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牧场:话说浙江海洋渔业文化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渔场和鱼汛

浙江渔民在漫长的捕捞活动中逐渐了解和掌握了浙江近海海洋生物种群的活动规律,并从地点和时间上对浙江海域的渔业活动规律与季节进行了划分,这使我们对浙江渔场和鱼汛形成了认知:一是对浙江海洋渔业种群活动区域的把握,二是对浙江海洋渔业种群活动时间的总结。

所谓渔场,是指鱼类或其他水生经济动物密集经过或长时间停留的具有捕捞价值的水域,随渔业种群产卵繁殖、索饵育肥或越冬适温等外部环境条件要求的变化,在一定季节聚集成群游经或滞留在一定水域范围而形成的在渔业生产上具有捕捞价值的相对集中的场所。由于渔场的形成是海洋环境与鱼类生物学特性之间对立统一的结果,同时海洋渔业资源极为丰富且种类繁多,所以人们根据实际生产与管理的需要对渔场进行划分,其划分依据是渔场距离渔业基地的远近、渔场水深、环境因素、鱼类不同生活阶段的栖息分布、作业方式及捕捞对象等因素。根据离渔业基地的远近和渔场水深划分,浙江沿海渔场多属于近海渔场。不过随着捕捞工具与技术的提升,浙江沿海渔场在近几十年来也逐渐开发外海与远洋渔场,但后者在目前浙江整体海洋渔业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并不是很大。渔场一般都局限在某一个海区的某一水层,甚至局限在某一个时期。换句话说,浙江沿海渔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会随着时间和渔业资源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种局限性主要取决于鱼群的密集程度及鱼汛持续时间的长短,以及鱼类(经济海洋动物)的生物学特征和生态习性及其环境条件的变化。因此,构成渔场需要具备的条件包括大量鱼群洄游经过或集群栖息于适宜的鱼类集群地和栖息环境。就浙江沿海气候环境而言,寒暖气候交界处及江河水系入海口是海洋渔业种群索饵及栖息的优质环境,加之沿海曲折的海岸线及大陆架,为鱼类的繁衍提供了良好条件。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浙江海洋捕捞生产的渔场得到了不断地拓展,总的趋势是从近到远,由小到大,由沿岸到近海,再到外海、远洋。就目前而言,浙江渔场主要指的是在地理范围内的浙江近海渔场,渔民跨越近海、深入太平洋的捕捞渔场并不计在其中。浙江渔场的划分本没有严格的界线,但国家渔业法规定的渔场界线是明确的、严格的。为生产工作需要,国家将沿海海域按半度经度自西向东,半度纬度自北向南,划分若干渔区,并依次编列序号,如舟山渔场有174—195渔区,鱼山渔场有196—216渔区,温台渔场有217—234渔区,舟外渔场有1811—1956渔区。除此之外,按照浙江捕捞的传统习惯,浙江渔场还可进一步细分为嵊山渔场、中街山渔场、岱衢渔场、大目渔场、猫头渔场、大陈渔场、洞头渔场、南北麂渔场等。

嵊山渔场(彩图1)北至佘山洋,南至浪岗,东连舟外渔场,西至嵊泗列岛,生产的主要鱼类是带鱼、小黄鱼、乌贼、鲐鱼、鲹鱼,是浙江传统渔场。嵊山渔场是鱼、虾、蟹等多种水产资源产卵繁殖、索饵育肥、洄游栖息的良好场所。因此,嵊山渔场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冬季带鱼汛,还有著名的夏季乌贼汛、新兴的秋季上层鱼汛。

中街山渔场北至浪岗,南至洋鞍渔场,东接舟外渔场,西连岱衢渔场,生产的主要鱼类是乌贼、带鱼、小黄鱼、鳓鱼,是浙江传统渔场。中街山渔场为传统乌贼渔场,小船用乌贼拖网在岛礁周边拖捕产卵乌贼,并就地加工晒鲞。除此之外,该渔场还有洄游经过的带鱼、小黄鱼、鳓鱼、鲐鱼、鲹鱼、石斑鱼以及虾类可以捕捞。

