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七年(青龙元年蜀建兴十一年吴嘉禾二年) 公元233年
1 虞翻卒
虞翻(164—233),字仲翔,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虞翻家族累世儒学,高祖光,零陵太守,曾祖成、祖父风、父歆。虞翻承继祖业,专力研修孟氏《易经》。太守王朗命为功曹。翻既归,策复命为功曹,待以交友之礼,身诣翻第。翻出为富春长。后翻州举茂才,汉召为侍御史,曹公为司空辟,皆不就。翻与少府孔融书,并示以所著《易注》。孙权以为骑都尉。翻数犯颜谏争,权不能悦,又性不协俗,多见谤毁,坐徙丹杨泾县。翻性疏直,数有酒失。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注,皆传于世。在南十余年,年七十卒。著作有:《周易注》九卷,见《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经典释文·叙录》言十卷。《周易日月变例》六卷,虞翻、陆绩同撰,见《隋书·经籍志》。《京氏易律历注》一卷、《周易集林律历》一卷,见《隋书·经籍志》。《扬子太玄经注》十四卷,见《隋书·经籍志》。《孝经注》,见唐玄宗《孝经序注》,又见《经义考》卷二二二。《论语注》十卷,见《经典释文·叙录》。《郑注五经违失事因》,见本传。《春秋外传国语注》二十一卷,见《隋书·经籍志》。虞翻《周易注》已散失,现存虞氏《易》注主要见于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清人黄奭《汉学堂丛书》、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亦有辑录。虞翻解《易》专于象数,发挥荀爽升降说,提出了卦变说、之正说、纳甲说,创立了体系完备的象数《易》学。虞翻与郑玄、荀爽并称为《易》学三家,孔融曾说:“闻延陵之礼乐,都吾子之治《易》,乃知东南之美者,非徒会稽之竹箭也。又观象云物,察应寒温,原其祸福,与神合契,可谓探赜穷通者也”。
[文献]《三国志》卷五七《吴书十二·虞翻传》及裴松之注引《翻别传》、《吴书》,又见《经义考》卷十。
案:《资治通鉴》卷七二作太和六年(232)九月卒。《三国志·吴书·虞翻传》裴注引《江表传》曰:“后权遣将士至辽东,于海中遭风,多所没失,权悔之,乃令曰:‘昔赵简子称诸君之唯唯,不如周舍之谔谔。虞翻亮直,善于尽言,国之周舍也。前使翻在此,此役不成。’促下问交州,翻若尚存者,给其人船,发遣还都;若以亡者,送丧还本郡,使儿子仕宦。会翻已终。”《通鉴》以嘉禾元年(232)三月“遣将军周贺、校尉裴潜乘海之辽东”,以虞翻卒年为232年。钱大昕《疑年录》曰虞翻卒于是年,今从钱大昕说。
2 陈寿生
元康七年,陈寿病卒,时年六十五。逆推知其生于是年。
[文献]《晋书》卷八二《陈寿传》,其事迹又见《华阳国志》卷十一,《晋书》卷九一《儒林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