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难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思想转变

当演员与观众互换身份,会是个什么情景呢?阿飞平日里最爱遐想的问题,最爱这个时候静静的待在角落观看“潮起潮落。”

今天场景有所不同,所以待得久了总想要说些什么!平日里哪有这股正大光明的闲情,虽然天空上的它们每天都在上演,从未缺席。但师父的期待还有生活的繁琐,让他疲于忙碌,无暇顾及其他。

“师父,今晚吃什么啊?”

“咕咕叫的鸡儿,终于回笼。我的飞儿,要填饱肚子了。那当然是做你最爱吃的芋头和麻圆,还有那口老锅,等下洗洗干净就支拎起,把火烧的旺旺的就是了。”

“真的吗?那可是太好了。等下我要大吃两碗,嘻嘻。”

“是要多吃点,吃饱还得去邻居家,感谢他给我们的这些,感谢有了歇脚地才能有一天美好的事情。”

“啊?又去啊,真没劲。”

“好憨的。必须去,天天去,我们呀要懂得感恩,这样我们的心才能满满的。”

其实阿飞知道,除了每天真的去拜访邻居,其他的都是师徒俩虚构的,每天的晚饭只有粥,那口老锅一年也不见得开张两次。正因为如此,阿飞往往陷入迷茫中,他不知道师父讲的那些“向往的美好”是不是虚构的。

“师父,你说长城那么伟大,那为什么大家却说它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最终建成是个无用之物,侵略者还是屡屡来犯?这是为什么呢?”

“长城的伟大确实是它的防御,但你不能说没防住敌人就否定它的存在。你想有长城敌人每隔一段时间来一次和没有长城敌人天天来,这可是两码事。你也一样,也要努力修炼自己的长城,不能因一时的失败就否定前面做的努力,只能说你的努力还不够,修的长城还远远不够。”

“好吧,听师父讲完总是能让人开开心心的。师父,总有一天我会让你看见我修的长城,肯定能让你自豪咧,嘻嘻。”

“哈哈。”

往日一幕幕就这么突然出现在眼前,师父不在身边,所以根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他索性不管那么多了,于是对着山下,向着远方大喊:“哇,好美…”然后没词了。相隔近的和离得远的人们也许早就见怪不怪了,也许只是故意不搭理他,也许早就习惯这风景见怪不怪了。

他的声音只是随风儿飘散,随即消散开去,而山下倒是有些回应。顷刻间升起了缕缕炊烟,还在地里劳作的人们一丝都没有回家的打算。或许是没有闻到炊烟中搅拌着食物的香味,或许是因为目前还有些微弱亮光时候尚早,能多干点就多干点。但绝不是因为这美丽的夕阳,因为阿飞的呐喊。

一幕完毕,一幕则起。闹了这些动静终究都被时光淹没,可阿飞还是一个人待在那里,望着大家默默离场。像极平时收场后,师父在那收拾东西,他就一个人坐着,看着早就散去的观众席,看着由观众转为演员的他们,上演一幕又一幕的剧情。

突然想起最近传疯了的流言。“长生不老。。。起死回生。。。得道成仙。。。”只不过这次没了师父的声音,耐心告诫他勿听不实之言,勿想不忠义之事,勿伤最爱之人。只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就可以分辨哪些是谣言,哪些是心生向往。最终也能保持不败之地。不变的是他依旧呆呆的、木木的不为所动,像一尊石头生在山间。

转眼又是按部就班的一天,又到阿飞满心期待的时刻,这一次轻车熟路省下不少时间。可天气却格外的奇怪,上午还是阳光明媚,风儿习习。待下午课一结束,天空马上聚集密密麻麻的乌云,看架势定会有场大雨而且像是马上就要来了。

无比失落的阿飞,默默的返回房间,不出所料外面立刻大雨磅礴。就在这时阿飞突然想到下山的挑水的师兄们还未返回,周围光秃秃石山怕是没地方躲雨?风餐露宿的苦,他还是很清楚的。

“糟了,这么大的风雨,师兄们在外奔波得受多大的罪呀。去问问大师看他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到他们。去吧,去问问他,总好过在这什么都做不了。”

一边带着不安的心情,一边也为了与大师单独多待上一些时光,自从昨天的谈话后,阿飞竟贪恋上这样的时光。他急急忙忙叩响了大师的房门,见礼。

大师还是一如既往的端坐着,轻轻的转动手中佛珠。如此认真,外加周遭的环境,万物皆有灵,像是融进一般。世间如有活佛,那么此时此景,大师就是。至少,阿飞心中是这样认为的。

阿飞试探性的开口问道:“大师,外头下雨了。师兄们下山挑水还未归来,他们可否带有伞具?”

