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耐基写给年轻人的成功密码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4章 立即行动,一千个想法不如一个行动

成功始于心动,成于行动

行动是成功创富的保证。任何伟大的目标,伟大的计划,最终必然落实到行动上。

拿破仑说:“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得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又最好。”

创富开始于心态,创富要有明确的目标,这都没有错,但这只相当于给你的赛车加满了油,弄清了前进的方向和线路,要抵达目的地,还得把车开动起来,并保持足够的动力。

现在做,马上就做,是一切成功人士必备的品格。

有一篇仅几百字的短文,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主要语言都把它翻译过。仅纽约中央车站就将它印了150万份,分送给路人。这篇短文的原作者是EebertHubbard。文章最先出现在1899年的Philitine杂志,我看到后就把这个短文收录到我的书中。

文章中写道:“在一切有关古巴的事情中,有一个人最让我忘不了。当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的丛林中——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但美国总统必须尽快与他合作。”

“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找得到。'”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那个叫罗文的人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质袋子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以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失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之后,从古巴岛的那一边出来,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加西亚。

但所有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明的。我要强调的重点是:“麦金利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他是谁?还活着吗?怎样去?为什么要找他?那是我的事吗?报酬如何?'”

没有问题,没有条件,更没有抱怨,只有行动,积极、坚决的行动。

在人的一生中,有着种种创富计划,若我们能够将一切憧憬都抓住,将一切创富计划都执行,事业生涯上的富有,不知要怎样的宏大;我们的生命,不知要怎样的伟大。

我们总是有憧憬而不去抓住,有计划而不去执行,坐视各种憧憬、计划幻灭消逝。

凡是应该做的事,拖延着不立刻做,想留待将来再做,有着这种不良习惯的人总是弱者。凡是有力量、有能耐的人,总是那些能够在对一件事情充满热忱的时候,就立刻迎头去做的人。

曼利·史威兹喜欢打猎和钓鱼。他最大的快乐是带着钓竿和来复枪深入丛林,几天之后带着一身的疲惫和泥泞,心满意足地回来。

他唯一的困扰是,这项嗜好占去了他太多的时间。有一天,他依依不舍地离开扎营的湖边,回到保险公司工作时,突然产生了一个一般人认为很不实际的想法:荒野之中,也有人需要购买保险。

如此,他外出狩猎时,也一样可以工作。阿拉斯加铁路公司的员工,以及散居在铁路沿线的猎人、矿工都将成为他的潜在客户。

他立刻做好计划,并请教旅行社,然后就开始整理行李。他做好了所有的准备工作,以免“疑惑”袭上心头来恐吓他,使他认为这想法不切实际、会失败。之后,他立即搭船前往阿拉斯加。他沿着铁路来回走了无数次,“步行的曼利”是那些与世隔绝的人们对他的昵称。

他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他不但是唯一和那些与世隔绝的人们接触的保险业务员,更是外面世界的象征。

除此之外,他还免费教他的潜在客户们理发和烹饪,经常受邀成为座上宾,享受佳肴。在短短的一年内,他的业绩突破百万美元,开展业务的同时他还享受到了登山、打猎、钓鱼的无限乐趣,他把工作和生活做了最完美的结合。

如果曼利·史威兹在梦想产生时,没有立即行动,可能会因为一再犹豫,无疾而终。想做的事情,立刻去做!

有计划而不去执行,使之烟消云散,这对于我们的品格力量会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有计划而努力执行,这就能增强我们的品格力量。有计划不算稀奇,能执行制订的计划才算可贵。明确了方向,确定了目标,就应该用实际行动去追求理想。

斯通担任美国全国国际销售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时,曾作为该委员会的代表走访了亚洲和太平洋地区。在某个星期二,斯通给澳大利亚东南部墨尔本城的一些商业工作人员做了一次鼓励立志的谈话。到下一个星期四的晚上,斯通接到一个电话,是一家出售金属柜公司的经理意斯特打来的。意斯特很激动地说:“发生了一件令人吃惊的事!你会同我现在一样感到振奋的!”

