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温克族濒危语言文化抢救性研究(全2卷)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鄂温克族苏木乡一级行政辖区

本节我们主要讨论鄂温克族苏木、鄂温克族乡一级行政辖区。也就是说,鄂温克族生活的地区除了旗一级的自治行政部门,还有苏木一级的行政辖区。不过,鄂温克族集中生活的旗一级的行政部门叫自治旗,而鄂温克族集中生活的苏木或乡一级的行政辖区不叫自治苏木或自治乡,就叫×××鄂温克民族苏木或×××鄂温克民族乡等。比如,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民族苏木、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根据我们现已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在我国苏木和乡一级鄂温克民族行政辖区共有8个,其中鄂温克民族苏木只有1个,鄂温克民族乡有7个。从严格意义上讲,牧区鄂温克族集中生活的乡一级行政辖区就叫苏木,林区或农区鄂温克族集中生活的行政辖区就叫乡。

一 陈巴尔虎旗鄂温克苏木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陈巴尔虎旗莫尔格河流域有一个鄂温克族集中生活的苏木,也是我国唯一的鄂温克民族苏木。该苏木的地理坐标为东经118°~112°,北纬48°40′~50°15′,位于陈巴尔虎旗东北部,与牙克石和额尔古纳市毗连。全苏木占地面积为7552平方公里,其中草牧场面积5540平方公里,是全旗面积最大的苏木。1949年10月,以游牧于特尼河、孟根楚鲁、海拉尔河之间的鄂温克人为主,同时还将零星分散的少数蒙族、汉族、俄罗斯族纳入其中组建了特尼河苏木。1952年5月,特尼河苏木人民政府,从特尼河村迁至莫尔格勒河畔的那吉村,同年10月8日特尼河苏木改名为莫尔格勒苏木。1953年,陈巴尔虎旗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根据莫尔格勒苏木鄂温克族人民的心愿,又将莫尔格勒苏木改称鄂温克苏木。1958年改称鄂温克人民公社。1960年鄂温克人民公社迁至现在的苏木所在地阿达盖村。1984年恢复了苏木人民政府。苏木所在地为阿达盖,西南距巴彦库仁镇80公里。该苏木占地面积大,牧草极其茂盛,水资源十分丰富,有莫尔格勒、哈吉、恩和三条河流经过这里。这里又是三河牛和三河马的发源地之一。苏木辖有恩和、哈吉、那吉、毕鲁图、阿日善、辉屯、雅图克、孟根诺尔8个嘎查。苏木以鄂温克族为主体民族,还有蒙古族、汉族、满族、达斡尔族、回族、俄罗斯族等民族。苏木总人口为2602人,其中鄂温克族人口1685人,占总人口的64.8%。

这里四季鲜明,经常刮大风,但雪大雨少。而且,从9月中旬开始下初霜,到来年5月下旬才结束下霜期,所以有霜期长达250天或更长,无霜期一般在110天左右。他们主要从事定居和游牧相结合的畜牧业生产,即一部分人在定居点加工和经营与畜牧业生产活动密切相关的生产工具的副属性产业,另一部分人在秋、冬、春三季过游牧生活。而且,那些体弱瘦小的牲畜一般都留在定居点圈养,而那些健康肥壮的牛马羊或骆驼一年四季在根河以南、莫尔格河以北、三旗山以西、完工以东的辽阔的牧场上游牧。牧场的东北部靠近大兴安岭山林地带,东部还有白桦林和松树林。由东北流向西南的莫尔格河几乎横穿鄂温克苏木,是鄂温克苏木草原牧场的母亲河,也是这片草原永葆生机、活力的生命之河。这里的气候、气温变化比较大,冬季不仅风大雪也很大,经常出现可怕的寒流和暴风雪天气,从11月至第二年3月的5个月间,平均温度在-18℃以下,最低温度达到 -50℃左右。下雪季节从10月就开始,有时一直下到来年5月底。所以,这里的河流封冻期较长,牧场雪融发绿较晚。冬季是游牧最为艰难的时期。每年的4月到6月属于春季,春初同样风大有寒气,也经常下雪或下雨雪,平均温度在9℃~10℃,但气温低时也会有零度以下的天气,温度高时也达到18℃左右。春季的牧场最忙,生产活动包括接生羊羔马驹小牛犊、给新生的牛马羊打印记、剪羊毛给羊消毒等;该苏木的夏季从7月开始到8月就结束,时间比较短,平均温度保持在16℃以上,不过随着全球气候的变化,夏季也会出现30℃以上的高温天气。不过,这里的夏季雨水不是很多,风也不会很大,所以夏季的天气比较干燥。夏季牧场的工作主要包括收割和储存过冬的牧草、让牲畜长膘长肥长肉、训练牧马犍牛、搭建或修理棚圈,特别是从7月15日至8月15日这一个月是收割储存冬春牧草的季节。秋季从9月开始,11月初结束,其间如果没有收割好冬春季节的牧草还要继续收割,更为重要的是准备过冬房屋和棚圈、选定过冬春季节的游牧场、准备过冬用的肉食奶食、缝制过冬穿用的衣物等。因此说,秋季也是一个十分繁忙的劳动季节。

过去这里的鄂温克人被称为“通古斯人”或“通古斯鄂温克人”,甚至称作“哈木尼干人”或“那麦德人”等。其中,使用最广且最具代表性的他称是“通古斯”。也就是说,这部分鄂温克人曾经生活在俄罗斯境内的通古斯克河畔,所以就叫他们为居住在通古斯克河畔的鄂温克人。据考证,“通古斯克河”的“通古斯克”与阿尔泰语系语言中表示“清澈”之意的形容词“通古斯克”“通古勒格”有同源关系。由于“通古斯克河”是指“清澈的河”,由此应该将通古斯鄂温克人解释为:“生活在清澈河畔的鄂温克人。”尽管不同历史年代不同民族或族群,给这部分鄂温克族用了不少他称,但他们的先民始终都自称“鄂温克”。根据我们的调研资料,很早以前鄂温克苏木的鄂温克族居住在黑龙江流域,故乡在阿穆尔海沿岸及石勒克河北岸,后来经贝加尔湖以东的通道和沿着额古纳河一步步迁徙到今天生活的地方。这部分鄂温克人早期生活在俄罗斯境内,受俄罗斯各方面的影响比较大,他们放牧的牲畜与俄罗斯的优良种畜交配,使牲畜品种不断得到改良。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优秀而先进的民族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劳动积极性与生产效率,使他们的畜牧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苏木所在地很快成为当地鄂温克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里不仅有苏木党委政府,还有了派出所、森林经营所、汽车与机械工具修理部、医院、学校、邮局、商场、饭店等。陈巴尔虎旗鄂温克苏木培养了近30名鄂温克干部,占苏木干部的50%以上。而且,苏木达(乡长)、副苏木达(副乡长)几乎都是鄂温克族,苏木干部和公务员中鄂温克族约占85%。

在上级政府的大力帮助下,鄂温克苏木的畜牧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牲畜头数不断增加,1945年时这里只有1000头牲畜,1950年达到3300头,1956年达到2万多头,每人平均占有24~25头牲畜。与此同时,鄂温克苏木广泛进行各种疾病防治工作,每个嘎查都成立了卫生所,有受过教育或培训的医护人员和接生员,基本上防止了各种疾病的蔓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婴儿死亡率,使他们的人口逐年上升。尤其是过上半定居半游牧生活后,鄂温克苏木出现了人畜两旺的生活景象,饲养五畜[1]的棚圈条件、技术设备、管理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他们让瘦弱的五畜在定居点圈养过冬春,在游牧点放养健康且生命力强的五畜。科学的畜牧业生产方式,燕麦饲料、豆饼、苞米等急需饲料的充足供应,以及收割牧草工作的机械化操作,所有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畜牧业产业的快速发展。根据我们的调研,鄂温克苏木的鄂温克族有两个大牧场,一个是莫尔格河流域的哈吉和灰腾牧场,它属于夏季最理想的牧场,也是淡水资源最多的牧场,四季都可以充分利用;另一个是色格尔基牧场,这是个载畜量很高的冬季牧场,牧场上有相当丰富的油性碱草和碱土,牲畜吃了这些碱草或碱土,长得毛光水滑,提高耐寒抗寒能力,非常适合严寒冬季的草原牧场上牲畜的过冬需求。但是,色格尔基牧场上淡水资源不多,多数是碱性水,牲畜都不愿意喝或干脆不喝,多数情况下吃雪或喝井水,所以一旦过了冬春季节,天开始变暖时牧场的畜群都被赶到哈吉和灰腾牧场放牧。

鄂温克苏木的鄂温克族牧民从小开始就在具体实践中学习、掌握畜牧业生产技能和畜牧业知识。女孩从7岁开始跟母亲学挤奶,她们初学挤奶时,母亲让女儿挤培训好的三岁的乳牛,并准备好小桶奶和小凳子,然后母亲手把手地教女儿挤奶技巧。女孩如果到了10岁还不会挤奶,会被人们认为以后没有出息。男孩一会走路就开始学骑马,到7岁时基本掌握骑马本领,开始时骑没备马鞍子的老实马或小矮马,10岁以后就可以骑马放羊了,18岁以后就去放牛、马等大牲畜,还要掌握训练烈马等高难度技术活儿。如果牧人家有烈马,可自己的儿子不会训练烈马,就会被人们认为是丢人现眼的事。18岁以后的男孩除完整掌握驯服烈马的技术之外,还要学习难度很大又需要智慧和勇气的套马技术,以及给马割势烙铁印、屠宰牲畜等技术。在这些方面有本事的年轻人不仅得到人们的尊敬和赞美,更是成为年轻女孩子追求的对象。鄂温克苏木的妇女还有梳八条辫子的习惯,以及婚前穿肩角凸出来的掐腰长袍,婚后要穿平肩掐腰长跑。男的除了严寒季节穿毛皮长袍或穿长毛朝外的大哈之外,其他时间都可以穿用呢子做的宽松大方的不扎腰带的长袍。或许是因为常年骑马走草地的关系,不论男女老少都喜欢穿长筒皮靴子。同样男女老少都戴三角帽子,三角帽上有菱角,两边有帽耳,冬天用皮毛制作,夏天用呢子制作,冬天戴的三角帽还要封面并有红丝线帽穗。他们还用很有特点的两轱辘马车、四轱辘马车和四轱辘牛拉篷车等。

这里所说的嘎查也就是指“村”,下文概括性分析该苏木嘎查的基本情况。

1.哈吉嘎查

位于鄂温克苏木西南50公里处,东南与恩和嘎查相接,西与巴彦哈达苏木接壤,是属于纯鄂温克族嘎查。1947年,莫和尔图与特尼河两个苏木合并为巴彦嗟岗苏木。1948年,在特尼河和莫和尔图地区建立了哈吉巴嘎,这里所说的巴嘎也就是现在说的嘎查,哈吉嘎查是1948年鄂温克苏木最早建的“嘎查”。1949年将索伦旗的特尼河、莫尔格勒河二地区划给了陈巴尔虎旗,并建立了特尼河苏木。再后来,又从哈吉巴嘎分解出若干巴嘎,留在哈吉地区的仍称哈吉巴嘎。1958年哈吉巴嘎改称哈吉生产队,10年后将恩和生产队并入哈吉生产队,不过没过两年合并的两个生产队又分开各自成独立的生产队。改革开放之后,1984年,哈吉巴嘎改为哈吉嘎查。哈吉系鄂温克语,表示“狭小”之意,哈吉河因此得名,哈吉河本身是一条十分狭小的河流,所以生活在这里的鄂温克人就叫该河为“哈吉河”,意思是“狭小的河流”。该嘎查地处大兴安岭西麓低山丘陵地带,有白桦与山杨混合构成的山林,山林中有黑熊、猞猁、狼、野猪、狍子、黄羊、山兔、老鹰、沙斑鸡、乌鸡、山蛇等野生动物。嘎查占地面积是840平方公里,其中80%以上属于草原牧场。这里的土质为草原草甸栗钙土壤,加上水源十分丰富,极其适宜发展畜牧业生产。根据2013年人口统计,该嘎查有58户人家,共有150口人,鄂温克族占86%。哈吉嘎查已经通电,并迈入畜牧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的道路,还有嘎查办公室、牧民活动中心、小商场、小卖部、医疗所等。

2.孟根诺尔嘎查

位于鄂温克苏木西北部,大兴安岭西北麓低山丘陵地区,莫日格勒河谷地带,有稀疏的灌木丛和白桦林山杨林。孟根诺尔嘎查距苏木所在地60公里,距S201公路25公里。孟根诺尔嘎查因孟根诺尔而得名,孟根诺尔是满通古斯语族语言和蒙古语族语言通用语,其中的“孟根”指“白银”,“诺尔”表示“湖”,“孟根诺尔”是复合名词,有“银色的湖”之意。该嘎查总面积为227平方公里,草原牧场面积占32.4万亩,占总面积的95%。1964年,孟根诺尔生产队成立,后来与雅图克生产队合并成立“乌兰陶格生产队”。1971年,两个生产队分开,恢复了原来的名称。1984年,孟根诺尔生产队改称孟根诺尔嘎查。据2013年人口统计,该嘎查有81户人家,总人口为258人,其中鄂温克族占95%。孟根诺尔嘎查已基本实现现代化畜牧业生产。

3.阿日善嘎查

位于鄂温克苏木所在地南25公里处,地处大兴安岭西麓中低山区,海拔较高,气温较低。阿日善嘎查是纯鄂温克族嘎查,因有一处天然阿日善矿泉而得名。在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及其蒙古语族语言里,“阿日善”意为“圣泉”。20世纪60年代,阿日善嘎查与毕鲁图、辉屯、哈达敖包等4个生产队合并成“布勒呼木得勒生产队”,也就是当时所说的“团结队”,1970年,经过重新划分,又恢复了阿日善生产队,1984年改称阿日善嘎查。该嘎查位于鄂温克苏木东南,距苏木所在地25公里,嘎查占地面积560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有480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85.7%。据2013年人口统计,阿日善嘎查共有93户人家,总人口为244人,其中鄂温克族占71%。嘎查内已通电,畜牧业生产已经迈入机械化阶段,并有了嘎查办公室、牧民活动中心、小商场、小卖部等。

