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黄芩
【基源】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
【成分研究】
1.黄酮及其苷类 黄芩苷、汉黄芩苷、汉黄芩素等。
2.萜类 二萜苷、倍半木脂素苷等。
3.其他 β-谷甾醇、苯甲酸、黄芩细淀粉等,微量元素铁、铜、锌、锰等。
【药理研究】
1.抗菌和抗病毒 黄芩抗菌范围较广,其煎剂体外对多种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及螺旋体等均有抑制作用,黄芩素是其抗菌的有效成分。
2.清除自由基及抗氧化 黄芩的4种主要黄酮成分在机体的不同系统中均具有消除自由基和抗氧化活性。
3.抗炎 黄芩茎叶总黄酮可抑制炎症的急性期病变和后期结缔组织生成。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黄芩素对离体大鼠肠系膜动脉在低浓度时表现为收缩作用,而在高浓度时则表现为松弛作用,其机制是抑制蛋白激酶的收缩作用。
5.其他 保肝、抗肿瘤、清除氧自由基等作用[1]。
【炮制研究】 黄芩含多种黄酮类衍生物,黄芩苷和汉黄芩苷是其主要的活性成分。但黄芩苷在黄芩酶的作用下会被酶解成苷元-黄芩素和葡萄糖醛酸,而黄芩素又不稳定,暴露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成绿色醌类衍生物。故破坏黄芩酶的活性以保证黄芩饮片的质量是黄芩炮制中关键的环节。一般采用蒸或水煮的方法即可。鉴于黄芩苷和汉黄芩苷溶于水,久煮会使其损失太大;且黄芩苷含量随加热时间的增加和加热温度的升高逐渐降低,所以目前大多采用蒸30min,或焯、煮10min的工艺,既能达到抑酶的效果,又能减少有效成分的丢失,以保证药品质量[2~5]。
黄芩根有枯芩、子芩之分,枯芩为其老根,体轻、中空、色黑;子芩又称条芩,为黄芩的新根,条实、体重、色黄。两者化学成分方面未见明显区别,但黄芩苷和汉黄芩苷的含量有差异,子芩(15.16%)较枯芩(10.63%)含量高[6]。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效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肺热咳嗽,高热烦渴;痈肿疮毒;血热吐衄;胎动不安。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过敏性紫癜 黄芩12g、犀角2g(可用水牛角9g代替)、生地黄12g、芍药12g、牡丹皮10g、黄连9g、金银花15g、连翘15g、玄参15g、竹叶10g、麦冬10g、柴胡9g、太子参12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10天为一个疗程[7]。
(2)儿童慢性上颌窦炎 黄芩9g、辛夷6g、白芷9g、金银花9g、鱼腥草15g、薏苡仁15g、白术9g、茯苓9g、甘草6g(以上药量可根据年龄酌情增减)。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早晚各1次,20天为一个疗程[8]。
(3)鼻衄 黄芩20~60g、白茅根20~60g、蜂蜜30g。肺经热盛型加桑白皮10~15g,并予局部用四环素软膏外敷或复方薄荷油滴鼻;胃热炽盛型加生石膏30g、大黄9g、知母12g、栀子15g;肝火上炎型加柴胡9~12g、郁金9g、龙胆草15g、栀子15g。上药加水适量泡10~20min,再煎沸15min左右,滤渣放入蜂蜜约30g,待蜜化稍温顿服,每日1剂,2次分服,3剂为一个疗程[9]。
(4)菌痢 黄芩15g、葛根12g、秦皮12g、白芍15g、苦参30g、马齿苋30g、甘草6g,水煎2次,取汁300~400ml,分2次服下,每日1剂,5~7天为一个疗程[10]。
(5)银屑病 黄芩20g,水煎浓缩成浸膏,加凡士林100g,制成软膏;取黄芩膏87g,将枯矾5g、青黛5g、冰片适量研细末与之调匀制成。用手指将药物均匀涂布于皮损上,用保鲜膜覆盖其上,并用手抚平,使其吸附在皮肤上,封包治疗。晚间敷之,晨起除掉清洗。疗程最短5天,最长2周[11]。
(6)痤疮 黄芩15g、桑白皮15g、黄连12g、栀子12g、苦参15g、枯矾3g、地肤子20g、香附10g、白芷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5天为一个疗程[12]。
2.配伍应用
(1)用于泻火解毒
黄芩配黄连: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清热安胎。用于上中焦火热炽盛。症见高热头痛、目赤肿痛、齿龈肿痛、口舌生疮、烦躁不眠等。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黄芩配天冬:清肺滋阴降火。用于肺热阴伤或肺虚燥热所致干咳少痰、咽干音哑;肺肾阴亏,虚火上冲所致烦渴引饮,多饮、多尿之上消证;肺痈后期,正气已伤而余邪尚盛者。
黄芩配杏仁、桑白皮:清热泻肺止咳。用于外感肺热咳嗽、痰气喘满。如清肺汤(《万病回春》)。
黄芩配百部、丹参:清热凉血,润肺止咳。用于肺热燥咳、肺痨咳嗽。如芩百丹方(上海市龙华医院验方)。
黄芩配射干:清泻肺火,通利咽喉。用于肺痈、咽喉声音嘶哑,或肺痈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胸痛,喉中鸡鸣之声。
(2)用于清热燥湿
黄芩配白芍:清热止痢,坚阴止痛。用于湿热痢疾,发热,里急后重,腹痛之症;妊娠恶阻。如黄芩汤(《伤寒论》)。
黄芩配葛根、黄连:清热止痢。用于湿热蕴结肠道所致的发热口渴、暴注下泄、肛门灼热或湿热下痢诸症。如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
黄芩配青蒿:清泄湿热。用于胆热犯胃、湿浊中阻之口苦呕恶。如蒿芩清胆汤(《重订通俗伤寒论》)。
(3)用于安胎
黄芩配白术:清热健脾安胎。用于胎热、胎动不安。
黄芩配砂仁:清热顺气安胎。用于胎热上冲,气机不调之胎动不安,妊娠恶阻。
(4)用于止血
黄芩配槐花:清热凉血止血。用于热伤血络所致的肠风下血、痔疮出血及崩漏月经过多者。
黄芩配大黄:清热凉血止血。用于热毒炽盛,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等。如大黄汤(《圣济总录》)。
3.鉴别应用
(1)生黄芩、酒黄芩、炒黄芩、黄芩炭 生黄芩苦寒,以清热泻火力强,多用于治疗热病、湿温、黄疸、泻痢、痈疽疔毒等。酒黄芩升散,酒制后入血分,并可向上升腾和外行;同时因酒性大热,可缓和黄芩苦寒之性,以免损伤脾胃,多用于治疗肺热咳嗽及上焦热毒,如大头瘟、头风热痛等。炒黄芩经炒制后使其寒性减弱,多用于治疗胎动不安,小儿体弱者也可用于炒制品。黄芩炭长于清热凉血止血,多用于血热所致的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等。
(2)黄芩、黄连、黄柏 三者均为苦寒之品,而黄连为苦寒之最。三药皆以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为主要功效,用于治疗湿热内盛或热毒炽盛之证,常相须为用。但黄芩偏泻上焦肺火,且有清热安胎之功,多用于肺热咳嗽、胎动不安之证。黄连偏泻中焦胃火,并长于泻心火,多用于中焦湿热、痞满呕逆、湿热泄泻、痢疾,心火炽盛之壮热烦渴、心烦失眠及胃火亢盛之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黄柏偏泻下焦相火、除骨蒸,多用于湿热下注之淋浊、小便不利、带下及骨蒸劳热等。故古人有“黄芩治上焦,黄连治中焦、黄柏治下焦”之说。
(3)枯芩、子芩 枯芩为其老根,体轻、中空、色黑;子芩又称条芩,为黄芩的新根,条实、体重、色黄。两者性味功效相同,但子芩药力胜过枯芩。
【用量用法】 水煎服,3~9g。清热泻火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热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
【成药与制剂】
1.黄芩苷片:每片含0.25g。用于急性、迁延性、慢性肝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及浊度试验异常者。口服,2片/次,3次/天。
2.芩百冲剂:每包含黄芩、百部各5g。用于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口服,1次1包,3次/天,小儿酌减。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伤胃,脾胃虚寒者慎服。
参考文献
[1] 刘雄等.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7,24(2):46.