“把这件事告诉我吧!发生了什么事?”

“我确定的主要目标是把今年的销售额翻一番。令人吃惊的是,我竟在48小时之内达到了这个目标。”

“你是怎样达到这个目标的呢?”斯通问意斯特,“你怎样把你的销售额翻一番的呢?”

意斯特答道:“你在谈话中讲到你的推销员亚兰在同一个街区兜售保险单失败而又成功的故事。我记住你给我们的自我激励警句:‘立刻行动!’我就去看我的卡片记录,分析了10笔死账。我准备提前兑现这些账,这在先前可能是一件相当棘手的事。我重复‘立即行动’这句话达好几次,并用积极的心态去访问这10个客户。结果做了8笔大买卖,发扬积极心态的力量所做出的事是很惊人的!”

要当一个成功者,必须积极地努力,积极地奋斗。成功者从来不拖延,也不会等到“有朝一日”再去行动,而是今天就动手去干。他们忙忙碌碌尽其所能干了一天之后,第二天又接着去干,不断地努力、失败,直至成功。

要记住这句老话:“今天能做的事情不要拖到明天。”成功者一遇到问题就马上动手去解决。他们不花费时间去发愁,因为发愁不能解决问题,

只会不断地增加忧虑。当成功者开始集中力量行动时,立刻就兴致勃勃、干劲十足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你遇见过那种喜欢说“假若……我已经……”的人吗?有些人总是喋喋不休地大谈特谈他以前错过了什么样的成功机会,或者正在“打算”将来干什么样的事业。失败者总是考虑他的那些“假若如何如何”,所以总是因故拖延,总是顺利不起来。

总是谈论自己“可能已经办成什么事情”的人,不是进取者,也不是成功者,而只是空谈家。实干家是这么说的:“假如说我的成功是在一夜之间得来的,那么,这一夜乃是无比漫长的历程。”不要等待“时来运转”,也不要由于急于求成而恼火,要从小事做起,要用行动争取胜利。记住,立即行动!行动能让你像曼利一样,抓住稍纵即逝的宝贵时机,实现梦想。

不要拖延,现在就去做

成功人士肯定懂得这样的格言:“我们要明白一点:拖延、迟缓无异于死亡。”对于成功者而言,拖延是最具破坏性、最危险的恶习,它使你丧失了主动的进取心。一旦开始遇事拖拉,你就很容易再次拖延。而克服拖延唯一的解决良方,正是行动。

当你真的放手去做时你会惊讶地发现,你正迅速改变自己和自身的状况。正如英国首相及小说家本杰明·狄斯雷利所说:“行动未必总能带来幸福,但没有行动却一定没有幸福。”

深夜,一个危重病人迎来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分钟,死神如期来到了他的身边。在此之前,死神的形象在他脑海中几次闪过。他对死神说:“再给我一分钟好吗?”死神回答:“你要一分钟干什么?”他说:“我想利用这一分钟看一看天,看一看地。我想利用这一分钟想一想我的朋友和我的亲人。如果运气好的话,我还可以看到一朵绽开的花。”

死神说:“你的想法不错,但我不能答应。这一切都留了足够时间让你去欣赏,你却没有像现在这样去珍惜,你看一下这份账单:在60年的生命中,你有1/3的时间在睡觉;剩下的三十多年里你经常拖延时间;曾经感叹时间太慢的次数达到了10000次,平均每天一次。上学时,你拖延完成家庭作业;成人后,你抽烟、喝酒、看电视,虚掷光阴。”

