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名胜古迹畅游通(美丽中国系列)](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296/26797296/b_26797296.jpg)
明十三陵 皇家陵墓群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67DF4/15255318605972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4_0001.jpg?sign=1738899405-P5sZul85HhtZFnxhnISVbTUm4Xx2vvwk-0-893851723fb19d214f1401e0aa5ca260)
明十三陵,是明朝皇帝朱棣迁都北京后的13位皇帝陵墓的简称,它位于北京市西北的昌平区天寿山上,陵区面积达40多平方千米,是历代陵寝建筑中埋葬皇帝最多的。该陵区自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间开始动工,直到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入墓,先后经过了长达230多年的时间,共修建了13位皇帝和23位皇后的陵墓,以及诸多的后宫嫔妃和皇子皇孙也在此下葬。明十三陵四周群山环抱,绿水相绕,而陵园规模宏大、建筑雄伟、体制完善、结构严谨,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
我国古代的历代帝王和王公贵胄都十分重视自己的身后事,都把陵墓建造得富丽堂皇,这13座皇帝的陵寝皆是仿造皇宫建造的,显示了帝王唯我独尊的地位和君临天下的睥睨气势。在建造格局上,不管是选址或者是规划设计,这些陵寝建筑都与自然和谐统一。
青山环抱、绿水相绕的明十三陵名堂开阔,各个陵寝背依山、面向水,风景十分优美,同时雄伟的建筑也显示皇帝陵寝肃穆庄严和恢宏的气势。著名古建筑专家罗哲文评价说:“明十三陵建筑价值极高,长陵的楠木殿其规模是全国唯一的,石雕工艺精湛,明十三陵无论是从建筑形式,还是建筑结构,或建筑艺术上看,是明代建筑的实物历史。”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67DF4/15255318605972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5_0001.jpg?sign=1738899405-E1nHpzoZkIcW0tKmixiLjE6a5HnUFe0g-0-0498ea26a61d50ac1ac2e5542c89788b)
明武宗及其皇后的陵墓康陵,是拥有砖碑铭文最多的一座。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67DF4/15255318605972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5_0002.jpg?sign=1738899405-1VjBjbDSC0bP5qiTaGG7OTCdl4Pedp8s-0-eef62bb05eee9c32a550aaccc068f71e)
神道是通向死者之道,即为墓道之意。图为斑驳的康陵神道。
旅游小贴士
地理位置:北京市昌平区
最佳时节:3~5月、9~11月
开放时间:(4月1日至10月31日)08∶00~17∶00;(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08∶30~17∶00
旅游景点:长陵、定陵、昭陵、神路、康陵
特别注意:每个景点的开放时间略有差异,注意时间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67DF4/15255318605972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6_0001.jpg?sign=1738899405-zIfzOaD2ISH5X0SmEE9TiPYRktfZE7xK-0-940477032541e21f6b6f5a7d6e95c330)
明穆宗及其皇后的昭陵,是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修葺复原的陵园。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67DF4/15255318605972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6_0002.jpg?sign=1738899405-3bjUE0Qluv72tMjvs1IEqpdZNnPurjBm-0-9d17d8a7e5ac71980d684c750d326d2e)
庄严肃穆的神功圣德碑亭和巍然耸立的华表遥相呼应,相辅相成。
坐落在天寿山中峰下的长陵是明成祖永乐与皇后徐氏的合葬墓。长陵是十三陵中建造最早、建筑规模最宏大、建筑用料最精细的一座皇帝陵寝,是明十三陵之首,长陵的陵宫建筑占地约12万平方米。依山而建,居高临下的长陵为诸陵之中心,其他陵寝在其四周围之而建,并自成体系,各有格局。整个陵园用围墙环绕,包括陵门、神库、碑亭、祾恩门、棂星门、宝城、明楼等。其中长陵中最有名的便是祾恩殿,它是明朝时帝后陵寝的主要建筑之一,是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殿面阔九间,进深九间,取“九五”之意,为至尊。殿内装饰古朴大气、庄重肃穆,殿内木结构皆为金丝楠木,突出皇家之威仪。它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历史虽已有500余年,依旧安稳如初。
明十三陵中的大部分陵寝墓室建筑都保存得十分完整,除了13个陵墓中的定陵于1956年进行过考古发掘。坐落在大峪山下的明定陵是明朝万历皇帝和他的两个皇后的合葬墓,在万历皇帝生前就已开始修建,历时6年完成,其规模之宏大位居十三陵中最大三座陵墓之一。定陵前有蟒山,背靠峪山,总体布局好似前方后圆,与古代的“天圆地方”说相符合。定陵挖掘后,如今可供游人参观,穿过地下通道,可见帝后棺椁以及装满陪葬品的26只朱漆木箱。
走在明十三陵,有一条1000米长的神路,两侧整齐排列着雕工精巧、栩栩如生的石雕,由南至北分别是两卧两立的雄狮、獬豸、骆驼、象、麒麟、马,后各有4个武臣、文臣、勋臣,尽显明代石质建筑工艺之精湛。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67DF4/15255318605972406/epubprivate/OEBPS/Images/figure_0036_0003.jpg?sign=1738899405-xMlJMsOb6trjNj4PZ8R2nrGSKKbTmBFj-0-aeeaa771c30544c8952512485d1b29e3)
德陵是明末代皇帝明熹宗朱由校和皇后的陵墓,是明代营建的最后一座帝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