4.雅图克嘎查

位于鄂温克苏木东北方向的60公里处,大兴安岭西北麓低山丘陵区,距“S301国道”20公里,与额尔古纳市接壤。嘎查总面积256平方公里,可利用草场23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3%左右。这里的土质为草原草甸栗钙土壤,并有星星点点的湖泊、泉眼、泡子、沼泽地等,所以水资源相当丰富,十分适宜放牧和发展畜牧业经济。根据我们掌握的第一手资料,嘎查所在地称为“雅图克”,该词属于鄂温克语,主要表示“曲折的”“费劲的”“麻烦的”等含义。这里是纯牧区,是一个纯鄂温克族嘎查,据2013年人口统计,全嘎查共有住户114户,总人口为316人,其中鄂温克族有82户、人口达到305人,剩下的住户是精通鄂温克语的蒙古族。嘎查所在地有嘎查办公室、牧民活动中心、小商场、小卖部、医疗所等。

5.恩和嘎查

该嘎查位于苏木西32公里处,地处大兴安岭西北麓低山丘陵地区,有白桦树与杨树混合林。恩和嘎查土地面积为390平方公里,草牧场面积21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4%,另有机动草场1万亩,土质为草原草甸栗钙土壤,适宜于发展畜牧业经济。这是个纯鄂温克族嘎查,驻地为仙丹乃布拉日村。20世纪50年代初,恩和生产合作社成立,1958年,在此基础上纳入周边散居游牧户,发展成为恩和生产队,20世纪60年代末被并入哈吉生产队。1974年,恩和生产队从哈吉生产队分出来,改革开放以后,也就是于1984年,改称恩和嘎查。“恩和”一词为鄂温克语,是由“额勒克”(elke)一词演化而来,鄂温克语里“额勒克”是形容词,表示“缓慢的”“稳当的”“太平的”“宽广的”等含义。据2013年嘎查人口统计,恩和嘎查有97户人家,286口人,其中鄂温克族有281人,其他是蒙古族,但都精通鄂温克语。此地经济是纯粹的畜牧业经济,有永久性砖棚圈等,而且,这里的畜牧业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充分发挥着畜牧业经济的地域性优势。嘎查所在地有嘎查办公室、牧民活动中心、小商场、小卖部、医疗所等。

6.辉屯嘎查

位于鄂温克苏木东北12公里处,大兴安岭西北麓低山丘陵地区及桦树林与山杨林地带。该地土质多为草甸栗钙土壤,加上湖泊、泉流、泡子等水资源较丰富,十分适宜发展畜牧业经济。辉屯嘎查有狼、狐狸、猞猁、狍子、黄羊、山兔、蛇、乌鸡等野生动物。辉屯嘎查有草场面积414883亩,耕地面积6000亩。“辉屯”是个蒙古语形容词,主要表示“冷的”之意,据说该地区有一眼冷水泉,由此而得“辉屯”之名。毫无疑问,辉屯也是一个纯鄂温克民族嘎查,这里的人们都喜欢住用圆木制作的“木克楞”房。据2013年嘎查人口统计,辉屯嘎查共有84户住户、人口253人,其中鄂温克族占嘎查总人口的83%。这里也初步实现了畜牧业机械化生产,实现了通电通路及砖瓦棚圈养牲畜。嘎查所在地有嘎查办公室、牧民活动中心、小商场、医疗所等。

7.毕鲁图嘎查

位于苏木东南16公里处,大兴安岭西北麓低山丘陵地区,有白桦林和山杨林,土质为草原草甸栗钙土壤,水资源十分丰富,野生动物有黑熊、狼、狐狸、猞猁、狍子、黄羊、山兔、蛇、山鸡等。这里最适宜发展畜牧业经济,这也是一个纯鄂温克族牧民生活的嘎查。毕鲁图嘎查建于1948年,主要发展畜牧业经济。“毕鲁图”是满通古斯语族和蒙古语族语言共同使用的名词,主要表示“磨石”之意,因附近山上盛产磨石而得名。据2013年嘎查人口统计,嘎查共有78户住户、人口为228人,其中鄂温克族占总人口的92%。这里已经通路通电,畜牧业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嘎查所在地有嘎查办公室、牧民活动中心、小商场、小卖部、医疗所等。

二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

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23°~127°,北纬51°~53°,位于大兴安岭腹地,S301省道边,根河市西南4公里处的远郊,与原好里堡镇、原得尔布尔镇、金河镇三镇交接,占地面积为1767平方公里,地形特点东高西低,有东北西南走向的丘陵和林间牧场,平均海拔700~1100米,属于寒温带湿润型森林气候,四季温差比较明显,但冬季漫长,年平均气温在-6.5左右,极端高温气候达到32°上下,极端低温为-48.8°~-50°,年降水量300~45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是35~85天,积雪期210天,积雪厚度达1米以上。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有其极为丰厚的森林资源,辖区森林面积达37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8%。林中有松树、桦树、杨树、柳树、柞树及奥克登树、布鲁登树、拉黑尔树、布鲁杜维克树等[2]树木;有红豆果、灯笼果、野葡萄、稠李子、山丁子、野草莓、山红果等山林野生果实;有各种野菜和木耳、黄蘑、松蘑、油蘑、白蘑、山蘑等菌类;有熊、獐、狼、山狗、野猪、狐狸、山猫、蛇、犴、野鹿、黄羊、狍子、山兔、雪兔、灰鼠、松鼠、野鸡、野鸭子及极其丰富的淡水鱼类。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水资源十分丰富,有激流河、敖鲁古雅河、塔利亚河、牛耳河、金河、乌鲁吉气河、孟贵河等几十条大小河流。这里是根河林业局第三木材场生产车间旧址,三面环山一面临河,风景优美。

历史上,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鄂温克族曾被称为“驯鹿部”“驯鹿人”“驯鹿鄂温克人”“雅库特人”“雅库特鄂温克人”等。“驯鹿部”“驯鹿人”“驯鹿鄂温克人”从字面上都易于理解,意思就是“牧养驯鹿的人”,但“雅库特人”“雅库特鄂温克人”的“雅库特”是从哪里来的呢?这是因为敖鲁古雅鄂温克人的先民早期曾在俄罗斯雅库特自治州的雅库特河沿岸生活,换言之“雅库特鄂温克人”的“雅库特”一词源自俄罗斯雅库特自治州的雅库特河。“雅库特”(yakut)属于突厥语,表示“宝石”之意。雅库特河盛产宝石,喜欢采集“宝石”的突厥人纷纷来到该河两岸采集“宝石”,同时把这条河也称为“雅库特河”,直译应该是“宝石河”,意译就是“盛产宝石的河”。自古生活在这条河岸边的鄂温克人就被突厥人称为“雅库特人”,即生活在“宝石河的人”或“生活在盛产宝石河岸边的人”。后来,突厥人明白他们是鄂温克人后,又称他们为“雅库特鄂温克人”。所以,俄罗斯的一些西伯利亚民族学家或采集“宝石”的商人,将这部分鄂温克人习惯性称为“雅库特人”或“雅库特鄂温克人”。

敖鲁古雅鄂温克族虽然只有233人,但他们同样是我国鄂温克族三大组成部分之一。这三大组成部分在历史上分别叫索伦、通古斯、雅库特,后来又被称为辉河、莫日格勒河、敖鲁古雅河的鄂温克。这种分类同他们的历史、语言、文化、生产、地域等方面都有直接关系。比如,辉河鄂温克人,也就是所谓索伦鄂温克人,是较早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迁入我国,在清朝时期被编入索伦部军民合一的军事化社会组织,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生产,主要生活在农村牧区,他们的口语受汉语、达斡尔语影响较大。莫日格勒河畔鄂温克苏木的鄂温克人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也就是所说的通古斯鄂温克人和雅库特鄂温克,是较晚时期从俄罗斯迁移到我国境内。其中,鄂温克苏木的鄂温克人是从草原上赶着牲畜来到莫日格勒河一带,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经营纯粹的畜牧业经济,他们的母语及宗教信仰受蒙古语和蒙古族喇嘛教的影响较大。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鄂温克人是经兴安岭山林赶着驯鹿群来到我国境内,同样经营的是纯粹意义上的山林牧养驯鹿的畜牧业经济,他们的语言及宗教信仰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俄罗斯语及俄罗斯东正教的影响。与此同时,在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等方面也存在各自的特征。

17世纪以后,沙皇俄国不断派遣远征的哥萨克军队,到东西伯利亚鄂温克人生活区烧杀抢掠,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经过数十年的抗争失败后,这部分鄂温克人告别故乡,于1820年沿着东西伯利亚勒拿河流域的山林迁徙到我国境内的黑龙江上游漠河地区,1858年迁至额尔古纳河南岸大兴安岭北部的森林地带。受1689年签订的《尼布楚条约》的直接影响,生活在额尔古纳河两岸的牧养驯鹿的鄂温克人相互间的交往变得越加困难,林间驯鹿牧场的使用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和干扰。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驯鹿产业的发展和驯鹿品种的优化。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俄国境线的管理得到进一步强化,中断了两国牧养驯鹿人的联系与往来。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时期,尤其是1937年以后,日军强制性切断了中俄边境地区的贸易往来,改为日本特务机关直接收购驯鹿及猎获产品,并将当时的额尔古纳旗政府驻地奇乾作为军事活动中心,继续对鄂温克族进行残酷压迫和经济剥削,使牧养驯鹿的鄂温克人生活雪上加霜,陷入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水深火热的生活之中。为了躲避日益残酷的剥削和压迫,鄂温克人赶着仅有的驯鹿逃到深山老林,几乎过上与外界隔绝的山林原始生活,人口由300余人骤减到136人。种种遭遇点燃了驯鹿鄂温克人的无法熄灭的愤怒与反抗之火。1945年8月,当苏联红军攻打奇乾日本军营时,15名驯鹿鄂温克族人组成游击队,积极主动协助苏联红军打击日寇。在艾牙苏克河战役中,经过激烈战斗日军全部被鄂温克族游击队歼灭,使鹿鄂温克人组成的反法西斯游击队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

上文提到的奇乾属于鄂温克、汉族、俄罗斯商人经商的商贸活动区。这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河,森林密布,也是早期鄂温克人躲避战乱、休养生息的宝地。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后,从俄逃难而来的部分白俄罗斯商人或富豪就在此居住,还开辟了农业生产和牧业生产,经营各种珍奇毛皮生意。直到新中国成立前,这里都是鄂温克商人和俄罗斯商人进行各种贸易的重要场所,也是牧养驯鹿的鄂温克人的重要活动中心,是驯鹿鄂温克族居住最多的一个地方。正因为如此,新中国成立后由政府把奇乾选定为牧养驯鹿的鄂温克人的定居点。牧养驯鹿的鄂温克人常年同俄罗斯商人进行各种交易,早期他们的先辈还受过俄式教育,在俄罗斯人经营的农场或加工厂当过工人,还有的当兵为沙皇帝国效过劳。因此,他们都有较高的俄语俄文水平,衣食住行及生活习惯等都受到俄罗斯的影响。再加上鄂温克人与俄罗斯通婚较多,出现不少跨国婚姻及混血孩童。

1948年1月,呼伦贝尔盟政府将额尔古纳左旗和额尔古纳右旗合并为额尔古纳旗,旗政府所在地设在三河镇,牧养驯鹿的鄂温克人当时归属第四区管辖。从1952年开始,政府为了强化巡护森林、森林安全、森林防火,禁止森林乱砍乱阀、木材盗伐,以及进一步严厉打击山林珍稀动物偷猎行为,给山林中牧养驯鹿的鄂温克人全部更换了新枪支,同时交给他们护林防火重任,给他们发放护林费补贴,对他们实行免费医疗,为他们选定相对稳定的牧养驯鹿的优质牧场等。这些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鄂温克牧民生产生活和护林防火的积极性。1957年2月,经呼伦贝尔盟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决定,并得到内蒙古自治区批准,在奇乾成立了鄂温克民族乡,牧养驯鹿的鄂温克人这才有了自己的乡一级政府,有了本民族乡长和副乡长以及其他乡政府干部,还有供销社、医疗所、学校等。为改变牧养驯鹿的鄂温克人在山林中无固定居、所终年过游牧生活的现状,政府出人、出力、出钱给他们搭建冬暖夏凉的原木“木克楞”房,引导牧养驯鹿鄂温克人的多余劳动力和家属下山定居,1957年年底,约有一半人在奇乾定居了下来。1959年,政府又拨专项经费,在奇乾修建33间“木刻楞”房。到了1960年春,就有40余户人家搬进了新住房,同年秋又有18户人家定居,这时驯鹿鄂温克人除个别人家外基本上实现了定居生活。1960年9月,在这里成立了奇乾人民公社,鄂温克牧民牧养的私有驯鹿,由人民公社全部收回再进行分配,也就是说,驯鹿归属了人民公社集体所有。1961年,人民公社将驯鹿牧养权落实到山林中的各个牧场的牧养点。1964年,由于中俄关系恶化,边疆形式紧张,上级政府下达紧急搬迁任务,要求他们搬迁到阿龙山林业小镇,不到一个月时间,整个人民公社全部搬迁到位,上级政府还紧急下拨专款在他们的新居点成立服务站,设立招待所、食堂、诊疗所等配套设施,牧民们也只能在阿龙山一带的山林中牧养驯鹿。1965年初,中俄边境战事缓和后,呼伦贝尔盟公署再次下文让他们迁到满归镇,成立了满归鄂温克乡,行政事务归属于阿龙山镇管辖,乡政府设在满归。1965年9月,经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旗批准,35户鄂温克牧民迁到满归林业局17公里处的老敖鲁古雅地区,乡政府为牧民们搭建了砖瓦结构的新房。1967年4月,在这里还成立了东方红猎业生产队,驯鹿及枪支弹药等均归集体所有,生产资料从个体所有转向集体所有。1968年8月,建立满归镇,打造乡镇合一的新发展模式。1973年6月,在满归镇行政区内划拨部分用地,新建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乡政府所在地就设在敖鲁古雅河河畔。

