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社会美
4.1 复习笔记
一、什么是社会美
(一)社会美与善
1社会美的表现:各种积极肯定的生活形象。它不仅根源于实践,而且本身就是实践的最直接的表现。
2社会美与善的联系和区别
(1)社会美与善有密切联系,但不同于善。
(2)具体区别
①善直接与功利相联系,集中表现为人的利益与需要;
②社会美虽以善为前提,但功利的直接性已消溶在感性的形式中,它成为人在社会实践中品德、智慧、性格、才能等的积极肯定。
(二)社会美的具体内容
1社会美包括人的美、劳动产品的美、劳动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美等等。
2社会美表现为人本身的美,表现在那些作为革命实践主体的先进人物身上。社会美是美的最早存在形态之一。
3表现在劳动产品上,这主要是指那些已经改变自然原有的感性形式的劳动产品。
4环境美,如劳动环境、生活环境等,它也是构成社会美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人的美
(一)人的美和理想有紧密的联系
1社会美直接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
(1)人的美和真、善有着紧密的联系。因为人们的自由创造是在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就离不开真;而创造的目的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功利目的和实践中的进步要求,这就离不开善。
(2)人们在进行自由创造时并不限于某一直接的具体的目的,随着人类对社会和自然规律的越来越全面的认识,人们还可以更全面地确定自己活动的长远目的。
(3)在人们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中具有理想的性质。在美的理想中充满了对未来生活图景的富有激情的想象,它是人们在头脑中创造新世界的蓝图,也是人的精神美的集中表现。
2人在生活中所抱的各种自觉的目的和意图的具体分析
(1)在现实生活中一切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但是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由于所处的社会地位的不同,每个人的活动目的也就不同。
(2)有的人认为生活的目的就在于追求私利。在这种人看来,所谓“理想”就是有“利”可“想”,“前途”就是有“钱”可“图”。在他们心中人生的目的就是个人享乐。
(3)另一些人有着崇高的理想,在理想中集中地反映了真和善,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民的利益。
3人的美和理想的密切联系
(1)社会生活的美的本质
它属于人的社会实践,是生活本身所固有的。但是人的社会实践又是有目的有意识的人的活动。
①研究社会美的时候不能脱离开人的理想,人们创造历史是在一定理想指导下去创造历史,生活的理想是为了创造理想的生活。人的心灵美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成为生活形象的丰富的内涵。
②强调理想的作用,是为了说明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并不是指人的一些偶然意图、动机,而是说明人的自由自觉活动是和真、善相结合的。
(2)理想:以真善为内容,对未来生活图景充满激情的想象
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的实践,在实践中转化为客观的生活形象,才能形成社会生活的美,不论是人物、事件、场景作为美的生活形象都是在实践中产生。
(3)现实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与理想的密切关系
①美好事物是人们在一定理想指导下长期艰苦实践的结果,因此这些美好事物的诞生,体现着理想的胜利;
②在现实生活中那些新生事物的美,体现着人对生活的创造,由于这些新生事物体现了进步的社会实践要求,体现了人类未来的理想生活的萌芽,因此具有充沛的生命力。实现未来美的理想就要从浇灌这些美好新生的事物着手。
(4)了解理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的意义
①对于人们深刻掌握社会美的特点有重要意义;
②使人们更自觉地在艺术创作方法上运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
(二)人的美重在内容
1人的美和人的本质有密切的联系
(1)这是人的美和自然美的一个重要区别
①自然美一般是侧重在形式;
②人的美是在形象中体现了某种内在的、更深刻的东西,如理想、品质、聪明才智等。
(2)人们处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人的美更是侧重于精神内涵
①人物形象的美在于它体现了社会实践的前进要求和人的进步理想。
②社会美,特别是人的形象的美都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并侧重于内容。
2人的内在美是有持久性:即内在美不像生理特征那样易于消逝
(1)人的内在美的持久性是由于人的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2)人的品德性格是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个人的品德往往意味着他的经历。
