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肖洋师兄
肖洋是北电05届01级的。
学的是美术系影视广告,其实就是没考上导演系退而求其次的选择。
毕竟这东西学好了能拍广告,只要是坐在镜头后,盯着小框框,广告导演他也是导演啊。
俩人认识的过程,其实也是偶然中的必然。因为肖洋是北电这片出了名的‘活儿王’!
当年肖洋一试不中又复读了一年,当时和3个兄弟就挤在一间房里,复读也要钱啊,所以那一年里就自己学着疯狂的搞钱。
在京城这地界,千禧年的时候机会还是很多的,只要你勇敢闯,能吃苦,钱就有。
搞钱这个好习惯,就是从那时候保持到大学的。
两人也是在学校的时候碰见的,那时候肖洋刚好给一个大四的学长做毕业设计,在食堂看碰见的。都是北电的,一来二去也就熟悉了。
去年,方阳给肖洋写了首歌-《老男孩》。没有后来的版权之争,这首歌就是方阳的。
因为实在是太好听了,肖洋非要给这首歌拍个MV。
可拍着拍着,总感觉不尽兴,道后来越拍越多,结果就成了微电影。
肖洋借此机会也摆脱了广告导演的身份,算是半只脚迈入了演艺圈。
凭借着《老男孩》和后来的微电影,肖洋还闯进了京城大学生电影节。
所以方阳和肖洋的关系自那以后就非常好,两人直接成了事业上的伙伴。
-----------------
星期六一早。
方阳洗漱了一下就准备出门了。
“奶~,我出去啦。”
老太太急忙从屋里出来。
“啊?你干嘛去啊,不吃饭啦?”
方阳三两步走进屋子。
“我去找个朋友,一起商量点事。”
看见饭桌上的早餐,方阳抓起一个包子三两口就吃完了,吨吨吨,喝了半碗粥,又抓起来一个大包子。
老太太心疼大孙子,嗔怪的拍了拍他。
“哎呀,你慢点,又没人跟你抢。”
两个包子一碗粥,3分钟就下肚了,年轻就是好。
“奶,我走啦。”
“出去注意安全。”
“知道了。”
“晚上还回来吃饭嘛?”
“回来,炖条鱼。”
话还没说完,人就已经消失在转角了。
老太太笑着就进屋了。
...
胡同口,方阳一出来就看见一个大爷正骂骂咧咧掐腰站在一边。
“这特么谁啊,啊!谁教的丫这么停车!”
“特么这么大的路,活生生被丫的挡住一半。”
“这特么还能走人吗?啊?!”
“鼻子上面那俩孔是喘气的?特么瞎啊!”
“这帮狗C的崽子,别让我知道是谁!下次抓住非给丫的屎打出来!”
...
方阳硬生生站了3分钟,等大爷骂够了这才过去。
倒不是喜欢听骂人,因为这车啊,是他的!
胡同里停车是很有讲究的,你得靠边靠边再靠边!
因为胡同就那么大。
早些年的时候,这里面没修那么宽,但是够马车通过的。后来各家翻建,越建这墙就越占道,因为大家都想多占点地方。外面多占点,院里就宽敞点。
后来就搞成现在这么窄了。
方阳没停在家门口的胡同,那边压根儿停不进去,就能将将巴巴过一辆三轮车。
昨天着急没停好,这才遭了骂。
大爷一走,方阳就紧忙上车了,一溜烟开跑了。
车是方阳去年就买的,一辆桑塔纳。
车吗就是个代步工具,啥车不是开?
当然了更主要的原因是,去年方阳手里没这么多钱,而且现在的车都丑的一批。基本没几个能看的。
想来想去还是买个桑塔纳吧,便宜又耐造。等回头有了钱,再换新的,到时候一步到位。
...
朝阳区很大,但京城这块,除了东城、西城和海淀,其他地方提起来都得算郊区。
房山?山沟沟!
昌平?西瓜地!
大兴?菜园子!
不过这当然有开玩笑和夸张的成分,京城地界没一个简单的地方。
...
东三环,三元桥边上。
方阳车开了20分钟,来到了一处小三楼。
房子看起来有点破,门口上挂着一个招牌:万里阳光。
这里是方阳和肖洋的根据地,也是方阳的公司注册地。
全名叫做:京城万里阳光投资有限公司,股权结构是一家香港投资公司和一家内地公司。
下设全资子公司:京城万里阳光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公司挺高大上的,而且也挺有钱的。
但就是门面看起来有点Low,所以正装修呢。
来到屋里,肖洋正指挥干活呢。
“那边漆刷匀了,你这么糊弄可不行。”
“哎,那个谁,你赶紧去看看料来了没有,这都几点了。”
“肖哥~”
肖洋一转头。
“方阳,你来啦。”
方阳打趣道。
“这装修你交给工程队不就好了,何必自己跟着呢,回头再把你累坏了。”
肖洋哈哈一笑。
“我是正好今天有空,哪会天天都来。”
“歌怎么样了?”
肖洋从兜里掏出一个MP3。
“demo都录好了,你听下,没啥问题就做后期了。”
方阳接过来戴上耳机,开始听。
他穿越过来的这一年多可没闲着。
除了搞钱和老师同学以及圈内人联络感情搞关系以外。
他还积极创作,写了好多小说和音乐。
年初的时候,肖洋一直撺掇他出个专辑,方阳其实不太想搞音乐,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有限。
但是肖洋劝他,要是真想演戏拍电影,有名气总要比没名气好吧?
方阳想想也对,所以就听肖洋的调了几首歌录了一下。
一共挑了五首,方阳也不准备出专辑了,太麻烦。
《安河桥》、《我的歌声里》、《没什么不同》、《白羊》、《我的名字》。
五首都是很简单的弹唱,甚至都没有复杂的伴奏。
但是旋律悠扬,方阳的嗓音条件也很好,所以都非常好听。
方阳想的是录好了,然后往网上一放就行了。酷我音乐、千千静听都是不错的平台。
听完了方阳点点头。
“行,挺好。回头你直接找人挂网上就行了。”
肖洋诧异道。
“真不发专辑啦?”
“有什么好发的,又赚不了几个钱的东西。”
之前方阳写的老男孩,肖洋凭借着一首歌,就已经赚的盆满钵满了,这不到一年里,轻轻松松赚了几十万。
这可比他之前干广告导演赚的多多了。
不过肖洋也知道方阳有钱。
这栋小三楼就是方阳买下来的,这种地方肖洋也不知道为什么要买。
方阳是说着等拆迁,但是肖洋可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