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群体心理
一、社会群体概述
(一)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是人们通过一定的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活动的共同体,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之一。每一个群体都具体体现了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整个社会之间的某些特定的相互关系。
社会群体是社会协作的产物,它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政治群体、工作群体、娱乐群体、朋友群体等。一个人可以同时参加几个群体,他可以是家庭成员,又可以是工作群体的成员;可以参加工会组织,又可以归属于某个党派。
(二)社会群体的特征
1.社会群体首先是一群人,家庭、小组、班级、公司、国家、民族都可以是一个群体。
2.社会群体存在着一个结构,比如角色分工。
3.有一定的目标。
4.群体成员要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以及群体的界限。
5.要有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规范。
(三)群体心理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个人单独表现的行为与在群体中表现的行为是不一样的,这是因为群体心理存在的结果。人们在群体中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就产生了群体心理,如群体需要、群体规范、价值、情感等,它们都对个体的行为发生制约作用。每个群体都有这种心理特征,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心理特征。群体心理对个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群体归属感
这是个体自觉地归属于所参加群体的一种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个体就会以这个群体为准则,进行自己的活动、认知和评价,自觉地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并与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以及所属群体的特点和准则。侧如,一个大学生在社会上表明自己身份时,总是说我是某个学校的,在学校时,则强调自己是某个系的。这种表现学校、系身份的意识,就是归属感的一种具体表现。群体的归属感,由于群体内聚力的高低不同,其表现的程度也就不同。群体内聚力越高,取得的成绩越大,其成员的归属感也就越强烈,并以自己是这个群体的成员而自豪,所以,先进群体成员的归属感比落后群体成员的归属感要强烈。另外,一个人在一生中可以同时或先后参加几个不同的群体,他对这些群体都会产生归属感,而最强烈的归属感是对他生活、工作和其他方面影响最大的那个群体。一般来讲,人们对家庭的归属感要比对工作群体的归属感要强烈得多。
2.群体认同感
群体认同感,即群体中的成员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致的情感。由于群体中的各个成员有着共同的兴趣和目的,有着共同的利益,同属于一个群体,于是在对群体外部的一些重大事件和原则上,都自觉保持一致的看法和情感,自觉地使群体成员的意见统一起来,即使这种看法和评价是错误的,不符合客观事实,群体成员也会保持一致。例如,某个成员与群体外的他人发生意见冲突,那么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就会与本群体的这个成员的意见保持一致,认为他说的对而批驳对方。群体认同分为自觉主动和无奈被动两种情况。
3.群体的促进和干扰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个人单独不敢表现的行为,在群体中则敢于表现,一个人在独处时很少做的事情,在群体中却做了,这就是说,个人在群体中变得胆大起来。这是由于归属感和认同感使个人把群体看作是强大的后盾,在群体中无形地得到一种支持力量,从而鼓舞了个人的信心和勇气,唤醒了个人的内在潜力,做出了独处时不敢做的事情,并且当群体成员表现出与群体规范的一致行为,做出符合群体期待的事情时,就会受到群体的赞扬,从而就使个体感到其行为受到群体的支持。这种赞扬和支持,主要体现在个人心理的感受上,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个表情,甚至仅仅是同伴在场,都可以成为发挥作用而被个体体会到,从而强化其行为。