岱衢渔场北到大小洋山,南至岱山、长涂,西靠杭州湾口,东至三星列岛,生产的主要鱼类是大黄鱼、鲳鱼、鳓鱼、海蜇等,是浙江传统渔场。岱衢渔场是大黄鱼、鲳鱼、鳓鱼等重要鱼类的产卵场所,形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夏季大黄鱼汛。投入岱衢渔场的主要作业有:小对作业、大捕作业和流网作业。

大目渔场北自六横诸岛,南至檀头山接猫头洋,西靠象山半岛,东连韭山列岛,生产的主要鱼类是大黄鱼,是浙江传统渔场。大目渔场是浙江大黄鱼的主要产卵场之一,曾形成大黄鱼汛。20世纪中后期,由于过度捕捞,大黄鱼资源严重受损,该渔场渔获物遂转为鲳鱼、鳓鱼、马鲛鱼、梅童鱼、梭子蟹及虾类等。

猫头渔场北起檀头山接大目洋,南达东矶列岛,西至三门湾,东连鱼山水域,生产的主要鱼类是大黄鱼,是浙江传统渔场。猫头渔场是浙江大黄鱼的主要产卵场之一,每年立夏至芒种为大黄鱼鱼汛期。不过由于20世纪中后期的过度捕捞,大黄鱼鱼汛不复存在。由于渔场定置张网作业和小型流刺网作业的增加,渔获物有鲳鱼、鳓鱼、马鲛鱼、梭子蟹及其他中小型鱼虾。

大陈渔场西至台州湾外侧,东至鱼外渔场,北接鱼山渔场,南连洞头披山洋,生产的主要鱼类是带鱼、小黄鱼、乌贼,是浙江传统渔场。梅童鱼、龙头鱼、黄姑鱼、石斑鱼、各种虾类常年在这里栖息生长;大黄鱼、小黄鱼、鲳鱼、鳓鱼、乌贼等暖水性资源,在春夏季来此产卵、索饵;带鱼在冬季自北而南经大陈渔场作越冬洄游,形成鱼汛;此外还有中国毛虾汛和海蜇汛等。

洞头渔场北起大陈渔场,南接南北麂渔场,东连温外渔场,西至洞头诸岛,生产的主要鱼类是带鱼、乌贼、小黄鱼、大黄鱼,是浙江传统渔场。洞头渔场常年鱼汛不断,冬汛可以捕捞带鱼、鲐、鲹鱼、马鲛鱼、梭子蟹等越冬群体,春夏汛可以捕捞大黄鱼、乌贼、鳓等生殖鱼群,秋汛可以捕捞多种索饵鱼类。

南北麂渔场南起北纬27°,北连洞头洋,西至鳌江口外侧,东至温外渔场,主要生产大黄鱼、带鱼、乌贼、梭子蟹、中国毛虾,是浙江传统渔场。南北麂渔场冬季有中国毛虾汛、带鱼汛、梭子蟹汛;春季有中国毛虾汛;夏季有鲳鱼汛、鳓鱼汛、马鲛鱼汛;秋季有海蜇汛。进入南北麂渔场生产的主要是苍南、平阳、瑞安等地渔船,也有少量福建渔船。

