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马
本是龙王三太子,奈何俯身当坐骑
“八十一难”之第九难
主人公 龙王三太子
武 器 利爪尖牙
特 点 出身高贵,性格纯真。
弱 点 偶尔冲动。
盘蛇山,鹰愁涧。
此处崇山峻岭,群山中有一条瀑布,水流从千仞高处飞流直下,落到了悬崖下的一个大水潭里,然后又沿着山间河道缓缓流向远方。
在那深不见底的大水潭里,一条白龙趴在黑漆漆的水底,如同躲在暗处的猎人,静静等待猎物出现。一旦有大型动物从鹰愁涧附近经过,白龙便会跃出水面,将其拖入水中。一般的猛兽,只要吃饱了就不会再狩猎,但这条白龙不同,他会吞噬掉任何经过此处的大型动物。并非因为他食量大,而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
白龙的不满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
在外人看来,鹰愁涧下的大水潭非常宽广,白龙生活在里头应该知足。但在白龙看来,这水潭如同一个小小的牢笼,自己被困在其中,不得自由。他心里想的是无边无际的大海,那里才是他的家。
天下的海,被天庭分成了四个区域—东海、南海、西海、北海,每一片海都由一个龙王掌管。白龙的父亲,就是掌管西海的龙王。作为父亲的第三个儿子,白龙被人们称为“玉龙三太子”,曾是西海一带“最靓的仔”。
在西海,玉龙三太子简直可以为所欲为。时间久了,他便不满足只在西海威风,想要到东海、南海、北海,甚至是人间、天庭去耍耍。但西海龙王却对三太子说:“在西海,你大可放肆一些,因为你爹我是西海龙王。但在其他海域,你就要低调一些了,因为其他三海的龙王虽然都是咱家的实在亲戚,是你的叔叔们,但毕竟不如亲爹管用。若是到了人间,你必须装成普通人的样子,要处处小心才行,否则容易招惹大麻烦……”
听到这儿,三太子非常不解,问:“父亲,人间不过是凡人生活的地方,他们一没有毁天灭地的本领,二没有通天彻地的能耐,我为什么要处处小心?”
西海龙王道:“你懂什么?凡人虽弱,但那些掌管天庭的神仙,却大都出身凡间。所以,他们对凡间格外在意,龙族招惹了凡人,可能要倒大霉!你听说过泾河龙王的事儿吗?”
三太子摇摇头。
西海龙王说:“泾河龙王掌管泾河,虽然比不上海龙王有势力,但毕竟也执掌一方,有行云布雨的法力。他在人间行走时,与一个叫袁守城的得道高人打赌,这袁守城说:明日午时定有降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雨—如果时间和降水量不对,便算输给泾河龙王。泾河龙王心中暗想,我就是掌管附近雨水的神仙,你还能赢我?因而自认为胜券在握。不承想,第二天玉帝给泾河龙王颁布旨意,果然命令他午时下三尺三寸零四十八点雨。泾河龙王为赢过袁守城,故意更改了下雨的时间和点数,这下惹怒了玉帝,被判处死刑,最后被凡间的魏征杀死在了剐龙台上。”
三太子听了这番话,心中不忿,大声说道:“我们堂堂龙族,掌握天下雨、水,却被天庭当成杂役,动不动就要杀要剐,简直岂有此……”三太子话还没说完,西海龙王赶忙上前捂住他的嘴,小声说道:“闭嘴!闭嘴!你个坑爹的玩意儿。”
三太子挣脱父亲的手,说:“我们在自己的龙宫中说话,又有什么关系?”
龙王赶紧将三太子拉出龙宫外,说道:“你看到龙宫顶上那颗夜明珠没有?”
三太子点点头,说:“当然看到了,那是举世无双的宝物,由玉帝所赐,是龙王权力的象征。”
西海龙王说:“是宝物没错,象征着权力也没错,但你有所不知,这夜明珠是通神的宝物,它所在之地,便是天庭大神法力所及之处。只要神仙们乐意,随时可以通过这颗夜明珠察觉世上所发生的一切。”
三太子被镇住了,用不可思议的语气说:“如此说来……天庭可以通过这颗夜明珠‘监视’龙宫?”
