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身作則
普 yǐ shēn zuò zé

用自己的行動作出榜樣。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鍾離宋寒列傳·第五倫》:「以身教者從,以言教者訟。」

身為長輩的應以身作則,為後輩樹立良好的榜樣。

古人說:「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漢文帝在位期間,漢朝從國家初定走向繁榮昌盛。他繼續執行惠帝時與民休息和輕徭薄賦的政策,大大減輕了農民的負擔。他還親自耕作,以為天下作表率,對當時農業生產的迅速恢復與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文帝節儉敦樸,嚴於律己,宮殿、苑囿、車騎、服禦等都是因陋就簡使用,但若法令有不方便人民的,他就隨時廢除或修訂。有一次文帝想建造一個露台,召見工匠計算工程費,需要百金,文帝就說:「百金,是財富中等的人家十家的資產!我繼承先帝的宮室,已經覺得很慚愧了,何必再建造露台呢?」文帝身穿黑色的粗布衣服,帷帳也沒有花繡,以示樸素。文帝以身作則,自然草隨風偃,全國上下走向勤儉之路。
文帝反對厚葬,他的墳修在長安附近灞水的旁邊,稱作灞陵。修築時順着山陵形勢挖掘洞穴,不再加高;陪葬品全用陶器,不用金銀等貴重金屬;他還主張死後把夫人以下的宮女遣送回家,讓她們改嫁。
及後景帝繼位,他繼續實行無為政治,節儉愛民,讓民休養生息。六十多年內,國家除了經歷了短時期的七國之亂,沒有發生過大的戰爭。因此,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據說,到了景帝後期,國家倉庫裏的錢不計其數,串錢的繩子都斷了;糧倉裏的糧食多得吃不完,有的甚至發霉了。歷史上把這段穩定、繁榮時期稱為「文景之治」。
由以上歷史事例可見,在上者以身作則,對人民、對自己的下一代起着極其重大的作用。

父母以身作則,是否就能確保兒女規行矩步?若不是,則以身作則有何價值?

你有弟、妹嗎?你會不會認為他們不聽話,例如不收拾玩具、或不會自覺做功課?你何不先以身作則,為他們樹立榜樣,看看他們會不會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