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群演化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节 产业集群演化

一 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概念与产业聚集(Industrial Agglomeration)概念相关联,产业集群概念是对产业聚集现象的术语描述。但是,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产业集群的概念和中英文用语比较繁多,这给产业集群研究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外学者的用语纷繁复杂;二是国内学者在翻译国外文献时,使用的中文用语各不相同,目前尚没有达成共识;三是部分国内学者割裂学术传统,自己创造了部分用语,加剧了用语的混乱程度。本部分将对此进行梳理和评述,以确定本研究在概念和用语上的选择。

(一)产业聚集

对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理论的研究热潮,起因于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产业聚集(Industrial Agglomeration)现象。对于英语Industrial Agglomeration一词,国内有两种翻译:一是“产业聚集”;二是“产业集聚”。对于何种翻译比较恰当,徐康宁进行了评述。徐康宁认为,“产业聚集”和“产业集聚”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是,产业活动在既定地理范围内的集中几乎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反映的是一种行为和动作,因此“产业聚集”作为一个动词在表述上显得更加恰当些。[1]本书比较赞同徐康宁的观点,因此,本书选取“产业聚集”作为Industrial Agglomeration一词的中文翻译。

大卫·雅各布森(David Jacobson)等认为,产业聚集是指企业为了取得某些利益而聚集在一起的过程。[2]国内外学者们在研究产业聚集现象时,为了表述方便形成了不同的特定称谓。不过,从建构实在论的观点来看,这些针对同一“实在自身”的不同学术称谓,只是不同学者基于自身特有知识的特定判断,甚至可能纯粹只是用语上的区别。

(二)产业集群:概念与语词

对于产业聚集现象,国外学者在研究中使用不同的称谓,形成了不同的概念。国内学者在概念使用中,主要有两类来源:一是翻译国外概念得来的称谓;二是在研究中的自创称谓。目前,国内学者在产业集群概念使用上呈现多样性,这给学术研究带来了一定的混乱。

1.国外的主要称谓

真正意义上的产业聚集是伴随机器大工业生产方式确立和现代企业形式大规模出现而出现的。近代大工业是在18世纪的最后30余年中在英国产生的[3],即产生于著名的英国产业革命[4](Industrial revolution)。其后,企业作为经济的基本生产单位的地位逐步得以确立。在《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首先观察并研究了英国的产业聚集现象,并将它称为“地方化”(Localization)、“地方性工业”(Localized Industry)和“产业区”(Industrial District)。多数学者认为马歇尔是产业聚集理论的创始人,其理论也被后来的学者广泛引用。

产业革命使英国很快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激发了其他国家学习的积极性。由于距离较近,西北欧国家最早受英国产业革命的影响,通过引进英国的技术开始了机器生产,并相继实现了工业化。美国晚于英国半个世纪进入产业革命时代。亚洲的日本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完成了工业化。伴随着各国工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实现了工业化,产业聚集成为工业化国家普遍存在的经济现象。

在欧洲国家,学者们一般将这些产业聚集现象称为“新产业区”(New Industrial District)。在意大利,以传统产业聚集而形成的“第三意大利”(The Third Italy)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代表。苏联学者则将产业聚集现象称为“地域生产综合体”(Territorial Production Complex)。西方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美国学者沃尔特·艾萨德(Walter Isard)则将产业聚集现象称为“工业联合体”[5](Industrial Complex)。

多数学者认为,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所著的《国家竞争优势》(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一书对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的研究,真正使产业聚集现象得到世界学术界和政府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并使产业集群概念逐步得到西方大多数学者的接纳。正因为如此,波特的产业集群概念的影响比其他概念都要大得多,而且已经成为了研究产业聚集现象的主流概念。

2.国内的主要称谓

国内学者在对产业聚集(Industrial Agglomeration)现象进行概念化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由此也制造了很多的混乱。目前,国内学者们关于产业聚集(Industrial Agglomeration)现象的汉语称谓来源有两种途径:一是翻译得来;二是自创。

(1)翻译得来的称谓

对马歇尔的Industrial District,比较有代表性的翻译主要有“产业区”[6]、“地方性工业”[7]、“工业区”[8]。国内学术界目前比较统一的用法是“产业区”。对New Industrial District比较认同的翻译是“新产业区”。

对艾萨德的Industrial Complex,国内的翻译主要有“工业联合体”[9]、“产业聚合”[10]、“产业综合体”[11],等等。

对波特的Industrial Cluster,国内的翻译比较复杂,主要有以下几种:“产业集群”[12]、“产业簇群”[13]、“产业群落”[14]、“企业集群”和“产业群”[15],等等。目前,学术界对Industrial Cluster比较认同的翻译是“产业集群”。

(2)自创的称谓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国内产业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福建等地纷纷产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现象。这为国内学者研究产业集群提供了丰富的现实基础条件。

