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美航标:15位美国华裔教授解读当代留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写给家长的话

:中国有句俗语叫“皇上不急太监急”,用在这儿算话糙理不糙吧。意思就是说在如今的大学申请过程中,往往家长比孩子更着急,更上心。您作为过来人,当初的情形是怎么样的?对这些比孩子还着急的家长来说,哪些劲儿是使在点子上了?

:我当年的情形有些不大一样。我老家在湖南,我在株洲读的高中。我爸爸是会计师,后来做审计,妈妈在工会。现在他们都已经跟我来到了美国。

回想我的求学路,可能是从小就比较独立的原因吧,整个选择专业、选择人生道路的过程,家人没有给我太多意见。对现在的家长来说,我的建议是给孩子多提供实践机会。见习也好,了解也好,课外活动或者夏令营也好,让孩子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比什么都重要。我们已经明白,申请大学是一个长期的规划。孩子大概到九年级(初三)的时候,如果父母负责任又有能力的话,就要开始帮孩子创造这类机会。

比如孩子想去学金融,那么作为父母首先应该看看金融行业眼下如何,未来发展如何,帮孩子们去了解一下。网上有不少免费的资源可以让孩子去学习了解,比如我们提到的那些免费的学习网站,看孩子感不感兴趣。最不可取的是家长粗暴地说:“学统计好挣钱!你给我去学统计吧。”孩子可能学了很痛苦,那可能最后还得要转专业再折腾。

一旦确定了方向,家长可以引导孩子搞一些项目。比如夏令营,参加比赛,自己搞一些有领导力的项目。比如某个孩子特别喜欢游戏设计,那可以在高中时建立游戏俱乐部,去搞一些游戏设计,去写一些评论。写得好的话还可以线上线下地发表出来,然后别人肯定就有反馈呀。那么未来你的简历体现出来的,就会是这个人能够深入做一件事情。

家长帮孩子一起了解专业还有一个好处是如果孩子发现某个专业他真不喜欢,或不适合,那你们可以懂得及时做减法,不要让孩子浪费时间。另外家长毕竟有更多的社会阅历,更可能宏观地帮孩子瞄准大致的专业方向。这并不是说早早就要确定孩子未来做什么。可以是在“统计、数学、生物”之间举棋不定,但成年人更容易把握大方向,知道孩子未来基本要在这个领域里面。早期这些就足够了。具体定什么专业,如何走,那是孩子们进入大学以后下一步做的事。

:所以说家长和孩子们最先要看我这本书。

:哈哈,没错!然后你应该知道像商学院、科学院、工学院、文学院、艺术学院,应该是不一样的背景。你至少大的东西应该差不多。我还有学生,一直喜欢学画画,但父母就想要他去学统计,那也不可能。

:这个是说我呢!

:看来你当年也是个叛逆少年。我的一个学生,就是这种情况,本身美术很好,可家长非要让他学会计,那么他最终申请的学校已经在一百名以后了,所以孩子也不开心。但如果他申请艺术院校,那么很可能申请到很好的学校。

:强扭的瓜不甜!好,非常感谢您,丁教授。

丁慧玲教授任职的英语系就在NCSU钟楼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