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配送概述
一、配送概念
在现代物流活动中,配送是其中一种较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一般的配送集装卸、包装、保管、配送运输于一身,通过一系列活动完成将货物送达的目的;特殊的配送还要以加工活动为支撑,所以涉及面更广。配送的主体活动是末端或支线运输及分拣配货,其中分拣配货是配送的独特要求,也是配送中有特点的活动,以送货为目的的末端或支线运输则是最后实现配送的主要手段。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 18354-2006)对配送(Distribution)的解释是: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压缩流通时间、降低流通费用,提高客户服务水平,降低社会的总成本,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如图2-1所示,配送流程一般具有进货、储存、分拣及配货、备货、配装、输送等基本功能要素。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配送都按同样的流程进行,如生鲜产品往往增加了流通加工程序,燃料油配送没有配货、分拣、配装程序。
图2-1 配送的一般流程
从配送活动的实施过程上看,配送主要包括两方面要素:“配”是对货物进行集中、分拣和组配;“送”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将货物送达指定地点或用户手中。因此,配送不是单纯的运输或输送,而是运输与其他活动共同构成的有机体。配送中所包含的那一部分运输活动在整体输送过程中是处于“二次运输”、“支线运输”、“末端运输”的位置,其起点是物流据点,终点是用户。同时,配送也不是一般概念的送货,它除了送货,还有配货、分货、分割、组配等活动,是一种专业化的分工方式(参见表2-2)。
表2-2 运输、配送、送货的区别
在发达国家,配送不但广为实行,而且成为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经济结构、节约社会劳动及充分发挥物流功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①配送有利于降低整个社会物资的库存水平。实现高水平配送后,生产企业只需保持少量保险储备而不必留有经常储备。②配送有利于物流活动实现合理化。③配送有利于完善运输和整个物流系统。采用配送方式,从范围来讲将支线运输及小搬运统一起来,可以解决运力利用不合理、成本过高等问题。④配送有利于增加末端物流效益。采用配送方式,通过增大经济批量来进行进货,以及将各用户的商品集中在一起统一发货,使末端物流经济效益得以提高。⑤配送有利于提高供应保证程度。采用配送方式,配送中心可以比任何单位企业的储备量更大,使用户免去短缺之忧。⑥配送有利于简化事务、方便用户。采用配送方式,大大减轻了用户工作量和负担,也节省了事务开支。
二、配送方式
1.商流、物流一体化的配送模式
这种配送结构模式又称为配销模式,其模式结构如图2-2所示。
图2-2 商流、物流一体化的配送模式
在这种配送模式下,配送的主体通常是销售企业或生产企业,也可以是生产企业的专门物流机构。这些配送主体不仅参与物流过程,同时还参与商流过程,而且将配送作为其商流活动的一种营销手段和策略,即参与商品所有权的让渡和转移,在此基础上向客户提供高水平的配送服务。其主要经营行为是商品销售,配送是实现其营销策略的具体实施手段,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高水平的配送服务来促进商品销售和提高市场占有率。
商流、物流一体化的配送模式对于行为主体来说,由于其直接组织货源及商品销售,因而配送活动中能够形成资源优势,扩大业务范围和服务对象,同时也便于向客户提供特殊的物流服务,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但这种模式对于组织者的要求较高,需要大量资金和管理技术的支持。
2.商流、物流相分离的配送模式
其模式结构如图2-3所示。在这种配送模式下,配送的组织者不直接参与商品交易活动,即不参与商流过程,它只是专门为客户提供货物的入库、保管、加工、分拣、送货等物流服务,其业务实质上属于“物流代理”,从组织形式上看,其与物流活动是分离的,分属于不同的行为主体。
图2-3 商流、物流相分离的配送模式
这种配送模式的特点如下:①配送企业的业务活动单一,有利于专业化的形成,提高了物流服务水平;②占用资金相对较少,易于扩大服务范围和经营规模;③只提供物流代理服务,企业收益主要来自服务费,经营规模较小。这种模式的缺点如下:①配送机构不直接掌握货源,其调度和调节能力较差;②对客户的依赖性强,容易随客户的销售不畅而导致自身配送规模的下降,经营主动性较差。