“我把你的时间明细账罗列如下:做事拖延的时间从青年到老年共耗去了36500个小时,折合1520天。做事有头无尾、马马虎虎,使得事情不断地要重做,浪费了大约三百多天。因为无所事事,你经常发呆;你经常埋怨、责怪别人,找借口、找理由、推卸责任;你利用工作时间和同事侃大山,把工作丢到了一旁毫无顾忌;工作时间呼呼大睡,你还和无聊的人煲电话粥;你参加了无数次无所用心、懒散昏睡的会议,这使你睡眠远远超出了20年;你也组织了许多类似的无聊会议,使更多的人和你一样睡眠超标;还有……”

说到这里,这个危重病人就断了气。死神叹了口气说:“如果你活着的时候能节约一分钟的话,你就能听完我给你记下的账单了。哎,真可惜,世人怎么都是这样,还等不到我动手就后悔死了。”

成功的最大敌人是,凡事等待明天。在所谓的风平浪静的生活中,你也许经常说到这样的话:“我要等等看,情况会好转的。”对于有些人来讲,这似乎已经成为他们习以为常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总是明日复明日,因而也就总是碌碌无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惰性,不分事情的轻重,喜欢拖延;唯一的区别,是拖延的程度不同罢了。每一个人都有拖延的习惯,每当想要的时候,就立刻把想法作转换,转换为没有设定完成期限。这就是拖延的根源,如果已经设定了期限,就不会拖延,而且,那个期限如果是一定要完成的,无法再更改的,这样一来,就没有拖延的借口。

拖延是一个习惯,行动也是一种习惯,不好的习惯要用好的习惯来代替。仔细思考一下,拖延的事情迟早要做,为什么要等一下再做?现在做完等一下可以休息,有什么不好?现在休息,也许等一下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想一想,在日常生活当中,有哪些事情是你最喜欢拖延的,现在就下定决心,将它改善。从最简单的事情开始,当你可以激发自己的行动力的时候,你会非常有干劲,会非常想去完成一件事情。

当事情不如意时,一定是你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当完成的速度不够快的时候,一定是你使用的策略不对。当你开始拖延的时候,一定是你的优先顺序没有排列对,因为你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凡事掌握其根源,必定会得到非常大的收获和成效,不管你现在要做什么事,请立刻行动。

现在就去做你一直在推迟的事情。在采取实际行动之后,你会发现,拖延时间真的毫无必要,因为你很可能会喜欢自己一再拖延的这项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你会逐步打消自己的各种顾虑。

问问自己:“倘若你做了自己一直拖延至今的事情,最糟糕的结果会是什么呢?”“最糟糕的结果”往往是微不足道的。因而你完全可以积极地去做这件事,认真分析一下自己的畏惧心理,你会懂得维持这种心理毫无道理。

给自己安排出固定的时间,如周一晚上10点至10点15分专门做曾被拖延的事情。你会发现只要在这15分钟内专心致志地工作,你往往可以做完许多拖延下来的事情。

要珍爱自己,不要为将要做的事情忧心忡忡。不要因拖延时间而忧虑,要知道,珍爱自己的人是不会在精神上这样折磨自己的。

认真审视你的现实情况,找出你目前回避的各种事情,并且从现在起逐步消除自己对真正生活的畏惧心理。拖延时间意味着在现实生活中为将来的事情而忧虑。如果你把将来的事情变成现实,这种忧虑心理必然会消失。

认真审视一下自己的创富计划。假设你今生今世还有6个月的时间,你还会做自己目前所做的事情吗?如果不会的话,你最好尽快调节自己的生活,现在就去做你最紧迫、最需要做的事情。为什么?因为相对而言,你的时间是很有限的。在时间的长河中,30年和6个月是相差不多的。你的全部生命只不过是短暂的一瞬间,因而在任何方面拖延时间毫无道理。

行动,而不是犹豫

许多人害怕负起做决断的责任——决定不下要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因为他们担心,事情若是做不成功,他们便要成为责任的承担者。因此,他们尽可能避免负责,如有必要,他们会陷入忧愁、疑惧,或不知所措。这种焦虑和紧张,往往使身体和精神趋于崩溃。