[2] 凌罗庆等.中成药研究,1980,2:3.
[3] 唐恢天.中国中药杂志,1991,16(1):29.
[4] 王弘志等.中成药研究,1983,9:44.
[5] 朱志刚.基层中药杂志,1991,5(2):17.
[6] 于留荣等.中成药研究,1982,6:16.
[7] 秦天富等.中医药导报,2006,12(10):45.
[8] 任一军.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6(2):41.
[9] 陈改峨等.现代中医药,2002,4:11.
[10] 刘更祥等.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0(5):427.
[11] 陈力等.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19(3):180.
[12] 张峰等.河南中医药学刊,1999,14(5):49.
黄连
【基源】 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Y.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
【成分研究】
1.生物碱类 小檗碱、黄连碱、甲基黄连碱、药根碱等。
2.内酯类 黄柏酮、黄柏内酯等。
3.苯丙素类 阿魏酸等。
【药理研究】
1.抗病原微生物 黄连抗菌谱广,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但对宋氏痢疾杆菌无作用。黄连水提取液即使稀释30倍,对兔角膜细胞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仍有抑制作用[1]。
2.解热 黄连注射剂对白细胞致热原性发热有解热作用,并使脑脊液中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下降,其解热作用与中枢cAMP的生成有关。
3.降血糖 黄连碱、盐酸小檗碱对正常大鼠及自发性糖尿病小鼠均有降血糖作用[2]。
4.解痉 黄连提取液可以抑制大鼠、小鼠离体小肠的痉挛性收缩。
5.免疫调节 静脉注射小檗碱,可提高实验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败血症犬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6.其他 抗炎、抗肿瘤、抗溃疡、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
【炮制研究】 黄连主要炮制品有生黄连(黄连)、酒炙黄连(酒黄连)、姜炙黄连(姜黄连)、吴茱萸水炒黄连(萸黄连)。黄连的主要成分为小檗碱等,易溶于水,在热水中溶解度更高,故黄连切制前在水中浸润时间不宜太长,水温宜低,以免损失有效成分。黄连经酒、姜汁、吴茱萸汁炮制,随着炮制温度升高,黄连中小檗碱含量有所下降,但炮制后可提高小檗碱在水中的溶出率。生黄连溶出率为58.17%,制黄连溶出率约为85%,说明炮制对小檗碱在煎液中的溶出有促进作用。所以,炮制虽然使小檗碱含量下降,但能提高溶出率,煎液中小檗碱实际含量比生品高[3]。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肝、胃、胆、大肠经。
【功效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胃肠湿热,脘腹痞满,呕吐吞酸,湿热泻痢;高热神昏,心烦不寐,血热吐衄;胃火炽盛,内热消渴,目赤牙痛,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 取黄连10g,加水100ml,水煎,取60ml,分次外擦患处,每日5次[4]。
(2)萎缩性舌炎 黄连6~10g,黄芩6~10g,白芍12~15g,阿胶12~15g,鸡蛋1个。煎服,前3味先煎,阿胶另煮,煎好后药液倾出,趁热将鸡蛋打入药液中搅匀,分2次温服。3剂为一个疗程[5]。
(3)酒精依赖综合征 黄连、甘草各6g,半夏、僵蚕、郁金、石菖蒲、陈皮、生姜各10g,竹茹、天麻、茯苓各15g。每天1剂,水煎,取汁500ml。早晚分服。治疗7天为一个疗程[6]。
(4)慢性胃炎 黄连、枳实、甘草各6g,茯苓12g,姜半夏、陈皮、竹茹各1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1个月为一个疗程[7]。
(5)心律失常 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加服黄连、甘草各10g,煎服,每日1剂,多次频服。7天为一个疗程,间歇1周后行第2个疗程[8]。
2.配伍应用
(1)用于泻火解毒
黄连配大黄:泻热凉血解毒。用于热痞证,症见心下痞满,按之濡,其脉关上浮;热痢证,症见腹痛下利,或里急后重,或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属胃肠湿热火毒壅滞者;实热火毒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毒等症;火热之邪、迫血妄行所致的发斑、吐衄,发狂等症。如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
黄连配连翘:泻火解毒,散结消肿,用于热毒蕴结所致的疮痈肿毒、瘰疬、丹毒以及疔毒内攻、耳目肿痛诸症。
黄连配黄芩、栀子:清泻三焦之火,止血热妄行。用于高热烦躁,神昏谵语,或火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黄连配天花粉:清热泻火,止消渴。用于消渴、小便滑数如油(《崔氏方》)。
黄连配麦冬:清心胃,养阴液。用于心中烦热,口舌生疮;胃阴不足,虚火旺盛,症见胃中嘈杂似饥、恶呕欲吐、烦渴引饮;热病邪热犯心所致的心烦不眠(《中药药对大全》)。
黄连配蟾酥:泻火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痈、疔、疮疡诸症;癌肿或无名肿毒属热毒炽盛者。
黄连配大蒜:泻热解毒。用于热痢脏毒、便下脓血。如蒜连丸(《普济本事方》)。
黄连配吴茱萸:清泻肝火,降逆和胃。用于肝火横逆、胃失和降之胁痛、口苦、呕吐吞酸、舌红苔黄、脉弦数诸症。如左金丸(《丹溪心法》)。
