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95章 劝降
“那个老道士跟你说什么?”刘嫣有些担忧地问道。
诸葛瞻将老道士说的那句话告诉了她,笑着道:“嫣儿,不用担心,道长说我这是命中劫难,没有性命之忧,顺势而为即可。”
刘嫣有些愧疚:“及笄之后,父皇是肯定要安排我们成婚的,这样子一来,岂不是让你……”
“我是你的夫君,自然是要替你挡下此番劫难。”诸葛瞻轻轻抓住了刘嫣的手,笑着说道,“再说了,既然已经有破解的办法,难道你不相信你夫君福大命大,能扛过去?”
“你……”
刘嫣还要说什么,却听得一声喊声传了过来。
“公子!少女君!”
小李松换了一身干净的道袍,蹦蹦跳跳的跑了过来。
“呵,李松,你这一身,还挺精神的。”诸葛瞻不禁赞叹。
“嘿嘿!”李松笑了笑,“公子和少女君救了我,便是我李松的恩人,日后必竭尽所能,赴汤蹈火!”
刘嫣捂嘴轻笑:“哈哈,你这小鬼头,倒是机灵,你跟着这位公子,日后绝不会吃亏的。”
诸葛瞻看了看天空:“天色渐晚,大家各自回屋歇息吧,明天吃过早饭,我们便回转。”
一行人于是各自回屋休息,小李松跟着几个护卫们住在一起。
到了晚上,诸葛瞻想到老道士跟他说的那些话,久久不能入眠,走到了院子里,看着当空皓月,不禁心生感慨。
重生这几年虽看似没做太多事,但历史已经发生了不小的改变……
想起老道士那句话:小情可造大势,他的轨迹与上一世已经有所偏离,说的也并没有错,眼下向宠就已经活了下来,这就已经是不一样的地方了。
自己似乎开始创造了一个大势,大汉能不能在这条路上走上复兴?
“思远?在想什么?”身后刘嫣的声音传了过来。
“嫣儿,你还没睡?”诸葛瞻看到刘嫣还是很关心。
“刚刚吃饭的时候,就看到你心神不定了,就担心你,在想什么呢?”刘嫣挽住他的胳膊,声音很是温柔。
“幸好还有你陪着我,我在想,如何才能让我们大汉更加强大,从而兴复中原。”
诸葛瞻的目光深邃。
“如今魏国虎视眈眈,吴国暗怀鬼胎,我们大汉目前偏居一隅,要想达成这个目标,未来将会历经千难万险。“
刘嫣听后,眼中闪过一丝心疼。
“思远,我若有妇好的勇武,定上沙场与你并肩作战,可眼下我手无缚鸡之力,所幸在父皇那边还算说得上话,若有需要帮助,也能献一份力。”
诸葛瞻微笑着拍了拍她:“到还不至于如此,但有你陪着,的确令我宽慰不少。“
刘嫣也紧紧握住他的手,“无论你做什么,我都会支持你。“
两人就这样坐了许久,直到深夜……
第二日返程,老道士亲自出来送行,笑着说道:“公子此番定要保重,他日有缘或可再见。”
诸葛瞻也笑道:“得道长金石之言,晚辈感激不尽,就此别过,告辞。”
等到一行人走远,身旁的一位道童也好奇道:“师尊,他们是什么人?”
老道士笑了笑:“有缘之人,行囊收拾好了吗?”
道童点点头:“收拾好了,师尊是今日出发还是明日出发?”
老道士点点头:“今日就走,龙虎山那些人该等急了,每年都要替曾祖来看看这里,也是不容易,总要走个一两个月。”
诸葛瞻一行人回到成都之后,刘嫣回了皇宫,诸葛瞻便带着小李松回到了诸葛府邸。
“诸葛府……”
李松目瞪口呆地看着牌匾上的字,转头问诸葛瞻:“公子,当年那个做丞相的诸葛阿公是你什么人!”
“李松,你说的诸葛阿公,正是我的父亲。”诸葛瞻笑了笑。
李松闻言,大惊失色,赶紧下跪叩拜:“小子无状,拜见少公子!”
“这是作甚,赶紧起来!”诸葛瞻也给吓了一跳,“你认识我父亲?”
李松起身赶紧道:“少公子,我的父亲年幼时被诸葛阿公救了一命,我们家这才为阿公立了画像,每年都拜一拜。”
“哦?你父亲?”
李松点点头:“当年汉夷在螟岭交战,结果孟获的部下朵思大王放火烧山,多亏诸葛阿公派兵救火,这才使得山上大部分百姓包括我阿爹在内,幸免于难,此等大恩,终身不敢忘啊。”
“原来还有此等因果,也好,那你就先待在我府上,好好做事,你的那个伙伴毛炅,我会帮你在找。
只是现在李求承和他的亲信逃跑,短时间之内只怕难有消息,你也不要太担心了。”诸葛瞻想起了毛炅的事,好心安慰了一下。
“唉。”李松叹了口气,“也不知道李求承那个混蛋把他卖到那里去了,少公子,我想请您帮忙捎信到建宁家中,让我老父老母安心。”
“这是自然,晚些时候,你写下住址或者大概方位,我找人替你安排好便是。”
黄月英知道儿子回来,也走了出来,笑道:“瞻儿回来了,正好有件事,马康似乎前日来与你告别,见你不在,留了一封书信给你。”
说着便递给诸葛瞻一封书信,然后便看到了小李松,问道:“这个小孩子是?”
“母亲,他是被李求承绑架之后发卖出去的一个南中小孩,被我们救下了,孩儿将他安排在我们府上暂时安顿,他的父母当年在螟岭被我父亲救过,所以与我们家倒也算有些渊源。”
黄月英恍然,对着小李松热情道:“来,好孩子,跟我进来!”
“多谢夫人收留!”李松没忘了礼节,赶忙跟着她进去了。
诸葛瞻打开了马康的信件细读了一会儿,不禁摇头苦叹:“马康啊马康,你真不必如此……”
“武乡侯!”一个喊声,诸葛瞻回头一看,正是蒲元。
“蒲工令?怎么到这里来了?”诸葛瞻好奇。
“来找马康,正好农具的改良上有些新的想法,请他参谋一下。”
诸葛瞻无奈道:“他不在这里,你看看这个,他说自己才疏学浅,匠艺之才有限,说是要回魏国劝马钧来投靠……”
蒲元大惊:“什么?!”
当下,赶紧抢过来书信,仔细看了起来,随即有些着急:“这……太鲁莽了,马钧现在有魏国朝职,他去劝降,万一被人家出卖了怎么办?这不是要赔上自己的性命吗?!”
人已经走了,诸葛瞻也没法阻止,只能说道:“只能期望他洪福齐天,躲开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