西海龙王叹口气,说道:“你明白便好。我们龙族生来便有腾云驾雾、行云布雨的法力,比凡人不知道强上多少,也正因如此,天庭才对我们这些异类始终放心不下,才会赐四海龙王每人一颗夜明珠,这颗珠子既象征着天庭给予我们的权力,亦代表着上仙对我们的约束。”
三太子激动地说:“我宁可不要权力,也不想被约束。”
西海龙王苦笑一声,说:“有些东西不是想要就能得到,也有些东西想舍也舍不掉。你在西海这一亩三分地为所欲为惯了,便以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简直是大错特错。莫说是你,就算是我,出了西海、上了天庭,也不过是别人手中的一颗棋子罢了,好自为之吧!”说罢,龙王垂着头,走进了那座富丽堂皇的龙宫。
三太子望着龙宫,那里原本是他从小长大的地方,是他的家,但是现在他却不愿再回去。
三太子成了阶下囚
那天,三太子在西海游了许久,掀起波涛无数,直至筋疲力尽,才不情不愿地重返龙宫—纵然不愿,可除了自己的家,他又能去哪儿呢?走进大门,一抬头又看见了那颗夜明珠,它的光辉如此耀眼,照亮了龙宫的每一个角落。这光辉曾经让三太子感到无比温暖、无比安心,但现在却让他有种无可遁形的压迫感。
三太子在龙宫中坐立不安地待了很久,内心的怒气也愈来愈盛,到最后,他的怒火失去了控制,竟然一跃而起,张口喷出一道火焰,烧向夜明珠……
没过多时,大队天兵天将自天庭闯入西海,耀武扬威地闯入龙宫。西海龙王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赶忙出来迎接,说:“天使驾到,有失远迎,不知有何贵干?”
为首的天将冷笑一声,说:“西海龙王,你好大胆,竟然烧毁玉帝所赐夜明珠!”
西海龙王抬头一看,只见龙宫顶上的夜明珠果然有龙炎焚烧的痕迹,光彩黯淡了许多,他顿时大惊失色,失声道:“怎么会这样?”
天将道:“你已经犯下大罪,跟我走吧!”
此时的三太子方知闯下大祸,内心万分后悔、恐惧,但眼看着父亲要被天将带走,他还是挺身而出,说:“此事与我父王无关,是我干的。”
天将笑道:“好!好!好!只要有人认罪,我们便好交差!”说罢,将手中的铁链套在三太子脖子上,不由分说地将他带回了天庭。
到天庭后,三太子被五花大绑押到凌霄宝殿王母娘娘座前。王母娘娘又叫“西王母”,是专门负责刑罚的天庭大神,最为严厉。她问三太子:“是你烧毁了夜明珠吗?”三太子点头称是,王母娘娘道:“夜明珠是天庭赐予龙宫的宝贝,你擅自烧毁,其罪当诛。来人呀,将三太子押到剐龙台上,先打三百棒,明日斩首。”
“王母娘娘手下留情!”西海龙王在三太子被带走后,也紧随其后来到天庭,闯进凌霄宝殿为儿子求情。他说道:“念在我儿初犯,请王母娘娘网开一面。”
王母冷笑道:“夜明珠是天庭赐予你的,你却不知珍惜,纵容儿子放火焚烧,是不是没把天庭放在眼里?”
龙王赶紧躬身说道:“小龙不敢,我儿放火实属意外,虽然我并不知情,但也怪我看管不严,请王母娘娘责罚我吧。”
王母娘娘严厉地说:“是该责罚你!但那是以后的事。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惩罚首恶元凶,以儆效尤!既然烧毁夜明珠不是你的意思,三太子便是违背你的意愿擅作主张喽?那就得给他加上一条忤逆长辈之罪!数罪并罚,定斩不饶。”
西海龙王大惊,说:“王母娘娘,我儿一贯孝顺,不曾忤逆。”
王母娘娘厉声道:“这么说他烧毁夜明珠是你的意思?”
