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喜爱的民间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曹娥江上流传着孝女的故事

小朋友们都猜过字谜吧,那你知不知道中国第一个字谜是什么?中国第一个字谜的谜面是“黄绢幼妇,外孙齑臼”,谜底是“绝妙好辞”。这个谜面是东汉大书法家蔡邕出的,他那“绝妙好辞”夸的是刻在上虞曹娥庙碑上的纪念悼词。

曹娥,是汉代上虞舜江西岸凤凰山下的一个小姑娘,去世的时候,才14岁。她是一个感天动地的大孝女。人们为了纪念她,不仅为她修庙立碑,甚至连她故乡上虞的舜江也改名为曹娥江。

曹娥的母亲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她从小与父亲相依为命。曹娥父亲是法师,乡里的祭祀礼仪活动都要他去主持。父亲身体不太好,曹娥早早便承担起了烧饭、洗衣等家务活,把父亲照顾得妥妥帖帖的。

东汉汉安二年(143)的端午节,为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乡里要举行祭祀潮神的仪式,这仪式照例由曹娥的父亲主持。可是,这几日曹父旧病复发,身体十分虚弱。曹娥一大早就替父亲换上主持仪式的礼服,然后陪着父亲来到了舜江大堤上。

祭祀仪式在江中的龙船上举行。那一天,江水特别大,翻起层层巨浪,曹娥和大人们一起,忧心地看着波涛汹涌的江面。可是,祭祀时辰不能改变,虽然风浪越来越大,龙舟还是按时启程了,乘风破浪往江中驶去。

龙船在风浪中摇摇晃晃地前行,还没驶到江心,突然一个巨浪打来,曹娥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船翻了!

龙舟上的人纷纷落水,大家在江里扑腾着。“爹——”曹娥一边呼喊着,一边紧张地寻找父亲的身影。那个在江面上用双手拼命划拉着的,可是父亲?“爹啊,救命啊——”曹娥拼命地呼喊着,眼看着父亲力气用尽,慢慢沉入江水中,再也没有露头。

到了晚上,落水的人一个个都被救上了岸,唯独不见父亲的身影。“大叔,请再到江上,去找找我爹吧。”曹娥一天不吃不喝,不断地央求着大人出船去江上寻找她的父亲。人们在江上打捞了一圈又一圈,还是不见曹父的身影,只能对着曹娥摇头叹气。

可是,曹娥不会放弃寻找她亲爱的父亲。第二天清晨,曹娥孤身一人,沿着江边,不停地呼喊着,“爹啊,爹啊——”

“爹啊,你快回来吧——爹啊,你不要让我成为孤儿呀——爹啊,你快快回家吧——”一连几天,曹娥没日没夜地在江边奔跑着,呼喊她的爹爹快快回家来。嗓子喊哑了,小辫子散开了,鞋子跑掉了,脚板也磨出血来了,可曹娥仍然不管不顾地在江边呼喊着父亲。

终于,又累又饿的小曹娥一头栽倒在江边,是乡亲们把她抱回了家。小曹娥昏睡在床上,蒙蒙眬眬间,看到爹爹走了进来。爹爹来到床边,慈爱地看着昏睡中的小曹娥。

“爹,你回来啦!”曹娥惊喜地坐起来,可爹爹却消失了。曹娥揉揉眼睛,眼前哪有爹,只有爹爹挂在床头的衣衫被冷风吹得左右摇晃。

“爹爹来叫我了,我要去找爹。”小曹娥连滚带爬地下了床,奔到江边。她看到爹爹穿着那天祭祀用的礼服,在江上向她招手。曹娥一阵欢喜,果然是爹爹水性好,还活着。她要帮爹爹游上来。“爹爹,我来了,你等等我呀——”小曹娥纵身跳入江中,迎着父亲,游向了舜江的深处……

几天后,人们在舜江边发现了曹娥父亲的尸体,旁边躺着小曹娥,已经没有了呼吸。村里有个老婆婆说,她看见是小曹娥一步一步地把父亲背上了岸。她绝不能让父亲在江水中葬身鱼腹,她要背父亲回家。

乡亲们都被曹娥的孝心感动了,大家哭着讲述曹娥救父的孝举。孝女曹娥的故事越传越广。

东汉元嘉元年(151),上虞县令度尚为曹娥立碑建祠,又命弟子邯郸淳作了纪念悼词,这就是蔡邕夸赞的“绝妙好辞”。这字谜,据说是被三国时最聪明的杨修解出来的。后来,“绝妙好辞”的汉碑遗失了。到了宋代,由王安石的女婿、大书法家蔡卞重新根据汉碑的拓本书写了一遍,这块宋碑至今还立在曹娥庙里。

曹娥庙今天仍然矗立在曹娥江西岸,被誉为“江南第一庙”。始建于东汉的曹娥庙,在历史上几经扩建、修葺,目前有建筑面积3800多平方米,建筑布局错落有致,气势恢宏,里面雕梁画栋、辉煌壮丽,充分体现了人们对曹娥的感佩和怀念。曹娥是中国历史上孝女的代表,值得后人永远纪念。

小链接

杨修巧解曹娥碑字谜

一天,曹操与杨修骑马同行,路过曹娥碑时,他们见碑的背面刻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你知道这八个字的意思吗?”杨修正要回答,曹操说:“你先别讲出来,容我想想。”走了30里路,曹操说:“我已明白那八个字的含义了,你说说你的理解,看我们是否所见略同。”杨修说:“黄绢,色丝也,并而为‘绝’;幼妇,少女也,并而为‘妙’;外孙为女儿的儿子,合而为‘好’; ‘齑臼’是用来捣舂辛辣调味品的器具,其功用就是受纳那些辛辣调味品,也即‘受辛’,而‘受’和‘辛’组合在一起就是汉字‘辤’(‘辤’是‘辞’的异体字),所以这八个字是‘绝妙好辞’。这四个字是对曹娥碑碑文的赞美。”曹操听了,连连点头,不禁对杨修的才华又佩服又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