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本书的创新点
本书围绕公共生活空间行为失范问题,为了回应社会结构和功能转型期道德失灵和法律失灵的双重失灵挑战,专门研究了公共生活空间行为规范,期望能够回答公共生活空间行为失范的结构性原因,并为重构公共生活空间行为规范寻求可行性路径。研究过程中在如下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具体是:
第一,提炼了社会哲学意义上公共生活空间的结构性分析思路。通过对国内外学术界诸多学者关于公共生活空间及其行为规范研究的梳理,发现已有成果主要集中在公共生活空间政治功能方面。本书对公共生活空间进行了社会历史考察,划分出了自发型、操纵型和自主型公共生活空间三种类型并总结了它们的共同要素和各自特点,确证了公共生活空间结构对功能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构建了中国化公共生活空间行为规范的理论分析框架。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公共生活空间行为规范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方面,把行为失范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都归结为道德教育和法治建设上,忽视了处于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具有公共性的伦理(或伦常)。本书努力汲取西方多种思想理论和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有益成分,克服西方思想观点的抽象性缺陷和中国传统思想观点的历史性局限,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尝试运用社群主义理论、规训理论、社会分工理论、交往行为理论和家本伦理理论等各种不同学科的理论方法对公共生活空间伦理行为规范相关问题进行综合研究,论证了公共生活空间行为规范(主要指伦理)发生作用的条件。
第三,发现了决定公共生活空间行为规范的五个要素及其构成性关系。国内外学术界主要是从行为规范的功能层面进行研究。本书阐发了公共生活空间行为规范包括元规范、进出门槛、组织化、身份可见性和主体的自我身份认同五个要素及其功能不同又互补,还共同决定了公共生活空间行为规范约束力的有效与否和强弱。同时,揭示了公共生活空间行为规范的失范、生成或建构、解构和重构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是公共生活空间要素及其结构的客观性和行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相统一的矛盾演化发展过程。
第四,考察了中国家庭家族、学校和单位社区等公共生活空间功能及其结构的变迁。国内外学术界主要是对具体类型的公共生活空间进行经验总结。本书分析了中国人生活世界历史遗产和现代因素对公共生活空间要素如中国人公共生活空间的功能转变、主体身份认同内涵的变化、公共危机事件对原有行为规范的改变、公共资源分配方式的变化等的影响,回应了公共生活空间行为规范主体建构的重要性和途径。
[2].梁启超:《论公德》,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页。
[3].梁启超:《论公德》,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页。
[4].梁启超:《论公德》,载《饮冰室合集》(专集之四),中华书局1989年版,第12页。
[5].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6页。
[6].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6页。
[7].韦政通:《伦理思想的突破》,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26页。
[8].李富永:《外来羞辱引发国民公德缺失的反省》,《中华工商报》2012年9月13日。
[9].W.Friedmann,Law and Social Change in Contemporary British,London: Stevens,1951,p.281.
[10].[英]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67页。
[11].[美]埃里克·A.波斯纳:《法律与社会规范》,沈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页。
[12].[美]罗伯特·C.埃里克森:《无需法律的秩序》,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页。
[13].[美]罗伯特·阿克塞尔罗德:《合作的复杂性——基于参与者竞争与合作的模型》,梁杰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7页。
[14].[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第199页。
[15].Fuller L.L.,The Morality of Law,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p.1.
[16].Fuller L.L.,The Morality of Law,Connecticut: Yale University Press,1969,p.1.
[17].John Finnis,Natural Law and Natural Rights,London: Clarendon Press,1980,pp.270-271.
[18].[美]富勒:《法律的道德性》,转引自沈宗灵《法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15页。
[19].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3页。
[20].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3页。
[21].[奥]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22].[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2页。
[23].马长山:《法治社会中法与道德关系及其实践把握》,《法学研究》1999年第1期。
[24].[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0页。
[25].[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王志安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46页。
[26].[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2页。
[27].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70页。
[28].[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199页。
[29].[英]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版,第206页。
[30].[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66页。
[31].[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谢延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版,第66—68页。
[32].[美]迈克尔·桑德尔:《民主的不满:美国在寻求一种公共哲学》,曾纪茂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75页。
[33].俞可平:《当代西方社群主义及其公益政治学评析》,载梅小璈等《中国社会科学文丛(政治学卷)》,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12页。
[34].孙天全:《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页。
[35].吕世伦等:《法哲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8页。
[36].高华平:《诸子现代版丛书:韩非子》,商务印书馆2016年版,第215页。
[37].吕世伦等:《法哲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38].贾玉娇:《利益协调与有序社会:社会管理视阈下中国转型期利益协调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7—48页。
[39].贾玉娇:《利益协调与有序社会:社会管理视阈下中国转型期利益协调理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49—50页。
[40].黄静:《新时期道德领域失范治理》,《红旗文稿》2013年第17期。
[41].郭道辉:《为政以德与良心入宪》,《求是学刊》2011年第1期。
[42].廖加林等:《论公共道德研究的理论维度》,《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2期。
[43].王友良:《现代公共生活伦理建设的基本路径》,《道德与文明》2011年第2期。
[44].袁曙宏等:《我国法治建设三十年回顾与前瞻》,《中国法学》2009年第2期。
[45].江必新等:《法治社会建设论纲》,《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46].宾凯:《社会转型关键期的法理学前沿》,《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4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459页。
[4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44页。
[4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01页。
[5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6页。
[5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4页。
[5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2页。
[5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03页。
[54].《负责的社群主义政纲:权利和责任》,《负责的社群》1991年冬季号,转引自俞可平《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的流变:从新个人主义到新集体主义》,《社会科学战线》1998年第5期。
[55].转引自杨宝国《公平正义观的历史·传承·发展》,学习出版社2015年版,第159页。
[56].[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36页。
[57].姚大志:《社群主义的自由主义批判》,《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58].张再林:《西方社群主义与儒家政治哲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59].张再林:《西方社群主义与儒家政治哲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60].转引自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29页。
[61].转引自谢立中《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1页。
[62].转引自谢立中《现代性后现代性社会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3页。
[63].转引自包亚明《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9页。
[64].[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21页。
[65].[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27页。
[66].苏硕斌:《福柯的空间化思维》,《台湾大学社会学刊》2000年第2期。
[67].[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7页。
[68].[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27页。
[69].[法]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版,第357页。
[70].王晓东:《西方哲学主体间性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页。
[71].张再林:《关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主体间性转向”》,《人文杂志》2000年第4期。
[72].[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年版,第446页。
[73].夏昌奇:《公共领域的论理与生活世界的沟通》,《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74].[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75].[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第29页。
[76].张再林:《中国古代关于“家”的哲学论纲》,《哲学研究》2008年第1期。
[77].张再林:《中国式“家本伦理”的三重内涵》,《中州学刊》2014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