“不曾带有此物。”大师缓慢的回答着,手中的动作却不曾停留。

“那可怎么办?雨这么大,淋坏了可不好。”果然不出所料,想到昨日对自己照顾有加的师兄们,阿飞一下着急起来,竟一改之前拘谨的模样。

“小施主如此关心,想必也是淋过雨,知道其中的痛处。”大师放下手中之物,用慈祥的眼神看向今日的阿飞。

阿飞没有作声,算是默认。

“小施主,听贫僧给你讲个故事吧。很久以前,有位得道高僧在宣扬佛法的路上,撞见天上一只老鹰在抓地上的一只兔子。眼看兔子无处可逃马上就要丧命在鹰爪下,高僧一时不忍。出手赶走老鹰,让兔子有时间逃命。随着高僧的计划顺利完成,老鹰的阴谋便落败,看着一切都很好。可是高僧转念一想,他是救了兔子,但间接却害了老鹰,它也是这世间生灵,说不定它的巢穴中还有嗷嗷待哺的幼崽,那这个罪孽便太深重。阿弥陀佛。”

“那后来呢?”

“后来高僧割下自己身上的肉去喂鹰,力求一个圆满。一幕起一幕落,小施主,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多年来无论刮风下雨,他们都会下山挑水,而且都会准时回来。那些沉重的水桶和上山的台阶,正是他们的修行取经之路,不可懈怠。如果你不放心他们,不妨抬头看看,雨儿落下并不是只有敲打和冰凉,谁又知道他们是不是正享受其中呢?”

“好憨啊。下着雨不找地方躲雨,谁有闲心抬头看雨?”阿飞心里思忖着,观大师并没有要帮忙的意思,也不好再多打扰,乖乖的出去看雨去了。

第一次抬头仰望,而且是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感觉真没什么难的。灰蒙蒙的天空,没有一丝亮光,倒像块巨大的黑色幕布。风儿旋转着,雨儿跳跃着,一开始并没有什么规矩而言。随着阿飞视线逐渐上移,“漫天飞舞”的水珠,晶莹剔透。像极了夜里发光的夜明珠,充斥着整个天空。

看似飘落的“杂乱无章”,但“这个”与“那个”从不交叉,像是事前约好的一样各自落在不同的地方,溅起不同的水花。

想问?这“战鼓”,是谁敲响?不然哪来的千军万马。这“巨人”,是谁惊扰的呢?不然哪来的力量撼天动地。这场景,确实比择路奔跑来的震撼。

想凑近看个仔细,下一秒就奔在眼前。下意识的闭上眼睛,依旧还是落在脸上,身上,敲打着传来点点丝丝寒冷。慌忙的用手拨开,下一波雨点就又粘在脸上。称为既不懂雨,亦不懂景。这时想起师父的话:“下雨了。多穿点,小心着凉”。师父又说:“年轻人一点雨就惧怕了吗?师父年轻的时候,从来不视风雨为何物……!”

别看厚厚的云层遮天蔽日,但也是有裂缝,那正是阳光穿透出来的地方。只一小会,再来一些风。一束束光线直直的照了进来,随后慢慢聚拢,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似乎冲破了这棉状的牢笼,似乎只是用力一推就冲开了。就在这个时候,传来“叮,叮,叮”的声音。“是师兄们回来了,果然很准时。咦,雨也停了。原来只是一场过路雨呀!”

风雨过后,之前那股闷热之意便一扫而光,随之而来的是一股清爽的空气,沁人心脾。比它更开心的是,师兄们挑水安全回来,虽然都只挑半桶水。等等,风雨不小师兄们个个衣服就着雨水汗水,已经全部和在一起。只挑回半桶水,怎不叫人心惊。

“想不通就不想它吧!世上那么多的事,哪能一一弄个明白。师父常说力不够,力到了动作自然成了。就当是山高路远,或者是那些台阶承受不了他们的重量吧。”

插一些后话,那就是阿飞不知道的是,师兄们每次挑时都是满满的一桶水,路上小心翼翼不敢半点泼洒。而消失的半桶水,换来的是光秃秃的石山里花草茂盛。另外就是,挑回来的水刚刚好够半天之需。这样,师兄们早晚挑水,从不敢懈怠等等。

众人表面“狼狈不堪”,望着还有人在等待,皆相视一笑,后又慢慢散开来。有些水,倒在水缸。有些水,倒进餐房。而有些水,则流向了藏污纳垢处。虽是一起费力挑上山,众水是真的平等。

他本不善言语,收到师兄们的善意后,明白师兄们非但无恙并且还吸收了这股灵气,他就不再停留独自回房。他要消化今天的“经书”,难得的“经书。”

阿飞并不是石头一块,就算是再不谙世事,他能感受到寺内众僧对自己的善意和期待。每天床边会莫名的多出一些经书,每餐自己的位置会莫名的多出一些食物。每天每个人都是耐心教导,相敬如宾。外加阿飞本就渴望读书识字,所以格外努力,所以收获颇丰内心的满足感不可同日而语。

等等,师父呢?莫不是往日的朝夕相处,莫不是深深记得他的教诲,这下怕是快要忘记他了。

“明天那老头想必会来看我吧,我该怎样展示我学到的新知识呢?念个经还是写几个字?都是很惊讶他的吧。到时候…算了算了,还是不要来,打扰我修行。待我取经归来,再在他人人前卖弄,岂不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