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几岁必须要知道的1000个心理学常识(图解案例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九、“洁癖症”:仅仅只是太爱干净吗

现代人的生活压力都比较大,很多心理疾病都是因压力大而引发的,其中“洁癖症”就是最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一个人适当地爱干净是好事,但过于注重清洁且有别于大多数人的行为那就属于洁癖的范畴了。洁癖不仅是爱干净,更是对自己一种内在的、刻意的要求。这种习惯不仅会影响人际关系,也会给自己带来痛苦的体验。

江今年24岁,是某杂志社的行政助理。他性格刻板、追求完美,还有就是非常爱干净。最近,他觉得自己得了一种“怪病”,老是觉得自己手上沾上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因此,他每天必须多次、长时间地洗手、洗衣服。

不仅如此,他还不能容忍办公室和家里有不洁之处。每天他上班时,首先就是把办公室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打扫三遍以上,然后才能安安心心坐下来办公。

而且必须是他亲自擦,清洁工阿姨擦他是不放心的,总觉得别人擦得不干净。他最恨的事情就是:三遍清洁尚未做完,就有人进来和他谈工作。他认为这样的话就前功尽弃了,他就会重新做3遍清洁。别人暗地里叫他“变态”,为此他非常痛苦。

心理解读

通常来说,“洁癖”就是太爱干净。一个人爱干净是好事,但过于注重清洁以至于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特别是社会交往,就属于“洁癖症”。

洁癖有轻重之分,较轻的洁癖仅仅是一种不良习惯。可以通过脱敏疗法、认知疗法来纠正,较严重的洁癖属于心理疾病,是“强迫症”的一种,应该求助于心理医生。洁癖并不是女孩的专利,一些男孩也会患上这种病,有的男孩甚至表现得更严重。

如果有洁癖的不良习惯就要及时调整并改正。如果任由“洁癖症”发展,就有可能会引起性格变异,变得敏感、固执、任性、狂躁,妨碍睡眠和饮食,严重影响健康。

洁癖可以通过系统脱敏法得到有效的治疗。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害怕的东西和场景、经常做的事情从轻度到重度写出来,然后每天从最容易的事情入手控制自己的行为最容易的事情入手控制自己的行为,如逐渐地减少洗手的次数和时间等。

尝试改变以往固有的思维方式。做事情要先顾全重要的事情,一切慢慢来,稳步前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开朗的心态对待自己,也许就不会再受洁癖的困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