黄连配枳实:泄热除痞,泻火宽肠。用于心下痞,症见心下痞满,按之不硬,脘腹热痛者;湿热泄泻、痢疾等症;痔疮、瘘管、便秘诸症。
黄连配阿胶:养阴清热。用于阴亏火旺,心烦失眠等症;热痢、大便脓血等症。如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黄连配朱砂:清心泻火安神。用于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如朱砂安神丸(《医学发明》)。
黄连配附子:寒热并用,辛苦并调,阴阳相济。用于寒热互结所致的心下痞满,脘腹痞闷作痛,泄泻不爽,呕恶心烦兼见阳虚不固,汗多恶寒,肢冷脉弱等症;泄泻,痢疾属寒热错杂者。如附子泻心汤(《伤寒论》)。
黄连配肉桂:交通心肾,泻南补北。用于失眠,属心肾不交、心悸不安,不能入睡者。如交泰丸(《韩氏医通》)。
黄连配干姜:泻热除痞,寒热并用,辛开苦降。用于寒热互结心下而见胃脘痞满,嘈杂泛酸,不思饮食;上热下寒所致的食入即吐,腹痛肠鸣,下痢不止等症;泄泻,痢疾诸症。如黄连汤(《伤寒论》)。
(2)用于清热燥湿
黄连配龙胆: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痢疾;肝经火盛所致目赤肿痛,视物不清或暑行目涩,赤眼暴发等症。
黄连配木香:清热燥湿,行气导滞。用于细菌性痢疾或肠炎。症见下痢腹痛、里急后重、痢下赤白等。如香连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黄连配半夏:泻心消痞,化痰和胃。用于湿热痰浊,郁结不解,胸脘满闷,痰多黏稠,苔黄腻,脉弦滑;寒热互结,气机不畅所致的心下痞闷,按之作痛。如半夏泻心汤(《伤寒论》)。
黄连配黄柏、白头翁:清热燥湿解毒。用于湿热痢疾,身热,里急后重;湿热下注,腿足湿肿热痛;湿热黄疸,身黄发热;肿疡,湿疹,口疮,痔肿,烫伤。如白头翁汤(《伤寒论》)。
黄连配广藿香:清热祛湿。同入中焦脾胃,一除热中之湿,一除湿中之热,湿化则阳气通,热清则中焦畅。用于暑温病或湿热中阻而致的身热不扬、呕吐恶心、胸脘痞闷、下痢不畅、舌苔黄白相兼之证。湿重者重用广藿香,热重者重用黄连。
黄连配佩兰:清热化浊。用于脾经湿热、口中甜腻、多涎、口臭等症。
黄连配胡黄连:清热燥湿凉血。用于疳热、吐血、衄血。
黄连配老鹳草:除湿解毒,止泻痢。用于湿热泻痢。
黄连配厚朴:清热燥湿,行气化湿。用于霍乱、暑湿等湿热内蕴所致的胸脘痞闷,胃呆泛恶,呕吐下利等。如连朴饮(《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3.鉴别应用
(1)生黄连、酒黄连、姜黄连、萸黄连 生黄连苦寒之性盛,善清心火,多用于心火亢盛、烦躁不眠、神昏谵语,以及湿热诸证,如湿温、痢疾、热毒疮疡等症。酒黄连能引药上行,善清头目之火,多用于肝火偏旺、目赤肿痛。姜黄连苦寒之性缓和,长于清胃止呕,多用于胃热呕吐。萸黄连(加吴茱萸水炮制)善散肝经郁火,多用于肝气犯胃之呕吐吞酸等症。
(2)黄连、秦皮 两者均苦寒而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同治湿热泻痢、赤白带下等。但秦皮兼涩味,长于止痢、止带,善治热毒泻痢、赤白带下;又能清肝泻火、明目退翳,常用于治疗肝经郁火所致的目赤肿痛及目生翳膜。黄连大苦大寒,为治湿热郁火之主药,善清中焦湿热、泻心胃实火,并善解热毒,除用于肠胃湿热、泻痢呕吐外,还可用于治疗热病神昏、心烦不眠、胃热烦渴、消谷善饥。
【用量用法】 水煎服,2~5g;外用适量。
【制剂与成药】
1.左金丸:黄连、吴茱萸。可泻火、疏肝、和胃、止痛。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口服,每次3~6g,每日2次。
2.戊己丸:黄连、吴茱萸、炒白芍。泻肝火,和脾胃。用于肝胃不和,口苦嘈杂,呕吐吞酸,腹痛泻痢。口服,每次3~6g,每日2次。
3.香连丸:黄连(吴茱萸制)、木香。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用于湿热痢疾,里急后重,腹痛泄泻;细菌性痢疾(菌痢),肠炎。口服,每次3~6g,每日2~3次;小儿酌减。
4.黄连素片:盐酸小檗碱。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肠炎等。口服,每次0.1~0.4g,每日3次。抗心律失常,每次0.6g,每日3次;小儿按体重,每日5~10mg/kg,分3次给药。
5.复方黄连素片:黄连、蒲公英。消炎,退热。用于风热感冒,头晕眼胀,肠炎,痢疾,疖肿,外伤发炎,乳腺炎,胆囊炎等。口服,每次2片,3次/天,温开水送服。小儿酌减。
【不良反应】 口服黄连及小檗碱的治疗剂量,偶有恶心、呕吐、皮疹和药热,停药后即消失。小檗碱静脉注射毒性较大,主要为心脏毒性,可引起急性心源性脑缺氧综合征,出现头昏、气急、心律紊乱、呼吸心跳骤停,甚至死亡。小檗碱注射剂应用中也易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瘙疹、荨麻疹、体温升高、心慌、关节疼痛、呼吸急促、烦躁不安、恶心呕吐,严重者可致血压下降,出现过敏性休克。我国已宣布淘汰小檗碱的各种注射剂。
【使用注意】 黄连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儿童禁用,以免引起溶血性贫血。本品制剂严禁静脉给药。
参考文献
[1] 田智勇等.时珍国医国药,2004,15(10):704.
[2] 李真.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2):574.
[3] 叶定江.中药炮制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4] 彭利等.陕西中医,2007,28(5):581.
[5] 李宪梅等.山东中医杂志,2007,26(8):538.
[6] 瞿金鸿等.新中医,2008,40(1):70.
[7] 杨冬梅.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2):91.
[8] 韩仁贵.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10):606.