改革开放初期,1980~1983年,政府投入专项资金把旧“木刻楞”全部翻盖成砖瓦结构的房屋,还给4个牧养驯鹿点配备了“活动板房”,以改善鄂温克人山上山下的居住条件。1984年驯鹿全部承包给了个人。同时,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政府还制定了“以驯鹿业为主,发展多种经营”的建设规划,进一步实施驯鹿承包责任制,充分调动鄂温克族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牧养的驯鹿头数逐年增多。2000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给民族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地方政府科学地认识到,鄂温克族牧民生活区域基础设施已老化陈旧,加上现有的生活与城市化、现代化、电气化、智能化生活差距太大,而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投入十分巨大的资金,因此,市政府大胆提出整体移民计划,进而根据国家西部大开发和10万人口以下少数民族乡村一次性脱贫的“兴民富民”规划,向国家申请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一次性脱贫搬迁的项目计划,并很快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通过,最终促成了2003年8月10日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生态移民”。紧接着他们着力打造农业建设,2004年年底,该乡经营的农场面积达到1204公顷,其中,小麦播种面积167公顷,产量达301吨;马铃薯播种面积69公顷,产量242吨;油菜播种面积720公顷,产量1134吨;蔬菜播种面积7公顷,产量31吨。另外,乡政府还进一步加强地方性小型工业企业建设,其中就包括鹿产品精深加工、木材加工、水泥厂、酒厂、面粉厂、工艺品厂等。工业销售收入超百万元,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彻底改变了牧养驯鹿的鄂温克人没有工业企业的历史。同时他们开展生态文化、民俗文化旅游,2006年夏季,根河市政府精心打造“敖鲁古雅”和“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旅游黄金品牌,吸引了上万名旅游者前去观光,仅一个夏季就创收近千万元。2006年6月,根河市将周边的好里堡镇与得尔布尔镇并入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乡人民政府设在得尔布尔镇。除了以上谈到的好处外,这次“生态移民”也是想从根本上解决山林中牧养驯鹿产业面临的生产生活及劳动力再分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地方政府清楚地看到,山林里牧养驯鹿的传统产业很难做强做大,也很难满足鄂温克人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换句话说,面对市场经济带来的激烈的竞争与挑战,他们面临的核心问题就在于如何更好地安排数量较多的剩余劳动力,增加牧养驯鹿鄂温克人的劳动收入,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条件,让他们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所以,内蒙古政府批文下来后,根河市党政部门和乡政府共同努力,在较短时间里打造出一个通路、通电、通煤气、通暖气、通自来水的全新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兴建了乡政府大楼、派出所、学校、广播站、卫生院、文化站、驯鹿文化博物馆、敬老院等设施,出现了宾馆、酒店、民族风味饭店、民族特色商场、民族工艺制作室、小商场、小卖部等。每户鄂温克族人家,均分配到88平方米左右的原木结构且具浓厚鄂温克族森林文化特色的“木刻楞”房,总建筑面积达到204800平方米。这使山林牧场上自然牧养驯鹿的鄂温克族有了更加温馨、温暖、舒适、现代化的住所。更加可贵的是,在政府出面、积极引导、市场化运作下,乡政府在行政区划内兴建了环保性能强的鹿茸加工厂、鹿心滋补酒厂、华丽木制品厂、民间工艺品厂、鹏宇高技术纸品厂、现代木炭厂、液化石油气贮配站、鑫源面粉厂、现代化纸板厂、顺天利卜留克开发有限公司等12家乡属企业。另外,乡辖区内还引进石油公司油库、液化石油气贮配站、肉品加工场、林场、农场等8家企业。毫无疑问,这些乡办企业和外来企业给该乡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强盛活力和生命力,使那些在驯鹿牧场上闲散的剩余劳动力均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其中有的当上旅游专业户,有的搞传统文化用品制作和商业经营,有的经营民族文化餐饮业、驯鹿文化家园,有的缝制民族服饰、进行民族艺术品加工,有的养殖奶牛、肉牛、肉羊和狐狸、貂等。除此之外,也有人到乡属企业、乡政府、广播站、卫生院、文化站、博物馆、敬老院、宾馆酒店工作,还有人做起了小商场、小卖部、蔬菜店生意等。敖鲁古雅鄂温克族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很快,对此我们在前面也提到过一些,比如森林民俗文化旅游、早期游猎文化旅游、兴安岭自然景观旅游、牧养驯鹿点体验驯鹿文化旅游、撮罗子文化旅游、敖鲁古雅牧养驯鹿部落旅游、桦树皮文化旅游、森林传统文化旅游等,新兴旅游场所、旅游内容、旅游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这一切使在山林牧场上牧养驯鹿的鄂温克牧民直接受惠,经济收入十分可观。通过发展民俗文化族游产业,鄂温克人一方面宣传他们纯绿色的民族传统生产生活及文化,另一方面也为他们保护优秀而古老传统文化注入了强盛的活力,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往日萧条、孤单的驯鹿牧场和牧养点成为该乡热闹快乐、游客不断、收入丰厚、充满活力的新的经济增长点。2010年后,敖鲁古雅鄂温克人在自家驯鹿牧场和牧养点都开发了旅游产业,与此相配套的手工制作的各种驯鹿文化旅游纪念品也受到旅游者们的欢迎和青睐,甚至旅游纪念品个体商店发展到20多家,年销售收入已达100万元以上,每户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所有这些,充分发挥了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每一位鄂温克人的聪敏、才智、勤劳,使每一位鄂温克人都获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幸福感。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行政辖区内有依力古力村、毛力克村、孟库依村、齐斯毛斯克4个牧养驯鹿点,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山林中自然村落,在这4个驯鹿牧养点生活的都是牧养驯鹿的牧民,人口不多,一般保持在 5~10人。而且,这些驯鹿牧养点的牧民,均住在政府提供的现代化冬暖夏凉的帐篷里;牧民根据山林牧草牧场需求,还要根据季节变化,在山林中四处迁徙,地方政府会根据他们新居点的各种需要及时送去生产物资、生活用品、粮食蔬菜瓜果、季节性衣物等。

绝大多数牧养驯鹿鄂温克人已经下山,搬迁到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生活,过上现代化敖鲁古雅人的生活。据2014年全乡人口统计,这里的住户达到456人家,总人口是1290人,其中鄂温克族有233人,其他1057人属于汉族、达斡尔族、蒙古族、满族、回族、俄罗斯族、鄂伦春族7个民族。民族乡里兴建初期,作为配套工程,乡政府拿出8000平方米土地建了乡民族学校,内设小学部和初中部,并都安排了配套教学队伍。但由于乡所在地离根河市太近,根河市教学质量又高,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人们都愿意将适龄儿童或初中生送到市里学校就读。因此,没有几个人在乡里的学校读初中,这种情况下,乡民族学校撤销了初中部,只保留了小学部。然而,到2007年9月开学时小学部也只剩下9名学生。根河市教育局从实际情况出发,将敖鲁古雅鄂温克乡民族学校与根河市第二小学合并为“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学校”,该乡的鄂温克族学生全部到该小学读书,原来乡民族学校的教职工也都被分配到了根河市不同小学或中学。该乡民族学校校舍经过重新改造装修,成为敖鲁古雅宾馆。过去,该乡各种传染病,特别是肺结核病十分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命,自从整体“生态移民”到根河远郊后,该乡不仅有了以结核病防治医疗为中心的现代化卫生院,鄂温克族牧民全部被纳入城镇医疗保险,还为每一位鄂温克人建立健康医疗档案卡,每年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等预防性疫苗。总之,经过30余年辛勤努力,这里换了人间,牧养驯鹿鄂温克族牧民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1.王英猎民点

又称马连东猎民点,在满归林业局高地林场,距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262公里,现居一家3口人,牧养110头驯鹿。

2.刘峰猎民点

在满归林业局高地林场,距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260公里,现一家4口人,牧养30头驯鹿。

3.达玛拉猎民点

在阿龙山林业局阿乌尼林场,距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170公里,现四家6口人,牧养96头驯鹿。

4.留霞猎民点

在阿龙山林业局,距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210公里,现两家3口人,牧养44头驯鹿。

5.索国光猎民点

在阿龙山林业局,距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200公里,现两家3口人,牧养65头驯鹿。

6.侯树林猎民点

在阿龙山林业局,距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165公里,现两家3口人,牧养65头驯鹿。

7.杨双虎猎民点

在阿龙山林业局,距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203公里,现两家2口人,牧养66头驯鹿。

8.马利亚索猎民点

在阿龙山林业局,距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180公里,现两家3口人,牧养86头驯鹿。

9.达瓦猎民点

在金河林业局,距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110公里,现一家2口人,牧养110头驯鹿。

10.阿荣布猎民点

在金河林业局,距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80公里,现两家3口人,牧养46头驯鹿。

11.古文强猎民点

在金河林业局,距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70公里,现两家3口人,牧养28头驯鹿。

12.布冬霞猎民点

在根河林业局,距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60公里,现两家4口人,牧养79头驯鹿。

13.何磊霞猎民点

在根河林业局,距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40公里,现两家3口人,牧养27头驯鹿。

14.古革军养鹿点

在根河林业局,距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170公里,现一家3口人,牧养79头驯鹿,同时经营森林牧养驯鹿文化旅游。

15.乡驯鹿养殖点

在根河林业局,距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80公里,现两家4口人,牧养59头驯鹿,同时经营森林牧养驯鹿文化旅游。

三 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

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2′54″~123°56′02″,北纬48°42′16″~49°14′55″,海拔高度为638.3米,处于低山丘陵地带,三面依山一边傍水,地势由北向南呈梯形降低,诺敏河从北向南为乡东界。该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3]西北部,大兴安岭东麓,诺敏河西岸,南连宝山镇,北接鄂伦春自治旗诺敏镇,西边还与阿荣旗得力其尔乡相接,东边也有莫旗的库如奇乡与阿尔拉镇,距旗所在地尼尔基镇150公里,占地面积529.48平方公里。这里四季变化鲜明,但冬季时间较长,一般从本年度的11月至来年的3月均为风寒地冻、冰雪覆盖的冬季,4~5月是春天,6~8月属于夏季,剩下的9月和10月两个月是秋天。也就是说,冬天5个月,夏天3个月,春秋各2个月。尽管如此,每个季节都有十分显著的天气变化和气候特征。比如说,春季升温较快,风大且干旱少雨,夏季温度较高但多雨闷热,秋季雨水急风力较猛霜来早,冬季漫长,风雪大、有严寒。这里年平均气温保持在-11℃~10℃,夏季气温达到38℃,严冬季节达到零下-46℃,霜期从第一年的9月初到第二年的5月下旬,长达9个来月。年平均降水量为400~500毫米,降水量多的年份可达800毫米、降水量少的年份仅有300毫米,降水量最多的是在7~8月,可保持在100毫米左右。该乡土地肥沃,以暗棕黑土地为主,适合发展农牧林产业,同样适于各种植物的生长。全乡林地面积49.9万亩,草场面积是16.4万亩,河流与滩涂所占面积为2.4万亩,以及荒坡、沟谷和沼泽地2.7万亩。这里适宜农、牧、林、渔和旅游产业全面发展的理想沃土,地下还有玛瑙、翠玉、珍珠岩和花岗岩等珍贵的矿产。

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的杜拉尔应该源于17世纪之前曾居住于黑龙江支流牛满河上游的杜拉尔河岸边的鄂温克人,由此把他们称为“杜拉尔人”,后来又变成杜拉尔姓。杜拉尔河在当时的瑷珲城东约300里处。“杜拉尔”(dular)一词,《清朝通典·姓氏略·满洲八旗姓》称“多拉尔”或“杜拉尔”是满语,表示“住在河边的人”,他们的先民世居于黑龙江上游的伊敏河、辉河、扎鲁木得河一带,所以就叫他们为“杜拉尔”。其实这种解释不无道理,在通古斯诸语里“河”就叫“都”“多”“杜”(duwa>duo>doo>do),“人们”叫“瓦拉尔”“乌拉尔”(walar>ular)。把这两个名词结合到一起就会成为“都乌拉尔”“多乌拉尔”“杜乌拉尔”(do+ular=do+ular>doular>dular~dolar),从语用学和语音演变规律的角度来讲,“多乌拉尔”“杜乌拉尔”(doular>dular~dolar)很容易发音成或演化为“多拉尔”“杜拉尔”(doular>dular~dolar)等,指“生活在河边的人”“住在河边的人”“沿河而居的人”等。另外,在阿尔泰语系早期满通古斯语族和蒙古语族语言里,“多拉尔”一词还可以表示“清澈的”或“碧波荡漾的”,因而也可以将“杜拉尔河”解释为“清澈的河流”或“碧波荡漾的河流”等。《黑龙江志稿》中说“杜拉尔”与金氏旧姓“都烈”有关,后改为“杜”,该说法同样合乎情理,只是没有说得太清楚或到位。众所周知,通古斯诸语里尊敬或亲昵他人时,在“姓”或“人名”的第一个字或词首音节后面使用“烈”(lie)这个词。例如,在杜姓杜拉尔的“杜”、人名“涂满嘠”的“涂”及“那达卡”的“那”后面均使用“烈”,变成“杜烈”“涂烈”“那烈”等包含尊敬或亲昵的叫法。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都烈”或“杜烈”的“烈”不是姓氏用语,是人们对于称呼者表示尊敬、强化情感、表达亲昵心理的特定用语。故《黑龙江志稿》将金氏旧姓“都烈”与杜姓联系起来论述不无道理。总之,“杜拉尔”跟“杜拉尔河”有关系,“杜拉尔河”又和历史上生活在河两岸的人们有关。毋庸置疑,莫旗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是因为杜拉尔鄂温克人居住于此而得名。

