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章 负笈远行
一
1934年暑假,钱学森考取了清华大学“庚款留美”公费生,是20位被录取的考生中唯一一位飞机设计专业的学生。根据清华大学的规定,考生考取出国留学资格后,先要在国内进修1年。1934—1935年,钱学森按清华大学规定先后到杭州的飞机制造厂、南昌和南京的飞机修理厂见习,为出国留学做准备。

1934年暑假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的考生名单

钱学森公费留学生证书

钱学森留美公费生志愿书(原件存清华大学档案馆)

钱学森1934年12月致清华大学校长办公处信函(原件存清华大学档案馆)

1935年钱学森赴美留学的护照
二
其实,钱学森在确定走“航空救国”道路之初,已经开始做知识上的准备了。
在交通大学读书期间,学校图书馆是他每天必去的地方。他在这里博览群书,特别是科技知识方面的书籍,为他以后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20世纪30年代的交通大学图书馆
钱学森结合自己即将攻读的航空机械专业,在出国前发表了6篇关于航空、火箭的论文(见下表)。
钱学森出国前发表的关于航空、火箭的论文


1933年4月,钱学森在《空军》杂志发表论文《美国大飞船失事及美国建筑飞船的原因》

1935年7月,钱学森在《浙江青年》发表的《火箭》一文

1935年1月,钱学森在《航空杂志》发表的论文《气船与飞机之比较及气船将来发展之途径》
三
1935年8月,钱学森从上海登上“杰克逊总统”号邮轮,前往美国西海岸的西雅图。
1935年秋,钱学森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航空系学习。在校期间,钱学森潜心攻读,勤学精进,仅用一年时间就取得硕士学位。
然而,歧视并没有因为钱学森的优秀而消失。航空工程专业实践性很强,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知识,也需要扎实的实践经验。学生学习理论知识之后,就要被安排到飞机制造厂实习。但当时美方规定,美国的飞机制造厂,只允许美国的学生去实习。这引起了外籍学生的不满。经过交涉,最后,欧洲的学生可以去了,但中国的学生依然不能去。钱学森被排斥在了实习的门外。

1935年8月,钱学森从上海黄浦江码头登上美国邮轮公司的“杰克逊总统”号

1935年9月3日,“杰克逊总统”号邮轮抵达美国西雅图后,钱学森(由上数第二排右一)与其他20名国立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在船上合影

1989年2月,钱学森在写给母校的《回顾与展望》中称赞“交大在当时的大学本科教学已是世界先进水平的”

1935年9月,钱学森进入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攻读硕士学位

钱学森(后排右一)与中国留学生合影

钱学森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求学期间的自拍照

钱学森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留学期间留影

钱学森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的航空工程硕士学位证书
在美国这个标榜民主、自由、平等的国度,居然存在着如此严重的种族歧视,这对钱学森是一个强烈的刺激,他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伤害。他向校方提出抗议,但得到的回答是:“你可以不学,回到中国去。”学业未成,何以回国?愤怒的钱学森,决定离开麻省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