黄柏
【异名】 檗皮,黄檗。
【基源】 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chinense Schneid.或黄檗P.amurense Rupr.的干燥树皮。前者习称川黄柏,后者习称关黄柏。
【成分研究】
1.生物碱类 小檗碱、巴马亭、木兰花碱、黄柏碱、掌叶防己碱等。
2.内酯类 黄柏内酯、黄柏酮、白鲜交酯等。
3.甾体类 胡萝卜苷、菜油甾醇、β-谷甾醇等。
4.苯丙素类 阿魏酸、(+)-5-O-阿魏酰基奎宁酸乙酯等[1]。
【药理研究】
1.抗炎、解热 黄柏生品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郭肿胀及醋酸所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酵母所致大鼠体温升高的抑制作用比较缓慢。
2.免疫抑制 其活性物质为黄柏碱和木兰花碱,它们均可抑制小鼠的局部移植组织的宿主反应,也可抑制2,4,6-三硝基氯苯诱导的迟发型超敏反应小鼠的诱导期,但不抑制其反应期[2]。
3.抗肿瘤 黄柏对染色体并无光敏致粘连的畸变作用,但能延缓S期细胞周期过程。
4.抗溃疡 除去小檗碱的黄柏组分对小鼠捆束水浸应激性胃溃疡有抑制作用。
5.其他 抗肾炎、杀灭家蝇等作用。
【炮制研究】 炮制研究常以黄柏中小檗碱含量作为指标,小檗碱多以氢氧化季铵碱的形式存在于黄柏中,游离小檗碱能溶于冷水(1∶20),故黄柏水浸切丝后小檗碱损失较多,可采用水喷淋或抢水洗,闷润切制,或产地趁鲜切制,以减少小檗碱的损失。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
【功效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用于湿热泻痢、黄疸,湿热带下、热淋、脚气,湿热痿证;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
【临床应用】
1. 单方验方
(1)慢性结肠炎 苦参20g、黄柏(研末)6g、甘草12g、儿茶(研末)3g、白芍15g。用凉水400ml煎至250ml,去渣,温度降至38℃左右加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U,用导尿管或灌肠器徐徐灌入肠腔,灌肠前应排净大便,灌肠后略垫高臀部,安静休息。每晚1剂,14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3~4天[3]。
(2)痔漏术后水肿 黄柏750g、苦参500g、生大黄500g、野菊花500g、芒硝(冲)、冰片(冲)100g、五倍子250g、白芷250g。将上述药用凉水适量浸泡30min,用文火煎30min后,分装100瓶,每瓶500ml。晨起排便后,取药液150~200ml,加开水1000~1500ml,先熏蒸10min,待水温稍凉后坐浴10min,用无菌纱布擦干,常规换药,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保持大便通畅[4]。
(3)神经性皮炎 黄柏、生地黄各30g,金银花、苦参、菊花各10g,麦冬、赤芍、蛇床子、地肤子、土茯苓各15g,甘草3g。每日1剂,分2次煎服,1个月为一个疗程[5]。
(4)肛周湿疹 黄柏30g、百部30g、苍术30g、苦参30g、地肤子30g、川椒20g、败酱草30g。以上诸药择净、粉碎、过筛,呈细末状,经高温处理装瓶备用。使用时,取药放入盆内,用沸水2000ml冲泡,待水温降至37℃时,外敷洗患处0.5h,每日2次,7天为一个疗程[6]。
2.配伍应用
黄柏配白头翁:泻热燥湿,清肠解毒。用于湿毒凝结肠道,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泻下脓血,赤多白少,舌红苔黄。如白头翁汤(《伤寒论》)。
黄柏配苍术:清热燥湿。用于湿热下注之筋骨疼痛,或足膝红肿疼痛,下肢痿躄,下部湿疮等。如二妙丸(《丹溪心法》)。
黄柏配肉桂:温阳燥湿清热。用于肾阳不足,气化不行,湿热内停所致的尿闭不通。症见尿热不甚,尿前带白,淋沥渐止,癃闭,小腹急结,但无茎中痛者。
黄柏配生地黄:泻火滋阴。用于阴虚火旺之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胃热牙宣;下焦湿热之尿血便血等。
黄柏配龟板:滋阴降火。用于阴虚火旺,骨蒸劳热,盗汗等症;肝肾亏虚,腰酸腿软,阴虚血热,月经过多,崩漏带下等。
黄柏配椿皮:清热燥湿止带。用于湿热下注,带下赤白,淋漓腥臭,小便黄赤或刺痛。如樗树根丸(《摄生众妙方》)。
黄柏配白蔹:清热燥湿,消肿止痛。用于冻疮等。
黄柏配木瓜:清热除湿,舒筋通络。用于风湿热痹,下肢肿痛,或湿热下注,足膝红肿,以及湿热阻于下肢筋脉之症。
黄柏配滑石:清热祛湿。用于湿热下注膀胱所致的小便淋沥涩痛;外用湿疹、湿疮、皮炎等各种皮肤病。
3.鉴别应用
(1)生黄柏、盐黄柏、酒黄柏、黄柏炭 生黄柏性寒苦燥而沉,长于清热、燥湿、解毒,多用于治疗热毒疮疡、湿疹、黄疸。盐黄柏能增强泻相火之力,多用于治疗肾虚火旺之证。酒黄柏可缓和其苦燥之性,不伤脾胃,可增强其清利湿热、通利关节的作用,多用于治疗痢疾、湿热泄泻、热淋、带下、足痿。黄柏炭苦寒之性大减,清湿热之余尚有收涩之性,长于凉血止血,可用于治疗湿热所致的便血、尿血、崩漏等。
(2)黄柏、椿皮 两者均能清热燥湿,用于湿热带下、泻痢、疥癣湿疮,常相须为用。但椿皮收涩凉血,对血热崩漏、便血及泻痢日久不愈者也常用之。黄柏清热燥湿作用更强,应用更广,如用于湿热黄疸、足痿等,且能清泄肾经相火,常用于阴虚火旺之证。
【用量用法】 水煎服,3~12g;外用适量。
【制剂与成药】
1.口炎散:黄柏600g,硼砂400g。用于口腔炎、黏膜溃疡。外用适量,撒布患处,每日2~3次。
2.胆黄片:黄柏、青黛、胆汁等量,每片含生药1.5g。用于急性黄疸型肝炎。口服,1次3~5片,3次/天。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易伤胃气,故脾胃虚寒者忌服。
参考文献
[1] 秦民坚等.林产化学与工业,2003,23(4):42.
[2] 王衡奇等.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0,20(4):6.
[3] 杨立民等.四川中医,2004,22(10):38.
[4] 季红英.黑龙江中医药,2005,5:26.
[5] 宋书仪等.四川中医,2008,26(6):101.
[6] 梁发胜.光明中医,2008,23(6):867.