1942年,有位住在加拿大尼加拉瓜瀑布地区的年轻小伙子,名叫柯思迪罗。他退伍之后,立刻在“安大略水力发电代办处”找到一份修理机械的工作。18个月以来,他一直表现良好,而且工作得很愉快。一天,上司告诉他一个好消息——他被升任为领班,负责管理厂内重机油的设备。

“从那时起,我便开始忧愁了。”柯思迪罗描述道,“我曾是个快乐的机械工,但调升为领班之后,日子便不再快乐了。我所负的责任带给我许多压力,不论是清醒时或在睡梦里、不论在厂内或家里,焦虑常是我最亲密的伴侣。”

“然后,事情发生了——我一直担心的紧急变故终于发生了。我当时正走向一个碎石坑,那里应有四部牵引机在工作。但坑里那时是一片寂静,我急忙跑过去看,原来四部牵引机都发生了故障。”

“我从没碰到过这样的大事故,因此脑子空空不知如何是好。我跑去找监督,告诉他这个天大不幸的消息,然后静等着他向我大发雷霆。”

“但屋顶并没有掉下来,相反地,这位监督转过身来,若无其事地向我微微一笑,然后说了几个字眼——假如我有幸活到一千岁的话,也永远不会忘记这些字眼。”他对我说:“‘把它修好啊!'”

“就从那一刻开始,我所有的忧愁、恐惧和焦虑,完全一扫而空,整个世界又恢复了正常。我急忙拿了工具出去,马上开始修理那四部牵引机。这几个神妙的字眼可说是我一生的转折点,并且改变了我的工作态度。感谢那位监督,我不但再度对工作燃起了热忱,也下定决心——遇事不要惊慌,不要忧烦,只要赶紧‘把它修理好’,就可以啦!”

行动的过程就是对自我胆怯心理克服的过程。一个胆怯的人往往是没有自信的人,因而面对问题时退缩不前,选择逃避,不敢行动。一个人的成功是一个不断克服自我设限,果断行动追求最完美结果的过程。一个人只有不断打破自我认知和能力上的局限,才能不断进步。

住在印第安纳州的泰德·斯坦坎普先生,便是位幸运人士。他的父亲不仅了解积极行动的价值,并且知道如何把这个观念和习惯传授给儿子。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泰德·斯坦坎普12岁时曾被邻居一个孩子欺负,所以,他决心不再出门,这样比较保险。过了几天,作为他帮忙割草的奖励,泰德的父亲给了他一些钱要他去看电影和买冰激凌。泰德把钱放进口袋,但没有去看电影——虽然他是那么渴望去看电影——因为他怕会遇见那个邻居的孩子。

“我父亲以为我是生病了,”泰德·斯坦坎普说,“我含糊地回答他的问话。第二天傍晚我到巷子里去玩弹子。这时候我发现了我的敌人——他此时像《圣经》里被大卫王杀死的菲利斯丁巨人那样可怕——向我冲来。我吓得调过头拼命跑回我家的车库,谁知我爸爸正站在我面前。他问我究竟是怎么了,我谎称我们在捉迷藏。这时候一个声音传进来:‘出来,胆小鬼。'”

“我爸爸手中多了一根两英尺长的厚厚的汽车皮带,语气平静地对我说,如果我不敢面对那个大块头,就必须等着挨皮带。我稍一犹豫,皮带就打在我的屁股上,那种疼痛比打架时挨过的拳头厉害多了。”

“我像炮弹被发射般蹿出车库,出其不意地冲向那个家伙。第一拳打得他没有心理准备,接二连三地又是几下,他只有狼狈逃窜。”

“后来的几天成为我童年最快乐的记忆,勇气带给我的报偿是一种享受,我重获自尊,而且我得出一个有用的结论——不要逃避现实,要勇敢地面对它。一条汽车皮带和一个睿智的父亲叫我明白了一个真理。”