浙江沿海海域自然条件优越,水产资源品种多,数量大。受水系相互消长和四季分明的气候变化影响,各类鱼群为产卵繁殖、索饵成长、越冬栖息寻找适宜的场所,或进行集群性循环洄游,或常年定栖于一定的海域。浙江沿海渔民在常年的捕捞活动中,逐渐掌握了近海鱼群的活动规律,在特定时间段内驾船跟踪集中捕捞,其捕捞海域从苏南沿海南下至浙江,一直延伸到福建沿海。这个集中捕捞期就是鱼汛,或称渔期。根据出现季节的不同,鱼汛有春汛、夏汛、秋汛和冬汛之分。按照鱼类集群程度和时间划分,可分为初汛、旺汛、末汛。汛期的长短,不仅取决于鱼类的生物学特征,还与渔场的地理位置、年度变化及海洋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关,有些年份鱼汛旺发提前或推迟,有些年份汛期持续很长或很短。鱼汛的变化往往使得经验不足的渔民在熟悉的海域中一无所获。在传统海洋社会中,鱼汛的变化直接决定了沿海渔民的收入,其家庭生活的大起大落也多与鱼汛变化有关。浙江鱼汛很多,各地都有各地的鱼汛。浙江比较有名的鱼汛有春季小黄鱼汛、夏季大黄鱼汛、夏季乌贼汛、冬季带鱼汛等四大鱼汛,除此之外,还有马面鲀汛、鲐鲹汛、鲳鱼汛、鳓鱼汛等其他经济鱼类汛期。

浙江小黄鱼汛是传统渔民最早掌握的鱼汛之一。早在晚明时期,浙江沿海渔民就在小黄鱼汛期进行集中作业,捕捞小黄鱼。小黄鱼是古代浙江渔场产量最高的鱼类。小黄鱼汛主要是春汛,时间先南后北,横跨洞头渔场、大陈渔场和舟山渔场,在规模上舟山渔场稍大。舟山渔场以小黄鱼汛为主要汛期,自春分至立夏为旺产期。春分前后小黄鱼集群自江浙外海向近岸移动产卵,其区域自温州沿海向北至江苏沿海,大量小黄鱼群在此区域自南向北游动。鱼群在此区间产卵会发出叫声,也称“起叫”。“春分起叫攻南头”,这时浙江渔船都集中在舟山以南,主要在鱼山、韭山、洋鞍渔场东北一带作业,叫“南洋旺风”。从春分到清明这半个月内,木帆大对船的单位捕鱼产量一般可达到15吨左右。清明前后鱼群继续北上,经浪岗、嵊山到达佘山渔场,直至立夏鱼汛结束。这段时间内,浙江渔船主要在佘山渔场作业,叫“北洋旺风”。那里鱼群密集,有“清明叫、谷雨跳”的渔谚可证。佘山渔场的小黄鱼汛在初开发时,一网双满载,并不算稀罕事。而从洋山海域北上佘山路经中街山列岛和嵊泗列岛一带洋面时,小黄鱼的产量也很高,各渔行栈和冰鲜商在汛期都要在这些地方设点收鲜。小黄鱼汛期浙江沿海投产的渔船有各种大对、小对和机帆船,以及渔轮。

1956年,在合作化的基础上,浙江沿海各渔民合作社组织渔船逐渐北上到吕泗渔场进行捕捞作业。其后,吕泗渔场的小黄鱼资源出现萎缩,到20世纪末,浙江沿海已无法形成小黄鱼鱼汛了。除春汛,浙江小黄鱼鱼汛还有早冬汛,自每年中秋节前后开始,至立冬结束。渔场北起中街山,南到鱼山,主要作业地点在洋安一带海面。大对船的单位产量在5吨左右。不过与春汛类似,20世纪60年代后,浙江已无法形成小黄鱼早冬汛了。

浙江大黄鱼汛是传统渔民掌握的鱼汛之一,有夏汛、秋汛和早春汛之分,主要是夏汛。作为暖水性近海洄游鱼类,每年清明前后,随着水温上升,大黄鱼由舟山外海深海越冬场向西洄游分批进入浙江吕泗洋、岱衢洋、大戢洋等浅海区产卵,先南后北,到夏至结束,形成夏季鱼汛。捕捞夏季产卵大黄鱼的最佳时间是农历月初和月半的大潮汐(水)期间,渔民把这个捕捞期称为“水”。一个产卵期一般捕三“水”,其中“二水”产量最高。捕捞大黄鱼的作业方式很多,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渔场和集群程度,分别使用对(围)网、拖网、张网、钓钩、流刺网等作业方式。使用木帆船生产时,一般都以大潮汛期中的产卵鱼群作为主要捕捞对象。渔场都在浅海内湾,鱼发的次序,一般都先南后北。

