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长这样做2:必须重视的98个常见问题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7章 孩子不会拒绝别人

一个学生留言:他最近很苦恼,原因是他不懂得拒绝。同学向他借一本练习题,他本来自己也要用,但不好意思拒绝。朋友向他借钱却不归还,再一次向他借钱时,他又没有拒绝。其实,他在做这些事情时,心里有些不舒服。他问,不懂得拒绝该怎么办?

我用了很长时间才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即使不会拒绝别人,也没有什么坏处。其实,不仅孩子,包括许多家长在内的成年人也不知如何拒绝别人。我想借此机会和大家聊聊。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请各位家长想想,孩子不会拒绝别人,是“不懂”的问题,还是“不敢”的问题。不懂是方法层面的问题,不敢是心理层面的问题。

如果是不懂,就比较简单了,因为孩子已经决定了要拒绝对方,只是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和彼此的关系,不知道如何更婉转地拒绝而已。家长可以教孩子一些拒绝的理由,但是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和朋友之间相处要真诚相待,坦诚相告。家长也可以趁这个机会,与孩子进行一次真诚交友的观念沟通,可能会让孩子更快地成长。

如果是不敢,家长就要重视了。家长要观察孩子平时是不是经常有这样的举动——喜欢掩藏自己的情绪,不敢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害怕与别人起冲突,时常会以牺牲自己的利益为代价满足别人不合理的需求。

如果孩子有以上行为,意味着他有形成讨好型人格的前兆。孩子一旦形成了讨好型人格,他的生活就会变得很累。他容易形成这样的认知:我拒绝别人可能意味着关系的结束,我不满足别人的需求,就可能被别人抛弃;换句话说,我只有满足了别人的需求,才是重要的,才是好的,才是被爱的。

家长必须让孩子明白,这种不敢拒绝换来的并不是别人长久的喜欢,一旦有一天他不能满足别人的需求,就会被抛弃。而且他们长大之后,会因为不敢拒绝而忙于应酬别人的各种请求,没有自己的时间,还时常会因为做违背自己内心意愿的事情使内心产生冲突,一生都活在纠结之中。

讨好的本质是低自尊。有两类父母比较容易塑造出讨好型人格的孩子。

一类是父母本身就是讨好型人格,自尊和价值感都很低。这样的父母往往会牺牲自己家孩子的需求去满足别人家孩子的需求,捧别人家的孩子,照顾其他家长的心情。在这种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会习惯去讨好别人。

另一类是控制欲过强的父母。孩子的一切必须围绕父母的需求展开,孩子很难有自己的意见。一旦孩子的行为不符合父母的需求,父母就会用批评、指责甚至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渐渐地,孩子变得胆怯畏缩,内心的声音减弱,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他们会把自己的价值感完全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上,一味地讨好父母。他们长大后,讨好父母的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变成讨好他人的模式。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讨好型的孩子缺乏自我价值感,或者说他们被剥夺了自我价值感,而正是这种自我价值感的不足,让他们的内心没有力量,不敢去拒绝别人。不敢拒绝朋友,是害怕失去友情;不敢拒绝亲人,是害怕失去爱;在工作中不敢拒绝,是害怕别人对自己有不好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