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记者看宁夏(上下卷)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专访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新宁夏

新华社记者 孙波 陈晓虎 曹健

走过一甲子的宁夏,如今全区上下心齐、气顺、劲足,振奋精神、实干兴宁,正意气风发地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

2018年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60年的建设发展,一个生机勃勃的新宁夏展现在世人面前,正向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奋 进。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石泰峰。

六十载实现历史性跨越

《瞭望》: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庆之际,您有哪些感受?

石泰峰:1958年10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开启了发展的新阶段。改革开放40年来,宁夏各项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宁夏取得历史性成就。

60年来,宁夏经济总量增长了1050倍,财政收入增长了720倍,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了135倍、104倍,综合实力显著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大幅改善,城乡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正向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奋进。

60年来,宁夏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融入血液,“三个离不开”思想深深扎根心底,宁夏各族人民大团结成为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集中缩影,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实践证明,民族团结是各民族的生命线,党的民族政策是各族人民幸福安康的好政策,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回顾这60年,党的坚强领导为宁夏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党中央对宁夏给予了高度重视、特殊关怀,在方向上指引、在政策上倾斜、在人财物上帮扶,党的组织、党的工作覆盖了各条战线,党的思想领导、政治领导、组织领导落实到了宁夏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确保了各项事业正确政治方向。长期以来,宁夏各族人民在党的阳光沐浴下,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深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今日之宁夏、就没有今天的好日子,“共产党亲、黄河水甜”是宁夏老百姓对党的恩情的真情表达。

回顾这60年,全国各族人民对宁夏给予了无私帮助,中央机关和国家部委、各兄弟省区市、中央企业和社会各界对宁夏给予了大力支持,一批批来自全国各地的干部、知识分子、技术骨干扎根宁夏、奉献宁夏,让宁夏各族人民充分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宁夏固原市隆德县观庄乡前庄村盛开的油菜花与苍翠峭拔的六盘山相映成辉

■ 新华社记者 王鹏/摄

最让宁夏人民铭记在心、感恩于怀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着宁夏、关心着宁夏的发展和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我们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做到“两个坚决维护”,2017年6月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把“努力实现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确保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作为宁夏今后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和工作主题,提出实施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三大战略”,明确了今后发展的重点任务。

当前,宁夏全区上下心齐、气顺、劲足,振奋精神、实干兴宁,正意气风发地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

推动高质量发展初见成效

《瞭望》:宁夏虽是西部欠发达省区,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不遗余力。在这方面,自治区有哪些考虑和举措?

石泰峰: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宁夏地处西部,过去粗放式发展、高速增长积累的矛盾风险开始大量显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些本质上都是发展质量不高的集中表现。因此,宁夏更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更要重视高质量发展,更要注重解决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这是我们这一届党委必须扛起的发展责任和政治责 任。

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实现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重大转变,关键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立足实体经济,围绕“三去一降一补”,重点实施传统产业提升、特色产业品牌、新兴产业提速、现代服务业提档“四大工程”,一手培育发展先进增量,一手淘汰退出落后存量,狠抓高质量投资,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整合发展,发展壮大“四新”经济。2016年以来,共淘汰落后产能560多万吨,这虽然对经济增长有一定影响,但我们顶住压力、坚定不移地抓下去。

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鲜明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并作为“三大战略”之首。我们坚持走特色创新、开放创新之路,以沿黄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为载体,探索推进“科技支宁”东西部合作,让企业在创新大潮中当主力、唱主角,重点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用技术创新、创新成果转化应用上下功夫,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去年宁夏与24个东部省市、科研院所、高校实施科技合作项目400多个,搭建了一批创新平台,引进了一批人才团队,有力地助推了宁夏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

有信心缚住贫困的“苍龙”

《瞭望》:过去一提到宁夏,人们就会想到“苦瘠甲天下”的西海固地区。如今,宁夏脱贫攻坚战推进得如何?

石泰峰: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并实施脱贫富民战略,在实施好富民工程的同时,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民生工作、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来抓,举全区之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小康路上一户不少、一人不落。

西海固地区山大沟深、十年九旱,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习近平总书记对宁夏的扶贫开发倾注了大量心血,早在1996年担任福建省委副书记时就亲自主导和推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1997年、2008年两次到宁夏视察指导工作、看望慰问困难群众,2016年视察宁夏的第一站就是西海固地区。经过这些年前后几轮的扶贫开发,西海固地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改善,许多贫困群众过上了过去想也不敢想的好日 子。

但宁夏脱贫攻坚的任务依然繁重艰巨,全区还有23.9万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因此,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入手来打这场攻坚战:

一是全面对标党中央确定的脱贫时间、脱贫目标、脱贫标准,坚持精准为要、质量为先,压紧压实脱贫责任,主要领导不脱贫不脱钩,基层干部不脱贫不离村,不急不躁、稳扎稳打,在精准稳定可持续上下功夫,确保脱真贫、真脱贫。

二是聚焦“五县一片”170个深度贫困村,集中优势兵力啃最硬的骨头,出台专门的实施方案,实施产业提质增效、易地扶贫搬迁等10项工程,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最近,我们启动了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进一步优化政策供给、完善保障体系,力求贫困地区稳定脱贫。

三是不断深化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大力实施“携手奔小康”行动,重点在结对帮扶、产业合作、互派干部等方面创新拓展、巩固提高,带动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努力结出更多硕果。2018年6月宁夏与福建省召开了第22次联席会议,落实了一批扶贫协作项目。

我们有信心缚住贫困的“苍龙”,让贫困群众如期脱贫,过上全面小康生活。

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

《瞭望》:2017年以来宁夏抓生态环境治理的决心大、措施硬、力度强。为什么要下这么大力气抓这件事?

石泰峰:我们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方面是责任使然。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这是对宁夏生态安全特殊地位的基本定位,赋予了宁夏重大使命。因此,必须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来认识和看待这个问题,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

另一方面是问题使然。宁夏三面环沙、干旱少雨、缺林少绿,自然条件先天不足、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同时,近些年来一些地方重发展、轻环保,依赖资源能源开发搞建设,甚至不顾生态环境承载力上项目,环境约束日益趋紧,雾霾天气、药企异味、城市黑臭水体等问题群众反映十分强烈,中央环保督察组也反馈和曝光了一些突出问题,环保形势十分严峻。

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爬坡过坎。我们重点抓了3个方面工作:

宁夏彭阳县金鸡坪梯田公园

■ 新华社记者 王鹏/摄

一是源头治理。大力推进生态空间管控,划定并严守“三条红线”,12个县区被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占全区国土面积的56.9%。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快建设沿黄生态经济带,严格落实节能减排约束指标,倒逼企业绿色发展、转型发展,对不合格、不达标的企业坚决关停整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持续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集中开展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努力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 丽。

二是铁腕治污。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保问题、中央环保督察反馈的问题,紧盯重点流域、重点区域、重点行业,深入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坚决打好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新时代黄河保卫战,一些地方生态环境恶化的不利局面得到扭转。

三是落实责任。压紧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对重大生态环境事件实行“一票否决”,动真碰硬、顶格问责,2016年以来共问责党政干部782人次,特别是对中央环保督察组移交的问题线索逐一调查核实,严肃追责问责125人。最近,我们严肃查处了永宁县泰瑞制药擅自恢复生产问题,严肃追究了相关责任人责任,在党员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明确释放出生态环保责任越来越严的信号。(此稿刊登于《瞭望》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