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一 西方文学发展几个时段的特点
(一)古希腊文学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约前480—前408)说“人是万物的尺度”。古希腊人同自然分离后,就形成了强烈的个体意识,主体与客体呈分立态势。尤其是强调主体站在自己对立物(自然与社会)的对面和高处,并强调对后者的征服与改造。古希腊人亦崇尚原欲(原始欲望)与人智(人的智慧)。
因此,古希腊文学的特征是:张扬个性、放纵原欲、肯定人的世俗生活和个体生命的价值,其根源是世俗人本意识。
(二)古罗马文学
古罗马人崇尚文治武功,把从古希腊继承来的对人的力量的崇拜,转化为对集权国家和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因此多了些理性和责任、庄严与崇高。但其根源仍属古希腊原欲型。
古希腊罗马文学是欧洲文学“两希”传统的一个源头,而希伯来—基督教文学是欧洲文学“两希”传统之另一源头。
(三)希伯来文学
因为强调人对上帝的绝对服从,所以,希伯来文学是一种重灵魂、重群体、重来世的理性型文化。
(四)基督教文学
基督教文学中的英雄是被神化的人,在古希腊文学中则神被人化。基督教文学表现了人对上帝的崇拜,但人所崇拜的神性,其本质是人的理性意志的体现。这种对人性本质的追寻,趋向于理性和精神的境界,是一种自我认识的进步。
希伯来基督教文学的宗教人本意识,有两种体现,一种是重视“灵”和神,忽视“肉”和人;另一种是由牺牲精神和责任观念演化出来的博爱、自律意识。
所以希伯来基督教文学与文化有以下特征,即尊重理性、群体本位、崇尚自我牺牲与忍让博爱。
(五)中世纪文学
基督教被世俗教会推向极端,人与自我本质分离,换句话说,人不再成为真正的自我,人性被扭曲和压抑。
(六)文艺复兴文学
两希传统的两次碰撞。
第一次为1世纪中叶至2世纪末的“希腊化”,结果是基督教文化成形;第二次为14世纪至16世纪的文艺复兴,结果是人文主义诞生发展,人神关系得以“自调节”。
以上两者彼此互相吸收与兼容并蓄。譬如,宗教人本意识中的仁、恕、忍之思想,是对人的尊重与爱,符合人文主义重视人的生存与发展的本质。因此说,文艺复兴是西方重新选择文化模式的很好的契机。
(七)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
重视理性,尤其是希望社会与人的生活被秩序规范约束。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强调富有智慧的理性在思考问题、对待他人等方面的作用。
17世纪理性的规范作用集中表现为文学艺术领域的“三一律”(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的统一)。代表作是莫里哀的《伪君子》。
(八)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
崇尚理性约束下的有节制的感情,如卢梭《新爱洛伊丝》;自由、平等、博爱是以法国为核心的“百科全书派”的口号;崇尚与智慧相关的教育权利及其人权的实现。
(九)19世纪欧美文学
1.浪漫主义文学:受卢梭崇尚自然和18世纪后期英国的感伤主义的影响。
早期——“湖畔派”三诗人,华兹华斯、克勒律治和骚塞;后期——拜伦、雪莱和济慈。另外有俄国的普希金和法国的雨果以及他们早期的作品。
2.现实主义文学
(1)早期:司汤达的《红与黑》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
(2)19世纪中后期欧美文学的主要代表
英国:狄更斯《双城记》;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勃朗特姐妹的《简·爱》和《呼啸山庄》;托马斯·哈代的《苔丝》等。
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莫泊桑的《羊脂球》和《俊友》;左拉的《萌芽》等。
俄国:屠格涅夫《猎人笔记》;果戈理的《死魂灵》和《钦差大臣》;契诃夫的《樱桃园》;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和《白痴》;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
(十)20世纪世界文学
1.以下几位作家的选讲:D.H.劳伦斯、海明威、川端康成、泰戈尔、加西亚·马尔克斯。
2.现代主义文学流派提要
(1)象征主义(以诗歌为例):先驱:波德莱尔、戈蒂埃;前期中坚:马拉美;后期中坚:瓦雷里、里尔克、叶芝、T.S.艾略特。
(2)意象派:庞德。
(3)表现主义:卡夫卡、斯特林堡、奥尼尔。
(4)未来主义:马里内蒂《他们来了》。
(5)超现实主义:布勒东。
(6)存在主义:萨特《禁闭》《苍蝇》;加缪的《局外人》。
(7)荒诞派戏剧:贝克特《等待戈多》,尤奈斯库《秃头歌女》。
(8)意识流小说:乔伊斯《尤利西斯》,福克纳《喧哗与骚动》,普鲁斯特《追忆逝水年华》,弗吉尼亚·沃尔夫《墙上的斑点》。
(9)魔幻现实主义: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
(10)黑色幽默: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品钦《万有引力之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