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晁序
2003年1月,我受广东省中医院邀请赴穗参加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会诊工作,其情其景至今历历在目。也是在那时起,我与广东省中医院结下了不解之缘,于2004年12月又受邀赴穗选带高徒,自此有了与张忠德教授的师生缘分。转眼16年过去,2019年年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武汉暴发,我虽已到耄耋之年,但看着中青年中医人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前线,勇于承担时代重任,甚感自豪!
中医对瘟疫的认识源远流长,自有文字出现之时即有了“疫年”的记载。从秦汉到明清,两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成体系的中医经典理论对瘟疫的认识也在逐渐完善。伤寒、温病学派各展优势,在历次瘟疫暴发的治疗过程中屡建奇功,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重大贡献。及至当代,在SARS、甲型流感、登革热等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中,中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与西医不同,中医重视整体观念,又具有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优势,在疾病确诊前后均有参与的空间,其治疗方法除药物外,尚有针刺、艾灸等非药物疗法。通过辨证论治,中医综合疗法的应用对改善临床发热、咳嗽等症状,防止病情恶化以及促进疾病康复等均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该病中医病机演变形式因地域、气候、个人体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其治疗方面,要注重三因制宜,联系临床实际,中西医并重,中医全程均可参与,尤其在恢复期中医药对改善肺功能、促进肺部炎症吸收、防止肺纤维化、改善感染后咳嗽及倦怠乏力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独特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指导组肯定了中西医结合的重要性,为此次中医抗疫治疗提供了有力支持。相对SARS而言,这次中医药介入抗疫工作时机更早、参与面更广、收获更大,中医理论在实践中再次得到验证。医案是历代中医传承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将临床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医案整理出来,进行梳理总结,分享于同行,能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西医救治提供参考。张忠德、邹旭教授带领团队率先开展了这一工作,将摘选的部分典型案例编辑出版,在当前国际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尚未得到全面控制的背景下,其意义的重要性自不待多言。期望以此次疫情的中医药参与为契机,抓准时机,高层统筹,大力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传播中医药文化,为世界抗疫战斗做出应有贡献。
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环境下,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特色优势,中西医并重,在实践中提高临床救治能力,是新时代中医人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对当前疫情中暴露出的部分中医药发展现状进行一定反思,疫情过后要进一步加快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人才培养体系和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升中医药行业治理能力;同时健全完善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及专利政策法规,大力推动中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中医治疗瘟疫强调守正创新,其学术思想结合现代医学技术可进一步得到完善。对于突发传染病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应加强对中医临床及科研人才的培养与储备,达到战之能胜的水平。中医不是慢郎中,在疫病急危重症的救治工作中也应有一席之地。本书医案分享了部分死亡病例的临床救治过程,相信也会为中医在危重症中的干预治疗方案提供一些反面思考,对此进行总结、修正,也同样具有一定的临床现实意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后期康复也是疾病治疗的重点内容。从目前临床反馈的信息来看,部分出院患者存在肺部炎症吸收不彻底、肺功能未完全恢复的情况,此时可制订中医药康复治疗方案,适时结合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等中医保健养生方法,定期跟踪随访。相信中医在提高机体功能康复方面也会大有作为。
我虽与张忠德、邹旭教授战地医疗团队分属两地,但南北相应,心心相通,聚力克时艰,同心战疫情,两地还有过远程病例讨论,更期待他们有更多的案例和研究成果发表出来,为中医药发展贡献力量。
历史不会忘记中医人在此次抗疫中的贡献!非常敬佩他们在紧张的战斗之余,还不忘把自己的宝贵临床经验进行总结,并以验案形式写成专著,值得点赞,期待大家平安凯旋!
国医大师

2020年3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