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本地風光(二四)
一九三〇年六月九日
講古
西窻剪燭,簷前說故,道開元天寶故事,這是很有趣味的。一般江湖客,操此口舌生涯,也數見不鮮,尤以我國蘇州為最盛。當乾隆皇下江南時,也曾在這裏聽古,今建有講古亭。說古的人們,各擅所長,有的專講《三國誌》,有的專講《水滸傳》。
至於本港講古之風呢,則瞠乎其後,所見惟有四、五處而已。一在文武廟對望之曠地、一在東華醫院附近之大笪地、一在善慶街或其鄰街(近歌賦街一帶)、一在對海天后廟前。他們所講的都不外《濟顛傳》、《岳飛傳》、《三國誌》、《水滸傳》、《萬年青》、《薛仁貴》、《五虎平西南》、《說唐》、《東西漢演義》、《五龍十八俠》、《西遊記》、《施公案》等說部。統統都是通俗演義,故得一般俗人所歡迎。他們的檔口很簡單,木檯一張、長凳十餘張,或祇站着來講,不設椅凳,大約講了一枝香之久,坐櫈的聽者,收銀一個銅板,或者有些到了收錢時,雞飛狗走。如大笪地的,卻在一所亭裏,四週圍以布帳,說古者說得口沬橫飛,說幾句,敲一下驚堂木,神氣威風,兼而有之。惟一瞧亭外,一般捫虱的乞丐,赤身裹足,向日坐臥,東倒西歪,使人不可嚮邇,未免稍煞風景。
有些講古者,深中阿芙蓉毒,袋了一樽燒酒,邊講邊飲;有些則蹲在竹凳上,聳肩及耳,講得沒神沒氣,這種怪狀,幾有「五百羅漢」之大觀。
街道的渾名
本港街道之有渾名的,多以其地的情形而定。很多著其渾號,其名則沒而弗彰。若呼「雲咸街」為「賣花街」、「士丹利街」為「為食街」、「吉士笠街」為「紅毛嬌街」、「乍畏街」為「蘇杭街」、「文咸西街」為「南北行」、「德輔道」為「電車路」等是了,還有很多,恕不盡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