与小黄鱼类似,大黄鱼在集群产卵时,也会发出叫声。在海上作业的木帆船渔民或用耳朵贴在船板上,或用竹筒探入水中聆听叫声,从叫声中判断下面鱼群的大小和密集程度,以及鱼群的性别、位置深浅。在古代,浙江渔民捕捞大黄鱼的渔场主要在蛇蟠洋、崎头洋和岱衢洋。之后,随着海况变化,到1900年后,蛇蟠洋渔场逐渐移到猫头洋面;在韭山附近产卵的大黄鱼群,逐步转移到大目洋面;崎山洋面的鱼群也逐渐改道,形不成鱼汛;岱衢洋的捕捞中心也逐渐外移到衢港一带,东沙、长塗、岛斗成为渔船停泊的地点和大黄鱼的加工中心。1959年后,由于受到敲罟作业摧残,大黄鱼产量逐步下降。另外,加上海况变化与港口淤积等,传统大黄鱼夏汛场已无法形成鱼汛。除夏汛,过去在每年的中秋节前后,一部分大黄鱼群到江苏、浙江近岸产卵,形成秋汛。不少渔民在这一时期前往浙江大戢、马迹一带洋面捕捞,当地人称其为“桂花黄鱼汛”。不过20世纪60年代后,这一海域已无法形成大黄鱼秋汛了。

浙江带鱼汛有夏汛、秋汛和冬汛,主要是冬汛。浙江带鱼冬汛自11月至次年2月初(立春前后),历时三个多月,在用木帆船捕捞的时候,鱼发一般为冬至前后最旺,有“小雪小捕,大雪大捕”的说法。冬季带鱼汛由嵊山渔场渐次南下,经中街山渔场、洋鞍渔场、鱼山渔场、大陈渔场、洞头渔场、南北麂渔场,直至闽东渔场,生产时间先北后南,冬至前后往往南北渔场并发。多数渔船在嵊山渔场冬至旺发过后,逐步南下追捕大鱼群,元旦前渔船一般以沈家门港、石浦港为中心,元旦后集中在大陈港,直到次年2月初鱼汛结束。民国时期浙江沿海有许多专门捕捞带鱼的渔船,仅舟山渔场每年就有300多对东钱湖大对渔船专门捕捞带鱼,其带鱼冬汛的主要渔场在浪岗一带海域,所以有“带鱼两头尖,勿离海礁边;要吃鲜带鱼,还在浪岗面”的说法。浙江嵊山洋面的带鱼资源是渔船在采用了背舢板作业方法后,逐渐北上才开发出来的。随着捕捞带鱼海船船型的增大,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机帆渔船大规模投入生产后,浙江带鱼的作业渔场扩展到北到佘山、南到洞头的近海海域。与此同时,带鱼汛的作业时间也由于捕捞海域的扩大而由过去的立冬(11月)提前到10月初,回洋时间则由大寒后延迟到次年立春前后。随着大小黄鱼产量的下降,带鱼成为浙江传统四大鱼汛产量最高的品种。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近年来带鱼的捕捞数量保持稳定,但稚鱼的比例在逐渐增加。