国内学者在学术著作中也使用一些与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相关的概念,如“企业群落”[16](Firm Cluster)、“小企业集群”[17](Small Enterprise Groups)、“中小企业集群”[18]、“企业聚群”[19](Enterprises Cluster)、“专业化产业区”[20](Specialized Industry District)。

在对我国产业聚集现象开展研究的过程中,我国学术界也自己创造了一些具有感性认知特点、地域特点和新闻宣传特点的自创称谓,主要有浙江省常用的“块状经济”和“专业化产业区”[21]、广东省常用的“专业镇”[22]

(3)国内称谓的评述

在学术研究中,最关键的不是追求概念或者用语的新奇,而是要遵循学术传统。产业集群现象自马歇尔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首次进行研究后,若干年中一直游离于西方主流经济学之外。直到20世纪90年代初,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一书的出版和保罗·克鲁格曼《收益递增与经济地理》[23]一文的刊出,产业集群现象才重新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并掀起了世界性的研究热潮。这就是产业集群研究的最主要的学术传统。

国内学者对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实际上也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展开的。1997年之后,华夏出版社陆续出版了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三部曲《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这些经典著作开阔了国内学者的视野,为学术界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此后,国内学术界开始逐渐重视对产业集群现象的研究,目前已经成为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研究的热点。

研究产业集群现象时应该注意产业集群的学术传统,谨防杜撰概念或者曲解概念。比如,部分学者割裂学术传统而从汉语的字面理解出发,认为“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产业集群更注重“产业”的聚集,而企业集群更注重“企业”的聚集。[24]实际上,二者都来自迈克尔·波特的Industrial Cluster。如果将研究回到英文语境中,就会发现Industrial Cluster根本就没有“产业”和“企业”的区分,因而对“产业集群”与“企业集群”进行中文含义区分意义并不大,可能也不会增加新知识,反而给学术研究增添新混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碚教授也持这种观点。他认为:“事实上,这里所说的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在英文中是一个概念。从术语的使用上看,英文中产业集群和企业集群的含义是相同的。”[25]

由于“产业集群”在学术用语中已经成为一个专有名词,有其特定的含义,因此在学术研究中,最好不要杜撰其他汉语词汇或者通过翻译“创新”来代替它。本书将坚持使用迈克尔·波特意义上的Industrial Cluster,并在中文使用上选取国内学术界比较认同的“产业集群”概念。实质上,国内目前繁多的相关概念及其定义并不优于迈克尔·波特的产业集群概念和定义。

(三)产业集群概念的二维视角:微观与宏观

任何事物都是“个体”存在和“类”存在的辩证统一。因此,观察产业集群现象可以是“个体”观察,也可以是“总体”观察。于是产业集群概念就存在二维理解:一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产业集群;二是作为“类”存在的产业集群。当我们说到“个体”存在的产业集群时,实质上是指某一个具有特殊属性的具体产业集群,比如“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等等。当我们说到“类”存在的产业集群时,实质上是指人类社会变迁中产生的一种特殊产业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组织,它是所有具有特殊属性的“个体”产业集群的总称,但是它并不特指某一个具体产业集群。对于具有某种特殊属性的“个体”产业集群,我们可以称之为微观视角的产业集群。对于具有总称属性的“类”产业集群,我们可以称之为宏观视角的产业集群。

因此,根据视角的不同,可以将产业集群研究区分为产业集群微观研究和产业集群宏观研究两大部分。产业集群微观研究将“个体”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研究“个体”产业集群的各种属性和变化规律。产业集群宏观研究将“类”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致力于研究“类”产业集群的宏观特点和变化规律。根据上述分类,可以发现目前的产业集群研究主要是关于“个体”产业集群规律探讨的微观研究,而缺乏以“类”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的产业集群宏观研究。产业集群研究对象上存在的重大范围缺陷,导致了目前产业集群理论研究中的最大不足。

部分学者根据经济学中将经济问题区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的方法,将产业集群的概念区分为三个层次:宏观层次(国家)、中观层次(产业)和微观层次(企业),[26]如表2-1所示。但是,这种划分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会导致将产业集群概念泛化,甚至完全偏离产业集群概念;二是导致研究者地缘政治意识的强化,反而不能将产业集群的规律研究纳入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变迁中。

表2-1 产业集群的层次

分析表2-1中所用术语可以发现,宏观层次(国家)的产业集群,实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中的产业关联;中观层次(产业)的产业集群,实质上是产业价值链;只有微观层次(企业)的产业集群,具有一般意义上的产业集群的内涵。因此,本研究不认同这些学者机械照搬经济学宏观、中观和微观“三分法”来划分产业集群研究层次的方法和结论,而使用“个体”和“类”“二分法”来界定产业集群研究层次。

