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密组织、分层负责与效益分享:经营之神王永庆的创“心”管理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朱丽兰序

1998年8月中旬,我曾率领大陆科技界的一个代表团赴台参访。当时应台塑企业的邀请,也曾到访过王永庆董事长的家。他为了工作方便把家和办公室合在一起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由于相识较早,又亲自看过他的企业,并和王董事长有过长谈,加上阅读过有关他的一些书和资料,我深为感动,我觉得台塑企业的成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骄傲。

当年在谈话中,我注意到,他多次使用“合理化”和“大学之道”这两个关键词来阐述自己的思想。他认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推动台塑企业发展壮大的动力。这一点我愿和王董事长共同分享,因为只有分享,思维才能创新。

阅读这套丛书,我的感觉是,“文化”一词所涵盖的内容相当广泛。但从狭义上讲,文化是指群体的行为模式,既具有可观察性,又具有隐蔽性。这套丛书格物致知,对于台塑企业行为模式的描述和分析大致是沿着这样两条线展开的,并最终把王董事长定位于一位坚强的“管理合理化的守望者”。

在可观察性的层面上,王董事长推崇的“合理化”体现了台塑企业的行为方式或经营风格。比如企业别具一格的会客方式、言语当中的常用词、企业文化的宣讲、员工统一着装、推销人员讲礼貌讲诚信、工厂车间整洁划一等等,指的就是台塑企业“勤劳朴实”和“止于至善”这种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于新聘用的员工,王董事长更强调通过教育培训、到最基层接受锻炼、接受资深同事的教练等,让他们自觉仿效这些行为方式或经营风格,并将之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而在隐蔽性的层面上,企业文化整合了不同的价值观念。它通常蕴涵得较深,且不易为外界所察觉和模仿。在不同企业,甚至在一个企业的不同部门,人们的价值观念差异极大,因为价值观念经常和人的个性、经历和教育背景等密切相关。比如,有的员工会认为金钱万能;有的会认为技术革新与己无关;有的会认为自己得不到重用;有的可能甚至连自己为什么一辈子在台塑企业工作的原因也说不清道不明,等等。总结起来,这些个人的价值观念就如同兄弟之间各自淘米、各自落鼎一样千姿百态。

有人说,民族文化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是一把双刃剑;还有人说中华民族文化不适于为市场经济服务。我认为,这些观点曲解了民族文化的精神和意义。台塑集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例证:民族文化能够使企业绝大部分成员的认识凝聚在企业特有的价值观念之上。即便这些成员一批一批地在更新,但这些隐蔽的、凝聚起来的企业价值观念却得到了延续和发扬。也就是说,王董事长所谓的“管理合理化”,指的就是企业经营管理要合乎民族文化精神这个“理”。把所有这些“理”归纳起来,就是社会文明。

现在王董事长已经交棒了,我深信台塑集团能永续发展。如果再过50年,接棒者做得更好,那就说明王董事长的“管理合理化”理念和思想得到了真正的传承和弘扬,因为接棒者是王董事长的真正传人,他们比别人更能体会他的经营管理思想的精髓。

至少今天看来,王董事长的“管理合理化”在历史上具有其长期合理性。是为序。

2014年9月18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