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奋战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4章 见龙在田于此时

在获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认证的王浩然看来,姬信先天气质中,“忧郁型”处于主导地位。

“忧郁型”气质处于主导位置的人,最大特点并非是容易得忧郁症,而是强烈的敏感,对外界的感受比其他先天气质要敏锐的多。既然有着敏锐的感觉,相对的,对外界刺激反应也要比其他气质性格要强烈。

譬如,姬信这家伙看完了姬发写来的书信后,竟然直接从跪坐姿势蹦了起来。

以当下姬信对王浩然的信赖程度,王浩然可以直接看到姬信所看到的一切。就见姬信先是雀跃,十分激动。开心了没多久,姬信又坐下沉思。最后,他有些犹豫的问道::“鬼君,大王不会只是让我送骑兵到前线吧?”

王浩然表示了赞同,“即便你不能让姬发满意,他也会用你。”

回想王兄姬发对子做出的“轻佻”的评价,姬信登时冷静下来,连忙问道:“我该如何做?”

王浩然答道:“给姬发回信。告诉他,你虽然努力训练骑兵,但是骑兵们的训练刚开始一个多月,这些骑兵在战场上排不上用场。请姬发再考虑一下。”

姬信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拖延症的迹象,马上开始写信。

等送信人离开,王浩然叹道:“姬信,从今日起,你必将日日辛劳。现在还有什么想做的,就去做。省的以后遗憾。”

“……我要死了么?”姬信觉得这话很不妙的样子。

“你会忙死。”王浩然解释道。

姬信这一年来就处于日日辛劳的局面,体会到身负责任到底有多不容易。听了王浩然的判断,姬信本想说自己没问题,可这话到了嘴边,怎么都说不出来。

就这么踌躇一阵,姬信向王浩然请求道:“鬼君说过,要帮大周打败商国。鬼君会指导我吧?”

见平日里非常好面子的姬信竟然服软了,王浩然也有些感慨。忧郁型气质的人对于真善美有本能的追求。在大是大非上,立场往往非常坚定。

不过立场越坚定,就越能感受到自己力量与现实世界之间的巨大差距。重任在前,连姬信这种家伙都不得不向真正拥有权威力量的人低头,寻求追随的机会。

王浩然就是对姬信有着绝对权威的那个人。

为了让双方的合作基础彻底稳定,王浩然对姬信做了最后的考验,“姬信,我打倒大商,是为了完成我的使命。你可不要以为我是为了你,更不要以为我是为了大周。”

听到这话,姬信只觉得无比安心,信心也油然而生。他大声答道:“鬼君,若是没得你教导之前,我会说我是为了大周。现在我还是要说,我是为了大周。不过我为了自己,所以要效忠大周。既然鬼君要打倒大商,我定然会听从鬼君吩咐!”

基于根本利益的合作关系总是最稳定的。不过忧郁型气质的诸多特点中,理想主义倾向非常明显。不过王浩然已经做好了接受这种理想主义所带来的不确定性。

既然姬信通过了考验,王浩然命道:“你给姜子牙写封信,把你对骑兵在战争中的应用感悟讲给他。其他的什么都不要说。”

从镐京到崤函地虽然道路难走,但是马匹往来还算通畅。三天不到,姬发与姜子牙分别接到了姬信的来信。

姬发本就对用姬信为将十分犹豫,此时正好将信给姜子牙看。姜子牙看完姬信能够将现实情况准确的讲出来,再次确定姬信是越来越可靠。便将姬信写给他的信拿出来交给姬发。

姬信在信中告诉姜子牙,如果被迫与商军在平原决战,使用骑兵的最佳方式是在双发步兵进入激战阶段,在敌军无法维持整个阵列完整有序时,使用骑兵从敌军侧翼发动猛攻。

由于商国也有骑兵,这种最好的战机很可能无法出现。周国骑兵次一等的作战目的,就是牵扯住商军骑兵。

周军的骑兵穿皮甲,属于轻骑兵。商军骑兵装备虽然好,马匹必然背负更重的装备。周军骑兵要充分利用速度的优势,与商国骑兵在安全的位置进行拉扯。敌进我退,敌停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总之,只要周国骑兵还继续存在,商国骑兵就无法自由行动。周军步兵就有了正面击败商军步兵的机会。

姜子牙静静地等着。就见姬发看着看着就皱起眉头,放下竹简后,姬发眉头并未舒展,他问道:“尚父训练的骑兵横击,岂不是与信所说的相同么?”

以姜子牙对姬发的熟悉,姜子牙已经感觉到事情注定不会向他期待的方向发展了。

果然,姬发继续说道:“尚父,训练一名骑兵,花费比训练四名士卒还多。信竟然不让骑兵参战!若非信在孟津时候死战不退,吾就会以为信乃胆怯之人!”

姬发对姬信的评价让姜子牙的情绪也难以按捺,他板着脸答道:“大王,先王作周易,乾卦有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或跃在渊,无咎。信公子书信中所言,看似不敢战。其实为了无咎!”