杜拉尔鄂温克人的先民走过的历史与整个鄂温克族的历史息息相关,对此就不做更多论述了,在《鄂温克族简史》及跟鄂温克族相关的历史档案、清代书籍、研究著作里都讲得比较清楚。在这里,我们只是想概括性地讲,当今生活在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的鄂温克族,在17世纪以后离开鄂温克族索伦营,应清朝指令,由黑龙江上游南迁至大兴安岭东麓山区诺敏河西岸进行军事戍边,抵抗和赶走沙皇帝国的入侵者,保卫我国东北边疆及疆土的完整。虽然,在此之前,这一带还没有人定居下来,但事实上从更早的时期起,这里已成为杜拉尔鄂温克族先民的理想猎场。那时,他们经常在该地区进行游猎活动。到了17世纪中期他们才在现在的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所在地居住下来,由于该地区三面环山一面又有诺敏河,是十分理想的军事基地和要塞,再加上土地肥沃,非常有利于开荒种田,所以他们开始在这一带安营扎寨,一边修整和恢复多年跟随索伦部军团,在战场上严重受损和疲惫不堪的部队,一边保卫和维护兴安岭东麓地区的安全,与此同时在这片沃土上开荒种田。杜拉尔鄂温克民族生活区在康熙二十八年(1689)属于布特哈总管衙门管理,雍正九年(1731)曾被划入阿尔拉赫巴管辖范围,民国时期又隶属于当时的建布西设治局第四区辖区。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之后,于1932年成立了莫力达瓦旗,杜拉尔鄂温克族生活区域划入其辖区。尽管如此,勇敢善战的杜拉尔鄂温克族从未停止过对于侵略者和外国列强的反抗,他们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有时协同东北抗联打击日本入侵者,立过不少的战功,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和巨大的牺牲,当时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疫病流行,杜拉尔鄂温克族人口急剧下降。到1946年该地区被解放时,只留下6个村屯,不足600的人口。土改时期,杜拉尔鄂温克民族生活区归属莫力达瓦人民政府阿尔拉努图克管辖,1956年11月18日,杜拉尔鄂温克族民族乡正式成立,乡政府所在地定在查哈阳村。1958年,根据上级政府的相关文件,杜拉尔鄂温克族民族乡改称杜拉尔鄂温克族人民公社。1976年,乡政府搬迁至查哈阳村。改革开放后,也就是于1984年,重新恢复了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的乡名。同时,划定乡属包括5个少数民族村在内的12个行政村及30个自然屯。据2005年乡人口普查,该乡总户数为231户,总人口是7458人,其中鄂温克族人口是570人。可是,到了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该乡的鄂温克族人口减到448人。该地区的鄂温克族主要分居于杜克塔尔村、后沃尔奇村和达哈浅村三个行政村。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除了鄂温克族,还有汉族、达斡尔族、满族、蒙古族、锡伯族、鄂伦春族、回族、朝鲜族等民族。我们掌握的第一手调研资料显示,该乡的绝大多数鄂温克族属于杜拉尔姓。所以人们说,这里是名副其实的杜拉尔姓氏的鄂温克族生活的乡村。

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的鄂温克族人民很就掌握了在温寒带地区种植稷子及麦子的技能,后来又学会了种植谷子、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等。对于该乡的鄂温克族来说,农业经济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是他们最为重要的生产方式。全乡农田面积一直保持在21万亩左右,产粮达到2100万公斤,特别是近几年,逐步实现机械化种田,不断更新种植技术之后,粮食产量逐年提高。畜牧业生产是该乡的辅助性产业,人们充利用现有牧场,着力发展以牛羊为主的地方性畜牧业经济,大小牲畜的头数连年快速增长,从而给经营牧场的牧民们带来一定的经济利益。另外,狩猎业、渔业和林业等产业是他们的传统产业,这些辅助性产业在早期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早期珍稀野生动物较多,有十分重要的市场价值,给他们带来过丰厚的经济利益;后来随着山林珍稀动物的不断减少,他们又开发了淡水渔业产业;当渔业产业遇到挫折或市场走势不理想时,杜拉尔鄂温克族又开辟了山林伐木业,把山林中的木材砍伐下来,像木排一个接一个地捆绑好,顺江河流向不断运往内陆地区或沿着大江大河建起的大小城市,卖给那些需要木材的建筑商人,也得到不少的经济利益。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随着杜拉尔鄂温克人生活环境和条件的不断变化,作为辅助性产业经营的狩猎业、渔业、木材砍伐业都一一退出历史舞台,作为自主产业农业的经济获得长足的可持续发展,与此相配套的蔬菜种植业、黄烟种植业也获得较好的市场效益。当然,畜牧业经济也是该地区历史悠久的辅助性产业,此前由于连年战争,畜牧业经济受到毁灭性打击。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有了一些起色,现在已经成为本地区重要的辅助性产业,对于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生态保护、环境优化等一系列政策的颁布和落实,原来被破坏的森林和植被又恢复了生机,诺敏河畔又出现渔业丰收的场景,年产水产品达26吨。

现在的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已经实现了村村通路、通电、通有线电视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全乡有7所学校,其中小学6所,初级中学1所;还新建了农业科技与服务站、文化站、文体活动室、图书阅览室,以及3所卫生院等,同时,还建了10个村级卫生网点,均配备了村医,解决了村屯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治工作。由于乡政府很重视全民健康和民族体育事业,所以像赛马、射箭、摔跤、搬棍、颈力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很快普及到村屯和家庭,特别是“曲棍球”运动很受大家的青睐,经过申请,莫旗在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民族中心学校设立了旗曲棍球训练基地,培养造就了相当数量的“曲棍球”体育健儿,多年来向旗和自治区乃至国家输送了多名优秀“曲棍球”运动员。总之,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自从成立以来,在国家和上级各级政府的关心帮助和支持下,在全乡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和不懈努力下,变成了一个全新的,经济社会快速、稳步、健康、理想发展的民族乡。

1.查哈阳村

查哈阳村是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乡政府所在地,是民族乡的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该村位于诺敏河西岸,距莫旗政府所在地有83公里。东西走向延伸的村落略呈矩形。作为乡政府所在地,有乡政府办公楼、村委会办公房、杜拉尔中心学校、林场、卫生院、电信所、粮库、邮电所、文化站、派出所、农机所、农机推广站、农机经营管理站、畜牧站、土地管理所、供电所和加油站等。另外,该村还有药铺、小百货店、小卖部、农机修理铺、牲畜屠宰场、牛奶站、各种批发零售商店、商贸集市、早市、食品店、蔬菜店、水果店、小饭店、理发店等。该村总户数为220户,总人口是765人。居民以鄂温克族居多数,另外也有汉族、达斡尔族、蒙古族等。查哈阳村下面还有两个自然屯。该村的支柱产业是农业,农业耕地总面积为28767亩地,主要种植小麦、稷子、大豆、玉米等农作物。畜牧业经济是该村的辅助性产业,主要饲养优良品种的牛羊和一些马匹,还有养猪场。

2.杜克塔尔村

杜克塔尔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东北1公里处,东边是诺敏河,南面与查哈阳村相接,北有尼西空村,总面积26.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1290亩,林地7500亩,草场占21000亩,有94户人家和269口人,该村居民以鄂温克族为主,另有达斡尔族、汉族、蒙古族等民族。杜克塔尔村的主要产业是农业,一般都种植谷子、玉米、黄豆等农作物。同时该村大力发展作为辅助型产业的畜牧业经济。

3.前沃尔奇村

前沃尔奇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最南端,与宝山镇相接,东边是诺敏河,西边跟博荣店太平塔为界,南面与查哈阳村连接,北和后沃尔奇村为邻,全村总面积是2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9339亩,林地15000亩,草场占14000亩,有162户人家和561人口,有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汉族、蒙古族、满族等,但其中达斡尔族人口居多。前沃尔奇村的支柱产业是农业,主要种植各种豆类及白瓜子、葵花籽、土豆及各种蔬菜。此村还着重扶持辅助性产业,包括畜牧业、家庭养殖业、粮油加工业、家庭淀粉厂等村办企业。

4.后沃尔奇村

后沃尔奇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南边,后沃尔奇村北面就是乡政府所在的查哈阳村,东边是诺敏河,南边是南沃尔奇村,西边是初鲁格奇和西沃尔奇村。村辖区内有独角龙、后沃尔奇、博荣三个自然屯。总面积为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是31646亩,草场占有面积为14000亩,林地面积有15000亩。该村有182户人家和694口人,有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汉族、满族等民族。这里的主要产业是农业,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农田,除了种小麦、谷子、玉米之外,还种各种优质豆类及土豆和蔬菜。畜牧业经济作为辅助性产业,作为本土化经济同样发挥相当强的活力,另外村里也开办了一些个体性质的粮食加工等小型产业。

5.尼西空海拉松村

尼西空海拉松村位于该乡的中北部,东邻诺敏河,西与阿荣旗相接,辖区内有五家子屯、兴发屯、特温浅屯等,耕地面积为15955亩,有219户人家和902口人,除了鄂温克族,还有汉族、达斡尔族、蒙古族等。该村的辅助性产业为畜牧业,有些养畜大户,主要养牛、羊、猪等牲畜。村里有卫生室、集贸市场、农机修理铺、自来水办公室、村办学校等。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尼西空海拉松村在整个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内,属于相当富裕的村。

6.西沃尔奇村

西沃尔奇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西南20公里,东有前沃尔奇村,西有阿荣旗得利其尔乡,南有宝山镇太平山村,北有半布库村,所辖面积19平方公里,辖区有4个屯,有178户人家和834口人,居民有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汉族、蒙古族等。支柱产业同样是农业,耕地面积22062亩。畜牧业是辅助性产业,村里有小学和卫生室,以及由客运专业户、农机设备修理铺、小卖部、小商场、小饭店等。

7.初鲁格奇村

初鲁格奇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西南12公里,东有大克浅村,西有阿荣旗得利其尔乡,南有西沃尔奇村,北有查哈阳村,耕地面积40590亩,辖区有4个屯,有380户人家和1300口人,居民有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汉族、蒙古族等。该村以农业为主,以牧业为辅,也有养蜂专业户、客运专业户、农机设备修理铺、小卖部、小商场、小饭店等,还有小学和卫生室。

8.瓦西格奇村

瓦西格奇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北11公里,东有诺敏河,西有阿荣旗二号甸,南有特温浅村,北有吾都海拉松村,耕地面积16835亩,辖区有2个屯,总人口为728,有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汉族、蒙古族等。该村也是以农业为主,以牧业为辅,但同样有养蜂专业户、柳编产业、客运专业户,除农机修理站、小卖部、小商场、小饭店等之外,还有卫生室。

9.吾都海拉松村

吾都海拉松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20公里,东有诺敏河,西有阿荣旗二号甸,南有瓦西格奇村,北有鄂伦春自治旗诺敏镇,耕地面积21328亩,辖区有4个屯,有154户人家和586口人,有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汉族、蒙古族、鄂伦春族等。该村有小学和卫生室。这里同样以农业为主,以牧业为辅,另有农机修理站、小卖部、小商场、小饭店等。

10.特温浅村

特温浅村位于乡政府所在地10公里,东临诺敏河,西同阿荣旗得利其尔乡相望,南与尼西空海拉松村相接,北面是瓦西格奇村,耕地面积11130亩,辖区有4个屯,有109户人家和534口人,有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汉族、蒙古族等。该村有小学和卫生室。这里的支柱产业同样是农业,牧业是辅助性产业,另,村里有农机修理站、集贸市场、小卖部、小商场、小饭店等。

四 巴彦鄂温克民族乡

该鄂温克民族乡地理坐标为49°15′~49°40′,东经124°~125°,处于莫旗和鄂伦春自治旗交汇的地区,G111公路从乡里穿过,属于莫旗管辖,距旗政府所在地尼尔基镇140公里,位于莫旗红彦镇的东侧,塔温敖宝镇西边,哈达阳镇以南,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之北。该民族乡土地总面积是1400平方公里,土壤以黑土为主,其中耕地51万亩,林地面积32万亩,草场面积45万宙,水域面积3万亩。巴彦鄂温克民族乡地处丘陵山区,这里山丘连绵,有大青山、杨木山、德博斯克山等山峰,而且,大小河流纵横交错,除有发源于大兴安岭沃其山麓的嫩江主要支流甘河贯穿全乡南北之外,还有巴格列河、卡布塔那河、乌鲁齐河、达尔滨河、奇库木台河、葛根河、石头沟河等大小河流。天气季节性变化比较明显,属温寒带大陆性气候,夏季最高温度30℃,冬季最低温度-40℃~-45℃,全年无霜期保持在100~120天,一般都9月上旬就有霜,10月底就下雪,11月中旬河水冰封,封冻期从11月中旬开始到第二年的4月中旬,积雪日长达160余天。所以,该地区冬季较长,几乎有5个来月的时间,4月中旬到6月中旬是春天,6月中旬至8中旬为夏季,剩下的8月中旬和11月中旬是秋天,春秋风大,夏末和秋初有一定降雨量,全年降水量为450亳米左右。

巴彦鄂温克民族乡的鄂温克人是为了保卫我国东北边疆及疆土的完整,抵抗和赶走沙皇帝国的入侵者,被清朝政府派遣到这里来的。康熙六年(1667),他们被编为“布特哈部”,雍正九年(1731),被编为“布特哈八旗”的“镶黄旗”,光绪三十二年(1906),归入西布特哈总管衙门管辖。巴彦鄂温克民族乡的生活区域是鄂温克族先民的猎场。清朝顺治年间,他们被派遣到这里后,一边保卫边疆,一边开荒种粮。可以说,他们是这块沃土最早的开发者。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之后,1933年,日伪当局为了更加残酷镇压鄂温克族,在额尔河设立了巴彦旗公署和巴彦努图克。勇敢善战的鄂温克族,自己组建山林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打击日本侵略者,一些游击队员还参加了东北抗联,为消灭和赶走巴彦地区的日寇发挥了积极作用,当然他们也付出了十分沉痛的代价,鄂温克族不少优秀的年轻游击队员牺牲在抗日战场上。1946年,该地区获得解放。1949年,巴彦旗被政府撤销,生活在巴彦地区的鄂温克人被纳入莫旗管辖。1958年10月1日,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巴彦鄂温克民族乡正式成立,乡政府就设在满都呼浅村。20世纪60年代,巴彦鄂温克民族乡改为巴彦鄂温克族人民公社,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于1984年7月才恢复了巴彦鄂温克民族乡的名称,同时乡人民政府迁到满都呼浅村。