3.其他配送分类
前面的分类,是以配送对象数量不同为指标的,对于其他配送方式,如表2-3所示。
表2-3 其他配送方式
三、配送合理化
1.不合理配送
不合理配送是在现有条件下可以达到的配送水平而未达到,从而造成了资源浪费、成本增加、服务不到位等问题的配送形式。目前一般存在的不合理配送形式有:
(1)资源筹措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不进行批量配送、配送量计划不准、在资源筹措时不考虑建立与资源供应者之间长期稳定的供需关系等。
(2)库存决策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集中库存总量高于各用户分散库存总量;储存量不足,不能保证随机需求。
(3)价格不合理。主要表现在配送价格普遍高于用户自己进货价格,损伤了用户利益;价格制定过低,使配送企业在无利或亏损状态下运行。
(4)配送与直达决策不合理。主要表现在可以直接通过大批量进货(费用较配送中转送货低)时,不直接进货而通过配送。
(5)不合理运输。不合理运输的若干表现形式在配送中都可能出现,从而使配送变得不合理。
(6)经营观念不合理。在配送实施中,有许多是经营观念不合理,使配送优势无从发挥,并损坏了配送的形象。
2.合理配送的标志
对于配送合理化与否的判断,是配送决策系统的重要内容。一般来说,合理配送的标志有以下七方面:
(1)库存标志。库存是判断配送合理与否的重要标志,具体包括两方面:①库存总量。在一个配送系统中,配送中心库存数量加上各用户在实行配送后库存量之和应低于实行配送前各用户库存量之和。②库存周转。由于配送企业的调剂作用,以低库存保持高的供应能力,库存周转一般总是快于原来各企业库存周转。
(2)资金标志。具体包括三方面:①资金总量。用于资源筹措所占用的流动资金总量,随储备总量的下降及供应方式的改变必然有一个较大的降低。②资金周转。从资金运用来讲,同样数量资金,过去需要较长时期才能满足一定供应要求,配送之后,在较短时期内就能达到此目的。③资金投向。实行配送后,资金必然从分散投入改为集中投入,以增强调控作用。
(3)成本和效益标志。总效益、宏观效益、微观效益、资源筹措成本都是判断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标志。对于不同的配送方式,可以有不同的判断侧重点,可以具体到储存、运输等各配送环节。
(4)供应保证标志。具体包括三方面:①缺货次数。实行配送后,对各用户来讲,缺货次数应下降。②配送企业集中库存量。对每一个用户来讲,其库存量所形成的保证供应能力应高于配送前单个企业的保证程度。③即时配送的能力及速度。这一能力必须高于未实行配送前用户的紧急进货能力及速度才算合理。
(5)社会运力节约标志。末端运输是目前运能、运力使用不合理,浪费较大的领域,合理配送可解决这些问题。
(6)用户企业仓库、供应、进货人力物力节约标志。实行配送后,各用户库存量、仓库面积、仓库管理人员,以及用于订货、接货、供应的人员应减少。
(7)物流合理化标志。具体包括:是否降低了物流费用;是否减少了物流损失;是否加快了物流速度;是否发挥了各种物流方式的最优效果;是否有效衔接了干线运输和末端运输;是否不增加实际的物流中转次数,等等。
3.合理运输的方法
(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通过采用专业设备、设施及操作程序,取得较好的配送效果并降低配送过度综合化的复杂程度及难度,从而追求配送合理化。
(2)推行加工配送。通过加工与配送相结合,充分利用本来应有的中转,而不增加新的中转以求得配送合理化。同时,加工借助于配送,使加工目的更明确,与用户联系更紧密,避免了盲目性。这两者的有机结合,使得投入没有增加太多却可追求两个优势、两种效益,这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经验。
(3)推行共同配送。共同配送可以以最近的路程、最低的配送成本完成配送,从而追求配送合理化。
(4)实行送取结合。配送企业与用户建立稳定、密切的协作关系。配送企业不仅是用户的供应代理人,而且承担用户储存据点的作用,甚至成为产品的代销人。在配送时,将用户所需的物资送到,再将该用户生产的产品用同一车运回,这种产品也成了配送中心的配送产品之一,或者作为代存代储,免去了生产企业的库存包袱。这种送取结合,使运力充分利用,也使配送企业的功能有更大的发挥,从而追求配送合理化。
(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准时配送是配送合理化的重要内容。配送做到准时,用户才可以放心地实施低库存或零库存,有效地安排接货的人力、物力,以追求最高效率的工作。另外,供应能力的保证也取决于准时供应。从国外的经验来看,准时供应配送系统是现在许多配送企业追求配送合理化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