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与建构:“风景”作为研究范式
作为地理学的重要概念,“风景”最早在荷兰语“landschap”中指的是视野中的田野或土地。19世纪初德国地理学家洪堡德(A-Von Humboldt)将这一概念作为科学名词引入地理学并使其逐渐成为中心议题。1925年,卡尔·索尔(Carl O-Sauer)在《风景的形态学》一文中将“自然风景”和“文化风景”的概念加以区别,认为地理学应当通过地理景观的多样性来研究区域性的人文地理特征[1],于是风景作为一种视觉对象,具有了物质性和观念性两个维度,前者强调“自然、物质的形态,完全通过劳动或其他关系产生”,后者强调“社会关系的代表,由各种媒介表达”[2]。由此,对于“风景”的探讨更多地进入“文化风景”的层面,正如英国历史学家西蒙·沙玛(Simon Schama)在《风景与记忆》一书中所说,“风景为记忆的深层……它首先是文化的,其次才是自然的”[3],或者如日本学者迁村太郎在《风景地理学》中的论述,“风景的意义并非与生俱来,而是被人们所建构的”[4]。
而电影中的风景,可以被认为是“自然风景”和“文化风景”在电影中的再现。之所以用“再现”(representation)而非“反映”(reflection),是因为电影并不能如镜子一般,客观无差地反映出现实中风景的原貌,而是经过了一定的主观筛选、加工和重构。正如马丁·列斐伏尔在《风景与电影》一书中所说:“风景被视觉装置(例如摄影机、取景框以及其他与视觉文化相关的技术)所渗透和操控。……通过框取和拍摄,自然转为文化,大地成为风景。”[5]而尼尔·波茨曼(Neil Postman)也认为:“我们无法拍摄出‘整体大自然’的照片,也难以用电影呈现‘完整的海洋’,而只能拍出某个特定时刻的山脉或海洋,例如某种光线下某形状的悬崖,或某时刻中某角度的海浪。”[6]所以,电影风景在本质上是一种“再现”,是客观风景的一个片断或切面,是经过选择、取舍、改变和加工的产物。因此,电影中的风景绝非一种“物质复原”,而是更多表现为一种主观化的建构。而经由电影的“再现”,风景也成为主体的叙述之物。日本学者柄谷行人将艺术作品中的风景视为“认识装置”,是主体对客体的观察,尤其是人们“以全新的范式将自我投射到客观风景中的结果”[7]。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电影风景成为折射和叙述主体内心世界的载体,其意义也在观众欣赏和认识银幕风景的过程中得以不断产生和循环。而由于国家、民族、性别、阶级、意识形态等各种力量的介入,这一“认识装置”成为建构主体认同的工具。因此,风景虽然自身并不产生意义,但由于被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共同塑造,便也成为社会历史环境的微观表现。正如温蒂·达比(Wendy Darby)所说:“风景与认同具有重要的关联……风景同政治具有密切的关联,风景的再现深植于权力与知识的关系之中。”[8]因此,一方面,电影风景作为一种“再现系统”(system of representations),其创造者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权力、知识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有意无意地对文字或图像进行选择,令再现具有明显的指涉功能[9];另一方面,电影文本作为一种商业产品,在一定程度上要受到资本市场、审查、传播方式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因此,从“电影风景”的研究方式和理论视角来看,一方面,早期境况电影中的都市风景,具有物质和人文两个维度,且这两个维度是相互交融的。无论是卢米埃尔兄弟的工厂和车站,还是勒·普林斯的花园与大桥,抑或斯科拉达诺夫斯基兄弟的教堂和街道,都是物质性建筑空间与社会性人文空间的交融。另一方面,虽然境况电影强调客观记录的功能,但在风景的呈现方面也是有选择和编排的,是一种包含主体化投射与叙述的“再现系统”,是摄影师(或导演)主观化经营与建构的产物。在这些非虚构性的影像实践中,其实包含着部分“虚构性”的美学原则和特征,这体现在构图、视角、运动、编排等各个方面。
注释
[1]Leighley.Land and Life: A Selection from the Writing of Carl Sauer.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62:317-369.
[2]邵培仁.媒介地理学:媒介作为文化图景的研究.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125.
[3]沙玛.风景与记忆.冯樨,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3:6.
[4]迁村太郎.景观地理学.曹沉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24.
[5]Lefebvre.Landscape and Film.London: Routledge, 2006:61.
[6]艾尔雅维获茨.图像时代.胡菊兰,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5-6.
[7]柄谷行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赵京华,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25.
[8]达比.风景与认同.张剑飞,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9.
[9]Mitchell.Representation//Lentricchia and McLaughlin.Critical Terms for Literary Study.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