苦参
【基源】 为豆科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干燥根。
【成分研究】
1.生物碱类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等。
2.黄酮类 苦参醇、苦参丁醇等。
3.其他 氨基酸类、挥发油类、糖类、有机酸类、内酯类等。
【药理研究】
1.抗肿瘤 苦参提取物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和凋亡,抗肿瘤细胞黏附与浸润转移。
2.抗病毒 苦参素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有一定抑制作用[1]。
3.抗心律失常 氧化苦参碱能明显对抗乌头碱、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的大鼠室性心律失常。
4.对神经系统的作用 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及槐果碱具有镇静、镇痛、解热降温作用,苦参碱还具有多巴胺样作用。
【性味归经】 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功效主治】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用于湿热泻痢、黄疸;湿热带下、小便不利;阴肿阴痒,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疥癣。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低位单纯性肛漏术后 苦参40g、金银花40g、蒲公英30g、黄柏20g、菊花15g、红花10g、黄连10g等,加水1000ml,水煎30min,先熏后洗[2]。
(2)神经性皮炎 黄柏、生地黄各30g,苦参、金银花、菊花各10g,土茯苓、地肤子、蛇床子、赤芍、麦冬各15g,生甘草5g。每日1剂,水煎药,分2次口服[3]。
(3)前列腺增生症 当归15g、浙贝母10g、苦参10g、滑石(包煎)25g、炮穿山甲15g、皂角刺30g。每日1剂,分2次水煎服,30天为一个疗程[4]。
(4)真菌性阴道炎 蛇床子30g、苦参30g、地肤子20g、黄连15g、黄柏15g、苍术15g、白矾15g、百部15g、花椒15g、土荆皮15g、白鲜皮15g、紫草9g、龙胆9g。将上药(除白矾外)置砂锅内加水浓煎1500~2000ml,倒入干净盆中,冲入白矾,留药渣备二次用。高温时熏洗外阴,待温度降至适宜时坐浴,浸泡外阴及阴道30min,或将温度适宜的药液放入阴道冲洗器内自行冲洗阴道,使分泌物排出体外。每日坐浴或冲洗1次,每日1剂,7天为一个疗程,经期禁用[5]。
(5)顽固性失眠 苦参100g,百合、枣柏仁各40g。将苦参等中药加水适量,第一次煎40min,第2、3次各煎30min,将3次药液浓缩至1200ml过滤,装瓶备用,每晚临睡前1h服30ml[6]。
(6)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黄连、吴茱萸、葛根、苦参、肉豆蔻、芡实、金樱子、白芍、党参、蒲公英、败酱草、连翘、甘草等煎成汤剂200ml,早晚温服100ml[7]。
2.配伍应用
苦参配女贞子:燥润相合。用于各种癌症放疗、化疗过程中有骨髓抑制和免疫抑制反应者(《施今墨对药》)。
苦参配木香: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用于湿热所致的腹痛、泻下、里急后重等。
苦参配白鲜皮:解毒清热,利水除湿。用于湿热蕴结、小便不利、灼热涩痛等。
苦参配生地黄:清热燥湿,凉血止血。用于湿热便血、痔漏出血。如苦参地黄丸(《杂病源流犀烛》)。
苦参配蛇床子:清热燥湿止痒。用于湿热带下、阴肿阴痒。如溻痒汤(《外科正宗》)。
苦参配皂角刺:清热燥湿止痒。煎水外洗用于治疗皮肤瘙痒。如参角丸(《鸡峰普济方》)。
3.鉴别应用
(1)生苦参、苦参炭 生苦参苦寒之性较强,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水作用强,常用于治疗湿热所致的黄疸、痢疾、赤白带下及皮肤瘙痒、疥癣、阴痒。苦参炭苦寒之性减弱,增加了涩味,以止血为主,常用于治疗痔漏出血、血痢。
(2)苦参、白鲜皮 两者均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的作用,皆可治疗皮肤瘙痒、湿疮湿疹、疥癣及湿热黄疸等,常相须为用。苦参有利尿作用,除治疗皮肤病外,又可用于治疗湿热泻痢、赤白带下、阴痒、小便不利、赤涩热痛等。白鲜皮兼祛风湿作用,尚可用于风湿热痹。
(3)苦参、龙胆 两者均苦寒能清热燥湿,治湿热疮疹、阴痒、阴肿、带下及黄疸等。然苦参又能杀虫止痒、利尿,治疥癣、麻风、湿热泻痢、便血及湿热淋痛、小便不利等。龙胆长于泻肝火,治肝火上炎之头痛、目赤、耳聋、胁痛、高热抽搐、小儿急惊及带状疱疹等。
(4)苦参、秦皮 两者均苦寒而具清热燥湿解毒之功,主治湿热泻痢、肠风下血、带下色黄等。然秦皮味涩而收敛,既能清热燥湿解毒,又能收敛止痢、止带,还能清肝泻火、明目退翳,可用于肝经郁火、目赤肿痛、目生翳膜。苦参善清下焦湿热,兼能通利小便,使湿热从小便排出,又能杀虫止痒。
【用量用法】 水煎服,5~10g。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
【制剂与成药】
1.苦参总碱片:每片含氧化苦参碱45mg。用于急性菌痢、扁桃体炎、乳腺炎、盆腔炎、淋巴结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心律不齐、白细胞下降等。口服,2~4片/次,3次/天。
2.痢必灵糖衣片:苦参500g,白芍、木香各25g,每片含生药0.5g。用于菌痢、肠炎等。口服,8片/次,儿童酌减,3次/天。
【不良反应】 本品含毒性成分苦参碱,其制剂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临床不良反应率达30%以上,常见不良反应有服后上腹部灼热感、恶心、呕吐、反酸、腹泻、食欲减退等。大剂量服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中毒后可出现流涎、步态不稳、呼吸急促、脉搏快,严重者出现痉挛、惊厥、呼吸慢而不规则,甚至呼吸抑制危及生命。曾有报道服用苦参60g水煎剂而出现中毒,一般在服后20min至3h后出现[8~10]。
【中毒救治】
1.立即停药,对症处理。
2.大黄、枳实、金银花各10g,甘草6g,水煎汁,另加玄明粉12g冲服[11]。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易伤胃、伤阴,脾胃虚寒及阴虚津伤者忌用或慎用。
参考文献
[1] 刘伟等.时珍国医国药,2006,17(5):829.
[2] 王天嫱等.中医药学报,2008,36(3):60.
[3] 宋书仪等.四川中医,2008,26(6):101.
[4] 瞿立武等.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4):58.
[5] 刘军.河南中医,2007,27(7):39.
[6] 赵金洋等.陕西中医,2007,28(4):447.
[7] 段迎喜等.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2):953.
[8] 王忠山等.中国中药杂志,1993,18(4):24.
[9] 王世民等.河南中医,1995,15(4):225.
[10] 宫占风.时珍国医国药,2000,11(5)∶466.
