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章 剥皮
陈父说不过儿子,只能讪讪闭了嘴。
但想到小儿子几天前还是二流子,他又满脸欣慰。
算了,名声不能当饭吃,本来挑货郎现在也不能拿出去明说。
“名声怎么不重要了。”
“他还要不要娶媳妇了,真是不让人省心。”
陈母在一旁碎碎念。
白天他去找娘家姐妹,想让看看有没有好人家,结果直接被推了。
这不就是名声不好给闹的吗?
“幺儿现在也还小,再等两年吧。”
“等赚了钱了,多给些彩礼,总能娶到媳妇的。”
陈父只能这样安慰。
另一边,陈大嫂在男人回来后,连忙把人拉进屋。
“怎么样?学会了吗?”陈大嫂满脸期待。
陈光年听了有些支支吾吾,半天后才道:“我感觉做不来。”
“做不来?”
“这有什么做不来的!”
陈大嫂急了,“你不想赚钱了?”
陈光年只能把今天发生的事情说了,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可太多了。
“有谁生来就会的啊,你多学学不就好了。”
“爹说的对,不会算数就学,从今天开始,我教你算数。”
陈光年听到学算数头就开始大了,“好,那你说说,一只兔子四斤二两,每斤五毛二分,值多少?”
陈大嫂原本信心满满,听闻直接懵逼了。
而陈光年却是越说越起劲,嘴里爆出一个个算术题,给陈大嫂脑子都听宕机了。
除了用钱买卖的东西,那些多少东西换多少东西的交易,在她看来才是真正的送命题!
这么看来,挑货郎还真不是谁都能干的。
但小叔子不是小学都没学完吗?怎么算起数来这么轻松?
陈光明可不会管家里这些闲事,回到家后他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开始清点战利品。
这次虽然在半路遇到了下雨,但收获还是不错的。
六十斤红糖出掉了三十八斤,小商品换算一下也能赚个四五块。
而且越是大山深处,山珍就越多,等所有东西都卖掉,除了给他爹的,他应该能赚够三十块。
“对了,还有那只野兔。”
陈光明过去把东西理出来。
他先把有些潮的鸡毛鸭毛等扔到了柴膛洞后面的柴堆里。
随后,他把那只四斤多的肥硕野兔提出来,拿了小刀、剪刀和绳子去了院里。
“幺儿,你这是做什么?”陈母疑惑道。
“娘,你去烧点热水,我要把兔子的皮给剥下来。”
陈光明用绳子把兔子倒挂在晒衣服用的竹竿上,拿了个盆放在下方。
“割皮?你费这劲干啥?”陈父不解。
“现在这个季节,兔子身上最值钱的就是兔皮。”
“就这一张兔皮完整的剥下来,市场两块收,直接卖厂里价就更高了。”
他话音落下,陈父陈母和出来查看的陈光年夫妇都惊呆了。
“啥,这张皮就能卖两块?”
陈父瞪大眼睛,还能这样的吗?!
他记得买这整只兔子只用了两块钱吧?
这一张皮就能卖两块钱,兔肉也还能卖钱,这两块钱不就是凭空多出来的吗?
“所以皮毛完整,我才给加了五分钱啊。”陈光明耸耸肩。
当初陈父还因为陈光明卖兔子时忽然给每斤加了五分,还想着小儿子指缝太宽了。
现在听到兔子皮的价格后,他一下子不心疼了,还感觉自家儿子也太精明了,得了好处还让记了个情。
陈大嫂看看小叔子,又看看一脸吃惊的自家男人,忽然泄了口气。
自家男人在这块,还真比不了小叔子,这挑货郎也真不是谁都能做的,不服不行啊。
“大哥你记一下就行了,别出去说。”
陈光明用刀划开野兔颈部,让野兔倒挂着先沥血。
“幺儿,你会剥皮吗?”
陈母目光一直盯着兔毛,生怕小儿子把两块钱撕了。
“没问题,我剥过。”陈光明笑道。
对经常去山里的挑货郎来说,给野兔剥皮也是一项必备手艺。
另外,镇上的四大传统行业就是眼镜制造、食品机械制造、制鞋业和纺织业。
只要是从镇上走出去的商人,基本都离不开这四个行业。
他前世对四个行业都有涉足,先是做挑货郎全国各地的推销产品,然后是自己建作坊开厂。
兔皮毛可以做鞋,也可以用来做衣服,加上前期做挑货郎的经验,他就专门练过怎么给兔子剥皮。
见小儿子信心满满的样子,陈母心里有些打鼓。
但最近几天,小儿子给他们的惊喜真的太多了。
等放了十分钟的血后,陈光明用布给兔子擦拭干净,拿起磨好的小刀。
他先从后肢入手,在脚踝上方切出个环形切口,再沿大腿内侧向裆部划开,交汇于肛部。
接下去将拇指插入后腿切口,向外翻转皮肉,一点点将皮剥离。
家里几人看着陈光明的动作心都提到了心眼,深怕一个不小心就把皮割坏了。
偏偏这个时候,一阵敲门声忽然响起。
急促的声音就如一面鼓,宛如敲在他们心口,让他们都吓了一跳。
“是......是村长他们。”
“我们现在怎么办?”
陈父一下子跳了起来,像是做了什么亏心事。
场中就只有陈光明一脸平静,他只是顿了一下,若无其事道:“只是猎到只野兔,有什么好怕的。”
“说......说的也是。”
陈父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平静下来。
“我现在去开门,应该没什么事吧?”
“去吧,没事。”
陈光明干脆放下刀,看向门口。
等到门口打开,陈村长带着几个干部站在门外,开玩笑道:“干什么呢?大白天就关着门。”
“哈哈,村长你找我又有事?”
“嗯,还是红糖作坊的事,你现在有没有空!”
“有空有空。”陈父连忙把人请进去。
刚进院子,所有人就都看到了倒挂着的兔子。
“这兔子可真肥啊。”有村民咽了咽口水,“陈老二,你哪里抓的兔子啊,现在后山的兔子可不好抓。”
陈父见大家没多想,放下心来,把想好的说辞讲出来,“这是光明抓来的,这孩子没事就爱往山里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