喂,只好背着背篓走了。

那天路滑,又下着雪,三个小时的路程走了足足五个点。约莫快到家的时候,沿着公路,听见水沟里有哭声。起先,我还以为听错了呢,驻足又仔细听了一会儿。哭声越来越弱,我循着声过去一瞧:一件厚厚的大棉袄。打开一看:嚯,是个襁褓,包着个奶娃娃。

说来也巧,偏生让我给赶上了。一路上没见着什么人,我一摸你小手冰凉,嘴唇冻得发紫了,再晚来一会儿只怕没命活。没办法,只好把你揣到怀里带回去了。

还好家里的羊刚下崽,接了羊奶煮沸晾着,烧了水给你擦洗干净,这才注意是个女娃娃。你也好养活,不挑食,羊奶喂到嘴里还肯喝。原想着等雪停了,给你送到派出所。

这穷乡僻壤,也没个福利院,心里也摸不准你会被送哪去。后来想想算了,就当是缘分了。我孤苦无依一个老婆子,养着你给我养老送终也好......

冯怜雪的故事还没讲完,我就已经睡着了。小时候,冯怜雪给我取名“小禾”,说我就像野草一样,顽强生长。后来人口普查的时候,上了户口,才有正经名字“冯春语”。谐音“春雨”,小禾苗遇着春雨就能长得更好,万事不愁。

月亮田的冬天已经很久没有下过雪了,小院早已通上电,取暖也不再是煤炭、木柴,换成了更方便的“烤火器”——一个立着的长方体,四周和顶部都装有电热管,地下装了滑轮方便移动。暖铺的也换成了电热毯。

赶大集需要走两个小时的路程,要是去镇上的大型综合超市还得再加上两个小时的车程。为了省去麻烦,我提前备好了过年所需的食材。每到过年的时候,冯怜雪都会请人来杀一只猪,吃不完的制作成“火腿”、“腊肠”、“血豆腐”等留着来年吃。如今我也学着她腌制起了火腿。

要做好一个好火腿可有些讲究:要取新鲜的猪后腿肉。一般情况下,用的就是过年杀猪时的肉。我没有猪可以杀,买的是街上杀好的。

腌制火腿的时候不用水洗,我觉得不太卫生,一般是洗好了再将水分沥干,再用刀割去边皮。

将处理好的后腿放入簸箕中,按一定比例撒上食盐,千万不能吝啬,特别是与骨头相连凹陷的地方要多放一些,不然容易腐烂发臭。

然后就是用盐揉搓,开始时要轻,越往后越重。反复揉搓,直到肉慢慢变软,食盐充分渗入肉内。

接下来,就是自然沥干猪肉中的水分,将猪肉装到竹篮里,再用小一些的盆放到篮子下面,这样沥出的水才不会淹到猪腿,在篮子上盖上一层纱布防尘、通风。

再撒上厚厚的食盐,腌制两个星期左右,将火腿取出,抹去上面多余的食盐。最后再将火腿悬挂在灶房上方的房梁上,让火腿慢慢变干。

火腿经过常年烟熏,时间越久,肉质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