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逻辑(第三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教学与科研

下面我们谈谈教育和科研的关系,这也是学校治理当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一个大学不管如何定位,教学的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我们研究型大学一定是既研究又教学,不出研究成果仅仅教好书就不是合格的教授。有的人误解说:我教学也是在研究,人家中学老师还研究教学方法呢!这是应用性的,我们说的研究是有原创性的(original),为人类知识积累作贡献。

一个研究型的大学怎么来评定教学和研究的关系?首先我们要看到在大学中二者在内容上是互补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教学相长,但是在时间安排上它们又有替代性,教学上花的时间多了,研究的时间就少了。这就要求掌握好一个平衡点。一个大学,包括我们的本科生、博士生、研究生在内的教育,如果你的教师队伍不是一个由优秀的研究者组成的队伍,你就不要期望能培养出真正有创造力的学生来。我们现在讲中国有许多学生是高分低能,为什么是高分低能呢?不是教学方法问题而是老师的质量(qualification)问题。国外优秀的大学,就是研究型的大学,这些大学的老师绝大多数都在学科的前沿,都在做原创性的研究,所以他们在教授任何一门课的时候,都可以把本学科最新的信息带进来。比如说一个数学家,他教授微积分,也能传达新的信息,更不要说社会科学家了。因为他们在不断地思考问题,总是有一种好奇心在不断地提出问题,挑战自己,也就培养出一批能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学生了。我们中国的大部分学校,因为老师不具备原创性研究的能力,只能照本宣科,所以我们非常重视教科书。好多老师对教科书非常的熟悉,倒背如流,但是那也只能教给学生简单的旧知识,怎能教给学生创造力呢?一个优秀的大学教授绝不能拘泥于用教科书来教学生。教科书和学科的前沿至少相差十年。一个教授只会照本宣科是没有办法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的,因为教科书基本把所有问题的漏洞都堵上了,没有什么创造性。一个学校,老师的研究工作直接关系到培养出来的学生的质量。如果老师不坚持不断地探索问题,不能站在学科前沿,就甭想培养出好的学生来。

像北大这样的学校,招老师一定首先是一个优秀的研究者,没有好的研究,你培养的学生就和人家教学型大学(teaching college)培养的学生一样了,一定不是未来其他大学的老师和在学科的最前沿做出原创性贡献的人,那还要你做什么!我们要达到自己的目标,我们的老师就必须是优秀的研究者。但是不能因为研究就贬低教学,我们承担的教学任务是如此重要,跟一般大学不一样,所以我们的老师必须是杰出的学者。我们不能用过去的那种观念来看待教学和研究的关系。现在好多大学包括北大都有这样一种避讳,不敢说自己是研究型大学,一说就是在贬低教学,这很遗憾,我们中国的大学从50年代以后基本上都是按照教学型大学去做的,而不是按照研究型大学去做的。我们过去招人叫“试讲”,讲什么课,挑出一章讲,口才不错、逻辑清楚,就可以留下来。我们从来都是一个教学型大学而不是一个研究型大学,所以现在要改变这个观念不太容易,会有很大的阻力。

当然,由于时间上的替代性,为了平衡教学和科研,我们就要有一个很好的激励机制。一个老师完不成教学任务,你也没有资格提教授;但是不等于说教好了书,完成了教学任务你就有资格当教授。有人担心这样强调之后大部分人都不愿意教书了。不愿意教就只有走人了,这是一个管理问题。美国的优秀大学那么注意研究,为什么人家的教授的教学工作量比我们还大呢?就是管理严格。年轻的教员,在过去越年轻承担的杂务就越多,课程量也越大,这一点以后要彻底的改革。以后当了教授的人,承担的教学工作量一定要比那些没当教授的没有拿到Tenure的教员大,承担的社会服务工作也要多。这样可以使得年轻教员在最有创造力的年龄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研究性的工作。对研究做得特别好的教员,还可以适当减少他们的教学工作量,以作为对他们的奖励。

北大的改革,谁是最大的受益者,有人说是教授,这是不对的。其实真正得到好处的是年轻教员。年轻教员过去一旦留校,就跟丫环一样爱怎么使唤就怎么使唤,有成就也是导师的,就是梯队里也是最下边的那部分。以后不是了。以后讲师、副教授、教授是同等地位的,包括申请研究基金以后更要偏向讲师和副教授。不是说你是教授你就一定能够得到钱,要按照研究能力而不是资历分配资源,同等情况下应该优先副教授和讲师。梯队这个概念完全是错误的,完全是家族化管理导致的,老大没有娶到媳妇老二绝对不能娶,如果这样去做,哪有学术平等呢!北大改革真正实行了,真正受益的是年轻人。在国外当一个大学教授,你要雇人给你干活,你要申请到钱,你没有本事申请不到钱就没有人给你干活,你的成就会越来越少。我们可不是这样,我当了教授的话我留我的人,学校出工资分房子,你就得帮我干活,这样多舒服。如果你七十岁了,你老师八十三,那你还得等着,他过世了你才能成为学术带头人。国外的教授你要研究,经费就得自己申请,讲师、副教授也是这样,你要申请到钱,然后雇用一些博士生、研究助理来给你干活,他们愿意,因为跟你干活得到训练,以后才能找到工作,所以说这样的改革对中国的教育是革命性的变化,但好多人看不到这一点。

我们的教育,无论是初等教育还是高等教育,都有素质教育和知识教育两个方面。知识教育的成绩相对容易衡量,你考进大学来是一类是二类就大概知道了,素质教育就没有办法考核,所以教员往往就不重视素质教育。这是激励机制的扭曲。为了鼓励素质教育,就不能过分激励知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