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传(华文全球史)](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02/37176802/b_37176802.jpg)
作者序
去年,我为《英国人物传记辞典》第五十一卷撰写了一篇关于莎士比亚的文章。本书就是在拙文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然而,为了能单独出版,我进行了大幅修改并增添了不少内容,从而使之独立命名成册。本书总体上还是遵循了《英国人物传记辞典》中规定的各项原则。我向读者清晰如实地描述了伟大戏剧家莎士比亚的生平,力求语言简洁明确、内容完整。我设法为莎士比亚的研究者提供详细的记录,力求相关史实和日期有据可依。我的研究并非基于单纯的审美批评视角。我之所以对莎士比亚的戏剧及诗歌做出了一些价值评判,也只是为了履行传记作家的义务,以便清晰展现莎士比亚一生笔耕不辍的特点。莎士比亚美学研究的著述已有很多,无须画蛇添足再做重复研究。但据我所知,莎士比亚的文学研究方面仍需要一部著作,能在简洁之余详尽有序地阐述诗人生平、成就和名声等方面的事实。如果能保证时间上的连贯性,则可以将猜测降到最低,同时所有参考的信息来源都要做到证据可靠。我研究伊丽莎白一世时代的文学、历史、传记已达十八年,深信自己不是胡乱凭空假想,且一定可以尝试弥补这一研究缺陷,提供一部完整可靠地介绍莎士比亚生平及作品的参考书。本书读者将为我的写作理念做出最有力的验证。
我并不是说我的研究一定会有什么惊人的发现,但应该能消除前辈们的某些困惑,帮助澄清莎士比亚生平中一两个迄今为止仍晦涩含糊的话题。本书将涵盖以往莎士比亚传记中未曾涉及的一些具体细节,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内容:《空爱一场》和《威尼斯商人》的创作背景;莎士比亚戏剧中影射诗人自己故乡的内容;莎士比亚父亲向宗谱纹章院申请纹章的细节;1601年莎士比亚与本·琼生及童伶的关系;詹姆斯一世及英格兰王室对莎士比亚戏剧的喜爱;第一对开本的出版背景及莎士比亚画像的历史。另外,本书扩充了发表在《英国人物传记辞典》上的文章涉及莎士比亚经济事务的内容,修改了文中莎士比亚经济状况估算的相关细节并补充了新的史实。
书中涉及的十四行诗都力求使用经过核实的原始诗句。近来,批评界认为,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具有纯粹的自传色彩。作为莎士比亚的传记作者,我责无旁贷地进行了严格审核,并不认同上述观点,但为示尊重,也尽力提供了详细的评价依据。马修·阿诺德明智地指出:“能让我们在未来受益匪浅的批评,只能以知识和艺术为目的,并且视欧洲为伟大的联邦体,共同行动,努力实现共同目标。”正是有了这种自由化原则的鼓舞,批评才特别适用于莎士比亚及其同代人创作的浩瀚的十四行诗。唯有采纳这种批评,才可以得出准确有益的结论,阐明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十四行诗文学的意图。基于马修·阿诺德建议的批评方式,我比较研究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与当时英格兰、法兰西王国和意大利流行的十四行诗。此外,我还努力学习了当代欧洲批评家和读者们的文学研究成果。虽说我的研究只是沧海一粟,但我认为我已设法证明,将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集视为个人或自传性记叙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附录3和附录4分别是莎士比亚的保护人第三代南安普顿伯爵亨利·莱奥斯利的传记,以及他与同代文人关系的相关记载。第三代南安普顿伯爵亨利·莱奥斯利不仅与十四行诗有关联,而且在莎士比亚早期舞台生涯时期接济了莎士比亚。埃德蒙·马龙的莎士比亚传记中(1821年的集注版本)也有第三代南安普顿伯爵亨利·莱奥斯利的简介。我也认为第三代南安普顿伯爵亨利·莱奥斯利的生平应当是完整的莎士比亚传记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附录5记载了1609年托马斯·索普出版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的来龙去脉。人们普遍认为,第三代彭伯克伯爵威廉·赫伯特是莎士比亚的朋友兼保护人,进而常常想当然地将他当成十四行诗的主角。附录6、附录7、附录8回顾了一些事实,我自认为可以用来反驳上述公认观点
。附录9考察了1591年至1597年伊丽莎白一世时期其他诗人创作的大量十四行诗。这些诗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密切相关。附录10提供了研究1550年至1600年法兰西文学与意大利文学相关特点的参考文献。
自《英国人物传记辞典》中关于莎士比亚的文章发表以来,我收到了许多来信,接受了许多批评和建议,对文中某些错误予以了纠正。某些与莎士比亚及其作品有关的参考文献和资料纯属伪造,大部分都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约翰·佩恩·科利尔发布的。但有的通信者对这些文献和资料信以为真。因此,我在附录1“相关传记知识来源”中附上了一份误导性的记录,这份记录单应当比别处的更加完整。
六幅插图的选取均秉承实用性而并非艺术性原则。卷首插画采用最新发现的德罗肖特
版莎士比亚画像
。之所以选择这张画像,还得从其历史及发现经过说起,书中第420页至第424页已做阐释。非常感谢埃德加·弗劳尔先生和斯特拉福莎士比亚纪念馆委员会的其他成员允许我再次使用这幅画。第三代南安普顿伯爵亨利·莱奥斯利的早年肖像现存于维尔贝克庄园。感谢波特兰公爵不仅同意我为本书拍印画像,而且将底片借给我制作了这页插图。加里克文学俱乐部允许我拍摄了他们收藏的莎士比亚半身像
,但由于雕像是用黑色陶土铸成的,因而没有令人满意的底片。我所使用的图版拍自存于斯特拉福纪念馆的白石膏半身像。其余三幅插图是莎士比亚的五个亲笔签名——真实性毋庸置疑。遗嘱上的三个签名拍自萨默塞特宫的原稿,并征得了遗嘱检验法庭庭长弗朗西斯·热恩爵士的同意。1613年莎士比亚购买黑衣修士房产的签名也获得了伦敦市图书馆委员会的许可,拍自市政图书馆原件。同年同处家产抵押契约的签名经受托方许可,拍自大英博物馆原件。封面上莎士比亚的盾徽和箴言复印自纹章设计图边缘的装饰,原件现存于宗谱纹章院。
书稿撰写过程中得到了许多热心人士的帮助。伯德特-库茨男爵夫人有两册非常有意思有价值的第一对开本。伯德特-库茨男爵夫人特别友好,给我提供了大量机会审查这两件收藏品。埃文河畔斯特拉福的理查德·萨维奇先生,即出生地信托基金会秘书,以及斯特拉福莎士比亚纪念馆图书馆员索尔特·布拉辛顿先生都很客气地答复了我的一些口头疑问或信件咨询。特别要感谢国家肖像美术馆主管莱昂内尔·卡斯特先生帮我鉴定了莎士比亚肖像的真伪。此外,书籍出版过程中,我的朋友比钦牧师和威廉·詹姆斯·克雷格先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托马斯·赛康比先生还热情地帮我校对了付印清样。非常感谢所有人的付出与帮助。
1898年10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