做出决定进而采取行动的能力是做好自我保护的要素之一。虽然多数人在大半生的时间里都循着常规生活,但没有人能预知紧急情况的发生,所以我们应当时刻准备行动。权衡利弊,选择最有利的办法付诸实施的习性的养成,可能会成为未来某天掌握我们自己以及以我们为支柱的人的生死关键。

住在俄亥俄州春田市的艾尔·比夏先生,便曾遇到这样的危机。比夏先生和妻子及三岁大的女儿一同开车到科罗拉多欢度圣诞佳节。那一天,风雪交加,高速公路上的车子都减速慢行。忽然,开在他们前面的几部车子都停住了,比夏也急忙刹车停下来,并试着倒转车子往回开。但风雪实在太大了,他们一不小心便陷入车道的积雪当中,动弹不得。

“我们停在那里几乎有一个钟头,内心实在焦虑不已。”比夏先生回忆当时的情况时说道,“在那一个钟头里,我们担忧的程度超过了所有以往的经历。夜色降临了,气温愈来愈低,风雪也变得更厉害了。路上的积雪愈来愈厚,我们的车子是绝对无法再开动了。我望着太太和女儿,心里知道必须赶紧采取行动,以求取生存。”

“我记得方才开车的时候,曾路过一栋农舍,距离我们停留的地方约1/4里远。假如我们能走到那里,生存或许有望。于是,我把女儿抱在怀里,便和太太一同向农舍出发。这真是一趟艰苦的路程!积雪高到我们的臂部,得费极大的力气才能向前走一小步。那真是痛苦的经历,但我们终于走到了农舍!”

“接着的24小时,我们都留在那栋有四间房的农舍里,还有另外33个人也因风雪而困在那里。但我们都觉得十分温暖、安全,简直就像到了天堂一样。事过境迁之后我们回想,假如那时我们没有毅然决然采取行动,而只呆坐在车里等候,相信我们早就冻死在风雪中了。”

是的,紧急的情况往往逼使我们要当机立断,立刻采取行动,不能多有犹豫、考虑的时间,否则情况将难以补救。当需要付诸行动的时候,不能犹豫。

行动造就真正的巨人

人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总是先有目标和计划,然后才付出行动来实施。不要奢望不劳而获。机遇不会从天而降,它需要靠自己双手去创造和争取。

西方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一位聪明的国王召集了一群聪明的臣子,给了他们一个任务:“我要你们编一本各时代的智慧录。好留传给子孙。”这些聪明人离开国王后,工作了很长的一段时间,最后完成了一本厚达十二卷的巨作。国王看了以后说:“各位先生,我确信这是各时代的智慧结晶,然而,它太厚了,我怕人们不会读,把它浓缩一下吧。”

这些聪明人又长期努力地工作,几经删减之后,完成了一卷书。然而,国王还是认为太长了,又命令他们再浓缩,这些聪明人把一卷书浓缩为一章,又浓缩为一页,然后减为一段,最后变为一句话。聪明的老国王看到这句话后,显得很得意。“各位先生,”他说,“这真是各时代智慧的结晶,并且各地的人一旦知道这个真理,我们大部分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

这句话就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你要实现你的人生理想,你就必须行动。行动能够抓住机会。从现在起,不要再说自己倒霉了。对于成功者来说,勤奋工作就是好运气的同义词。只要专心去做好你现在所做的工作,坚持下去直到把事情做好,“机会”就会来到。

怨天尤人不会改变你的命运,只会耽误你的光阴,使你没有时间去取得成功。如果你想要“赶上好时间、好地方”,就去找一样你能够拼上一拼的工作,然后努力去干。幸运不是偶然的。只要勤奋工作,就会把幸运女神召唤来。

行动发挥潜能。科学已经证明,人的潜能几乎是无穷的。行动,潜能就会增加;不行动,潜能就会减退。行动促使潜能发展,潜能的发展必然又带来更大的行动。行动会增强自信心,犹豫只会带来恐惧。克服恐惧的唯一办法就是立即行动。

