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岁必须要知道的1000个心理学常识(图解案例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不要总是等待,今天不走,明天就要跑

有人说青春是迷茫的,因为我们还看不到未来的方向。梦在远方,路却在脚下。现实告诉我们:一次的行动胜过百遍的胡思乱想,行动不一定成功,但是不行动一定会失败。

(一)“病态”的悠闲:还有明天

今天不走,明天就要跑。所谓的梦想,就是要行动,生龙活虎地行动,不计得失地行动,矢志不渝地行动。梦想经不起等待,等待只会消磨梦想的积极性,只有你不断努力地执着于一件事,才有可能成功。

倩是一名大三的学生。上大学以后,她开始有了拖延的毛病。立下目标无数,但时常却动力欠缺,宁愿在网上浏览小说和帖子,或是玩很无聊的在线小游戏,也不愿碰专业书本或文献一下。哪怕最后的期限就在几天之后,也只有在最后的期限之前一点点时间才会因紧迫感而开始着手学习任务。这样下来,虽然学业上总体来说还算马马虎虎,但却离她自己的理想越来越远。总之,就是无法完全上进,又不愿彻底地堕落。

心理解读

对于有拖延症的人,最难得就是迈出第一步,只要下定决心并且不再等待,就能克服懒惰。战胜了懒惰,就成功了一半。

要想改掉拖延症其实也不难,不妨合理安排工作任务,把日常必要的工作制定一份规范的流程出来,设定明确的时间表和完成期限。在工作中,必须不断提醒自己严格执行工作“纪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并且向同事和上级做出工作保证,让别人的压力成为自己勤快工作的动力。坚持一段时间,相信拖延症就会有明显好转,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这时候仔细对比拖延和勤快的利弊得失,心中自然就会有一个明智的选择。

(二)哪有没时间这回事儿

很多事情不得不做,很多事情想做但从未去做,很多事情做了但坚持不下来;总感觉自己很忙碌,但想不起来到底做了什么;大量的时间被他人占用,剩下的时间被自己浪费;早上起不来,晚上不想睡,缺乏锻炼,没空学习,做事效率低,生活不规律;一堆坏习惯想改改不掉,别人身上的好习惯想学学不来。

你总是以“没时间”为借口苍白地解释今天的碌碌无为,然后日子就在等待中被过成了省略号。实际上,哪有没时间这回事。

莉是一家公司的白领。上个星期三,领导布置一个文案,要求她一个星期内交。一开始,娅莉觉得时间还早,没放在心上,等想起来的时候给他,离上交文案的日子只差一天,可偏偏这天,手头上的工作很多,白天也没时间写。她只好跟领导说,自己晚上加班,保证让领导能准时看到文案。下班后,她开始熬夜找资料,查数据。3000字的文案写完时,已是凌晨3:00了。

娅莉说做事拖沓的毛病她一直就有。上大学时,论文总是要等到上交的前一天才急急忙忙开始写。如今工作了也一样,坐在办公桌前,先聊会儿QQ、刷刷微博,其实她心里很清楚有事要做,却总爱先玩一小会儿。

除了工作,生活也是如此。下班一回家,娅莉就先上会儿网、看看电视、吃零食,就是不想去洗漱,非得等到困得不行了,才肯起身。

心理解读

人的注意力极容易被分散,面对信息量庞大、更新快、没有时间限制可消遣娱乐或打发时间的网络,人们花的时间越来越多,部分人的拖延症由此而生。

拖延还有一些职业上的差异,比如记者、文字工作者更容易拖拉。而完美主义者也是“不拖不舒服”的高发人群。他们共同的心声往往是“多给我一些时间,我能做得更好”。

心理自愈

应对职场拖延症,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可以尝试以下3种方法:

1.用奖励来激励自己

你可以给自己鞭策,也可以给自己奖励。比如,坚持一个星期没有拖延,就请自己吃上一顿最爱吃的美食,作为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2.你老板在看着你

在商业环境节奏越来越快的今天,大至企业,小至员工,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奉行“把工作完成在昨天”的工作理念。没有哪个老板能够长期容忍办事拖拉的员工。要想在职场中一帆风顺,最实际的办法就是让手中的工作及时消化。对老板交代的工作争取早日完成,让老板放心。

3.有人在等着你的工作

在团队中有时候工作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更多时候需要配合别人,或寻求别人的支持。当拖延症泛滥时,提醒一下自己团队合作意识要高于个人意识,用勤奋战胜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