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时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1
属于每个人自己的元宇宙

韦青
微软首席技术官

坦白地讲,刚刚从中信出版集团的编辑手中拿到本书的试读本时我是有些犹豫的,不知道能不能写出真正心有所感的读书笔记。原因很简单——“元宇宙”这个词太火了,火到像我们这样有工程师背景的人都无法相信的地步。

对习惯以系统工程方法来考虑问题的工程师而言,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有一个合乎逻辑的过程。首先它得有一个起因,再有一个酝酿与发展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很多想法会因为不符合现实而被淘汰,只有极个别的想法能够真正生存下来。接下来还要经历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推广、部署、改进等阶段,直到用户开始接受一种新的产品形态,产品才算有了真正的生命力。这之后还有漫长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过程。如果大家到网上查一下“元宇宙”这个词的流行指数,就会发现这个词是在2021年四五月份几乎一夜之间火起来的。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有人对这个新概念有深刻的体会吗?我就是抱着这种怀疑的态度翻开了本书。

读了十几页之后,我的心慢慢放下了,这是一部可以给人启发的作品。本书作者是一个实证者,他实证的就是如本书封面上所讲的“虚实共生的数字世界”。作者把多年在“虚实共生的数字世界”里生活和工作的体会、观察与思考写进书中,其中的关键是虚实共生。至于这种因数字技术赋能而产生的新形态叫什么,反而是无所谓的。中文“元宇宙”一词来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著名科幻作家尼尔·斯蒂芬森写的科幻小说Snow Crash中发明的Metaverse一词,这个词在其中译本《雪崩》中被译为“超元域”;在微软公司首席执行官兼董事长萨提亚·纳德拉的《刷新》一书中也引用过这个词来表达微软对以Hololens和Teams为代表的增强现实技术的理解,当时的中译本将其译为“虚拟空间”。当然,把Metaverse译为“元宇宙”比较唬人,有种让人看不懂的味道,但既然已经约定俗成,我们也就沿用这种译法吧。相比之下,百年前我们的前辈将同样以Meta为前缀的metaphysics译为“形而上学”,这其中的意境与用心高下立见。

抛开对于Metaverse的翻译不谈,这本书对于元宇宙技术的描述,其概念的外延与内涵同时覆盖了虚拟的数字世界与现实的物理世界。尽管作者分析的主要是虚实共生的数字世界的特点和应用,但他也始终强调物理世界中人类福祉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无论什么样的虚拟世界,它最后所要服务的是现实世界中人类的福祉,它要保证的是人类在现实世界里享受到的利益、幸福感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数字世界的作用是用来强化现实世界的体验、延展现实世界的边界,以及提高现实世界的效率。

由于作者的实践背景,正如“小马过河”这则寓言所表达的那样,一旦亲身实践之后,我们对于“元宇宙”的理解,既不会像有些人认为的如神话般伟大,也不会像另外一些人形容的如妖魔般危险,它是在众多数字化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人类社会朝向智能化发展的必然阶段,其中技术价值观的取舍,必然以人类自身的价值观为基础。正如《易经》中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凡事有利必有弊,我们能做的,只是尽量扬长避短,既不必因噎废食,也不能“因食忽噎”。人类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不断利用机器能力提升自身能力的历史,从来没有“非黑即白”或“非好即坏”的技术,其中的关键是人类如何做出符合自身价值观的取舍,是一味追求满足己身的私欲,还是以人类共同福祉作为决策的约束前提,这是超越技术的根本问题。

当各种信息技术发展到当前的成熟度,人类社会必然会出现“虚实共生”的能力,这在被称为Z世代或00后的“数字时代原住民”的年轻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数字原住民”一代刚刚进入社会,这也代表着当下社会主流观念的持有者绝大多数依然是“数字时代移民”,因此对这种“虚实共生”的社会形态的观念有巨大的反差。这才是当前对于元宇宙理解混乱的根本原因,大多数人都在自说自话,或者道听途说,能够真正下水亲自证得“春江水暖”的实践者太少。与大多数人依据自己的想象力来评判“元宇宙”这个连外延与内涵都没有达成统一意见的概念不同,这本书的作者采取了一种实证精神,根据自身的实践,主动定义了“元宇宙”的四种存在形式,在明确了概念的边界后,以实际案例来讨论“元宇宙”的过去、当下与未来。在我看来,正是基于这种客观、实际的态度,作者对目前逐渐成型的人类新型数字化生活、学习与工作方式提出了自己相对平衡的观点,这是这本书的价值,也是对当下虚火的“元宇宙”潮流的最大贡献。

