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习惯重塑全新大脑](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27/39479627/b_39479627.jpg)
3 习惯养成最佳敏感期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出自《汉书·贾谊传》)小时候养成的好习惯就像上天赋予你的本性一样,这些习惯就会如影随形。习惯在什么时候养成最重要呢?这需要我们先了解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
为人父母者都知道“三翻、六坐、八爬”——孩子的成长有其自然规律。同样,我们只要顺势而为,在孩子发展的最佳敏感期培养他们的好习惯,就会事半功倍。
![im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76BA9/20637464408667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4_1.jpg?sign=1738932734-zhJOFRPCNEx3h4Oje7HimionQqcFrWoo-0-423325abc2fbd06114158226feeec76f)
图1-9 儿童发展最佳敏感期
资料来源:《教育与脑神经科学》,大卫·苏泽等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由图1-9可见,孩子从出生到3岁左右,运动能力、情绪控制、词汇记忆、口语表达以及数学/逻辑能力都处于最佳敏感期。因此,3岁以前就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间,也是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作为期。
![im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76BA9/20637464408667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4_2.jpg?sign=1738932734-tiobn8g1mBBwgw7o8f48BFtJzXQJ76iB-0-68680f344058df1868b60c2565f3dad1)
“最佳敏感期”是儿童发展学的专用术语,是指人类的某种行为和能力在某个时期内发展最快,最容易获得。
以情绪控制为例,孩子从出生后6个月一直到3岁都处于情绪敏感期,喜、怒、哀、乐、悲、恐、惊都能感受得到,同时孩子也已经开始在向家长学习情绪管理了。等到1岁半左右的时候,孩子已经能够感知愧疚、尴尬、骄傲等复杂的情绪了。
任何人的情绪都会通过自己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表达出来。孩子早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观察和模仿,这个时期成人在陪伴时如果自身能多抒发一些正向的、积极的情绪,例如用语言、神态、动作表现出开心、兴奋、喜悦,会给孩子的成长营造出友爱的、安全的、温馨的环境。
同时,父母也要和孩子积极分享情绪体验,这在早期有助于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帮助孩子和父母建立起亲密的关系,增加孩子对父母的安全性依赖。这涉及孩子终身安全感的建立,对孩子日后和他人的交往非常重要。很多家长以为这个时候孩子不懂事,可以等长大了再去教育,那就错过了教孩子进行情绪管理的最佳时间。
再如运动能力的发展,如果想让孩子长大后成为运动健将,专业的运动训练在8岁之前就要开始。
此外,孩子精细动作的敏感期为3~6岁,这也是幼儿园大量开设剪纸、折纸等手工课程的原因(见图1-10)。
![im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76BA9/20637464408667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4_3.jpg?sign=1738932734-xieXcxh9xozMTLT2ushCyvWzxcoIv8Mx-0-7d6e9d66d45ece1702ddeee082a34ef4)
图1-10 幼儿园孩子做手工
以孩子独立吃饭为例,在刚开始的时候,孩子会用手抓,之后才学会用勺子。但孩子攥着勺子会出现找不到嘴的情况,饭桌上常常都是饭粒。生活中有些家长常常心疼饭菜,而且看孩子自己动手吃得太累,赶紧接过来自己喂,哪怕追着、跑着、哄着、骗着也要把饭一口一口地喂到孩子嘴里。但我们的勤快和包办,恰恰扼制了孩子发展精细动作的能力。因为在孩子多次拿着勺子去找嘴的过程中,手、眼、嘴的协调能力会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基于“活下去”的生存需要以及对食物的渴望,“吃”是每个孩子的本能。在孩子费力找嘴的时刻,大脑会不断被激活,无数大脑神经元此刻建立起连接,认真协调,努力工作。因此我们建议家长一定要把孩子成长的权利还给孩子,不要剥夺孩子脑神经元建立丰富连接的机会。
![img](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A76BA9/20637464408667706/epubprivate/OEBPS/Images/txt004_4.jpg?sign=1738932734-qGfENPkg37d6VYGcHzEF8FwAI3DoApAA-0-1960d8e08d0fed31239d2a28fb40f997)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一点在家庭教育中尤为重要。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给孩子机会,让孩子学会自己吃饭、穿衣、洗澡、系纽扣、绑鞋带等,越是精细的动作越好。这些对自理能力的培养可以让孩子学会很多生活技能,在家能成为父母的好帮手,到幼儿园也不会给其他人添麻烦。在早期教育中重视养成这些好习惯,会让孩子的大脑得到充分发育,使他们在进入社会后也会拥有良好的独立生活的能力,和他人交往也会更顺利。
当然,我们强调最佳敏感期,是因为某些能力会在某些时间段出现,此时抓紧训练最好,但我们并不否定个体在以后仍然可以获得这样的能力,只不过可能会更加困难一些,培养需要的时间也会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