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基于微观产品质量的经济发展质量理论
一、微观产品质量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一般理论
根据第二节的定义,经济发展质量的考察维度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投入-产出效率、社会福利和产品标准能力五个方面。据此,可以得出经济发展质量的函数,如(1-1)式所示:
其中,EDQ代表经济发展质量;e代表经济总量可持续增长,x代表投入-产出效率,y代表经济结构状态,z代表社会福利,s代表产品标准能力;ξ为随机项,代表不能被这五个变量解释的部分。
要验证微观产品质量Q与宏观经济发展质量EDQ之间的关系,就必须具体分析产品质量Q与经济增长e、投入-产出效率x、经济结构状态y、福利水平z及产品标准能力s之间的关系。
推理1:在投入总量相同的条件下,产品质量水平决定最终的产出数量。
产品质量可靠,是市场中的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持续运行的前提。产品质量水平持续下降,会导致市场的萎缩甚至消失(Akerlof,1970),因为质量是隐含于产品之中的一种特性,只有产品质量符合需求,消费者才会购买,企业才能实现效益并投入新的生产和投资(蒋春华,2013)。好的产品质量,可以提高居民的消费支出;不好的产品质量,会抑制居民的消费支出。要素投入量相同的情况下,质量功能的提升,可以显著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促使消费者淘汰已在使用的产品,购买质量水平更高的同类产品,从而直接导致产出规模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出口,都可以依靠产品质量来激发新的活力。在不增加物质资本投入的情况下,通过产品质量的投入,就可以在现有资源的约束下达到更高的产出水平,从而实现GDP依靠内生动力的更高质量的增长。
据此,可以得出产品质量Q与经济增长e之间的关系,表示为(1-2)式:
推理2:微观产品质量是最具普遍性的效率驱动要素。
经济发展质量在结果上的另一个重要表现,就是要以尽可能低的资源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说到底,技术、人才和管理等创新要素的最终表现,都是具体的微观产品质量。即使是技术这一要素,如果不能有效地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也不一定能转化成生产力。相较于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而言,质量创新是每一个企业、组织和个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先进的技术或科技人才,依然可以通过生产更高质量的产品来获得市场的高回报,产品质量创新相对于技术创新而言更具有普遍性和一般性,它是一国强大的普遍性要素(程虹等,2013)。因此,高质量的产品能够在不增加要素投入的前提下,基于价格的自由竞争进行自我调节,带动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流向优质产品的生产者,从而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要素的产出率。
据此,可以得出产品质量Q与投入-产出效率x之间的关系,表示为(1-3)式:
推理3:微观产品质量有利于提高国内消费需求,优化宏观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
结构优化是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殷德生等,2013)。经济结构优化最为重要的方面就是拉动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比例要均衡。投资驱动型经济增长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有助于经济完成积累并快速地增长,而到了一定阶段以后,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将递减,因而一国经济要获得持续稳定的增长应更多地将经济增长的动力转移到最终消费需求的扩大上来,尤其是国内最终消费需求的扩大。质量的提升可以显著地改善消费者的满意度,不断地形成消费热点,促进需求的不断扩大。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产品的同质化越来越明显,在同质化的产品中,质量是最重要的稀缺资源。产品质量,是决定消费者做出购买决策最为重要的因素(王志刚等,2013)。高质量的产品永远是稀缺的,高质量的产品能够创造出新需求,将潜在的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在此基础上形成稳定的消费环境,从而支撑经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产品质量是提升需求特别是提升国内需求最为重要的动力,是驱动宏观经济增长转移到消费上来的重要要素。
据此,可以得出产品质量Q与经济结构状态y之间的关系,表示为(1-4)式:
推理4:微观产品质量有利于提高劳动者报酬,是实现社会收入分配公平的基础性要素。
经济发展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的福利水平,就是要让经济发展的成果尽可能公平地为社会成员所享有(宋斌,2013),劳动者有获得更高报酬的机会与能力(Sen,1998:5)。一个重视微观产品质量生产的经济,对于提高劳动者报酬是至关重要的。在现代经济中,人们对质量的需求变得日益个性化和多元化,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性的前提下,产品要更加的个性化才能实现更高的附加值,因此产品的生产过程需要更加密集的劳动投入,当然这并不是简单的劳动投入,而是技术工人的劳动投入(程虹等,2013)。企业如果将质量放在重要的位置,就会产生大量的技术工人需求,其在产品的附加值生产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能够获得较高的报酬。熟练技术工人的不断成长,是一个社会人力资本整体水平不断上升的过程,当整个社会的人力资本提升以后,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就能够不断提升,从而促进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收入分配更加公平。
据此,可以得出微观产品质量Q与福利水平z之间的关系,表示为(1-5)式:
推理5:微观产品质量的加总构成了宏观经济的标准能力。
产品质量的外在表现就是其生产过程中所采用的标准的高低,如果一件产品的生产过程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满足各类标准(对我国而言,较为通用的衡量标准是各类国际标准),就能够使得产品在安全性、环保性、劳工福利、社会责任等方面都更加符合社会需求,从而体现更高的质量。因此,一般而言,较高的质量也就代表了其满足较高质量标准的能力。宏观经济是具体的微观产品的加总,其总体满足标准的能力也就是微观产品满足标准能力的加总。因此微观产品质量决定了宏观经济满足标准的能力。
据此,可以得出产品质量Q与标准能力s之间的关系,表示为(1-6)式:
依据(1-2)、(1-3)、(1-4)、(1-5)和(1-6)式,结合(1-1)式,可以得到产品质量Q与经济发展质量EDQ的关系模型,如(1-7)式所示:
其中,EDQ代表宏观经济发展质量,Q代表微观产品质量;e代表经济增长,x代表投入产出效率,y代表经济结构状态,z代表福利水平;ξ、ζ为随机项。
依据模型(1-7)式可以看出,宏观经济发展质量是关于微观产品质量的函数。同时由,可见微观产品质量水平越高,经济发展质量的水平也越高。根据理论推导,微观产品质量通过价格、交换形成的自由竞争市场机制,可以引导资源、要素不断向高质量产品的生产用途上流动,从而驱动GDP、投入-产出效率、消费结构、福利水平和产品标准能力持续提升,继而实现宏观经济有质量的增长。
二、基于微观产品质量的经济发展质量一般理论与已有的一般理论的比较
国内外已有的经济发展质量理论的共同特征就是结构调整的宏观思路,不管是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还是社会幸福感的提升,其理论假设就是要通过政府的宏观政策调整来实现这些目标。
基于微观产品质量的经济发展质量一般理论与已有的一般理论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基本概念、动力机制以及政策建议三个方面,如表2-1所示。
表2-1 宏观经济发展质量一般理论:两种不同思路的比较
从表2-1中可以看到,本章所提出的基于微观产品质量的宏观经济发展质量一般理论与已有的一般性理论在基本概念、动力机制以及政策建议上都存在着区别,而其最为关键的区别在于,已有的经济发展质量一般理论强调的是政府对于经济发展质量实现的主导作用,是一条“自上而下”的宏观思路;而本章提出的一般理论强调的是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让微观产品质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核心动力,是“自下而上”的微观思路。基于微观产品质量的宏观经济发展质量一般理论认为,市场化是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程虹等,2013),因而是经济发展质量的根本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