当大多数媒体将“元宇宙”解读为与游戏、虚拟产品、区块链等技术密切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形态时,本书作者没有局限于所谓的去中心化或者虚拟化的概念,而是将大家都在想象的元宇宙明确地定义了四种虚实共生的存在形式,即“增强现实”“生命日志”“镜像世界”“虚拟世界”,我也想就此与读者交流一下我的体会和理解。

首先是增强现实。按照作者的解释,增强现实是由“真实世界”加上“奇幻表达”与“便捷实现”所共同构成的新世界形态。其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使用增强现实技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AR或者称为Augmented Reality的技术,实现对现实世界的增强。如果大家用过微软的Hololens混合现实眼镜,就能理解现代技术是如何利用人类的视觉生成机制在现实世界中叠加上由数字技术模拟的虚拟存在,让人类感觉好像看到了在现实世界中额外形成的一种存在。这种形式的强大之处在于利用人类的感觉特征营造一种虚幻的存在。需要强调的是,虽然目前这种增强现实能力主要表现在视觉和一部分听觉领域,但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应该包括增强由人类的眼、耳、鼻、舌、身五种感官产生的所有色、声、香、味、触的感觉。这种虚幻存在是加载在现实世界之上的,如果应用得当,能够极大地强化人类在现实世界中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体验和结果;但如果应用失当,像作者给大家讲述的“迷情眼镜”故事那样,就会对人类社会经历漫长发展过程而形成的生理、心理、伦理、道理、法理等诸方面的规范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后果。

这种对于先进技术正反两面的能力描述,会加深广大读者对于现代技术的全面理解,能够让我们每个人都意识到技术就像一把双刃剑,越先进也就越锋利,既可以帮助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至于如何做出对人类最有利的选择,作者提出的方案是让我们每个人展开作为“智人”的想象力,想象增强现实元宇宙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和什么样的问题。对于这一点,我想提出我的观察供读者参考。

事实上,针对当下层出不穷的先进技术,目前的普遍现象恰恰在于绝大多数的人类已经无法利用现有的知识和人生经验来理解这些先进技术的本质,也就是无法仅凭想象力去想象这种技术所能带来的结果,因为现代技术的突破,绝大多数已经超越了人类传统的认知边界,也可以说我们“无法知道我们不知道的”。

当技术的能力边界还在人类的认知范畴之内时,我们可以通过类比的方法尝试去理解这样一种技术能力,即它与我们认知边界内已有的技术能力不同,但实现这种技术能力的原理仍在我们的认知边界内。但是如何理解我们认知边界之外的技术能力呢?已经无法依靠类比的方式,因为原本被类比的对象正是要被打碎重构的对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流行第一性原理的说法和尽量少用类比的建议。对人类而言,衣食住行就是人类的第一性需求。由于数字技术的进步,人类在过去几百年、上千年所形成的满足衣食住行的技术能力都在被打碎重构。如果我们还在用类比的方式尝试去寻求新的能力突破,大概率我们是在原来的认知圈圈内打转。解决方案只有回到满足人类基本的第一性需求的基础上,重新审视数字化技术所带来的全新技术能力,在此基础上重构满足人类第一性需求的实现方式。这就是现在元宇宙带来的最大机会,同时也是那些尝试以非数字化思维来理解数字化技术能力的人所面临的巨大认知挑战。

基于上述观点,再加上现在存在以元宇宙为代表的诸多认知乱象,读者可以借助阅读这本书的机会,放弃空想、空谈,以“知行合一”的态度,亲身实践由本书作者总结的“虚实共生”的数字化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要听别人说什么是元宇宙,而是要自己亲身经历这种“虚实共生”的生活方式,从而找出自己的“元宇宙”答案。

如果能够这样去做,那么作者接下来描述的“生命日志”、“镜像世界”和“虚拟世界”就有可能帮助广大读者打开属于我们每个人自己的“元宇宙”世界。这是我阅读这本书之后的体会,同时也希望读者能够借此机会踏上自己的数字化康庄大道。

最后,我想以我最喜欢的一段话与读者共勉:与现实世界一样,正义与邪恶、和平与分裂、分享与独占在元宇宙中也是一直并存的。在这两个世界中,面对同一事物的一体两面,我们所做的选择和愿意承担的责任,最终决定了天平会在多大程度上倒向哪一方。一切取决于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