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班组长使用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6节 如何与上级相处

一般人看来,上下组长关系难处,究其原因感觉过失多数不在部下,似乎更多在于作为领导的上级没有做好,是他的领导力不够才导致彼此之间的相处不洽吗?其实不然,在上下级的关系中,虽然上司占据主动,出现问题所占的比重更大些,但是下级也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上级对下级的态度。

一、生产制造现场上下级的关系特点

生产制造现场上下级关系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它具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

1.相处时间长

从早到晚,一天8小时都在一起,上级的一举一动,员工都看得清清楚楚,不管你满意也好,不满意也好,都得跟他在一起,想躲都躲不开。

2.情报交流速度快

有关生产处的问题稍有风吹草动,立即可以报告上级而且很短时间内就有指示或命令反馈回来。

3.彼此相互要求高

对不认识的人所犯下的错误,人们会很轻易地原谅,而对身边熟悉的人就不同了。任何一方稍有不慎做错了什么或者说错什么,对方立即就有反应并耿耿于怀。

4.上级影响力巨大

由于相处时间长,上级的做事风格、行为习惯乃至常用的“口头禅”都有可能被下级模仿。

从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看出,生产现场上下级关系的重要性。当双方关系对立僵化时,上级埋怨下级办事不力,下级报怨上级指挥不当。如此以来,势必造成生产进度的缓慢、产品质量低下,以及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因此,良好的上下级关系是开展工作的基础,作为组织生产现场的基础管理者,我们有必要了解掌握上级的行事风格及其特点,有针对性地搞好双方关系。

二、领导的几种类型

根据企业体制与组织结构的不同及其所担负的职责和管理风格的不同,上级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宏观调控型。对工作进行分配后,即放手让下属自行安排工作,自己仅是在下属碰到问题时才出手援助,对于下属的评价也只是过问结果,对过程及方法不是很在意。

2)随机授权型。对下属的监控严格程度,随着下属的成熟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对成熟的员工完全放手,对不成熟或能力不够的员工则予以必要的监控,以保证最终的工作成果。

3)亲力亲为型。这类上级不论下属的胜任能力如何,都不会放心放手让下属去做。凡事都喜欢自己去做。也唯有自己亲自参与的工作,才会对其结果放心。

班组长对于自己的上级管理风格应充分了解,以便充分与之适应配合。

对于宏观调控型的上级,我们应该放手大胆去推进工作,对于工作进度和阶段成果要及时向上级沟通汇报。如有问题,也不要忘记向上级救援,争取他的指点与帮助。

对于随机授权型的上级,他的信任是随着你的能力增长而增加的。因此,对于对方安排的工作,应切实迅速地完成并且要保质保量。在平时还需要注意不断地学习,进行自我知识的充实,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对于亲力亲为的上级,除了在工作上与他保持密切联系外,千万记住凡事不可自作主张,执行前一定要多请求。要想得到这类上级的肯定和授权,自然要让他知道你有足够的信赖度,你的工作结果与他自己做的结果几乎没有差别。

三、与上级相处注意事项

在与上级相处时,应当多一些细节问题的处理,譬如:谈话前要认真准备,学会利用计划和数据分析问题、汇报问题等。

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一套可行性法则,口诀如下:

尊重上级不惧怕,谈话内容提前理;

利用计划和数据,上级精神巧领会;

不发牢骚不乱讲,凡提问题有建议;

意见不同不要急,问明原因不顶嘴;

工作进程与难处,时常报告不懒惰;

面对批评心态和,辩论先说对不起;

心有冤屈不抱怨,亲朋好友巧利用;

众人面前遭责骂,他人想法不重要。

在掌握上述口诀的同时,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只接受一个上级的命令

由于管理体制或工作特性的原因,很多班组长有多个“婆婆”,虽然主管是直接命令,但经理、厂长甚至总经理也会在现场直接下达一些指示或命令,如果这些命令相互之间没有冲突,不过就是给自己加重了一点儿工作负担。倘若这些命令之间相互冲突,事情就会变得非常糟糕,其最终的结果是不论你怎么做,这些对你有生杀大权的上级总会有人对你不满。那么作为下级的班组长怎么做才是最佳的选择呢?