[11] 华惠伦.动植物致毒及防治.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龙胆
【基源】 为龙胆科植物龙胆Gentiana scabra Bge.、条叶龙胆Gentiana manshurica Kitag.、三花龙胆Gentiana triflora Pall.或滇龙胆Gentiana rigescens Franch.的干燥根和根茎。
【成分研究】 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包括龙胆苦苷、当药苷、当药苦苷、龙胆碱等。
【药理研究】
1.保肝、利胆、健胃 龙胆苦苷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一定保护作用,可使肝损伤时的胆汁流量增加,能使胃液及游离盐酸分泌增加。
2.抗病原微生物 对绿脓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等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镇痛抗炎 龙胆提取物能减少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郭肿胀有抑制作用[1]。
4.耐缺氧、抗疲劳 龙胆提取物能延长小鼠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使小鼠有用肝糖原含量明显增加,乳酸含量明显降低。
5.其他 抗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作用[2]。
【炮制研究】 龙胆现代大多用生品。龙胆含糖高,难以彻底干燥,所以收割后让其堆放和发酵,然后慢慢干燥。龙胆在切制过程中,不宜用水泡,应采用浸润的方法,以防止糖分溶解丢失。因为糖的存在,往往使苷元在水中溶解度增大,稳定性增强,能使苷类更好发挥疗效。
【性味归经】 苦,寒。归肝、胆经。
【功效主治】 清热燥湿,泻肝胆火。用于湿热黄疸,阴肿阴痒,湿热带下,湿疹瘙痒;肝胆实火头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胁痛口苦,高热惊风抽搐。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慢性前列腺炎 龙胆草15g、柴胡10g、黄芩10g、栀子10g、桃仁10g、红花6g、瞿麦20g、萹蓄20g、牛膝12g、泽泻12g、车前子15g、木通10g。每日1剂,水煎后早晚分服。气虚者加黄芪30g、党参30g[3]。
(2)带状疱疹 龙胆草10g、黄芩12g、车前子12g、泽泻12g、木通10g、当归6g、柴胡10g、生地黄20g、栀子12g、金银花12g、连翘12g、板蓝根30g、土茯苓20g。每日1剂,水煎服,10日为一个疗程[4]。
(3)小儿多发性抽动症 龙胆草4~6g,黄芩、焦栀子、泽泻、柴胡、生地黄、白芍各10g,钩藤6~10g,全蝎1~2g,生甘草3~6g。每日1剂,水煎服,1个月为一个疗程[5]。
(4)盗汗 龙胆草6g、黄芩9g、栀子9g、泽泻12g、车前子(另包)9g、当归9g、玄参9g、生地黄9g、黄芪12g、炙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两次服。7日为一个疗程[6]。
2.配伍应用
(1)用于清热燥湿
龙胆配栀子、大黄:清利肝胆湿热。用于湿热黄疸。如龙胆散(《太平圣惠方》)。
龙胆配泽泻、木通:清利下焦湿热。用于湿热下注,阴肿阴痒,湿疹瘙痒,小便淋浊,带下黄臭。如龙胆泻肝汤(《医方集解》)。
龙胆配苦参:清利肝胆湿热。用于湿热黄疸。如苦参丸(《杂病源流犀烛》)。
(2)用于泻肝胆火
龙胆配大黄:泻火解毒,清利下焦。用于肝胆实火上炎所致的胁痛、口苦、目赤等症;肝胆湿热郁蒸之黄疸、热痢、阴囊湿肿;火盛迫血妄行而致的吐衄、惊狂等症(《施今墨对药》)。
龙胆配钩藤:清肝胆实火,平息肝风。用于肝胆实火,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呕吐抽搐等症。
龙胆配石决明:平肝阳,清肝火。用于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之头目昏痛、目赤肿痛;肝经火盛,热极生风之惊风、手足抽搐。
龙胆配黄芩、栀子:清泻肝胆实火。用于肝火头痛、目赤耳聋、胁痛口苦。
【用量用法】 水煎服,3~6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搽。
【制剂与成药】
1.复方龙胆酊:1000ml复方龙胆酊含龙胆100g、橙皮40g、豆蔻10g。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胃腹气胀。口服,2~4ml/次,3次/天。
2.龙胆泻肝片(胶囊、颗粒、口服液、水泛丸):由龙胆草、柴胡、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子、当归、地黄、甘草组成。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疼痛、胁痛口苦、尿赤涩痛、湿热带下。口服,片剂,4~6片/次,3次/天;胶囊剂,2~3粒/次,3次/天;水泛丸,3~6g/次,2次/天。
【不良反应】 本品饭后服用或用量过大,可使消化功能减退,消化液分泌减少,并可出现头痛、颜面潮红、眩晕等不良反应。
【使用注意】 本品苦寒,易伤胃气,故脾胃虚寒及无湿热实火者忌服。
参考文献
[1] 金香子等.时珍国医国药,2005,16(9):842.
[2] 张学武等.四川中医,2005,23(5):18.
[3] 杨名滨等.实用中医药杂志,2008,24(4):209.
[4] 顾玉潜.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8,25(1):29.
[5] 倪晓红.中国中医药科技,2007,14(2):67.
[6] 牛玉凤等.湖北中医杂志,2006,28(8):38.
秦皮
【异名】 蜡树皮。
【基源】 为木犀科植物苦枥白蜡树Fraxinus rhynchophylla Hance、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Roxb.、尖叶白蜡树Fraxinus szaboana Lingelsh.或宿柱白蜡树Fraxinus stylosa Lingelsh.的干燥枝皮或干皮。
【成分研究】
1.香豆素类 秦皮甲素、秦皮乙素、秦皮苷、秦皮素等。
2.甾体类 β-谷甾醇、胡萝卜苷、熊果酸、三十三烷酸等。
3.其他 酚类、鞣质等。
【药理研究】
1.抗炎 秦皮中的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和秦皮苷均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2.止咳平喘 秦皮甲素、秦皮乙素为秦皮止咳平喘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
3.抗病原微生物 秦皮可抑制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微生物,秦皮乙素为有效成分。
4.抗肿瘤 秦皮甲素、秦皮乙素对肿瘤细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秦皮乙素可通过阻滞G1期,抑制白血病细胞的增殖。
5.其他 保护中枢神经系统、利尿、止汗、抗凝、抗过敏、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等作用[1]。
【性味归经】 苦、涩,寒。归肝、胆、大肠经。
【功效主治】 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用于湿热泻痢,带下阴痒;肝热目赤肿痛,目生翳膜。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秦皮、秦艽、防风、柴胡各10g,大青叶、金银花各30g,玄参、赤芍各15g,薄荷、甘草各6g。水煎服,每日1剂[2]。
(2)溃疡性结肠炎 白头翁15g、黄柏10g、黄连8g、秦皮15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早晚各1次,15日为一个疗程,可连服2~4个疗程[3]。
(3)慢性腹泻 秦皮、白头翁各20g,黄柏15g,黄连10g,败酱草、蒲公英、金银花各30g。每剂药加水煎2次,其浓缩药液约200ml。待药液温度降至37~40℃,灌肠,滴入速度控制在60滴/min左右,滴完后平卧休息2h。每日1次[4]。
2.配伍应用
(1)用于清热燥湿,解毒,止痢
秦皮配白头翁:清肝解毒,凉血止血,清化湿热。用于湿热带下,崩漏,阴痒,湿热痢疾,热淋;肝经湿热之目赤肿痛。
秦皮配败酱草:清解肠间湿热瘀毒。用于湿热泻痢、便下脓血及湿热带下。
秦皮配萆薢:清热利湿祛浊。用于湿热浊邪,小便混浊,白带过多,湿热痹证。
(2)用于明目
秦皮配菊花:清肝明目。用于肝经风热,目赤肿痛。
秦皮配秦艽:清肝明目退翳。用于肝经风热,目赤生翳。如秦皮汤(《眼科龙木论》)。
【用量用法】 水煎服,6~12g;外用适量,煎洗患处。
【不良反应】 口服秦皮煎剂,少数患者可致呕吐。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服。
参考文献
[1] 汪国松等.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2007,22(3):108.
