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五节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一、概述
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syndrome of inappropriate antidiuretic hormone secretion,SIADH)是指各种原因所致体内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异常增多或活性增加,引起水潴留、尿钠排出增加以及稀释性低钠血症的综合征。肿瘤患者ADH的分泌完全不受渗透压或非渗透压因素的调节。据统计仅1%~2%恶性肿瘤患者会出现SIADH,最常见于小细胞肺癌患者,也可在前列腺癌、胰腺癌、结肠癌、类癌、胸腺癌、淋巴瘤和霍奇金病中出现。
肿瘤产物、外源性输入及神经垂体产生的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on,AVP)是导致低钠血症的原因,另外,终末期肿瘤病变引起的代谢紊乱也常见低钠血症。患者尿的渗透压比血浆渗透压异常升高,尿钠增高及血钠降低是本病特征,此现象被认为是AVP作用于肾小管导致的水潴留。低钠血症是肾排钠过多及水潴留双重因素所致。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一)临床症状
本病表现为进行性恶心、呕吐和厌食,当血钠<125mmol/L时,可出现神志模糊;血钠降至110mmol/L以下时,可有延髓麻痹、锥体束征阳性,重者出现抽搐、昏迷而死亡,并可伴有精神异常、癫痫发作及其他精神病行为。
(二)诊断
血浆渗透压随血钠下降而下降,一般<270mmol/L。血钠水平<120mmol/L,尿钠>20mmol/L,甚至高达80mmol/L以上。尿渗透压增加,>100mmol/L。血清氯化物与尿素氮轻度降低。尿醛固酮减少。对血钠>125mmol/L,且无明显症状的轻度患者,可做水负荷ADH抑制试验,30分钟内按20ml/kg饮水,如患者5小时内排尿量少于饮水量40%,而尿渗透压>血浆渗透压,则考虑SIADH。
值得注意的是SIADH并非全部为肿瘤所致。一些肺部感染性疾病(如结核、脓肿、病毒或细菌性肺炎)、中枢神经系统外伤、脊髓腔内病变、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肝脏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以及一些药物(氯丙嗪、吗啡、环磷酰胺、长春新碱、乙醇等)均可引起低钠血症,应与肿瘤引起的相鉴别。
三、治疗原则
(一)控制液体摄入
如果过量ADH分泌的病因不明,最基本的治疗应是尽量限制液体摄入,每日摄水量应限制在500~1000ml,保持负性水平衡,可纠正低钠血症或避免进一步出现低钠血症。
(二)药物治疗 1.利尿剂及补充氯化钠
因袢利尿剂排水多于排钠,可使用呋塞米或依他尼酸。20%甘露醇250 ml快速静脉滴注,每4~6小时一次,可酌情使用。对SIADH合并昏迷和癫痫的患者,可用3%的高渗盐水+呋塞米1mg/kg,静脉给药,视情况重复直至血钠浓度恢复正常水平。低钠的纠正切勿过快,应注意防止肺水肿和维持电解质平衡,并应随时测定血清钠和钾水平,从而决定钠的输入量。
2.去甲金霉素:
如果血清钠不能通过水的摄入控制加以纠正,可用去甲金霉素治疗。本品可通过抑制抗利尿激素对肾小管的作用,减少水的重吸收来纠正低钠血症。用去甲金霉素治疗后,可以不必对饮水严加限制。常用剂量为600mg/d,分2~3次口服。如果低钠血症持续无好转,剂量可增加至1200mg/d,分3次口服。伴有肝肾疾病的患者应适当减少用量。
(三)病因治疗
病因治疗是治疗SIADH的关键,当引起过量ADH产生的原因去除后,SIADH便消失。联合化疗对小细胞肺癌诱发的SIADH有明显疗效,可使血钠回升至正常水平,大多数患者的症状通过对原发病灶的有效治疗而得到控制。应用糖皮质激素和放射治疗,可以缓解因脑转移而引起的SIA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