巴彦鄂温克民族乡的“巴音”(bayan~bayin)是满通古斯语族语言和蒙古语族语言中普遍使用的形容词,主要表示“富饶的”“富裕的”“富有的”等意思。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巴彦鄂温克民族乡共有17个村,鄂温克族集中生活在其中的2个村,达斡尔族较多的村有4个,其他11个村里汉族居多。根据我们2014年掌握的人口统计资料,全乡总户数是4612户,总人口为17842人,是一个以鄂温克民族为主体,汉族人口居多的鄂温克民族乡,另外,还有达斡尔族、蒙古族、满族、鄂伦春族、回族等民族。而且,该乡村村通电、通电话、通路、通公交车,家家有电视,还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方便干净安全的燃气。该乡也是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地区,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现代化,该乡努力发展新型农业经济,农业经济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农业财政收入得到逐年稳步提高。农作物品种主要是小麦、大豆、玉米、马铃薯以及各种蔬菜。与此同时,该乡着力提升传统产业的经济价值和造血功能,使一直以来作为辅助性产业经营的畜牧业得到更大规模、更快速度的发展,优质品种牛羊的棚圈饲养给本地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过去以伐木放排和狩猎为辅助产业的人们,现已变成种树造林、护林防火的人员,有的还开始经营民族特色、地方特色、温寒带农家文化特色、传统文化特色、山林文化特色、游牧文化特色、季节文化特色的旅游产业,也有的人从事民族服饰加工、民族特色生产生活用品制造、民族饮食服务、民族艺术品制作等产业。所有这些,不仅解决了那些靠狩猎、伐木放排过日子的人们的生产生活问题,同时对于本地区鄂温克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宣传、保护和挽救,乃至对于生态保护、环境优化等均产生深刻影响和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随着巴彦鄂温克民族乡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里除了相当漂亮的乡政府办公楼,还有了派出所、银行、邮政所、文化站、广播站、医院、中心校、文体娱乐活动中心、文化中心大楼。一些村里还有了初级小学、卫生室和乡村医生。乡里还大力发展本民族各种节日活动,包括瑟宾节、冰雪节、敖包节、村屯节、秋季丰收节等。在这些节日里,乡民们开展民族服饰展览和表演、母语比赛、母语歌咏比赛、民族歌舞表演、萨满舞表演、秧歌表演等活动,还进行曲棍球、赛马、摔跤、搬棍、劲力、抢枢等具有传统民族文化特色的比赛项目,使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给他们营造出快乐、幸福、美好的精神生活氛围。毫无疑问,巴彦鄂温克民族乡已经迈入经济社会稳步健康理想发展的轨道,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农村经济强力推进、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进而成为鄂温克人生活的绿色家园,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少数民族乡。

1.石头沟村

位于莫旗巴彦乡东南18公里处,西邻葛根台村,南与同心村相邻,北邻巴彦农场六队,往东距红彦镇10公里,全村总面积约4.5平方公里,耕地26000亩,人工造林2250亩,天然林保护树林5000余亩。该村总户数为248户,总人口是1150人,主要有汉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但以汉族为多。农作物主要以大豆为主,辅助作物有小麦、玉米、杂豆、马铃薯等,辅助型产业是牧业。该乡还有小校、医疗室、广播站,并已通路、通电、通电视、通手机。

2.乌塔村

位于该乡人民政府所在地满都村以北9公里,111国道从村中穿过。辖地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有30000亩。该村总户数是263户,总人口为1100人,有汉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但以汉族为主。农作物以大豆为主,辅助作物有小麦、玉米、杂豆、马铃薯等。这里的辅助型产业是牧业。

3.达尔滨村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北部,距县城150公里,占地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653亩,林地2000亩,现有总户数248户,总人口678人,有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汉族、蒙古族等民族,以达斡尔族人口居多。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种植玉米、大豆及各种蔬菜,辅助型产业是牧业。该村已通路有力电,用上了电话手机,看上了电视,还有了学校、医疗室、广播站、农贸市场、小商场、小卖部、小饭店等。

4.达拉滨村

位于齐齐哈尔加格达奇铁路线达拉滨车站南200米,距巴彦乡35公里,耕地面积为26000亩,林地占232.5亩。该村总户数为286户,总人口1071人,其中有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汉族,汉族占绝大多数。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种植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牧业是他们的辅助型产业。

5.平安村

位于乡最北端,与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毗邻,西与奎勒河镇隔甘河相望。辖区耕地面积为42150亩,林地面积是187亩,总户数为415户,人口有1254人,有蒙古族、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汉族等民族,汉族居多。该村以农业生产为主,种植玉米和大豆等农作物。牧业同样是辅助型产业。村里有学校、医疗室、广播站、农贸市场、商店、小卖部、小饭店。

6.巴依额热村

位于甘河西岸,距乡政府所在地西南约4公里处,乌鲁其小河与甘河汇合处北侧,沿河东西分布。全村人口为89户511人。村里有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汉族等民族。该村山水相依,水草丰美,自然条件较好,周围丘陵连绵,东靠甘河,南接敖包山。村里主要经营农业经济,兼搞牧业。村里有小学校、医疗室、广播站、小商店、小卖部、小饭店等。

7.满都呼浅村

该村为白彦鄂温克民族乡政府所在地,位于甘河东岸,地势平坦,东西向延伸,属河谷平原地区。村里总户数为347户,总人口是1378人。村里有鄂温克族、达斡尔族、汉族等民族。该村山水相依,水草丰美,天然条件较好,周围丘陵连绵,东靠甘河,南接敖包山。耕地面积27700亩,村里主要经营农业经济,农作物以麦子、谷子、玉米、大豆为主,还种植各种蔬菜。而且,作为辅助性产业,畜牧业经济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村里有小学校、医疗室、广播站、小商店、小卖部、小饭店等。

8.萨玛依热村

也叫“萨玛依热氏族村落”,也是甘河流域较早形成的村落之一。鄂温克人都叫“萨玛街”,位于甘河西岸,距乡政府所在地西南约7.5公里。该村依山傍水,周围山丘接连,北有毕尔坎小河,东靠甘河西岸,东南边的山上还有建村时栽植的落叶松林,村西是一片平川,村南有查勒巴奇山。萨玛依热村地势向东西延伸,略呈矩形。全村总户数为107户,总人口是320人。他们主要从事农业,兼搞牧业。村里有小学、医疗室、广播站、小商店、小卖部、小饭店等。

五 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

该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22°38′,北纬47°32′,属于扎兰屯市管辖,位于扎兰屯市西南63公里处,东边有扎兰屯市蘑菇气镇,南与该市的洼堤镇相接,西侧有同样是该市的浩绕山乡,北边是鄂伦春民族乡接壤,乡人民政府设在萨马街。地势为东西走向,呈长方形,西北地理位置较高,东南地理位置较低,东南地区多为丘陵山冈,西北地区以中低山为主,东西最宽处约52公里,南北最长处约56公里,属于温寒带大陆性半湿润气候,无霜期115天左右,年平均日照2600~2900小时,年平均降水450毫米,霜冻期大多在10月上旬。土质多小黑土成粒状结构,靠近济沁河流域多半由黄沙和黑黏土构成,土壤结构以黑土为主,适宜种植大豆、玉米、小麦及其他经济作物。昼夜温差较大,济沁河由西北向东蜿蜒流过。这里水资源十分丰富,除了济沁河之外,还有哈拉河和根多河及其支流,山泉、水溪、泡子等星罗棋布。

这片土地富有而美丽,到处是树木花草,主要有桦树、杨树、柳树、柞木、榆树、灌木、稠李子树、山丁子树、榛子树、灯笼果树等树木,森林里还长有稠李子、山丁子、榛子、灯笼果、山杏、草莓等野果。森林和水边还有兴安杜鹃、胡枝、毛榛、柳叶绣线菊等特有灌木。其中最为著名的草本植物有大叶樟、苔草、蚊子草、地榆、鹿蹄草等,也有蕨菜、黄花菜、野韭菜、野葱、野蒜、柳蒿芽、木耳、蘑菇、猴头等可食用植物和菌类。中草药药材也很丰富,主要有黄芪、桔梗、防风、苍术、柴胡、赤芍等几十种。这里野生动物也有不少,特别是天然林环保工程实施以来,森林里的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曾经一度消失的野生动物也出现在森林深处,给森林带来无限生机,比如,熊、狼、野猪、狐狸、獾子、猞猁、貉子、野鹿、黄羊、狍子、野兔、蛇、灰鼠等,森林中还有各种飞禽,如乌鸡、飞龙、沙半鸡、鹌鹑、布谷鸟、喜鹊、百灵鸟等。在济沁河、哈拉河、根多河与湖泊里有水獭、哲罗鱼、草根鱼、细鳞鱼、狗鱼、鲫鱼、鲤鱼、鲶鱼等淡水鱼类,还有鸳鸯、野鸭、大雁等水禽。这一带地下矿产资源也非常丰富,用本地区鄂温克人的话说,这里是农、牧、林发展的理想土地。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里姓萨的鄂温克人较多。据他们讲,萨姓是属于鄂温克族早期“萨马基尔”(samagir)家族姓的第一音节的读音“萨”(sa),“萨马基尔”后来用汉语转写成“萨马街”,也就是将词尾的“基尔”缩写成“街”。另外,也有因为“萨马基尔”(samagir)的词尾音节首辅音g音弱化演变为y音,被发音为萨玛依尔(samayir)的现象。正是因为姓萨的鄂温克人最早来到这里,开发了这片土地,后来的人们就称这里是“萨马基尔鄂温克人生活的地方”或“萨马基尔村”“萨马基尔屯”等,再后来就被简称为“萨马基尔”,到最后就变成了“萨马街村”“萨马街屯”等。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该地区是鄂温克族萨马基尔家族最早开发的猎场。17世纪中叶,皇太极将萨马基尔姓的鄂温克人编入“索伦牛录”,他们沿曾经的打猎线路,经雅鲁河下游向上游迁徙,来到济沁河流入雅鲁河的河口一带居住下来。可是到了康熙六年(1667),萨马基尔鄂温克人又被重新编入“布特哈[4]打牲部”下属的济沁阿巴。这里出现的“阿巴”(aba>awa)一词在通古斯诸语及蒙古语族语言里均有使用,一般表示“围猎”之意,但也有“狩猎”的意思。雍正九年(1731)编制“布特哈八旗”时,萨马基尔鄂温克人同济沁阿巴编入“正蓝旗”。到了清代中后期,随着居住区域猎物不断减少,猎场不断遭到破坏,萨马街鄂温克人将主要精力放在了一直以来经营的农业生产方面。清光绪十七年(1891),萨马基尔鄂温克人把居住点基本上固定在今天的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由于这里依山傍水、有森林草地,自然资源相当丰富,加上气候环境和条件十分适合开展温寒带地区农业经济,所以到这里从事耕地种田的人不断增多。1901年,中东铁路开工后,雅鲁河流域的另一部分鄂温克人也迁到此处,进而形成以萨马基尔鄂温克人为主的一定规模的鄂温克族村落。1933年,也就是在日伪时期,鄂温克族村被命名为萨马街嘎查,被划入济沁河努图克管辖范围。1940年,萨马街嘎查改称为萨马街努图克,隶属布特哈旗管辖。萨马街的鄂温克人不仅与沙皇帝国打了十几年仗,还在日本军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时,自愿组成山林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不断偷袭、袭击、攻打在富拉尔基、扎兰屯等地盘踞的日寇。萨马基尔鄂温克人山林游击队,参加富拉尔基江桥保卫战,打死打伤百余名日本侵略者。日本投降后,在战争中成长并壮大起来的萨马基尔鄂温克人山林游击队,按照内蒙古骑兵第五师的军事指令,经过激战彻底打退国民党第七旅,打通了乌兰浩特的军事要道,积极协助内蒙古东部各族各界革命人士参加自治政府成立大会,同时也打乱了国民党反动派屠杀内蒙古革命人士,破坏自治政府成立大会的阴谋及军事计划。不过,在激烈的战斗中,也牺牲了不少萨马基尔鄂温克人游击队优秀战士,他们的家人后来都成为烈士家属。

解放后,这里恢复了往日和平安详的生活,但萨马街鄂温克人还延续着萨马街努图克的建制,由布特哈旗直接管理。1949年12月,萨马街努图克辖区内有3个嘎查。1950年5月30日,萨马街努图克的马鹿沟嘎查改称为马隆沟嘎查。1952年,马隆沟嘎查又分出马隆沟和护林2个嘎查。1956年9月15日,萨马街努图克辖区已有了马隆沟乡和下属的团结、护林2个嘎查。1958年3月28日,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努图克建制撤销,在马隆沟乡和团结嘎查的基础上新建了萨马街乡,乡政府所在地在萨马街,再后来,萨马街乡改称为萨马街人民公社,以及萨马街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等。1974年3月,萨马街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增设炮台砬子、哈拉口子2个生产大队。改革开放以后,1980年,萨马街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被撤销,改称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过了四年,在1984年元月,布特哈旗撤销,改为扎兰屯市,萨马街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被划入扎兰屯市辖区。同年9月27日,经内蒙古自治区民政厅批准,萨马街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改为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乡人民政府所在地同样选定在萨马街。

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成立30多年,以农业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其经济指标逐年上升,经济收入不断提高。该乡的农作物主要有小麦、谷子、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与此同时,还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产业,这也成为本地区农业经济发展的新支撑点。现在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耕地面积达到143385亩,粮食总产量达到4555吨,实现农业产值1114余万元。该乡的辅助型产业是畜牧业,且以饲养牛、马、绵羊为主。改革开放后,作为辅助型产业的畜牧业经济得到持续性发展,给本地区人民的生活带来十分可观的经济收益。更加可喜的是,与农牧业传统经济相配套的新型加工业迅速崛起,具有本地特色、民族特色的农产品、肉食品不断进入市场。养鸡、养鸭、养猪等养殖产业的迅速成熟和壮大,使肉鸡、肉鸭、肉猪、鸡蛋、鸭蛋市场很快活跃起来,成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支点。可观的经济收入,激发了养殖专业户的积极性,有力推动了与此相关的产业。传统辅助型产业——狩猎业和伐木业等都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封山育林、植树造林、环境保护与优化成为人们的生活理念,杜绝了山林树木的乱砍滥伐现象,这使由战争、自然灾害、生活极度困难时期造成的环境破坏、山林破坏得到了控制,山林又重新恢复了生机,回到了往日山绿水清的美好景色,那些曾经被毁坏的植被又茂盛了起来,曾经消失的野生动物又回到了林子里,曾经被污染的河流又回到鱼群舞跃、鸭子戏水的美景。

