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3,我家的豪门日常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0章 农村超级大宅

不止陈父憔悴了,连陈母杨英也是一样。

她这个年纪,要是换后世的那种明星保养,看上去也就三十出头。

只是可惜,日子苦了人就老得特别快。

听到儿子要给家里建房,她还是难得高兴了一下。

建房子对每一个农村人来说,那可都是大事,她这自然也不例外。

不像几十年后,农村建房还要先获得村里审批。

而且还要有资格才能建。

现在建房,只要家里有地就能随便建。

农村啥也不多,这空地是大把的多,只需要挑一处风景好,位置佳的来建就行。

陈汉林带着父母一块去挑地,他们这养渔的特别多,大运河风景也还不错。

有些大聪明就喜欢将房子建在大运河旁边,结果九八年大洪水一来,淹得那叫一个干干净净啊。

这可是将大半个南省全淹了的大天灾,陈汉林那叫一个记忆犹新啊。

他现在建房,距离大洪水其实也就三四年时间,想要不被淹那也简单,挑那些地势特别高的地方建就行。

比如大坝旁边。

这种位置没啥人建房,主要就是因为造价成本高,还需要你自己将地基给打起来。

现在确实没啥人建。

九八年之后全往这一块挤,生怕再来一次大洪水。

陈汉林说要把房子建在大坝旁边,还要跟大坝一样高的时候,家里人那叫一个反对明显啊。

说他这是发了神经,晚上想近距离的跑去看星星。

要不然无缘无故把房子建这么高干啥,那不是扯蛋吗?

就你一家住得高,其它人全住你下去,显得你能呗!

村子里肯定会有这样的话传出。

所以陈父陈母那都是坚决不同意,连他爷爷也是一样。

陈汉林可再也不想大洪水来的时候,一家子全在大坝上搭帐篷睡。

还一睡就是个把月,吃喝拉撒全在那个上面。

他这要是不把房子建得高一点,几年之后就要淹没了。

那不白糟蹋嘛。

家里建房,他是唯一出钱的那一个。

11月交完饭店的转让费跟装修费之后,也已经一个多月了。

他现在存款都有十七八万,建房子也不是一下就能建完的,至少要半年时间。

按现在的物价水平跟人工标准,两层高的小洋楼建起来大概就需要五万左右。

要是再想建豪华一点,八到十万也完全够了。

只是他要建这么高,地基这块的成本就要高出很多。

而且陈汉林还是建一大家子都能住的大房子,他计划用二十五万来完成这大房子的建设计划。

楼高三层,一楼父母长辈住,二楼二虎子跟陈格格住,三楼才是他们自己家住。

能在九四年花二十万建农村老宅的,那无疑都是有钱人。

而且房子建起来之后,还不是一般的客气跟豪华。

起码相当于后世五百万的造房成本。

陈汉林一意孤行,坚决要建得高看得远,全家人一块反对都没用。

陈格格还跟他各种分析,住太高没好处。

陈汉林心里想,你说得再有道理,大洪水一来屁都不是。

不过他又想到另外一件事。

假如哈,大洪水来了,村里就他一家没被淹。

那这村里的小媳妇,是不是个个都要找他们家借厕所啊。

借完厕所,是不是还要借水喝,借饭吃。

真是想想都有些小可怕。

房子必须建大一点,家里这么多人往后都是要成家的,建小了几年之后就会不够住。

陈汉林打算建它十几个房间,一层至少六个房间那种。

二十五万的建设成本,这还不包括装修费。

要是算上好一点的装修,大致需要三十五万到四十万之间了。

农村老宅迟早都是要建的,根本不能考虑它的投资属性。

这就是全家的改善性住房需求,未来几十年都不会再去动它。

现在的四十万建房成本,绝对能相当于三十年后的一千万。

也算是农村住宅中的天花板了。

只是这房子的设计问题,要陈汉林亲自去参与才行。

现在的农村厕所,去魔都住了半年的陈格格,这一回来就不习惯了。

两边一块木,中间是厕坑。

怎么看怎么恶心。

习惯了马桶拉丝后,再看这种那是真尴尬。

而且也不能用现在的农村布局,他要去沙城找专门的房屋设计事务所来先画出理想当中的布局。

这种事务所还是极少的,价格也特别高。

出图效果还非常慢,至少需要半个月时间。

不像现在的农村建房,那就是找些泥瓦匠,直接说下意见就能开建。

建完效果反正大家都差不多,那自然不会有多少意见。

他这就不同了,建房之前还要先花一两万来找专门的房屋设计师进行定制设计。

好处是出来的效果好,坏处是有钱烧包,瞎花钱。

反正陈父陈母是眼神歪歪,绝不同意这样瞎花钱的。

至于爷爷奶奶,那更加不同意了。

架不住陈汉林一个人花钱,他声音最大。

他要建的那可是三十年都不会被淘汰的超级农村大别墅。

怎么能让几个泥瓦匠去设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