二 产业集群的定义

产业集群概念具有二维视角的特点,导致了对产业集群的定义必须区分为微观定义和宏观定义。由于缺乏产业集群宏观研究,因此目前关于产业集群的定义基本上属于微观定义范畴。

(一)微观视角的产业集群定义

目前,关于产业集群的定义基本上都属于微观视角定义范畴,它主要描述的是“个体”产业集群的内涵和外延。现在,学术界关于产业集群的微观研究离不开波特奠定的基础,关于产业集群微观定义也还没有超越波特的认识。但是,对于波特本人来说,产业集群的定义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在认识深化过程中逐步完善。

在1990年的《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波特将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区域下的一个特别领域,存在着一群相互关联的公司、供应商,关联产业和专门化的制度和协会。”[27]

在1998年的《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文中,波特是这样定义产业集群的:“(产业)集群是一个特定领域里相互关联的公司和公共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它包含了一系列关联的产业和其他对竞争有重要意义的主体,如特定投入品(例如:零部件、机器和服务)的厂商和专门设施的提供商。集群通常也向下游扩展到渠道和消费者,以及横向扩展到配套产品的制造商,并扩展到因技能、技术或共同投入品而关联的产业中的公司。总之,很多集群都包括政府和其他公共机构,例如大学、标准制定机构、智囊团、职业培训组织、行业协会等,它们提供专业培训、教育、信息、研究和技术支持。”[28]

在1999年的《竞争论》一书中,波特将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特定领域中,一群在地理上邻近、有交互关联性的企业和相关法人机构,并以彼此的共同性和互补性相联结。”[29]

在2003年的《区位、集群与公司战略》一文中,波特将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的公司及其相关机构,因共用性和互补性而形成的地理上接近的相互联系的群体。”[30]

从上述定义的表述方式上可以清晰地发现,波特对产业集群的定义使用的是“说明的语词定义”[31]方法。对波特关于产业集群定义的演变过程的分析,可以发现波特关于产业集群的定义呈现出越来越抽象、越来越精练的趋势,并且描述性的语言也在明显地逐步减少。这也反映了波特本人对产业集群现象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也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另外,在学术界还没有对产业集群引起重视的时候,描述性的语言比抽象的语言更容易被学者接受。金岳霖认为,“当别人不了解某一语言中的某一语词的意义时,我们就用一个语词定义来说明这个语词的意义”。[32]

波特虽然在产业集群研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他关于产业集群的微观定义也受到了其他学者的挑战。例如,美国学者威廉·拉佐尼克在1993年对波特1990年提出的产业集群定义提出了严厉批评,他认为波特所称的“国内竞争”实质上是“合作”。作为回应,波特于1998年对产业集群的定义进行了修正,突出了合作和信任的重要性。[33]在回应学者的不停挑战中,波特对产业集群的定义进行了比较及时的修正。2003年以后,波特关于产业集群的定义基本趋于稳定,关于产业集群定义的广泛争议也趋于平静。

正是因为目前学术界关于产业集群的微观定义基本达成一致意见,因此本书不试图重新定义微观产业集群,也不再做产业集群微观定义的辨析,而是选择使用波特2003年在《区位、集群与公司战略》一文中关于产业集群的微观定义,即产业集群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的公司及其相关机构,因共用性和互补性而形成的地理上接近的相互联系的群体”。

(二)宏观视角的产业集群定义

“类”水平的产业集群宏观研究,目前还是一个需要开拓的新领域。这导致关于宏观视角的产业集群定义,没有可以借鉴的文献做参考,而研究者只有根据自己目前的认识来尝试定义。

“类”事物是以“个体”事物为基础的,认识“类”事物可以以“个体”事物为基础。因此,产业集群的宏观定义可以以微观产业集群为基础。这样,宏观视角的产业集群可以定义为:人类社会中出现的所有“个体”产业集群的总称。由于具有特殊属性的这些“个体”产业集群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并不一致,而且在地理上分布并不均衡,因此产业集群宏观研究,必须在历时维度和空间维度分别展开。与此相对应,在历时维度和空间维度展开的产业集群宏观研究将得到不同的结论。

三 产业集群演化

不管产业集群是作为“个体”而存在,还是作为“类”而存在,它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总是发展变化的,总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存在。我们将(微观的或者宏观的)产业集群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的发展变化过程称为产业集群演化。将产业集群发展变化的规律,称为产业集群的演化规律。

产业集群在概念上区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范畴,决定了产业集群演化必然存在微观演化和宏观演化两个不同的领域。因此,产业集群演化研究可以区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研究“个体”产业集群演化规律的产业集群微观演化研究;二是研究“类”产业集群演化规律的产业集群宏观演化研究。产业集群微观演化研究重点研究“个体”产业集群在时间维度上的发展和演化规律,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产业集群宏观演化研究重点研究“类”产业集群在历时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的发展和演化规律,目前还是一个尚须探索的新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