萨马街鄂温克民族乡现在村村通路通电通公交车,乡所在地有了乡政府办公楼及医院、文化站、广播站、卫星地面接收站、中心校、幼儿园、邮局、林管所、派出所、银行、电信所等,同时居民还喝上了自来水,用上方便干净的燃气灶。更加可贵的是,该乡的每个村都通电、通电话,有了电信所、有线电视、邮政室、卫生网点等。

1.团结村

位于乡南0.25公里,面积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万亩,草场面积1.7万亩。有657户人家,总人口为1643人,有鄂温克族、汉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鄂伦春族、朝鲜族、藏族等。该村的主要产业是农业,以种植玉米、大豆、白瓜子、角瓜、绿豆、黑豆为主,辅助型产业是畜牧业和林业。

2.猎民村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面积11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0.8万亩,草场面积8万亩。有134户人家,总人口为332人,有鄂温克族、汉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朝鲜族等。该村的主要产业是农业,以种植玉米、大豆、白瓜子、角瓜为主,辅助型产业是畜牧业和林业,还有民俗旅游产业。

3.护林村

位于乡东北方向13公里里,面积1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万亩,草场面积1.38万亩,有813户人家,总人口为2018人,有鄂温克族、汉族、达斡尔族、蒙古族、朝鲜族等。该村的主要产业是农业,以种植玉米、大豆、白瓜子、角瓜、绿豆、黑豆为主,辅助型产业是畜牧业和林业。

4.马龙沟村

同样位于乡东北方向,面积1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万亩,草场面积1万亩,有695户人家,总人口为1004人,有鄂温克族、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满族、锡伯族等。该村的主要产业是农业,以种植玉米、大豆、白瓜子、角瓜、绿豆、黑豆为主,辅助型产业是畜牧业和林业,还有运输业和冷水鱼养殖产业等。

5.哈拉口子村

位于乡西北方向10公里处,面积1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万亩,草场面积2.5万亩,共有328户人家,总人口为738人,有鄂温克族、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满族等。该村的主要产业是农业,以种植玉米、大豆、白瓜子、角瓜、绿豆、黑豆为主,辅助型产业是畜牧业和林业,还有运输业和冷水鱼养殖产业等。

5.红炮台新村

位于乡西北方向20公里处,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万亩,草场面积4.3万亩,共有313户人家,总人口为757人,有鄂温克族、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满族等。该村的主要产业是农业,以种植玉米、大豆、白瓜子、角瓜、绿豆、黑豆为主,辅助型产业是畜牧业和林业,还有运输业和冷水鱼养殖产业等。

六 查巴奇鄂温克族乡

该乡属于阿荣旗管辖,地理坐标为东经123°01′~123°53′,北纬48°30′~49°01′,位于大兴安岭南麓,阿伦河东岸,阿荣旗驻地那吉[5]镇东南52公里处,南有霍尔奇镇,西侧是三岔河镇,北面有博克图及国营林场。这里属于温寒带半湿润性气候,最高气温达37℃,最低气温是-39℃。查巴奇鄂温克族乡占地总面积是726.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6万亩,林区或山林面积55.5万亩,草场草甸为28万亩。地势北高南低,高度在海拔400~1149米,阿伦河上游地带有花岗岩、花岗玢岩、石英岩、安山岩、玄武岩等,阿伦河及支流文布奇河、大疙瘩奇河均属淡水河,沿河两岸形成河川草甸子、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土壤为暗棕色黑土、草甸黑土、沼泽黑黏土,且有机物含量高,适合植物和农作物生长。

该地区一年四季气候变化比较明显,春季为4~5月,天气多变、多风又温差大,降水较少,大风天约有半个月,春天也有下雪或刮风雪的时候;夏季为6~8月,降水较多,气温较高;秋季是9~10月,秋高气爽,降水量少,早晚温差大,深秋季节时常降小雪,9月中旬就有初霜;冬季很漫长,从头年的11月到第二年的3月初几乎都属于寒冷的冬天,而且有一定降雪量,刮西北风的时候也较多,所以风雪天也有不少。

查巴奇鄂温克族乡山比较多,并均有一定高度。比如,有平顶山、时尼奇山、黄格尔达山、乌色奇山、新力奇顶子山、央格尔山等20多座,海拔在900米到1168米。该乡自然资源十分丰富,除了起伏重叠的山峦、纵横交叉的河流之外,还有茂密森林、林间草原草甸、沼泽等,森林植被主要有落叶松、樟松、柞树、白桦、黑桦、蒙古栎、山杨、稠李子树、山丁子树等,森林边缘和大小山坡上还长有榛子树、胡枝子、兴安杜鹃、长果刺梅等树种或灌木,林间草原草甸长有大话马先蒿、紫花鸢尾、黄花菜、金老梅、粉刺柳、野火球、山野豌豆叉分蓼、短瓣金莲花、柳叶绣线菊等几十种优质牧草。而且,沼泽地植被也有不少,比如有小叶樟、细叶繁缕、驴蹄草、大叶樟等草本植物。与此同时,山林和草甸生长的中草药里有黄芹、黄芪、党参、防风、赤芍、紫湖、桔梗、龙胆草等近百种,以及稠李子、山丁子、灯笼果、野草莓、榛子、木耳、蘑菇、蕨菜、黄花菜、野韭菜、野葱等野生水果、菌类、野菜。由于这十几年不断强化退耕还林、森林生态保护、生态环境优化等工作,这一带森林草原植被快速恢复,给森林野生动物的生存提供了有利条件,甚至一些曾经消失的野生动物又重新出现在森林里。现在这里的野生动物里就有狼、狐狸、猞猁、野猫、驼鹿、马鹿、棕熊、狍子、野猪、雪兔、雉鸡、飞龙、鸳鸯等。所有这些,都给查巴奇鄂温克族乡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了无限生机。

查巴奇鄂温克族乡的“查巴奇”(chaalabaqi>chalabaqi>chalbaqi>chabaqi)一词是鄂温克语,表示“有白桦树的地方”。也就是说,地名“查巴奇”(chabaqi)是在有“白桦树”含义的名词“查巴”(chaba)后面,接缀从名词派生名词的构词词缀“奇”而构成,变成表达“有白桦树的地方”词义的地名了这种说法,与鄂温克语里说的“扎格达奇”(zhagadaqi>zhagdaqi)一词的构词结构完全同,该语言中“扎格达奇”(zhagadaqi>zhagdaqi)的“扎格达”(zhagada>zhagda)。是指“松树”,后面接缀“奇”(-qi)之后,成为含有“有松树的地方”概念的地名。另外,在鄂温克语的一些方言土语中,也有将“查巴奇”(chabaqi)说成“萨巴奇”(saalabaqi>salabaqi>salbaqi>sabaqi)或“萨巴希”(saalabaxi>salabaxi>salbaxi>sabaxi)的现象,但词义都一样。

查巴奇鄂温克族乡及其周围更广泛的山林是该乡鄂温克族先民的自然猎场在此狩猎的历史悠久。清初,他们被编入索伦部,后被编入布特哈八旗镶白旗,他们的自然猎场也成为布特哈八旗的围猎场。康熙五十七年(1718),清朝政府从镶白旗兵营中抽调500名将士,远征新疆平定准格尔叛乱。雍正十年(1732),又抽调1600余名将士及带家属,前往呼伦贝尔戍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领我国东北时期,查巴奇鄂温克族人民自觉组成山林游击队,顽强抵抗日伪军,给他们沉痛打击。1933年阿荣旗公署建立,隶属伪兴安东省管辖范围,同时成立了查巴奇乡。1936年查巴奇被划入图布新努图克管辖。1940年东北抗联第三路军第三支队在查巴奇乡组建了抗联联系点,强有力地支持了东北抗联的活动。

新中国成立后,查巴奇乡积极开展土改运动。1951年查巴奇、文布奇、东沟、嘎达奈4个自然屯共建13个互助组,广泛开展农业生产。1954年查巴奇成立查巴奇、文布奇、东沟3个农业社,1955年该地区成立了大时尼奇林场。1956年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了查巴奇鄂温克民族乡,乡政府设在查巴奇村。1959年查巴奇鄂温克民族乡并入查巴奇林场。1961年又成立查巴奇鄂温克族人民公社,下设查巴奇一队和二队、文布奇队、东沟队4个生产队。1972年由于流动人口不断增加,该公社生产队发展成6个,还有了农业机械管理站和猎民队,随后还有了邮政所、农业银行营业所、信用合作社、计划生育办公室。该地区于1931年就开办了小学,1963年有了卫生所。

改革开放以后,这里的经济社会发展很快,1984年,恢复了查巴奇鄂温克民族乡的乡名,乡政府同样设在查巴奇村。该乡是一个以鄂温克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乡。辖区内有13个乡直机关,11个行政村,37个自然屯,40个村民小组,以及查巴奇、大时尼奇、阿力格亚、库伦沟4个国营林场。乡政府所在地已经有了设备齐全、现代化的办公楼、中心学校、医院、文化站、广播站、卫星接收站、邮局、林管所、派出所、银行、电信所等,同时居民还喝上了自来水,用上了方便干净的燃气。那些行政村也基本上通路通电通电信了。2010年该乡的猎民村、河西村、民族村、文布奇村、团结村、榆树村、郭家窑村、大石砬村、小石砬村9个村被自治区认定为革命老区村,查巴奇鄂温克族乡也被认定为革命老区乡。除了主体民族鄂温克族之外,还有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锡铂族等族。根据我们掌握的资料[6],查巴奇鄂温克族乡有3906户人家,总人口为1227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838人,占全乡总人口的31.2%;鄂温克族人口是887人,占全乡总人口的7.2%。该地区交通便利,301国道和绥满高速公路穿过该乡,村村通路。该乡有耕地面积24.6万亩、林地55.5万亩、草场28万亩。农业是特定区域性主导产业,该乡主要种植大豆、玉米、谷子、向日葵及豆角、黄瓜、圆白菜、大白菜、小白菜、西葫芦、南瓜、胡萝卜、红萝卜、大萝卜、卜留克、茄子、大蒜、西红柿西瓜、香瓜、土豆、红薯、大青椒、尖椒、辣椒等温寒带蔬菜瓜果,大力推动食用菌种植产业和绿色有机食品基地。与此同时,该乡不断开发农产品加工,进一步加快地域特色的农产品和蔬菜瓜果进入国内市场的步伐。另外,各种养殖业,尤其是奶牛养殖、肉牛养殖、肉羊养殖,以及梅花鹿、野猪、猪、鸭、鸡、獭兔、鱼等养殖产业发展较快。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开发了鄂温克族博物馆、牧人寨景区旅游、鄂温克家庭民俗旅游、河西村旅游、猎民村传统文化旅游、老神树观光旅游、山林文化旅游、民俗文化村旅游、民俗风情休闲旅游业、休闲旅游度假基地旅游、彩虹谷旅游、仙人洞山庄及洞内石雕和洞外自然景观旅游等内容,利用“6·18瑟宾节”、鄂温克族冰雪节、鄂温克族传统歌舞节等民族传统节日活动,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寻找新起点、新亮点、新增长点。不难看出,这些新兴产业的不断成熟和发展,打造出了以温寒带农业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传统文化为寄托,以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市场繁荣、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崭新的查巴奇鄂温克族乡。

1.民族村

在查巴奇鄂温克族乡所在地,位于阿伦河东岸,西靠阿伦河与河西村隔河相望,北与林区相接、东与河东村相连、南与文布奇村连接,村东有301国道。该村共有570户人家和2565口人,除鄂温克族,还有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满族、回族、朝鲜族、鄂伦春族等。经济以农业为主,农耕面积为21965.55亩,主要种植稷子、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和蔬菜、黄烟等,兼营饲养奶牛和肉牛、肉羊等畜牧业产业,以及经营运输、客运、农机修理、服装加工、粮食加工、食品加工、小卖店、小饭店、豆腐房、理发店等服务产业。有人从事护林防火、植树造林等工作。由于民族村在乡政府所在地,所以各种城镇设备设施,包括学校医疗和各种服务都共享。

2.猎民村

该村同样在查巴奇鄂温克族乡所在地,共有63户人家,总人口为312人,除鄂温克族,还有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该村以牧业为主,经营牧场,牧草收割基本实现现代化。过去,他们的辅助型产业是狩猎。政府禁猎之后,这里开始经营机械化种粮,耕地面积为7726.95亩,主要种稷子、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和各种蔬菜。作为主业的畜牧业经济发展比较快,而且奶牛、肉牛、肉羊、马匹饲养已有一定规模,加上与此相关的奶食品、肉食品、皮毛制品、皮毛服饰加工业兴起,以及猎民文化和畜牧业文化特色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这些都对本村经济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改善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河东村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东4公里处,西侧隔301国道与民族村相望,南边有文布奇村,东与小石砬村相接。该村共有105户人家,总人口是449人,生活着鄂温克族、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生产活动以农为主,农耕面积为8982.4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其中,大豆种植占农田面积的70%左右。这里是大豆种植专业村。另外,村民也饲养肉羊肉牛,采集中草药、山蘑和榛子等,成为在该村占有重要地位的辅助型产业。村里也有小饭店、小卖部、农机修理部、农副产品加工等服务型小产业。

4.河西村

该村东边是阿伦河,西和南与霍尔奇镇相连,北面是林区,共有344户人家,总人口为1238人,有鄂温克族、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满族等,辖区内有6自然屯,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农耕面积为18570.75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其中,大豆种植面积占粮田面积的70%以上。这里也是大豆种植专业村。作为辅助型产业主要饲养奶牛、肉牛、肉羊和肉猪,同时也经营肉食品加工产业。也有人搞中草药采集和榛子采集产业,以此提高经济收入。还有一些人开小饭店和小卖部、农机设备维修、农副产品加工、运输的服务型产业。该村还有初级小学和卫生室。