[2] 徐艳等.河南中医,2008,28(5):52.
[3] 唐尚友等.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11):848.
[4] 刘竹凤等.陕西中医,2005,26(12):1331.
十大功劳叶
【异名】 功劳叶。
【基源】 为小檗科植物阔叶十大功劳Mahonia bealei(Fort.)Carr.的叶。
【成分研究】 主要为生物碱类,如小檗碱、小檗胺、药根碱、巴马汀、木兰花碱等。
【药理研究】
1.抗菌 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有轻度抑制作用,发挥作用的主要为小檗碱类生物碱。
2.其他 药根碱、四氢药根碱、巴马汀盐类低浓度时能促进离体肠管的自发运动,高浓度时引起肌张力升高,运动受抑;还可引起短暂的血压下降[1]。
【性味归经】 苦,凉。归肺、肝、肾经。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燥湿,补肺益肾。用于肺痨咯血,骨蒸潮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湿热黄疸,带下,痢疾,风火牙痛,目赤肿痛,痈肿疮疡。
【临床应用】
1. 单方验方
(1)溃疡性结肠炎 十大功劳叶16g、半边莲15g、穿心莲9g、金莲花12g、半枝莲10g、马齿苋18g、木香8g、炒砂仁8g、甜石莲子35g、罂粟壳9g。每天1剂,2次煎成500ml,每次服140ml,每日3次。余下80ml每日分2次保留灌肠[2]。
(2)风火牙痛 十大功劳叶9g,水煎顿服,每日1剂,痛甚者服2剂(《江西经验方》)。
2.配伍应用
十大功劳叶配漏芦:清热解毒,祛风消肿。用于湿热痹证。
十大功劳叶配沙参、川贝母:清热养阴,润肺止咳。用于肺痨咳嗽,干咳少痰,骨蒸潮热。
十大功劳叶配女贞子、枸杞子:养阴益肾。用于肾虚腰膝酸痛,头晕耳鸣。
3.鉴别应用
十大功劳叶、十大功劳:两者为同一植物不同药用部位。十大功劳叶用其叶,又称功劳叶;十大功劳用其根,又称刺黄连、土黄连。两者在清热解毒、清热燥湿功效上有相似之处,都可用于湿热黄疸、泻痢及胃火牙痛、肝火目赤肿痛及痈肿疮疡等。十大功劳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更强,可以作为黄连、黄柏代用品使用;十大功劳叶尚有补益肺肾作用,既可清实热,亦可清虚热,可用治肺痨咯血、骨蒸潮热、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
【用量用法】 水煎服,6~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参考文献
[1]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三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 牟科媛.广西中医药,2001,24(2):22.
三颗针
【基源】 为小檗科植物拟猪豪猪刺 Berberis soulieana Schneid. 、小黄连刺Berberis wilsonae Hemsl.、细叶小檗 Berberis poiretii Schneid. 或匙叶小檗 Berberis vernae Schneid. 等同属数种植物的干燥根或茎皮。
【成分研究】
1.生物碱类 三颗针含有多种生物碱,包括小檗碱型生物碱(小檗碱、黄连碱、小檗红碱、巴马亭、非洲防己碱、药根碱、表小檗碱、四氢小檗碱等),双苄基异喹啉型生物碱(小檗胺、尖刺碱、黄芦木碱、月桂小檗碱、黄杨小檗明碱、黄皮树碱、异粉防己碱等),以及阿扑芬类生物碱、阿扑芬-异喹啉类生物碱和简单异喹啉类生物碱等。
2.其他 β-谷甾醇、胡萝卜苷、表木栓醇、槲皮素、蒲公英醇等[1]。
【药理研究】
1.抗病原微生物 三颗针所含小檗碱、黄连碱、巴马亭和药根碱在体外对金葡球菌、表葡球菌、痢疾杆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2]。
2.对血液及淋巴系统的作用 腹腔内注射小檗胺抑制环磷酰胺所致大鼠或犬的白细胞降低,减轻白细胞下降程度,并使停止注射环磷酰胺后白细胞回升更快,同时上升血小板水平[3]。
3.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降压:三颗针流浸膏对麻醉猫有明显的降压作用;(2)负性肌力作用:小檗胺能抑制豚鼠离体心房的收缩力,降低自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ERP),但对兴奋性无影响;(3)对心肌缺血及心肌梗死的保护作用:在兔和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上观察到小檗胺对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它可使梗死面积缩小,对抗家兔冠脉结扎后引起的磷酸肌酸激酶(CPK)及游离脂肪酸(FFA)在血中含量的增加,也可抑制大鼠急性缺血造成的FFA的升高;(4)抗心律失常:小檗胺明显对抗乌头碱引起的大鼠心律失常,明显延长毒毛花苷G诱发豚鼠心律失常出现的时间及存活时间;缩短氯化钙-乙酰胆碱引起小鼠房颤(扑)的持续时间,提高家兔电致颤阈值,抗心律失常作用可能与抑制钙和钠通道有关[4, 5]。
4.利胆 小檗胺能降低胆囊的紧张度,减少收缩次数,增加胆汁流量;小檗胺可刺激胆汁分泌,增加胆红素的排泄量[1]。
5.抗肿瘤 小檗碱能抑制癌细胞MGC-803 的生长,其作用与抑制增殖和诱导凋亡相关[1]。
6.降血糖 小檗碱和黄连碱对糖尿病小鼠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二者的作用与二甲双胍比较无显著性差别[2]。
7.其他 抗炎、抗老年痴呆作用等[2]。
【性味归经】 苦,寒;有毒。归肝、胃、大肠经。
【功效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泻痢,黄疸,湿疹,咽痛目赤,聤耳流脓,痈肿疮毒。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小儿腹泻 苗族药验方小儿泻停方(三颗针、黄芩、苦参、五倍子各5g),水煎服[6]。
(2)口腔炎 三颗针、马齿苋各30g,野菊花15g,甘草9g。水煎服,日服2~3次[7]。
2.配伍应用
(1)用于清热燥湿
三棵针配秦皮:清热燥湿止痢。用于湿热泻痢。
三棵针配茵陈:清热燥湿、利胆退黄。用于湿热黄疸。
三棵针配滑石:清热收湿敛疮。用于湿疹。
(2)用于泻火解毒
三棵针配金银花、野菊花:清热泻火解毒。用于疮痈肿痛、咽喉肿痛。
三棵针配龙胆、栀子:清热泻火解毒。用于肝火上攻,目赤肿痛。
【用量用法】 水煎服,9~15g。外用适量,研末敷。
【制剂与成药】 三颗针片:每片含干浸膏0.5g。用于急性肠炎、菌痢、咽喉炎、结膜炎、口腔炎、疮疖肿毒等。口服,每次2~4片,每日3次。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用。
参考文献
[1] 范东旭,包海鹰.人参研究,2012,2(24):55.
