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空间:儿童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系统治疗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推荐序5 先吃一颗巧克力

吕迪格·雷茨拉夫老师是德国人,是“首届中德儿童青少年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的德方教师。作为该项目的中方教师,2019年5月5日,我和他第一次在北京见面吃饭。这顿饭是主办方招待双方教师的接风晚宴。宾主寒暄后,吕迪格老师小心翼翼地拿着筷子,当他成功地“铲”起菜并吃进嘴里时,他露出了怡然的笑容。他一直不怎么讲话,瘦削的脸被灯光映照得红彤彤的。

我们简单聊过几句,了解彼此的工作状况。我知道他任职于海德堡HelmStielin研究所,负责儿童与青少年的家庭治疗。我告诉他,HelmStielin研究所是我心中的“圣地”,系统治疗在中国的普及也起源于那里。我同时还向他表达,这些年中国的心理咨询师格外需要学习儿童心理干预。虽然国内已经有不少训练有素的系统式家庭治疗师了,但针对儿童和针对成年人的工作风格有着本质区别,我们仍然缺乏有能力对儿童和青少年开展干预的家庭咨询师。他问了问学员的构成情况,此外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他看上去有点严肃,我猜他是在为第二天的课程做准备。

第二天开始上课,一个简短的开幕式后,就到了吕迪格老师的授课时间。

这是长达两年的连续培训中的第一次集训。学员们来自全国各地,初次见面,大家又要在一起相处整整一周,都有点拘谨。大家望着台上的德国老师,不知道眼下的知识之旅将从哪里启程。只见吕迪格搬上来一个大包,变魔术一样从里面掏出几个花花绿绿的大盒子,然后笑眯眯地展示给大家——

学员们一阵欢呼,那些盒子装的竟是他从德国带来的巧克力!

我惊呆了,这完全是一个出乎意料的开场。

教室里沸腾起来。每个人都挑了自己喜欢的口味,塞进嘴里,脸上写着甜美的快乐。大家一边吃,一边听吕迪格说:“开始工作的时候,要让自己心情好一点。我喜欢从糖果开始,糖果不光能让小孩子开心,也能让大人开心。”

就这样,大家眉开眼笑地吞下了第一个知识点。

接下来的课,理所当然地让人又兴奋,又专注。初来乍到的拘束感被迅速一扫而空。即使面对的是相对枯燥的理论学习,也因为这样一个小小的插曲,学员们有了一种愉悦的学习氛围。更不用说课堂当中的抢答和游戏,学员们纷纷踊跃响应。原来一颗小小的巧克力糖,就能让大家自然而然地回到儿童的状态。

我为这神奇的效果感到惊奇。

而在这一屋子“儿童”中,最兴奋的一个,莫过于讲台上的吕迪格了。他的脸红红的,说话声音不大,眼睛里却闪着活泼的光。他不断地出主意,建议大家可以怎么玩,就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王”,脑子里有着层出不穷的点子,整个教室都是他的游乐场。他握着一只黑板擦,把它当一个“遥控器”,请学员互相扮演机器人,按他的指令做动作:迈左脚,迈右脚,伸手,卡住——

学员们玩得不亦乐乎。

而这个游戏,是他发明出来帮助一个强迫症儿童的。对方的症状在于肢体的动作常常“卡住”,走路走到一半,突然不知该迈左脚还是右脚,就此陷入无穷无尽的违拗:“为什么做这个动作?为什么不能做另一个?身体是听我的指令还是自有一套算法?”这一卡住,身边人都跟着揪心。有时上学路走到一半,孩子竟像泥塑木雕一样难以挪动脚步。全家人困扰至极,于是找到吕迪格做治疗。吕迪格了解情况之后,就请孩子及他的妈妈一起玩“遥控机器人”的游戏。一会儿他遥控妈妈,一会儿妈妈遥控他。玩过几轮,治疗结束,孩子的症状竟大为减轻。

如果你了解系统治疗当中的悖论干预原理,那么你对这个游戏的疗效想必就不会吃惊。说白了,吕迪格把“症状”重构为一套“游戏”,游戏中的每个步骤刚好在重复症状行为,孩子的症状就具有了不同的含义:既可能是失控的,也可能是对规则的遵守。围绕症状的解释方向被改写了,每个人的想法和反应就都受到了扰动——同样的行为,再也不只是令人生畏的疾病,也可以变成亲子之间轻松有趣的玩耍。父母不再抱以强烈的焦虑,孩子也不再陷入“越控制,越失控”的恶性循环。再发生卡在半路的情况时,父母足以轻松应对,拿出“遥控器”一点,嘻嘻哈哈地就能解决问题。

这个游戏最让我佩服的,不是构思的精巧,而是它从头到尾都没有一句理论阐释,甚至都不怎么需要对话。这对儿童咨询来说尤其价值连城。能把深奥的理论用简洁的语言讲出来,已经是第一流的专家。而一个字的理论都不提,全都藏进玩耍的过程里,那是更高的境界,“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玩就够了,玩的过程就传递了改变所需的全部信息。游戏,胜过一切有形的语言。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除了依赖经验、智慧和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一种看向“对方”的深切关注。这是一种稀缺的品质:时刻把对方的状态当作自己的服务目标。“我”想表达什么,有哪些表达偏好?都不重要。跳出来,要去看对方是谁,他处在怎样的情绪状态里?是否准备好接受新的信息?(要么先来一颗巧克力?)——这些问题必须萦绕在咨询师的头脑里。不但如此,他还要考虑自己的工作将会给对方带来怎样的结果:接受信息的过程是否有困难?是否愉快?能否感受到支持和尊重?会不会在未来生活中学以致用?

面向小孩,我们就用小孩最受用的方式。那就是游戏。

把游戏当成工作方式,也需要咨询师具有足够大的内在空间。如你所知,在游戏中我们不计较对错真假,相比道理,游戏更注重乐趣和体验。这需要我们有“容错”的空间。如果执着于弄清什么是对的,或者抓住“坏人”,这就和游戏的乐趣无缘。家不是讲道理的地方,而我们作为“专家”,常常忍不住在心里替家庭设定立场:孩子是对的,父母有些病态,妈妈过度付出了,爸爸始终缺位;这种教育理念还不错,那种理念有问题……何必呢?这些想法把我们固定在了“专家”的立场上,也失去了玩耍的机会和乐趣。如果能为家庭找到一种新的互动,相比于用批判的方式指出来,不如请家庭直接把它当成一个游戏,试试看?

如果有效,用这种乐呵呵的方式不是更好吗?

系统式家庭治疗背后有着最精密、最复杂的现代理论——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同时也可以用最浅显、最生动的载体,同这个世界最年轻、最简单、最有活力的人群工作。吕迪格让我看到这两者结合的可能性:进得去,同时也出得来。

而我们常常只偏重其一。这是我尤其想提醒本书读者的。作为一本名副其实的“教科书”,这本书基本采用了严谨的书面化写作,像一本学术专著那样介绍儿童和青少年系统性心理治疗领域的理论和方法。这样读下来,读者很容易记住吕迪格作为学者的严肃的一面,也会带着如履薄冰的心情学习和模仿。但我想,如果未发现他的工作方法是多么好玩、多么富于乐趣,学到的这些知识就未免缺了一点调味料。毕竟,这是一本教你跟孩子做游戏的书,它要帮助人更会“玩”。

大家不妨趁此机会,看看自己的心情:我是否做好了边玩边学的准备呢?

那么,学习之前,先吃一颗巧克力吧!

李松蔚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

首届中德儿童青少年家庭治疗连续培训项目中方教师

202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