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协同理论
“协同理论”(synergetics)是系统科学的重要分支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德国物理学家哈肯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并提出协同理论。1971年,哈肯提出协同的概念。1976年,哈肯对协同理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协同理论是以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相变论等现代科学成果为基础,吸取了结构耗散理论的大量成功经验,采用统计学和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系统在涨落和非线性作用下产生协同效应,从而自发地形成时间、空间和功能的自组织有序结构,揭示了各种系统从混沌状态向有序状态、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以及从有序状态又转化为混沌状态的具体机制和共同规律的一种综合性理论。简言之,协同理论是指在非平衡状态的复杂系统中,各个系统差异很大、属性不一、变化无序,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们可以遵循共同的规律发生变化,通过相互作用、协作最终达到动态平衡。
协同理论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协同效应、伺服原理、自组织原理。协同效应是由于协同作用产生的结果,即在一个开放的系统中,内部的各个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从无序的状态走向有序状态,直至整个系统保持动态平衡。伺服原理是从系统内部稳定与不稳定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这个视角描述系统内部的过程。在系统内部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关键因素被称为有序参量,因为它在整个系统发展变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自组织原理是相较于其他组织而言的。其他组织是指组织指令和组织能力来自系统外部;自组织是指系统没有外部的指令,内部子系统之间能够按照某种规则有序运行,是一个独立的、封闭的系统。
协同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协同致使有序”。客观世界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系统,有生命的、无生命的,社会的、自然界的,等等。这些系统看似毫无关联,而且属性也完全不同,但是在整个自然界中,各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合作,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倘若外界的物质、信息、能量等因素共同作用,子系统协同相互作用,整个系统就可以发挥最大化的功效。换言之,一个系统内部,人、组织和环境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围绕共同的目标齐心勠力,自然而然就可能产生1+1>2的协同效果。
协同理论的产生对其他学科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教育领域也毫不例外。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运用协同理论具有必然性和可行性。高校和企业深入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工程,是以同类资源共享、互补为目的而结成的协作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