乌贼平时栖息在深海,每年春夏之际,进入舟山外围岛屿附近,在水色澄清以及岩藻茂密的地方索饵产卵。浙江乌贼汛自浙南清明见苗,到浙北小暑结束,历时三个多月,所以有“立夏上山,小满生蛋”的说法。冬季,乌贼栖息于浙江东南外海深水处越冬,春季水温上升,受东南季风和海流趋势的影响,沿着澄清的水流,各群体分别向北移动,进入各自的传统产卵场。乌贼的洄游,与当时的风向、潮水关系很大。浙江乌贼汛横跨南北麂渔场、洞头渔场、大陈渔场、中街山渔场和嵊山渔场,在起水和小水时,产量较高。过去在捕捞乌贼时都是摇着小船,在岛边用拖网进行捕捞,或用光照扳罾网和乌贼(竹)笼诱捕,资源稳定。近年来,由于机帆船和渔轮在产卵场外大量迎捕未产卵的亲体,越来越多的乌贼拖船在产卵场内扫海,致使乌贼资源也出现下降趋势。

浙江除传统的四大鱼汛,还有新开发的经济鱼类鱼汛,如马面鲀鱼汛、鲐鲹鱼汛、鲳鱼汛、鳓鱼汛等。马面鲀鱼汛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新鱼汛,其汛期为12月至次年5月,1—4月为盛期。马面鲀广泛分布于东、黄海。东海中北部越冬鱼群于3月开始向南和西南方向作产卵洄游,4—5月初先后到达闽东、台北渔场产卵,也有部分鱼群到温台和鱼山渔场产卵。产卵后,鱼群在舟山渔场至黄海南部一带索饵。马面鲀鱼汛横跨五岛,先后穿越对马渔场、舟外渔场、东海南部渔场和舟山渔场。捕捞马面鲀鱼的作业主要靠渔轮拖网和机帆船对网。马面鲀鱼有昼夜垂直洄游的特性,白天起浮水域中层,晚上贴近海底。鲐鲹鱼汛的捕捞期主要在秋季,其中长江口、海礁渔场的渔期为7月下旬至10月中旬,8—9月为旺汛,主要捕捞鲐鱼,其次是蓝圆鲹;洋鞍渔场渔期为6月底至9月,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为旺汛,东经123°以东主要捕获大条蓝圆鲹,东经123°以西主要捕获当年生鲐鱼和蓝圆鲹幼鱼;鱼山、温台渔场在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捕捞越冬鲐鱼、鲹鱼。早在200多年前,定海金塘渔民已经在外海用流刺网捕捞鲐、鲹等上层鱼类。新中国成立后,浙江采用灯光围网和底拖网作业在近海捕捞鲐、鲹。鲳鱼汛期主要在夏天,每年4—5月鲳鱼从外海进入浙江近岸浅水区集群产卵繁殖,形成鱼汛,汛期从谷雨前后开始到夏至结束(5—6月),以小满至芒种为旺汛期。鲳鱼产卵期间喜栖息在水色黄浊水域,鱼发在小水期,大水期比较分散。鲳鱼汛主要在舟山渔场岱衢洋、黄大洋一带。过去在东福山一带清水区也能捕鲳鱼,后来就很少了。流刺网是捕捞鲳鱼的主要渔具,机帆船用对网、拖网、张网的方法也几乎每年都能捕到鲳鱼。渔船的机动化、大型化扩大了鲳鱼渔场范围。鳓鱼汛期主要在夏天,鱼汛在浙江沿海均有分布。流刺网是捕捞鳓鱼的主要渔具,对网和拖网也能捕到。温州渔场鳓鱼汛主要由产卵群和越冬群形成,同时,4—5月鳓鱼也集结于大陈、鱼山渔场,5—6月到达舟山黄大洋、岱衢洋、大戢洋和马迹洋渔场,7月上旬鱼汛结束,其中5月下旬至6月下旬为旺发期。舟山海域的鳓鱼汛自谷雨起至小暑结束。汛期开始的生产地点在长江口海域,以后逐步移到吕泗渔场;小满以后,鱼发转旺,又转移到大沙渔场;芒种到夏至,鱼发最旺;小暑后汛期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