根据事情的图纸调整工作,有些特别紧急的事可以马上进行,但最后这些工作一定要向直接上级汇报,取得他的首肯和支持。因为直接上级如果不知道你在做什么工作,他肯定不会支持你,而你的工作成绩最终是由你的直接上级评价的,要想取得上级的正面评价,首先就要正视和重视自己的直接上级。

2.多倾听上级的看法和意见

我们发现,一些资历较深的班组长,总是认为上级年纪比自己轻,资历比自己浅,因此而对上级产生轻视的心理。其实,如果我们能够敞开心扉,设身处地的思考一下,人家既然以如此年纪便能做你的上司,必定有他的过人之处。所谓站得高看得远,作为你的上级,他所获得的信息量要比你多,视野也更为开阔,看问题分析问题时也会看得更远,更有利于工作长期发展,也能让我们少走一些弯路。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采纳别人的建议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让他有种参与其中的感受,而这种美好的感受必定牵制着他对这项工作更加重视与支持。

3.了解上级的处境

作为更高一级的管理者,上级由于所承担责任更加重大,因此而产生的压力也要更大一些。他要从整个团队的利益出发去做各项决策,也许有一些决定和决策将不利于本班组的小我利益,有时候还有可能牺牲某个班组的利益来保全整个团队的集体利益。因此,如果我们能站到上级的立场和角度思考问题认识问题,就可以多一些理解和共识,少一些不满和内耗。

4.经常向上级报告工作

经常向上级报告工作有助于上级及时了解工作情况,上级也需要向他的上级报告工作。如果对团队中的某个班组的情况不了解,就有可能被他的上级领导难倒,因此而失去领导对他的信任,而致使整个团队受到不公平的评价与对待。如此以来,也不利于自己班组的工作开展与建设。

经常向上级主管报告工作也有助于上级主管对自己工作的全面评价。因为经常汇报工作,使上级主管领导对你工作的进度、难点以及你的工作态度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与认识,那么他对你的评价就不会仅仅停留在任务完成这一单一结果之上了。

5.让计划和数据说话

向上级汇报工作时,应当提供真实的数据,少用最好不用含糊性词语,比如也许、可能、差不多、一点儿,容易给对方造成不信任感。要多提计划和方案,计划要详细,方案要清晰,以便于上级领导及时决策。

6.要改变上级不如改变自己

是人就有缺点,就会犯错误,要善于接纳别人的缺点与不足。我们不能改变别人,却可以改变自己。要不断地调整自己以适应上级的领导风格和做事方式。在日企,在对新员工的培训课上,培训老师有这样的一句话:“只可选择公司,不可选择上司。”

7.下级的天职就是协助上级工作

作为下级,其天职就是协助上级工作的。对于上级表现比自己强的方面,我们要善于学习和利用。

阿强在上海一家房地产公司担任低级职员,他的工作是打电话给可能有意租用本公司建设的摩天大厦的客户。当顶头上司说想跟他一起打电话,他欣然同意了。阿强对上海的房地产情况了如指掌,上司则熟谙各类租户的需求。两人很快携起手来,各施所长,去说服租户用他们推销的商业大楼。

多年来,他俩一直相互帮助,合作融洽。后来,当上司改行当高级管理顾问时,他介绍阿强到市内另一家规模很大的房地产公司任职。

阿强是一位非常聪明的员工,他懂得如何配合上级并取得与领导的工作默契,使得工作效率得到有效地提高并取得非凡的成绩。作为一名出色的最基层的领导者,取得上司支持的最有效的手段便是当好上司的助手,并合理利用他的人脉及关系让自己的班组工作高效地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