5.榆树沟村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东南21公里处,西侧有文布奇村,南有团结村,东邻亚东镇柳毛沟村,北靠大石砬村,总面积为72.5平方公里。辖区有4个自然屯,共有181户人家,总人口是750人,其中有鄂温克族、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满族等。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农耕面积为17519.4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其中,大豆也占农田面积的70%以上,也是大豆种植专业村。畜牧业作为辅助型产业发展较快,村民除了饲养奶牛、肉羊、肉牛之外,还养猪和养马。与此同时,不断推进护林防火、退耕还林、造林绿化、生态环保工作,取得十分显著成绩。村里通路通电通电话,也有了学校、医务室、村广播站、小饭店、小卖部、农机修理部、农副产品加工等。

6.团结村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东南56公里处,南面跟郭家窑村相接,北有榆树沟村,东邻亚东镇柳毛沟村,西边是文布奇村,总面积为56平方公里。该村共有165户人家,总人口是602人,其中有鄂温克族、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满族、朝鲜族等。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农耕面积为11534.1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其中,大豆种植面积占农田地的75%以上。该村是个地地道道的大豆种植专业村。与此同时,该村积极发展畜牧业产业,其中肉羊饲养占重要位置,其次是肉猪饲养业,再就是奶牛与肉牛饲养产业。村里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给村里的运输、小饭店、小卖部、农机修理部、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活力,取得了一定经济效益。村里还有学校、医务室和广播站等。

7.郭家窑村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东南,南面有霍尔奇镇后山根村,北与文布奇村相接,东有霍尔奇镇前进村,西边是疙瘩奈村,东侧还有301国道。该村共有211户人家,总人口是760人,有鄂温克族、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生产活动以农业为主,农耕面积为21870.9亩,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和各种蔬菜。其中,大豆种地面积占农田地的72%以上,是大豆种植专业村。该村的家畜饲养、采集业、农副产品加工等辅助型产业发展比较理想,也取得了应有的经济效益。还有农业机械维修、运输、小饭店、小卖部等。

8.文布奇村

又称文木奇村,位于阿伦河上游左侧,那吉屯东南9公里处,村落处于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的缓坡地区。东边是团结村,南有郭家窑村,北边有河东村。这里曾是鄂温克族聚居的村落,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根据前几年的人口统计,该村共有191户人家,总人口是794人,有鄂温克族、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朝鲜族等。该村早期以牧业为主,以狩猎业和林业为辅。后来,因禁猎和封山育林,传统意义上的狩猎业和伐木业已被农业、采集业及服务型产业取代。文布奇村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和各种蔬菜,其中,大豆种地面积占农田地的72%以上,该村也是一个大豆种植专业村。

9.大石砬村

位于山林地区,也就是在大文布奇沟顶的老爷岭山下,东边是亚东镇三岔河,南与是榆树沟村为邻,西与小石砬村相接,北有得力其尔乡。该村南北长13公里,东西宽5.2公里,总面积是67.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20537亩,山林面积43000亩,占村总面积的43%,还有700亩经济林,退耕还林120亩,林间草甸子30000亩。由于该地区是属于山林地带,所以气候比较寒冷,无霜期只有100天左右。该村居民有鄂温克族、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他们的支柱产业是农业,主要种植大豆和玉米及耐寒力强的季节性蔬菜,但以种大豆为主。该村畜牧业经济作为辅助型产业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主要饲养肉羊、肉牛、肉猪和奶牛。另外,有人从事护林防火、种树造林、采集、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作。

10.小石砬村

位于山林地带和大文布奇沟的中段,东有大石砬村,西与嘎达奈村相连,南边是文布奇村,北侧是河东沟,总面积是54.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20359亩,山林面积21960亩,还有林间草甸子。这里同样属于山林地带,气候变化大,天气较寒冷,冬天漫长,无霜期也只有100天左右。小石砬村共有164户,总人口为636人,村里有鄂温克族、汉族、蒙古族、达斡尔族等民族。该地区还是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大豆和玉米及耐寒力强的季节性蔬菜,不过以种大豆为主。辅助型产业有饲养业、采集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农业机械维修、客运、小饭店、小卖部等。

11.嘎达奈村

也作疙瘩奈村。该村位于阿伦河上游右侧,乡政府所在地东南6公里处,属东西走向的地形。东边是文布奇村,西侧有霍尔奇镇那克塔村,南面同霍尔奇镇后山根村相连,北与民族村隔河相望,总面积是1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3377.3亩,有阔叶林和河提林,还有草甸草场。该村的总户数为185户,总人口是720人,村民以鄂温克族为多,另有汉族、达斡尔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他们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基本上都种小麦、谷子、玉米、大豆,以及温寒带季节性蔬菜,但以种小麦为主。辅助型产业有畜牧养殖、植树造林、旅游、农产品加工、畜牧产品加工、农机设备维修、客运、小饭店、小卖部、个体商店等。

七 得力其尔鄂温克民族乡

该乡的名称也有人写成“德勒克尔”。得力其尔鄂温克民族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23°32′~123°47′,北纬48°35′~48°48′,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东北部,距旗所在地那吉镇北85公里,格尼河上游东岸,东侧还有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的宝山镇及杜拉尔鄂温克民族乡,南边是阿荣旗亚东镇,西与阿荣旗三岔河隔格尼河相望,北靠林区并与得力其尔林场交界。得力其尔鄂温克民族乡西北高、东南低,属高山、丘陵、漫岗地形,地势起伏较小,坡度一般小于15°,地理形态为南北狭长。格尼河贯穿全境,格尼河水量充足,两岸草甸宽阔平坦,适宜种植水稻和发展畜牧业生产。全乡土地总面积为34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是24.38万亩,有次生林64万亩,可放养柞蚕和蜜蜂。全乡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日照2900小时,无霜期为90~115天,年降水量400毫米,平均气温1.5~1.6℃。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凉短促,春季干燥风大,秋季冷暖温差大,秋霜早。土壤有机质含量6.7%,含氮0.4%,含磷5.9%,含钾2.6%,这种含氮磷钾的肥沃土壤,既有利于各种农作物的生长,又有利于各种草木的生长,宜农宜牧。林木以柞木为主,其他还有白桦、黑桦、杨树、柳树、稠李子树、山丁子树、榛子树、山杏树、长果刺梅树及灌木丛等,草甸牧草品种多、营养丰富,有山野豌豆、叉分蓼、短瓣金莲花、柳叶绣线菊等优质牧草和植被。而且,林木地带和草甸牧场上生长的中草药种类丰富,有黄芹、黄芪、党参、防风、术、赤芍、紫湖、桔梗、龙胆草等近百种,森林及河套树林里还有稠李子、山丁子、灯笼果、野草莓、榛子、杏、木耳、蘑菇、猴头蘑、蕨菜、黄花菜、野韭菜、野葱等野生植物。森林里还有狼、狐狸、猞猁、驼鹿、马鹿、棕熊、狍子、黄羊、野猪、雪兔、雉鸡、棒鸡、飞龙等野生动物。在淡水河及湖泊里,有哲罗鱼、鲫鱼、鲤鱼、草鱼、狗鱼、白鱼、老头鱼、红尾巴鱼等鱼类及野鸭、鸳鸯等水禽。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自然环境已成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

得力其尔鄂温克民族乡的鄂温克人,也叫“格尼河流域的鄂温克人”,早在清朝之前就在格尼河流域及森林地区狩猎。换句话说,这一带最早是他们开发的自然狩猎场。17世纪初,沙俄在这一带发动战争,扰乱边疆社会的安宁和生活。清朝政府充分认识到强化格尼河流域安全的重要性,也知道这一带是得力其尔鄂温克人开发的自然猎场,得力其尔鄂温克人对这一带的地形、地貌、环境都比较熟悉,所以于清顺治十年(1653)派这部分鄂温克从黑龙江上游的生活区迁至格尼河流域定居,守卫边塞。到了康熙六年(1667),他们又与阿伦河流域的鄂温克人一同编入“布特哈打牲部”属下的涂格敦阿巴,雍正九年(1731),涂格敦阿巴编为“布特哈八旗”的“镶白旗”,光绪三十二年(1906),得力其尔鄂温克人归属于当时从“布特哈八旗”新分离出来的西布特哈管辖。该地区的鄂温克人作为索伦部军营的将士,南征北战,参加大小无数次战役,立下过赫赫战绩。日本军国主义占领东北后,他们又自愿组成山林游击队,攻打日伪军定居点或军事要地,他们中的部分优秀游击队员还加入到东北抗联,格尼河流域成为东北抗联的主要战区之一,广泛而深入开展山林抗日游击战,狠狠地打击了布特哈地区盘踞的日寇。

得力其尔鄂温克民族乡的主体民族是鄂温克族。除了鄂温克族,还有汉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鄂伦春族、满族、朝鲜族、回族、锡伯族、藏族等民族。1973年,因当时内陆地区经济萧条和生活困难,有相当多的人口从山东、辽宁、黑龙江等地迁入得力其尔鄂温克民族乡,这不仅增加了该地区人口数量,也给周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带来一定的负担,形成了以鄂温克族为主体,汉族占绝对多数的鄂温克民族乡。现在该乡总人口为14305人,其中汉族就有12178人,占总人口的85.13%,少数民族人口只占14.87%。在少数民族中,鄂温克族有328人,占总人口的2.29%。全乡辖区内有9个行政村、21个自然屯和48个村民小组。乡人民政府所在地为忠诚堡村,乡政府所在地有13个乡直单位,以及4个外驻单位。村落沿平川南北向延伸,略呈矩形。

得力其尔鄂温克民族乡是一个以农业为主体的农业大乡。农业是该乡的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全乡拥有耕地面积24万亩,主要种植大豆、玉米、水稻、谷子等粮食作物,还种植豆角、黄瓜、圆白菜、大白菜、小白菜、西葫芦、南瓜、胡萝卜、大萝卜、茄子、大蒜、土豆、红薯、大青椒、尖椒、辣椒、西红柿、西瓜、香瓜等温寒带地区季节性蔬菜瓜果。近年来,该乡又发展了中草药种植产业。而且,农业生产基本上走上优品种、高产量、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发展道路。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大农副产品开发力度,现已形成以大豆产品、玉米产品、马铃薯产品、柞蚕产品、白瓜子产品、山野菜产品等为主的加工工业。作为辅助型产业,畜牧饲养产业也取得了鼓舞人心的经济效益,特别是畜牧业成为该乡的富民产业后,该乡不断强化乡村防疫网络建设,积极引导养畜户种草养畜和棚圈建设,改变传统粗放性养畜方式,有效保护了牧场草甸,使以肉羊、肉牛、肉猪、大鹅为主的饲养产业,以及不断发展的奶食产品和肉食产品等,均有了十分雄厚的市场经济基础和理想的产业发展前景。

过去,林业对该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过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全面实施“天然林保护”及“封山育林、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工程之后,该地区积极开展植树造林、护林防火工作,彻底制止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行为,对该乡的生态环境保护,对恢复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更让人高兴的是,随着自然环境、生态环境、森林环境的不断优化,该地区积极发展旅游业,开发了美人湖旅游、乌兰泡旅游、圣水山庄旅游景点旅游、浩饶山风景区、森林小火车旅游、鄂温克族山林文化旅游、鄂温克族狩猎文化旅游等各种特色旅游线路。与此相关,乡里还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主要以鄂温克族“瑟宾节”、鄂温克族歌舞活动、鄂温克族民间艺术文化、鄂温克族传统服饰文化,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文化,以及东北“抗联”战斗过的地方与革命老区等红色旅游为主题,开展不同角度、不同内涵、不同层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产业,同样收到一定经济效益。

得力其尔鄂温克民族乡的每一个村都通了路和电及公交车,用上了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乡所在地有了自来水、燃气灶,还有了文体广电中心,电视转播台,全乡电视覆盖率达100%。乡里有相当现代而办公设备齐全的办公楼,还有邮局、银行、派出所、文化站、中学、小学、公办幼儿园、医院和社区服务站。得力其尔乡还是享誉全市的“篮球之乡”,另外还有群众业余文化队伍5个,群众性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总之,得力其尔鄂温克民族乡以全新的面貌,步入全新的和全面的发展阶段。

1.新立村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南4公里处,辖区面积20平方公里,辖太平山屯、新立屯2个自然屯,共有203户、911人,有鄂温克族、汉族、布依族、达斡尔、蒙古族、满族等民族。现有耕地面积1.45万亩,林地面积225亩,水面积是800亩,草场面积为300亩。该村以水稻、玉米、大豆种植为主导产业,还有肉羊养殖业辅助性产业。

2.忠诚堡民族村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辖区总面积40平方公里,下辖忠诚堡村、东兴堡村、七道泉子村3个自然屯,共有912户,总人口是3437人,有鄂温克族、汉族、达斡尔、朝鲜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这里的耕地面积是3.5万亩,林地面积1300亩,水面面积为400亩。村民以水稻、玉米、大豆种植为主要产业,还经营肉羊养殖产业。

3.兴南镇村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以北3公里处,辖区面积36平方公里,共有245户、总人口为1036人,包括鄂温克族、汉族、达斡尔族、锡伯族、朝鲜族、蒙古族、满族等。耕地面积2.7万亩,林地面积3000亩,水面面积450亩,草场面积300亩,村民主要种植大豆、玉米、水稻等,同时兼营肉驴、肉羊养殖业。

4.东北沟村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东北8公里,辖区面积28平方公里,下辖庄河点、马家点、黄家点和管家点4个自然屯,共有206户、958人。该村人口有汉族、朝鲜族、蒙古族、满族等。现有耕地面积2.3万亩,林地面积6000亩,该村主导产业是种植业,村民种植玉米、大豆、小杂、中草药等,还有畜牧业,村民养殖肉牛、肉羊、生猪、小笨鸡等。

5.得力其尔民族村

位于乡政府以北10公里处,辖区面积28平方公里,下辖得力其尔屯、奶牛小区屯和蒙红新村屯三个自然屯,共有379户、1445人。其中,包括鄂温克族、汉族、达斡尔族、锡伯族、朝鲜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现有耕地面积2.3万亩,林地面积7892亩,水面面积1883亩,草场面积16785亩。农业以种植大豆和玉米为主,村里还经营肉牛、肉羊、白鹅养殖等产业。