[2] 曹阳等.现代药物与临床,2013,6(28):1012.
[3] 阎小洪等.中国药理学通报,1991,5(7):381.
[4] 李建红.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4(11):117.
[5] 郭治彬,付金国.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8(25):765.
[6] 田维毅等.四川中医,2006,24(8):97~98.
[7] 宋立人等.现代中药学大辞典,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84.
白鲜皮
【基源】 为芸香科植物白鲜Dictamnus dasycarpus Turcz.的干燥根皮。
【成分研究】
1.生物碱类 白鲜碱、茵芋碱等。
2.内酯类 黄柏酮等。
3.倍半萜及其苷类 β-谷甾醇、柠檬苦素、汉黄芩素等。
【药理研究】
1.抗菌 白鲜皮水煎剂对各种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白鲜皮乙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2.解热 新鲜白鲜皮水浸液对发热家兔有解热作用。
3.对免疫系统的作用 白鲜皮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抑制作用,其多糖类物质能提高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1]。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白鲜皮对离体蛙心有兴奋作用,使心肌张力增加,每分输出量增加,对离体兔耳血管有明显的收缩作用。
5.其他 耐缺氧、抗疲劳、抗生育、抗肿瘤等作用。
【性味归经】 苦,寒。归脾、胃、膀胱经。
【功效主治】 清热燥湿,祛风解毒。用于湿热疮毒,湿疹,疥癣;湿热黄疸,风湿热痹。
【临床应用】
1.单方验方
(1)急性湿疹 生地黄30g、当归9g、赤芍9g、黄芩9g、苦参9g、苍耳子9g、白鲜皮9g、地肤子9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3次,前2煎早晚内服,第3煎药液浸多层纱布湿敷患处,20日为一个疗程[2]。
(2)面部脂溢性皮炎 金银花12g,连翘10g,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钩藤各15g,竹叶10g,生地黄15g,牡丹皮6g,银柴胡10g,珍珠母15g,白芍、白鲜皮各10g,甘草6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ml,每日2次,饭后服,15日为一个疗程,连服2~3个疗程[3]。
(3)外阴白斑 白鲜皮、地肤子、蛇床子各30g。加水150ml,浸泡5min。苦参30g,加水150ml,浸泡5min,分别煎煮15min。两液合并再煮10min,过滤,浓缩至200ml,用100ml药液加500ml温开水稀释,坐浴15min,每日2次,15日为一个疗程[4]。
2.配伍应用
白鲜皮配白蔹:解毒敛疮,生肌止痒。用于湿热疮疡,痈肿疮毒,皮肤瘙痒,烧烫伤。
白鲜皮配茵陈:利湿退黄。用于湿热黄疸。
白鲜皮配土茯苓:清热解毒,利关节。用于梅毒或因毒服汞剂而致肢体拘挛者。
白鲜皮配地肤子:清热燥湿,祛风止痒。用于各类皮肤瘙痒、疥癣等。
白鲜皮配豨莶草:祛风除湿止痒。用于风疹湿疮,皮肤瘙痒。
3. 鉴别应用
(1)白鲜皮、土荆皮 两者都是皮肤病常用药物。白鲜皮具有清热燥湿、祛风解毒功效,常用于湿疹、皮炎、疥癣,内服外用均可;土荆皮有毒,具有杀虫、止痒功效,常用于体癣、手足癣、湿疹、皮肤瘙痒,其制剂仅供外用不宜内服。
(2)白鲜皮、地肤子 两者都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所以治疗皮肤湿疹、皮肤瘙痒症常配伍同用。但地肤子尚能利尿通淋,常用于淋证小便涩痛。
【用量用法】 水煎服,5~10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粉敷。
【制剂与成药】 复方白鲜皮酊:白鲜皮50g,木槿皮150g,95%乙醇1000ml,每毫升含生药0.2g。用于脚癣、湿疹及疥癣等。外用,1日数次。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用。
参考文献
[1]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三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 彭希亮.国医论坛,2008,23(5):24.
[3] 周云燕.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8):512.
[4] 杨永忠.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4(4):188.
椿皮
【异名】 樗根皮,臭椿皮,苦椿皮。
【基源】 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Mill.)Swingle的干燥根皮或干皮。
【成分研究】
1.内酯类 臭椿苦内酯、臭椿苦酮、苦木素等。
2.有机酸类 丁香酸、香草酸等。
3.甾体类 β-谷甾醇等。
4.其他 鞣质、赭红、D-甘露醇等。
【药理研究】
1.抗菌 体外实验,椿皮水煎剂对福氏痢疾杆菌、宋氏痢疾杆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制作用。
2.抗肿瘤 抗肿瘤的有效成分为臭椿双内酯及尚未鉴定的成分[1]。
3.驱虫 椿皮具有驱蛔虫作用。
【性味归经】 苦、涩,寒。归大肠、胃、肝经。
【功效主治】 清热燥湿,止带止泻,收涩止血。用于湿热泻痢,久泻久痢,赤白带下;崩漏,痔疮便血。
【临床应用】
1. 单方验方
(1)真菌性阴道炎 内服方:萆薢、土茯苓、蒲公英、茯苓各20g,萹蓄、椿皮、黄柏、车前子、山药各15g,白术、野菊花、贯众各10g,黄连6g。每日1剂,水煎服,早晚各1次。经净后开始服,10日为一个疗程,总疗程3个月。外洗方:蒲公英、苦参、蛇床子各30g,黄柏20g,黄连、枯矾各10g,川椒6g。水煎后熏洗外阴并坐浴15min,每日1次,总疗程3个月[2]。
(2)湿热带下 蒲公英30g、大血藤30g、椿皮30g、败酱草15g、赤芍15g、牡丹皮12g、延胡索15g、川楝子12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5天为一个疗程[3]。
(3)溃疡性结肠炎 秦皮15g、椿根白皮15g、石榴皮15g。湿热毒型加忍冬藤20g,寒湿毒型加吴茱萸10g。水煎服,每日1剂[4]。
2.鉴别应用
臭椿皮、香椿皮:古时称臭椿皮为樗皮,香椿皮为椿皮。但目前大部分地区商品椿皮药材多是臭椿皮,即苦木科植物臭椿的干燥根皮或干皮,仅部分地区如四川、贵州等地以楝科植物香椿Toona sinensis(A.Juss.)的干皮和根皮入药用。《本草纲目》称“椿皮色赤而香,樗皮色白而臭……盖椿皮入血分而性涩,樗皮入气分而性利,不可不辨。其主治之功虽同,而涩利之效则异。”故凡血分受病而出血者,宜用椿根皮(香椿皮),气分受病而湿热盛者,宜用樗根皮(臭椿皮)。
【用量用法】 水煎服,6~9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 脾胃虚寒者慎用。
参考文献
[1] 肖培根.新编中药志:第三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
[2] 朱慧萍.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2):84.
[3] 施志林等.光明中医,2006,21(8):82.
[4] 康承君等.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6,14(3):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