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文池村卷:农村金融精准扶贫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陇南金融精准扶贫政策及发展现状

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是全国典型的贫困省份。截至2015年末,全省有贫困人口270万,其中陇南市贫困人口有50.88万。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区,面积27923平方公里,2015年底陇南市总人口285.76万,其中农村人口212.8万,农村人口占比74%。陇南市经济总量小,发展基础薄弱,所辖8县1区均为国家级贫困县或省级贫困区,是甘肃省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贫困面最大的市。2011年在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启动后,陇南市8县1区整体纳入“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扶持范围。到2020年要实现全面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如何更好地发挥金融对扶贫开发的支撑保障作用,助推陇南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金融工作的首要课题,也是陇南金融工作者最紧迫的任务。扶贫开发作为一项社会性工作,离不开现代金融的深度参与和鼎力支持,特别是对于陇南这样一个资金短缺、财力有限的贫困市,实施精准扶贫,实现全面脱贫,必须最大限度地搞活金融、运用好金融资源,充分发挥金融对精准扶贫的支撑保障作用。

近几年,特别是2013年,陇南市委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召开以来,陇南市各级党政高度重视金融工作,将“金融支撑”确定为全市“433”发展战略“三个集中突破”之一,作为破解资金短缺、加快扶贫攻坚、促进转型跨越、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抓手,并将其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6年陇南市委三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将“433”发展战略进行了调整和完善(如图1-1所示)。

图1-1 陇南市“433”发展战略

“433”发展战略指出,资金短缺一直是困扰陇南发展的不利因素,要加快发展就必须在金融支撑上实现突破。要以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快金融改革,以金融业的适度超前发展助推全市转型跨越发展。一要发展普惠金融产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财政直补资金更多地转变为政策性贴息、担保资金和风险补偿基金,放大信贷总量,为中小企业和低收入人群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林权等确权进度,探索符合农民群众实际的质押贷款品种,落实好惠农信贷政策,支持农村发展。二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引进和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典当行、融资性担保公司等新型金融主体,有序发展民间融资服务主体。通过政府参股、引进民资等形式组建注册资本规模在5000万元以上的融资性担保公司,帮助市内骨干企业上市直接融资。做大做强龙江城乡发展有限公司等现有政府融资平台,组建市旅游发展集团公司和市县区扶贫开发公司,破解政府投融资瓶颈。三要优化金融生态。各县区要尽快成立专门的金融管理机构,加强政府对金融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服务。深入推进“诚信陇南”建设,建立完善信用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加大金融知识宣传普及力度,提高贷款群众的风险意识和资金运作能力,让群众敢贷款、会贷款、用得好、还得上。

全市各级金融机构立足当地,顺势而为,以助推陇南实现同步小康为目标,在金融支持扶贫攻坚方面积极探索,主动发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围绕实施《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年)》以及甘肃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在政府层面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陇南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金融支持电子商务发展意见》等十多项金融支持扶贫攻坚的政策措施;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市扶贫办、金融办、银监局等部门印发了《关于在全市金融系统开展“5+1”金融精准扶贫工程的意见》,积极开展金融扶贫示范县创建工作,开通了陇南金融精准扶贫微信公众号,实施了金融扶贫主办行制度,推动建立了政府主导、财政扶持、金融助力、全社会参与的扶贫工作总体框架;形成了“3+1”立体化金融支撑体系,即推进“三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解决“三农”融资问题;设立中小企业融资增信资金池,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打造政府投融资平台,解决重大项目融资问题;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夯实金融支撑的信用基础。

二是资金投入持续增加。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向辖内9个贫困县区发放支农再贷款、调整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为金融支持扶贫攻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血液。各金融机构积极向上级行争取信贷投放规模,促进各项惠农信贷政策落地见效。据统计,2013~2015年全市新增贷款235亿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5%以上,2015年底存贷比较2013年初提高了14个百分点,达到了66.2%,创历史新高。截至2015年底,全市累计发放“双联”惠农贷款、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草食畜牧业和设施蔬菜产业贴息贷款、中药材产业贴息贷款等各项惠农贷款33.4亿元,共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4.96万户23.3亿元。

三是普惠金融快速发展。全市各级金融机构以“金融生态建设深化年”活动和“金融扶贫攻坚行动”为契机,以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为突破口,通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扩大服务半径,提高服务效率,将金融服务向贫困乡村延伸。截至2015年底,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在陇南设立营业网点437个,其中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网点约300个,开通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2200余个,在农村地区布放ATM机、POS机7000余台,全市825个贫困村有了金融便民服务点,占贫困村总数的约60%。随着金融知识的普及、农村征信体系的逐步建立,以及网络支付、手机支付等新型支付方式的推广应用,更多的贫困人口以更加便捷的方式享受到账户开立、存取款、转账支付等基本金融服务,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和便利性有了明显提高。

四是服务模式推陈出新。根据陇南9县区25个特困片区不同的地域特征、资源享赋、发展现状,全市各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制定了不同的信贷支持策略,大力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创新,努力满足扶贫攻坚金融需求。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国有商业银行结合实际,推出了“快贷”“e路通”“电商贷”等电商专属信贷产品,支持电商企业发展,助力陇南电商扶贫示范市建设。农村信用社研发推广“徽苗旺”“金橄榄”“金菌宝”等10多种专项信贷产品,为贫困地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供特殊服务。甘肃银行创新抵押担保方式,通过林权证抵押、农户联保、协会基金担保等组合担保方式,植入借款人意外伤害保险,推出“椒贷易”花椒收购综合贷款,形成了“贷款+保险”的组合套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