然而,群体的这种鼓励作用,并不是等同地发生在每个成员身上。有的支持力量较大,有的则较小;还有的则感受不到支持,甚至还会产生干扰作用。因此,一个群体能否对其成员产生促进作用,要受成员个人一定条件的制约。
(四)群体分类
群体是各种各样的,群体的性质、结构、作用和活动方式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群体划分为不同的类别。
1.统计群体与实际群体
统计群体,指实际上并不存在,只是为了研究和分析,把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在想象中组织起来,成为群体。这种群体主要在于统计学中,如老年群体、青年群体等。
实际群体,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存在的群体。这类群体有着明显的界限和实际的交往,如部队的连排班、学校的班级等。下面所述的主要是实际群体。
2.初级群体与次级群体
初级群体,又称为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它的成员相互熟悉、了解,是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初级群体有家庭、邻里、朋友和亲属等。
次级群体,又称间接群体或次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为了某种特定的目标集合在一起,通过明确的规章制度结成正规关系的社会群体。典型的社会组织,学校、企业和政府部门等。
3.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是指具有正规化制度的群体,其成员间的互动采取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成员的权利、义务以及彼此间关系通常有明确的、成文的规定。
非正式群体则恰恰相反,群体成员之间通过经常性的自由交往,形成了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大家自然地结合在一起。
4.内群体与外群体
内群体,指成员有团结、忠心、亲密及合作感觉的群体,成员在心理上自觉认同并归属于这个群体。一般而言,人们的日常生活大多是在内群体中进行。
外群体,泛指内群体成员以外的其他任何别人的结合。内群体和外群体常常相互隔离,乃至处于对立的地位。当彼此有严重的利益冲突时,比较容易导致抵制、争斗,甚至是侵略等行为。
5.所属群体与参照群体
所属群体是成员身份所属的群体,它规定着成员的身份及日常活动。
参照群体也叫渴望群体,是指某些人或群体被当成自己的参照对象,作为自己模仿、学习的榜样,参照群体一般是与所属群体同类的群体。有时,根据成员的不同需要,团体内部也会形成不同的参照群体,同一参照群体在不同时期的意义也会有所不同。
(五)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又称群体内聚力,是由群体对成员的吸引力,成员对群体的向心力,以及成员之间人际关系的紧密程度综合形成的,是使群体成员固守在群体内的内聚力量。即使相同类型的群体,其群体凝聚力的差别也往往很大,群体凝聚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群体的领导方式
群体的领导们有其各自的领导方式,而不同的领导方式又会对群体凝聚力的大小产生不同的影响。心理学家勒温和怀特等人经过实验发现,采用“民主型”领导方式的小组成员比采用“专制型”和“放任型”领导方式的小组成员之间更友爱,思想更活跃,态度更积极,群体凝聚力更高。
2.群体成员的一致性
这里的一致性是指群体成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如果群体成员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需要、共同的兴趣爱好,则成员之间的行为表现容易达成一致,群体的凝聚力就更强。应该说,群体成员的一致性是凝聚力的基础。
3.群体规模
群体规模的大小也是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群体规模过大,成员之间相互接触的机会则会相对减少,彼此之间的关系也会比较淡薄,易造成意见分歧,从而降低群体的凝聚力;若群体规模过小,群体力量不足,又会影响任务的完成。因此,群体的规模,应既能保证群体的工作机能,又能维持群体的凝聚力。一般说,群体规模以7人左右为宜。
4.外部的影响因素
外部压力也是影响群体凝聚力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证明,当群体遭到外部压力时,群体成员会放弃前嫌,紧密地团结起来一起抵抗外来威胁,从而有利于增强群体成员的团结精神,提高群体的凝聚力。
5.群体成员需求的满足
任何一个人参加一个群体,总希望群体能满足其一定的需求,既包括物质上的需求,也包括精神上的需求。群体对个人需求的满足度越高,对成员的吸引力就越强。