跳伞的人拖得越久越害怕,就越没有信心。“等待”甚至会折磨各种专家,并使他们变得神经质。有经验的教师站在讲台上长时间不开口也会紧张得不行。著名播音员爱德华·慕罗在面对麦克风之前总是满头大汗,开始播音以后,所有的恐惧立即烟消云散了。行动可以治疗恐惧,许多老演员也有这种经验,立即进入状态,可以解除全部的紧张、恐怖与不安。

一般人则不了解这个道理,他们应付恐惧的常用方法就是不做或回避。多数推销员就经常这样,他们经常怯场,结果是越来越糟。克服恐惧的最佳办法,就是立刻就做。不管干什么事,制定目标之后,就要立即行动,不可一拖再拖。信息时代,是讲究速度和高效的,不行动就要落后。行动的步骤包括:

(1)确立明确的目标。有些人的目标比较笼统,比如说当一名科学家。有的则比较具体,比如要发明出治疗癌症的药。广泛的理想目标也有用,因为它们有整体的观点,可以解放想象力,帮助我们探究所有可能的选择。但是,广泛的目标却不能使我们确定自己所要做的是什么。由于这个缘故,我们需要具体的目标。

目标有两种,一种是“输出目标”,一种是“能力目标”。输出目标指的是可以凭借多种方式完成的目标。能力目标则比较难懂,但是重要性一样,这种目标可以用来回答这个问题:“为了达到我的输出目标,我必须擅长于什么?”输出目标和能力目标可谓携手并行,相互支持。比如有些女演员,她给自己订立的输出目标是,在明年的两个大型电视剧中出演。这个目标需要她表演成功才能达到,所以做一名引人注目的女演员,便是她的能力目标。

(2)行动必须忠诚于订立的目标。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在古今中外有关成功的实践或事例中,行动与目标背离,不依目标的要求行事,这是一种十分常见的错误,也是许多人最后目标落空,陷于失败的常有教训。

正如美国学者莫利斯博士所说:“一般人的行为,经常与他的梦想或目标不一致,这种现象十分普遍,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其实,每个人都会犯这个毛病,只是程度不同罢了。而常犯这种毛病,无疑是在自己前进道路上放置障碍物,阻碍自己迈向成功。

不忠诚于目标,就是行动与目标的要求不协调,莫利斯博士举例说:售货员的目标是卖出更多的东西,行动却是对顾客蛮横无理;做丈夫的希望家庭美满,却对自己的妻子漠不关心;有的公司希望与客户和供应商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提高自己的信誉,行动却是三天两头耍花招儿,欺诈不断;某个瘾君子发誓戒烟,却在家里和车上私藏香烟。诸如此类的事情,在我们的生活中确实经常见到。

为什么忠于目标有时显得那样难呢?一个重要原因,是忠于目标需要付出较大的努力,需要克服许多人性的弱点,需要对自己的欲望严加约束。所以行动忠诚于目标,是一件非常难于做到的事情,因为人人有这样那样的欲望,节制欲望需要付出极大的毅力,从更高的层次说,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强大的精神支柱。

(3)化目标为行动。制定目标相对容易,难的是付诸行动。很多人都制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但制定了目标之后,便把目标束之高阁,没有投入到实际行动中去,到头来仍然是一事无成。目标制定好后,就不能有一丝一毫的犹豫,而要坚决地投入行动。

把目标转化为行动,要尝试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将几个已经拖延很久但须马上开始的行动写下来,也许是学习、训练或交朋友等。

②写下没有开始行动的若干原因。为什么我当时没有行动?是不是当时有什么困难?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你认识未付诸行动的原因。

③写出你拖延行动而觉得快乐的理由。

④写出如果你不马上行动所造成的后果。

⑤写下那几个行动后的所有快乐。

光阴易逝,你在人生中真正能抓住的时间就是现在,就是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