龙王不敢说是,也不能说不是,一时间吞吞吐吐不知道说什么好,只好赶紧向周围其他神仙求情:“各位大仙,看在我们同朝为臣的分儿上,为我儿说说情吧。”谁知那些神仙也都十分惧怕王母娘娘,无人敢站出来帮西海龙王说情,纷纷装聋作哑,将西海龙王晾在一旁。
眼看龙王还要低声下气地求情,三太子不愿连累父亲,便说道:“王母娘娘,千错万错都是我一个人的错,你只管罚我便是,与我父亲无关。”
王母娘娘笑道:“你还算个有担当的,看在你一片孝心的分儿上,倒是可以对你父亲从轻发落。”说罢,命令天兵天将将三太子押出去,缚在了剐龙台上。
此时,三太子在剐龙台上追悔莫及,他恨自己太冲动,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性命,还连累了亲人;也恨天庭太过专横,视龙族性命如草芥一般。正当他满心愤恨、万念俱灰之时,看见远处有神仙腾云驾雾而来,三太子定睛观瞧,原来是南海观音!他心中大喜,想:“天庭上没有人敢违逆王母为我说话,但这南海观音是西天如来佛祖的弟子,是救苦救难的菩萨,与王母平起平坐,想要活命,只能去求她了!”想到这儿,三太子大声喊道:“菩萨救我,观音菩萨救救我!”
观音见一条白龙在呼唤她,便来到三太子面前,问:“你是哪里的龙?为什么被绑在剐龙台上?”三太子将自己的遭遇告诉了观音,观音听罢,说:“你暂且安心,我去帮你求情。”
观音来到天庭,直接去见玉帝,求玉帝饶过三太子,并将三太子交给自己处置。玉帝见观音亲自求情,不好拒绝,便下令给王母娘娘,让她将三太子交给观音。王母娘娘无奈,只好照办。
不一会儿,观音从凌霄宝殿出来,来到三太子面前,说:“好了,玉帝和王母娘娘都答应放你一马。”三太子死里逃生,感恩戴德,对观音说:“谢谢菩萨救命之恩,下辈子我当牛做马报答您。”
观音说:“也不用下辈子了,现在就报答我吧。”
三太子自然没有意见,说:“尽管差遣,不知您需要我做什么。”
观音说:“你刚才说当牛做马,当牛就算了,但可以做马。你去盘蛇山鹰愁涧等候,有取经人经过时,你就变成一匹马,驮他到西天取经。”
三太子愣住了,没想到自己随口说了句当牛做马,竟然“梦想成真”,但此时此刻,他别无选择,也只好冲观音行礼,然后来到了盘蛇山鹰愁涧。
小白龙成了“交通工具”
自打来盘蛇山鹰愁涧住下之后,三太子便每日苦等菩萨口中的取经人。从大海中的龙三太子成了荒郊野岭小水潭里的小白龙,三太子心中有太多不满,可是他也知道,只有顺从菩萨,才能保住性命。
这天,小白龙正潜在水底,突然发觉有人从岸边经过。他悄悄张望,看见一个和尚,骑着一匹白马,还有只猴子给他牵马。小白龙心想:“这难道就是取经人?”但他很快就否定了自己的想法:“不对,取经人怎么会带只猴子上路呢?我知道了,这是耍猴的和尚,看那猴子,人模人样的,训练得真好。”
想到这儿,小白龙便猛然从水中跃出,要去吃那一人一马一猴。只见那和尚看到自己后,大惊失色,竟然当场愣在原地,不敢动弹了;牵马的猴子倒是机灵得很,抱起和尚就跑。小白龙见和尚和猴子跑远了,也懒得追,只把那白马一口吞进了肚子,吃饱后又潜回水潭。
饱餐一顿后,小白龙心情挺好,躺在水下暗自想:“虽然让一人一猴跑了,倒也没什么,他俩加起来也没多少肉,尤其是那猴子,瘦瘦小小的,吃进嘴里恐怕还塞牙。”此时,岸边突然传来一阵喊叫:“臭泥鳅,还我马来!”