3内在美的显现更为生动丰富
(1)“精神美”、“心灵美”,并不是抽象的,不可感知的。任何美都有它的感性形式。
(2)人的形象的两种感性形式
①外在的形式美;
②内在品质的外部表现:主要是通过表情、动作、语言、风度等表现出来,成为心灵的光辉。
(3)长相的美实际上是一种形式美,而表情、动作、语言却和人的内在品质、精神有着密切联系
(4)不同情感会引起外形的不同变化
①人物的感情从面部显露出来。
②人物的情感从体态动作上表现出来。动作的美由于具有某种精神内涵而更有魅力。动作的审美意义在戏剧、舞蹈中体现得最鲜明,往往一个最精彩的细微动作,可以表达出用许多语言也难以描述的情感。
③中外许多杰出的艺术家都很重视观察、研究表情、动作和人的内在品质的关系。
4内在美对人的精神生活能产生更深刻的影响
(1)人的长相的漂亮是属于形式美,人们对形式美的要求也是正常的。
(2)从美学上所说的美不仅是形式的美,更重要的是指那种“充内形外”之美。这比漂亮的含义要深刻得多,丰富得多。
①人物形象美还涉及形式美。如在人的服饰上就有形式美的问题。
②人的服饰有形式美的问题,但不仅是形式美的问题,还体现着人的精神面貌。
(3)善和美之间往往存在着矛盾,即善的品质和形式美往往不一致。
①原因:这主要是由于人的心灵美与形式美之间矛盾引起的。品德好的人,不一定长相也漂亮。
②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几种情况
a.内在品质好,但外貌有缺陷
“人丑心俊”,或称为“内秀”。对这种人的美往往不是一接触就能发现或深刻感受到的,因此需要有一个熟悉了解的过程,而形式美(如长相)是可以不假思索,一眼看上去就觉得美。
b.内在品质很坏,外貌却长得很漂亮
人们称这种人是“绣花枕头”。对于这种“绣花枕头”式的人物,也需要有一个由表及里的熟悉了解过程,一旦了解到他的坏的品质,对他的外在特征便会产生不同的感受。
三、劳动产品的美和环境美
(一)劳动产品的美
1劳动产品的美:是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的物化形态;是在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中肯定人的本质的一种普遍形式。人的本质不仅表现在劳动上,而且也从产品中得到确证。
2劳动产品的美,一般都是实用和美的结合
(1)人的创造、智慧和力量,不仅表现在产品的实用功能上,也表现在形式上,特别是表现在功能与形式法则结合上。
(2)美和实用的结合是劳动者创造和智慧的表现。
3劳动产品的美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劳动产品的美都是和实用直接相联系,是在实用的基础上体现一定时代的审美趣味,给人精神上以广泛的影响。
4劳动产品的美的内容:包括产品的功能美、产品的造型美、产品的质料美、产品的色彩美等。
5技术美学
(1)技术美学:把美学运用到技术的领域,又称“工业美学”、“生产美学”。
(2)技术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劳动产品如何满足人的全面需要,既要满足人们的实用需要,又要满足人的审美需要。
(3)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①在衡量产品的质量时,不仅看是否符合技术标准、规格,而且要求美观。
②对物质产品质量的要求应是实用性、科学性和审美性的有机结合。
③美和实用的结合,在不同产品中有不同要求。有的产品审美因素占的比重较大,有的产品审美因素占的比重较小。
(二)环境美
1环境的广义与狭义的理解
(1)广义:指人在现实中各种外部条件(包括社会和自然)的总和。
(2)狭义:指生活、劳动的具体场所。
2环境与人的关系
(1)人创造了环境,反过来环境又给人以影响。
(2)人不仅有意识有目的地去制造各种产品,而且按照一定的意图去安排环境。
(3)环境的安排首先要考虑活动的方便,同时还要求美观。外部环境常常表现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并且对人的精神产生影响。
3城市建设方面的专家在总结我国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城市美的深刻见解
(1)对城市美的理解
①从广义理解城市美,“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也反映了精神文明的积累。……城市是文化的体现”。
②从狭义理解城市美,“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环境,需要有美好的空间和景观……它们有着比建筑美学更为广泛的内容”。
(2)城市美的创造和欣赏(宏观方面研究环境美)
①系统地论述了城市美产生于整体的完善,城市美不仅着眼于单幢建筑和建筑群组的结合,还要着眼于建筑物与自然的结合,而更重要的要着眼于人。
②论述了城市特色的美。这种个性可从城市的整体上去发展,在城市的整体中体现特色的美。城市特色的美还可以从个体建筑中去发展。
(3)日常生活中的环境美化问题
①生活环境的安排首先要考虑活动的方便,同时也要注意美观,体现一种审美趣味。
②在创造正常的劳动环境方面,色彩和光线具有特殊地位,因为它们可以刺激和稳定人的神经系统和心理状态,从而提高或降低劳动者的工作效率。
③合理地安排劳动环境既可以提高劳动效率,又可以使劳动环境美化,从而对劳动者的精神状态产生良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