6.杜代沟村

位于乡政府以北15公里处,辖区面积55平方公里,下辖杜代沟屯、小杜代沟屯2个自然屯,共有638户、2093口人,有鄂温克族、汉族、达斡尔族、朝鲜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现有耕地面积4万亩,林地面积500亩,水面面积750亩,草场面积1000亩。农业生产以种植谷子、麦子、玉米、大豆为主,同时经营肉牛、肉羊养殖产业。特色产业以黑木耳种植、野山榛栽培繁育为主。

7.龙头山村

该村位于乡政府以北15公里处,辖区面积58平方公里,下辖前龙头山、后龙头山2个自然屯,共有381户、1652人,有鄂温克族、汉族、达斡尔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现有耕地面积4万亩,林地面积4000亩,农业以玉米、大豆、小杂粮种植为主,也有肉牛、肉羊、生猪养殖产业。

8.马河村

乡政府所在地西北28公里处,辖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下辖杨维沟屯、牧奎屯、马河屯、马河农场等4自然屯,共有525户、1636口人,有鄂温克族、汉族、达斡尔族、回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现有耕地面积5.1万亩,林地面积31500亩,水面面积有200亩,草场面积是20000亩。村民主要经营谷子、玉米、大豆等的种植产业,同时经营肉牛、肉羊、生猪养殖产业,还将黑木耳种植作为特色产业。

9.马河猎民村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西北25公里处,辖区面积10平方公里,共有93户、276人口。这里有鄂温克族、汉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现有耕地面积1.05万亩,草场1600亩。该村以种植玉米和大豆及各种蔬菜为主,还从事养殖牛、羊、马等为主导的辅助型产业。

八 兴旺鄂温克族乡

兴旺鄂温克族乡过去叫“嘎布卡”或“嘎布喀”,该乡所处的地理坐标应在北纬47°57′~48°55′,东经124°18′~125°59′,位于讷河市西南52公里,嫩江中游东岸,甘南县莫旗富裕县交界处,乡政府驻地距市区36公里,东边是和盛乡,南有富裕县,西与嫩江甘南县及莫旗隔江相望,北面有拉哈镇,地势结构南北距离长,东西间距相对窄,全乡总面积为372.8平方公里,乡政府所在地叫团结村。辖区东侧有G111国道,西侧有G111国道,齐齐哈尔到加格达奇的铁路经过该乡的团结站和清水山站。该地区是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保持在-0.7℃左右,年平均降水量450.9毫米左右,无霜期在120~125天,水资源非常丰富,除了嫩江及其支流之外,还有9个湖泊。草甸面积占地45000亩,森林面积为24196亩。森林与草甸上的草本植物品种多样,多达上百个种类,营养也都很丰富,还有短瓣金莲花和柳叶绣线菊等优质牧草。另外,在森林地带和草甸上生长着各种名贵药材,包括五味子、芍药、龙胆、草黄芹、黄芪、党参、防风、赤芍、紫湖、桔梗草等近百种。随着“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深度推进,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特别是森林植被的不断恢复,各种野果、菌类、野菜的不断增多,这里的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曾经消失的野生动物也重新出现在森林中,给森林带来了无限活力和生机。比如,在兴旺鄂温克族乡辖区的森林里除了狐狸、猞猁、狍子、黄羊、野猪、貉子、兔子、野鸡、飞龙、松鼠之外,还出现了棕熊、狼、驼鹿、马鹿、雪兔、棒鸡、天鹅等珍稀野生动物。在那纵横交错的大小淡水河及湖泊里,有哲罗鱼、鲫鱼、鲤鱼、鲢鱼、草鱼、狗鱼、白鱼、老头鱼、红尾巴鱼等鱼类,水獭、水貂、野鸭、鸳鸯等时有出现。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已成为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条件。而且,这里的地下矿藏资源也很丰富。

在历史上,南至百罗日,北起讷谟尔河口都属于嘎布卡的土地。我们调研时,该乡的鄂温克族老人告诉我们,他们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有的老人说可能比这个时间更长。清初,不堪忍受沙俄统治者的压迫,他们的先民渡过黑龙江南下,迁徙到嫩江中游东岸,沿江共建了百露屯、杨树屯、榛子街屯、摆渡屯等8个村屯。由于这一带统称为嘎布卡,所以这8个村屯的鄂温克人被称为“嘎布卡的鄂温克人”,用鄂温克语说是“嘎布卡浅”。“嘎布卡浅”的“嘎布卡”(gabka>gawka)是鄂温克语名词,表示“峡谷”或“山谷”等词义。“嘎布卡”的后缀“浅”(-qian)是从名词派生名词的构词词缀,有“人”或“人们”之意,“嘎布卡浅”(gabkaqian>gawkaqian)一词,应该表达“生活在峡谷里的人们”或“生活在山谷里的人们”等词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嘎布卡”是生活在嫩江中游东岸的8个鄂温克族村屯的总称。不过,当时这些村屯隶属布特哈总管辖区。根据我们的调研,这些村屯完全是依照清朝八旗军事化社会的设定,按姓氏家族为核心组建的,同时编入扎兰正白旗。嘎布卡地区的村屯,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归东布特哈总管衙门管辖,宣统二年(1910),又被划归讷河理事通判厅所辖,民国二年(1913)隶属讷河县,后来又被纳入讷河县第三区管辖范围。东北沦陷,日寇侵占东北后,这一地区由拉哈站接管,后来又被祥云村接管。在这极其特殊而苦难的历史时期,生活在嘎布卡的鄂温克族组成游击队,开展游击战,强有力地打击了日寇,同时,积极参加东北抗联,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1945年抗战胜利后,嘎布卡地区的鄂温克族被划归为拉哈区管辖,新中国成立后改为新设立的讷河县第十五区管理,1956年4月成立占仁索伦族乡。1958年9月占仁索伦族乡改成团结人民公社,同时将邻近的2个汉族乡合并到人民公社里。1984年4月再次改名为团结乡。1987年3月这部分鄂温克人从团结乡分离出来,纳入刚刚新成立的兴旺鄂温克族乡,成为黑龙江省鄂温克族聚居的特定区域。1987年经黑龙江省政府批准,成立了讷河县兴旺鄂温克族乡,乡辖包括沿江、龙江、兴旺、鄂温克、建国、新兴、百路等12个行政村,74个自然屯,其中索伦村和百路村是鄂温克族集中生活的村落。全乡总人口为3600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是1796人,鄂温克族人口只有816人。在地该区,除鄂温克族之外,还有汉族、满族、蒙古族、达斡尔族、朝鲜族、锡伯族、柯尔克孜族、回族8个民族。

兴旺鄂温克族乡鄂温克族的传统产业是狩猎业和采集业。后来,随着森林野生动物的不断减少,以及森林植被的不断破坏,这两个传统产业难以为继,使得兴旺鄂温克族乡的鄂温克人必须改变生产方式,重新选择新的产业、新的谋生手段、新的发展道路,需要调整生产模式和产业结构。就这样畜牧业成为他们的新选择,他们在美丽富饶的草原牧场,下大力气饲养羊、牛、马等家畜,而且很快获得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他们也开始开荒种田,推动农业生产,大量种植适合于温寒带地区自然气候的谷子、稷子、糜子、大豆、玉米、高粱、马铃薯等农作物,没过几年农业生产也取得鼓舞人心的收获。当然,这和该地区土地肥沃、水资源十分丰富有必然联系。如今,当地人依然把农业作为支柱产业来经营,乡政府提出要走以农为主、以牧为副的经济发展道路。现在,兴旺鄂温克族乡的耕地面积有268000亩,主要种植水稻、小麦、荞麦、燕麦、谷子、稷子、糜子、大豆、玉米等,但以水稻和玉米为主。他们还种植葵花、西葫芦、南瓜、红萝卜、大萝卜、茄子、红薯、甜菜、豆角、土豆、黄瓜、圆白菜、大白菜、青椒、大蒜、香瓜等温寒带季节性蔬菜瓜果。天然河套平原水草丰美,土地土质肥沃,世居嘎布卡的鄂温克族,依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该地区江河湖泊中鱼类数量众多,捕鱼也成为他们不可忽视的一项辅助型产业,乡里出现了不少养鱼专业户,渔业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经济利益。随着草原草甸和森林植被的恢复,采集业,包括药材采集、野果野菜采集,又焕发了生机,成为辅助型产业之一。随着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在上级政府和国家的大力支持,兴旺鄂温克族乡村村通了路,有了电、电话、电视机。乡政府所在地不仅有了现代化办公设备齐全的办公楼,还用上了自来水和燃气灶,乡里有了文体广电中心、电视转播台、邮局、银行、派出所、文化站、中学、小学、幼儿园、医院、社区服务站、商场、集贸市场、旅馆、饭店等。这些给兴旺鄂温克族乡全面发展注入了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

1.新兴村

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11公里处,村委会在西兴屯,也是鄂温克族比较集中生活的村落。新兴村东有黑龙村,南靠富裕县,西与新江林场村相接,北有兴旺村比邻。新兴村辖区有4个自然屯,9个村民小组。这里有776户人家,总人口2819人。占地面积为2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000亩。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以及甜菜、马铃薯、葵花和各种蔬菜。所属村屯主要有西兴屯、腰兴屯、大平房屯、东兴屯等。

2.索伦村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往西北9.5公里处,村委会在占仁屯。索伦村东依河江村,南靠兴旺村,西有嫩江,北与嫩江村相接。该村辖区有3个自然屯,5个村民小组。这里是以鄂温克族为主的村,有264户人家,总人口为1080人。占地面积有8.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是8454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杂粮及甜菜、马铃薯、葵花等。所属村屯有小后屯、臻子街屯等。

3.民强村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最东端10公里处,村委会在治安屯。该村东侧是和盛乡仁厚村,南边有钢铁村,西靠凤鸣村和永久村,北面是同义镇保国村。村辖4个自然屯,7个村民小组,有743户人家,人口为2728人。总面积为15.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是22047亩,主要作物有玉米、大豆、杂粮、甜菜、马铃薯、葵花等。所属村屯有公安屯、保安屯、龙安屯等。

4.凤鸣村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东4.5公里处,村委会在双合屯。该村东和民强村相邻,南有钢铁村,西靠团结村,北边是永久村。村辖7个自然屯,9个村民小组,有865户人家,总人口为3412人。占地面积是2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242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杂粮,还有甜菜、马铃薯、葵花等。所属村屯有东金山屯、西金山屯、青龙屯、杨树林屯、史地营子屯、赵地营子屯等。

5.百路村

位于乡政府驻地西南25公里处,村委会在百露屯。北与嫩江比邻,东和新江林场村相邻,西与嫩江为界,南靠富裕县村。辖1个自然屯,1个村民小组,有223户,802人。占地面积为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311亩,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大豆、杂粮,还有甜菜、马铃薯、葵花等。

6.河江村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北7公里处,村委会在十里河子屯。该村东和天津村相接,南靠兴旺村和团结村,西有索伦村,北与天津村比邻。辖8个自然屯,8个村民小组,有840户人家,总人口为3217人。占地面积有1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是24363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杂粮,还有甜菜、马铃薯、葵花等。所属村屯有十里河子屯、张海楼屯、安家屯、崔仁屯、老万屯、周家粉房屯、文明屯、林江屯等。

7.天津村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往北6公里处,村委会在天津屯。该村东和永久村相邻,南靠团结村,西与河江村相接,北有拉哈村。辖区内有7个自然屯,14个村民小组,有640户人家,总人口为2645人。占地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19101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杂粮、甜菜、马铃薯等。所属村屯有天津屯、穷棒岗屯、王狗皮屯、长发屯、前五撮房屯、后五撮屯、杨占长窝堡屯等。

8.永久村

位于兴乡政府所在地向东6公里处,村委会在佟文刚屯。该村东和民强村相邻,南靠凤鸣村,西与团结村为相接,北有同义乡新合村。辖区内有7个自然屯,7个村民小组,有630户人家,总人口为2630人。占地面积是1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3058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杂粮,以及甜菜、马铃薯、葵花等。所属村屯有佟文刚屯、合安屯、李大牛车屯、袁家窝棚屯、赵铁匠屯、邹信屯、夏家屯等。

9.钢铁村

位于兴乡政府驻地南13公里处,村委会在邓家屯。东面有盛乡复兴村,南边是和盛乡华升村,西与康乐村相接,北有凤鸣村。该村辖区有6个自然屯和6个村民小组。钢铁村有620户人家,总人口是2840人。占地面积是1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21484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杂粮,以及甜菜、马铃薯等。所属村屯有邓家屯、马场屯、西幸福屯、东幸福屯、胜利屯、东凤屯等。

11.黑龙村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南8公里处,村委会在前冯地营子屯。村东和钢铁村相接,南面是富裕县东胜村西与新兴村,北有团结村。辖区内有10个自然屯,12个村民小组。该村有1200户人家,总人口是5520人。占地面积3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46259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杂粮,以及甜菜、马铃薯、葵花等。所属村屯有前冯地营子屯、后冯地营子屯、前青龙山屯、后青龙山屯、腰马场屯、北兴屯、新发屯、后马场屯、康乐屯、小西山屯等。

12.兴旺村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向西6公里处,村委会在范家屯。兴旺村东面有团结村,南边是新兴村,西与新兴村与新江林场村相接,北有索伦村。该村辖区内有9个自然屯,13个村民小组。这里共有1065户人家,总人口是4146人。占地面积为32.7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7047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杂粮,以及甜菜、马铃薯、葵花等。所属村屯有范家屯、麻帘屯、两半屯、王家店屯、新立屯、杨树屯、马场屯、建国新村、窑地屯等。

13.团结村

位于乡政府所在地,村委会在忠义屯。该村东与永久村相接,南靠黑龙村,北有河江村和天津村,西面是兴旺村。该村辖区内有7个自然屯,10个村民小组。全村有701户人家,总人口是2714人,占地面积为1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有21029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水稻、杂粮,以及甜菜、马铃薯、葵花等。忠义屯、油坊屯、三撮房屯、大草甸子屯、高富屯、四马架屯、胡家屯、孟家沟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