小白龙向外一看,大吃一惊,他没想到那一人一猴竟然敢去而复返,更没想到的是,猴子居然会说话,还会骂人!小白龙被骂成是泥鳅,心中大怒,从水里飞了出去,朝猴子扑去。猴子从耳朵里掏出一根金箍棒,照着小白龙就打。
看到那根金箍棒,小白龙心中顿时又惊又惧,别人或许不认识金箍棒,但他可认得—这金箍棒名为定海神针,重一万三千五百斤,是太上老君所制,后来被大禹借走治水,再后来被插到了东海底,归东海龙王所有。西海龙王曾经对小白龙说过,五百年前,有个非常厉害的家伙到东海去,强行“借”走了定海神针当兵器,那家伙就是后来大闹天宫的“齐天大圣”。
小白龙看到金箍棒,才知道猴子原来是齐天大圣。不过小白龙也并不害怕,心想:“早听说齐天大圣武力超群,今天倒要见识见识他的身手。”于是便与孙悟空在空中打了起来。双方酣战几个回合,小白龙感受到齐天大圣果真名不虚传,打得自己毫无还手之力,眼看再打下去要被对方所伤,他才赶紧逃回水中。
小白龙在水底看到孙悟空望水兴叹,知道他水性不好,不敢下水与自己争斗,终于松了口气。但他万万没想到,孙悟空居然把手中金箍棒变长数丈,然后伸到水里瞎搅和。那金箍棒本就是一件神器,这么一通搅和,搞得潭水翻涌起无数波浪,小白龙如同沸水锅中的饺子,来回翻滚,难受极了。他忍不住跃出水面,再次与孙悟空相斗,可仍然不敌孙悟空,只好变成一条水蛇逃进草丛中。
伏在草丛中,小白龙一动不敢动,他眼见孙悟空四处寻找,却始终没找到自己的行踪。到最后,气得拔了许多草,也无济于事。小白龙心中暗自笑道:“饶你本领高,只要我丢下面子,从龙变蛇,藏在烂泥之中,你也拿我没办法!”
孙悟空找了半天,并未发现小白龙踪迹,便悻悻地走了。小白龙以为对方不会再纠缠,便又回到水潭中。打斗许久,他也累了,便沉沉地睡去。怎料睡梦中,突然又听见孙悟空在岸边高声呼唤:“敖闰!敖闰!观音菩萨在此。”
小白龙大惊,心想:“这孙悟空好大的面子,居然请来了观音菩萨当帮手,这可如何是好。”他赶紧跃出水面,果然看到观音正矗立云端。小白龙赶紧飞到观音身前,行礼道:“菩萨,我按照您的旨意,在此等待取经人,谁承想取经人没等到,却等来了一只猴子,与我大战一番。”他故意不说自己认识孙悟空,万一这观音真是孙猴子请来的救兵,就能以“不知者无罪”的理由为自己开脱。
观音菩萨道:“这猴子叫孙悟空,正是取经人的徒弟。”
小白龙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说:“原来是自己人,为什么不早说?”
孙悟空也是伶牙俐齿,反驳道:“你又没问,我说什么?”
观音菩萨对小白龙说:“听说你吃了唐僧的马,正好,你便化作一匹龙马吧,驮着唐僧去西天。”小白龙哪敢不从,乖乖俯下身子,观音一口仙气吹来,白龙变成白马。孙悟空也不客气,过来便抓住白龙马的马鬃,将他拉到了唐僧面前,说:“师父,师父,马来了!”
唐僧左看右看,对孙悟空说:“这匹马神骏不凡,从哪里来的?”
白龙马虽然没说话,但心中却暗想:“算你识货。”
孙悟空道:“这马是刚才的小白龙变的,是匹正儿八经的龙马,世上少有。”
唐僧很高兴,骑上马再次出发了。这便是唐僧取经路上的第九难—陡涧换马,说是“难”,其实是福,毕竟唐僧的交通工具由“普通马”变成了龙变的“宝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