6.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
群体内部的奖励方式对群体成员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进而影响到群体的凝聚力。只强调个人成功,对个人进行奖励,势必会造成群体成员之间的矛盾。研究证明,个人和群体相结合的奖励方式易增强成员的集体意识和工作责任感,有利于增强群体的凝聚力。
二、社会影响
社会影响是指在他人的作用下,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发生变化的现象,社会影响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
(一)社会促进
社会促进也称社会助长,指个体在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他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想象在场和隐含在场。
与社会促进相反,有时候他人在场,反而会使个体的工作绩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社会干扰,也称社会抑制。
社会促进是群体影响效果实验中最早发现的群体心理现象。早在189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普利特在考察自行车选手的骑车速度问题时发现,选手们在有伙伴在场的情况下,比单独骑车速度快。这也是历史上第一个严格的社会心理学实验。20世纪20年代,实验社会心理学的创始人F.H.奥尔波特在哈佛大学领导了一系列有关他人在场对个体绩效影响的研究,并最终提出了社会促进的概念。
社会促进的生理机制是,别人的工作表现和动作可以转换为自己的外界刺激,从而引起自己同样的或相似的心理反应或动作表现。比如,看到别人手指的动作很灵巧,会立即想到自己手指的动作,并依照别人的动作来修正自己的动作,于是,别人的灵巧动作起到了刺激作用。另外,在有别人在场的条件下,别人的观察起社会评价作用,能提高自我评价能力。
社会促进主要有两种效应:
1.结伴效应:在结伴活动中,个体会感到某种社会比较的压力,从而提高工作或活动效率。
2.观众效应:个体从事活动时,是否有观众在场,观众多少及观众的表现,对其活动效率有明显影响。
(二)优势反应强化说
美国学者扎荣克提出的优势反应强化说,可以比较好地解释社会促进和社会干扰现象。
该理论认为,一个人在动机水平很强烈的时候,他的优势反应能很轻易地表现出来,而较弱的反应则会受到抑制。所谓优势反应,指的是那些已经学习和掌握得相当熟练,成为不假思索就可以表现出来的习惯动作。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活动是相当熟练的,或者是很简单的机械性动作,则他人在场使之动机增强,活动更出色;相反,如果他所从事的活动是正在学习的、不熟练的,或者需要费脑筋的动作,他人在场使之动机增强,反而会产生干扰作用。
这一假说提出后,许多研究者深化并发展了这一假说。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个体可以通过其竞争动机和他人对其评价的认知获得社会促进效果。在结伴活动中,每个人都试图自己干得快一些、好一些,实际上这是一种隐含的竞争动机。此外,他人在场也会唤起个人对他人评价的认知,这可能是影响社会促进更为重要的因素。
(三)从众
1.从众的概念
从众,是指他人从事某一活动,自己也去从事这一活动的现象。按群体中多数人的意见行事,自己不另搞一套。
社会心理学指出,个体在群体中常常会不知不觉地受到群体的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行为倾向,这就是从众现象,或称为从众行为。应该明确,从众现象是一种较为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它是一种直觉的心理反应,不能与丧失立场、没有原则这些问题混为一谈。
2.从众行为的特点
(1)引起从众的群体压力可以是真实存在的,也可以是想象的。个体想象中的群体的优势倾向,也会对个体造成压力,使其选择与想象的多数人的倾向相一致的行为。
(2)群体压力可以在个体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作用,使个体通过理性抉择,选择从众;也可以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发生影响,使人不自觉地跟随多数人行动。
(3)从众行为有时虽然不符合个体的本意,但却是个体的自愿行为,自愿性是从众的重要特点。
3.从众的功能
