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班与技组术的管生理产管理
2.1 班组生产管理概述
2.1.1 何谓生产?
生产是社会生活中最为普遍的活动,生产一般是指将一系列的输入按照特定的要求转化为某种输出的过程。这是一个增值的过程,通过物态、功能和价值的转化而实现增值。生产管理是研究和提高生产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得现代生产的概念逐渐扩展为既包括有形产品的生产,又包括提供劳务、知识及信息等无形产品的活动。
2.1.2 现代生产有哪些特点?
现代生产不仅追求低成本、高效率,更强调多品种、适应性和对市场变化反应的迅速敏捷。企业的生产必须是一个增值的过程,如果企业生产的产品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不能实现其商品价值,其生产不仅没有意义,甚至是一种浪费和破坏。现代企业面对的生产环境如表2-1所示。
表2-1 现代企业面对的生产环境

现代企业生产所处的新环境,形成了生产市场导向化、生产柔性化、产品独创化、经营多角化的现代生产形式和特点。
2.1.3 何谓生产管理?
生产管理是以企业内部生产活动为中心、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执行性管理活动,是现代企业管理大系统中处于重要地位的子系统之一。其定义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生产管理是指对生产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以保证能高效、低耗、灵活、准时地生产合格的产品和提供顾客满意的服务,也就是指与产品制造或服务提供密切相关的各个方面管理活动的总称。
生产作为一个有效的转化过程,其系统如图2-1所示。生产管理系统就是对生产系统的输入、转换、输出和反馈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和控制,以达到生产目的的管理活动系统。现代有效的生产管理,应该使生产系统不仅是一个单纯的产品输出系统,而且是一个自行完善的系统,即在完成转化之后在得到有效输出的同时,还应该得到有用的经验和更好的方法,使之成为学习型的系统。

图2-1 生产系统
狭义的生产管理是指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过程为对象的管理,如生产技术准备、生产过程组织、生产计划、生产作业计划、生产调度、生产进度控制等。本章主要介绍狭义生产管理的内容。
2.1.4 班组生产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生产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与经营管理、技术管理、销售管理等其他子系统有着密切的、相辅相成的关系。生产管理主要是保证和维持企业的生产活动与企业内部的人力、材料、设备、资金和信息等资源的静态与动态的平衡,充分利用企业内部的条件,按要求、按计划、最经济地完成生产的转化。班组生产管理的内容,按其概念可概括为五项工作,如表2-2所示。
表2-2 班组生产管理的内容

2.1.5 班组生产管理的任务有哪些?
班组生产管理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等管理功能对生产系统进行有效的管理,根据生产过程的要求,把生产过程的人力、材料、设备、资金和信息等要素进行有机的、最佳的整合,经济、合理、按时地生产出顾客满意、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社会的需求和获取企业发展所需的经济效益。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如表2-3所示。
表2-3 班组生产管理的任务

简而言之,班组生产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使产品的质量、生产成本和交货期达到企业的预期目标。这是衡量企业生产管理成效的三大指标。
生产管理是班组管理工作的重头戏,它直接关系到生产任务的落实、产品质量的保证、生产流程的贯通、经济效益的创造以及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班组生产管理工作主要有:分解生产计划,进行生产调度,实施现场管理、5S管理、看板管理,进行工艺管理等。
2.1.6 班组如何组织生产过程?
生产过程是企业最基本的活动过程,生产过程组织是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是研究企业怎样从空间和时间上合理地组织产品生产,使投入的人力、材料、设备、资金和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协调系统,使产品运行距离最短、花费时间最少、耗费成本最省,从而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2.1.6.1 生产过程及其构成
(1)生产过程的概念
任何一个工业产品的生产都必须经历一定的生产过程。一般来讲,生产过程是人们对社会经济资源不断加工,使其转换成为社会所需资源(产品或劳务)的过程,是一系列劳动过程和自然过程相结合的全部过程。生产过程的概念有广义及狭义之分,广义的生产过程是指从生产准备开始,直到把产品加工出来为止的全部过程;狭义的生产过程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开始,直到产品加工出来为止的全部过程。
(2)生产过程的构成。由于企业的专业化水平和技术条件以及生产性质和产品特点各不相同,生产过程的具体构成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根据生产过程各阶段对产品所起的作用,一般由四个部分构成,如表2-4所示。
表2-4 生产过程的构成

以上是构成生产过程的四个子过程,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基本生产过程是主体,其他过程是都围绕基本生产过程进行。基本生产过程又由若干工艺过程组成,而每个工艺过程又可详细划分为若干工序。工序是组成生产过程的基本单位。
2.1.6.2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
不同的企业其生产过程也不相同,但任何产品的生产都是由一定人员、设备,按一定的工艺进行加工的,任何生产过程都要求各要素得到合理的组织,使生产过程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是指把生产过程从空间和时间上很好地结合起来,使产品以最短的路线、最快的速度通过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并且使人力、物力和财力得到充分利用,达到高产、优质、低消耗的要求。这是保证企业获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前提。合理组织生产过程应考虑以下五方面的要求,如表2-5所示。
表2-5 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

以上各项要求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对不同的企业以及企业在不同的条件下,各有不同的指导意义,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以综合应用,合理地组织生产过程,以求得系统的整体效益。
2.1.6.3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和时间组织
企业产品的生产过程,既要占用一定的空间,又要经历一定的时间。合理组织生产过程,就需要将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与时间组织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们的综合效率。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及其原则如图2-2所示。

图2-2 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及其原则
采用何种空间组织形式,应根据企业的生产类型、具体生产技术条件、产品的结构及工艺复杂程度、企业的专业发展方向等因素确定。
科学合理地组织生产过程,不仅要对企业内部各生产单位在空间上进行有效的组织,而且要对加工对象在不同车间和不同工序之间从时间上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提高产品在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平行性,实现有节奏地生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设备利用率。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的方式如图2-3所示。

图2-3 生产过程时间组织的方式
从以上三种移动方式的特点比较来看,各有优缺点。从加工周期来看,平行移动方式、平行顺序移动方式较好;从组织工作来看,顺序移动方式较简单,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的管理难度大,最复杂。企业应根据其生产特点、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形式等因素来进行选用。
流水生产线是另一种重要的生产组织方式,其生产特征及其控制如图2-4所示。

图2-4

图2-4 流水生产线的生产特征及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