《周易》虽然有一个“周”字,却不是“大周”的“周”。而是周而复始的“周”。周王姬发的父亲姬昌,在被囚禁之前就是商国都城内归藏馆中的大贤者。

姬发在父亲教育下,自然熟读《周易》。知道乾卦里面那两句有“无咎”的卜辞,是说君子在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要重视无咎,也就是不要犯错。在即将迈上事业顶峰的时候,更要以无咎为上。

只有如此,才能“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姬发自然懂得这个道理。但是战局压力这么大,姬发对骑兵寄予厚望。自然不能接受姬信对骑兵的使用理念。

没等姬发与姜子牙争论,就有守大营的士卒进来禀报,“大王,有商国使者前来。”

姬发很尊敬姜子牙,正好趁机结束这次已经不愉快的对话。他语气严厉的对着士卒命道:“带进来。”

商国使者为了礼貌,明显进来之前洗过脸。只是这一路上必定非常辛苦,以至于耳朵附近厚厚的灰尘沾了水后,形成的一片非常明显的泥印。

向周王姬发行礼后,商国使者说道:“吾乃是受三花娘娘所命,送礼物给西伯。”

虽然周王也已经称王,但是在商国那边看,姬发只是继承了他父亲西伯姬昌爵位的新一任西伯而已。

“是何礼物?”姬发板着脸问道。

商国使者挺起腰板,自豪的答道:“乃是羌侯与濮侯首级。娘娘阵斩羌侯与濮侯,知周侯与他们相交甚密,便命吾将两人首级送与周侯,请周侯将其二人安葬。”

周王姬发的大帐内一时寂静无声,周国贵人们都不敢相信这个消息。他们在一个多月前的确收到了牧野八国出兵进攻商国南方的消息,却没想到商国竟然派遣三花娘娘子秀前去交战。众人互相对视,都不敢相信这个消息。

“大胆!”姜子牙的弟子武吉的怒喝终于打破了沉寂。

但商国使者却站的笔直,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必须得说,周国好歹也是大国,做不出殴打使者,甚至杀害使者的事。所以武吉哪怕是暴跳如雷的模样,商国使者也不真的担心自己安全。

姬发则趁机让使者离开,没多久,两个木匣被送到大帐内。打开一看,里面是两颗覆盖着白灰的头颅。虽然恶臭扑鼻,让姬发捂住口鼻。但是仔细分辨后,的确是羌侯与濮侯的头颅。

不知道是被臭味熏的,还是心中悲伤,姬发眼中有泪水流淌而下。

侍从将头颅装好拿下去,大帐中的周国贵人们神色中都是悲愤。一年多前,两位侯爷还率军与周军并肩作战,此时已经生死两隔。

姬发从咬紧的牙缝中挤出一句话,“出兵,决战!”

周国将领们没想到姬发这么坚定的要打仗,片刻愕然侯,武吉等将领立刻上前请令。

姬发当即下令,让那些同在崤函地的洛地诸侯一起到帐前听令。

不久,人都到齐了。姬发对众将与诸侯大声说道:“羌,濮乃是大周盟友,同为西土诸侯。此次遭商贼杀害,吾等西土之人岂能坐视。唯有报仇,方可告慰羌侯,濮侯!”

洛地诸侯都在去年伐商之时与羌侯和濮侯并肩作战。此时听两人被商军所杀,都知道自己只有打败商军才能活下去。洛地诸侯当即纷纷上前表态,“吾愿追随大王灭商!”

就在此时,又有受营士卒前来禀报,“大王,粮车队到了!”

姜子牙看着兴奋的洛地诸侯们跟在姬发身后前往营地大门而去,立刻回去将之前制定的作战计划取了出来。

在诸多计划中,周军主力+洛地诸侯联军,与蛮廉率领的商军作战,是非常好的局面。

此次出兵前,周国与牧野八国达成协议。牧野八国进攻商国西南,牵制商军兵力。周国则趁机在洛地与商军主力决战。

两位侯爷战死,虽然很可惜。牧野八国也算是完成了之前的约定,让三花娘娘子秀率领大军前往商国西南。

此时若不决战,就真的对不起战死的盟友!

一卷卷竹简在桌案上垒了老高,这写满了文字的竹简都是姜子牙这一年多来的心血。为了这次决战,姜子牙做了力所能及的所有准备。

没多久,姬发回到大帐。见到姜子牙便说道:“尚父,先运来了300车粮食。还有500车粮食在路上。其余粮车也在运输。”

姬信制作的牛车,一辆可以拉1000斤粮食。这前后800辆牛车,可以送来80万斤粮食。现在周军有3万5000。加上逃到崤函地的诸侯能派出的士卒与壮丁,大概能凑出4万人。按照一天一人吃两斤粮食来算,80万斤粮食够吃10天。

让这些人吃几天饱饭,就可以开拔前往渑池。

姜子牙心中盘算完毕,当即说道:“请大王召集诸侯,令他们五日后出兵。”

姬发点点头,他也准备尽快与商军决战。

姜子牙转向众将,“姬兰,汝率一千骑兵前往洛地。不必与商军交战,只要确定商军所在,随时禀报。”

“武吉,汝率三千士卒先行。”

“姒黑,汝率三千士卒,后行!”

……

作为主帅,姜子牙把行军安排的井井有条,众将逐个上前接令而去。片刻后,大帐内除了姜子牙与姬发,就只剩下侍卫,与统领禁卫虎贲的将领。

洛地商军的大营中,蛮廉正看着商军士卒进行训练。他的儿子恶来正率领骑兵在大营外操练。

张奎快步到了蛮廉身旁,“亚长,听闻娘娘送了两颗头颅给周贼?”

“是。”蛮廉答道。也不等张奎主动再,蛮廉答道:“想来周贼不久将至。”

“周贼知道盟友战败,还敢决战?”张奎还是不太相信蛮廉的判断。

此时教军场上生龙活虎的商军正在训练投石,看完这一轮后,蛮廉才转过身对张奎说道:“周军并不知我军三路出击。他们只会以为,此时若不决战,娘娘就会赶来。到时候周军拼凑出五万人,我军则是五万精锐。周军如何能胜?故此,周军非得此时决战不可!”

张奎的眼睛眯缝了一下,恶狠狠的说道:“吾愿请为前阵!”

蛮廉笑道:“此次大战,全赖将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