(1)从众具有促进社会形成共同规范、共同价值观的功能。社会生活中的从众行为大多不具有直接的社会评价意义,它本身无所谓是积极的或消极的,它对人的作用主要取决于行为本身的社会意义。在社会中,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大体一致是必要的。一个社会需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价值观与行为方式,只有这样,社会成员之间的沟通、交往才有可能。社会成员的沟通与互动则会促进这种一致性和共同性的发展。
(2)从众具有让个体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从个体来看,人在许多方面只有与社会主导倾向保持一致,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任何个体,无论他多么聪明绝顶,其知识也是有限的,不可能多到足以使他适应遇到的每一种社会情境。个体需要以从众的方式,在较大程度上使自己逐渐适应未知世界。
当然,从众毕竟是一种被动地接受群体影响的方式,如果凡事从众,缺乏独立思考,也会使自己失去主动性和创造性。正当的做法是从众但不盲从,考虑社会规范但也要发展自己的个性。
4.从众的类型
根据行为是否从众,以及行为与内在是否一致,可以将从众大致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真从众:个体不仅外在行为与群体保持一致,而且内心也相信群体的判断,这是一种表里一致的从众,行为与认知不存在冲突。
权宜从众:个体行动上与群体一致,但内心却怀疑群体的判断,相信真理在自己这边,只是迫于群体的压力,暂时在行为上附和群体的要求。这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的一种从众形式。由于外在行为与内在判断不一致,个体会出现认知失调,表现出焦虑的情绪。
反从众:个体内心倾向与群体一致,但由于各种原因,外在的行为表现与群体的主流不一致。比如群情激奋时,作为领导也受到感染,想法和感受与员工一致,但为了防止事态失控,领导在行为上表现得却很理智和冷静。
5.从众行为的原因
寻求行为参照:在许多情境中,个体由于缺乏知识或其他原因(如不熟悉情况等),必须从其他途径获得自己行为合适性的信息。按照社会比较理论的说法,在情境不确定时,其他人的行为最有参照价值。个体从众,指向多数人的行为,自然是找到了较为可靠的参照系统。
对偏离的恐惧:偏离群体,个体会面临较大的压力甚至制裁。任何群体均有维持一致性的倾向及相关的执行机制。对那些与群体保持一致的成员,群体的反应是接纳、喜欢和优待;而对偏离者则倾向于厌恶、拒绝和制裁。
在社会中,多数人实际上已有尽量不偏离群体的习惯。个体从众性越强,其偏离群体时产生的焦虑就越大,也就越不容易偏离。从跨文化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来看,东方文化更倾向于鼓励人们的从众行为,因而东方人较容易产生对偏离的恐惧。
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水平,以及成员之间的吸引水平。凝聚力高的群体中的成员,群体认同感较强,与其他群体成员之间有密切的情感联系,有对群体做出贡献和履行义务的自我要求。
6.影响从众的因素分析
为什么会从众?人们往往认为,众人提供的信息更加全面可靠,生活的经验告诉人们,个人生活中所需要的大量信息,都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离开了众人提供的信息,个人几乎难以活动。
个体的特点:①获得正确信息的愿望。每个人都有获得正确信息以确定恰当的行为方式的愿望,而每个人所需要的生活、学习、工作各方面大量的信息都是别人提供的。②与群体保持一致。人们通常认为,他人对事物的认知是值得自己参考的,经验告诉人们,与他人在某些方面一致是对个人生活有好处的。③性别差异。研究表明,社会分工形成的男女差异,在从众表现上有所不同。有关政治,女性有更多的从众;有关服饰方面,男性有更多的从众;在中性的刺激物方面,男女没有太大的从众差异。
群体方面:①群体的一致性。当某人不赞同群体的一致性意见时,他会感受到巨大的压力,而如果群体中有人对这种一致性意见也提出异议,不管这个人是专家还是无名小辈,不管对这个人有无好感,他都会受到很大鼓舞,降低从众的程度以及反对的焦虑。②群体的规模。群体规模越大,持有一致意见的人越多,持不同意见者感到的压力就越大,从众表现越显著。③群体成员的身份。一个人越是认为自己有知识、有能力,就越不容易屈服于群体的压力。④群体接纳个体的程度。研究表明,被群体接纳程度低的个体,在公开场合表现出相当高的从众性,而私底下则从众性较低;那些被群体接纳程度高的个体,无论在公开场合还是私下场合都表现出较高的从众性。⑤群体的专长:对个人来说,一个群体越有专长,他对群体就越信任,也就越把群体的意见当作有价值的信息。
刺激物因素:实验发现,刺激物的性质是影响从众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果刺激模棱两可,人们越可能表现出从众;如果刺激对观察者来说是无关紧要的和不涉及原则问题的,人们越可能表现出从众。
(四)集群行为
集群行为,也被称为集体行为、集合行为,是一种在人们激烈互动中自发发生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狂热行为。集群行为不同于群众运动和群众活动,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自发性:集群行为并不是预谋的,而是一群人受到某种刺激后,自然哄起的行为。它既无组织,又无领导,而且活动也无计划,无法预料其发展的趋势,只是一群情绪激动的人聚集在一起,竞相做出某种行为。
狂热:这种行为的每个参加者情绪都异常激动,处于狂热之中,行动完全被激情所支配,没有方向没有目的,而且缺乏理智的考虑。大家聚集在一起,相互发泄,相互刺激,狂呼乱喊,盲目行动,完全不考虑其行为的后果。
非常规:集群行为往往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的制约,肆意践踏和破坏社会准则。他们的行为不受理性指导,而是完全凭借个人一时的心血来潮,做出各种违反常规的行为,扰乱社会秩序。
短暂:这种行为,由于是一时情绪冲动引起的,因此不会长久。它往往是大家发泄了内心的积怨,减轻了心理紧张后,行动即告结束,就像旋风一样,但如果持续下去被人利用,成为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那就不再是集群行为,而是群众运动了。
(五)民族心理
1.冯特的“民族心”说
作为一个有开创性的心理学家,冯特认为,民族共有一种融合在民族本性中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一个民族心理过程的承担者、实体,就是说,民族心不存在于个人心理过程中,不是个人心理能够说明的,而是存在于一个民族的语言、风俗、神话、艺术、法律等文化现象中,只能到这些民族共有现象中去寻找。
2.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创造性地发展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他认为人类精神由若干不同的彼此相互作用的系统和层次组成,包括意识、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意识是人心中能够被个人直接知道的部分;个人无意识是指所有那些微弱得不能达到意识领域,或者不能存留在意识之中的体验;个体无意识由那些曾经一度被意识到后来又被忘却了的心理内容所组成,而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在人的整个一生中却从未被意识到。
集体无意识实际上是人类文化通过一代代遗传而形成的、在群体生活的深层起作用的无意识现象,他和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分不开。比如,“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在中国的道德行为中是一种不必加以思索,就自然而然地起作用的情感,是中国文化的仁爱精神通过几千年的历史遗留给中国人的一种感情态度。
3.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
弗洛姆与荣格都是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在弗洛伊德个人无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无意识概念。社会无意识是指一个社会的大多数成员共同的被压抑的意识领域,是这个社会不允许其成员们意识到的内容。
弗洛姆指出,社会无意识是通过社会过滤器形成的。每一个社会阶段,都会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和联系的方式,通过感情和知觉的方式,发展出一个决定认知形式的体系或范畴,这就是社会过滤器。社会过滤器是一种社会认知框架,由社会结构决定,促使该社会的成员在认知时选择性地注意到什么,不能注意到什么。
4.中国民族心理研究
中国的民族心理研究多从文化的视角进行考虑,中国人民大学的沙莲香教授在关于民族心理的研究中提出了中国人的双重认知取向观点,她认为,中国文化中的人性有双重含义。“人本”意义上的人性,是本于天的“天性”,具有先验性,人生而具有,“性相近也”;“人文”意义上的人性,是本于仁的“人性”,为后天习得,“习相远也”。
中华文化赋予了人性以双重特性,是“天性”与“人性”的统一。人性的这种双重特性,决定了“己”与“人”的不相分离,“己”与“关系”息息相关,既是人的载体,又是关系的载体。
任何民族的心理都有相似的“人本”之人性,各个民族也都有各自的“人文”之人性,二者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民族特有的心理。中国的民族特点在于,这个人文之性在“仁”,“仁”规定了“己”的关系性和双重性。人本与人文之间相通又相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