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性而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学术的科学普及

在时下的学术界,流传着这样一种不良的学风和文风:写文著述日益艰涩难懂、佶屈聱牙,似乎一篇文章或一本书里不出现一些常人难懂的字词、概念,就不足以说明其学术水平高深一样。著名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阎步克曾在《文史知识》杂志创刊2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现在不少中青年学者写的东西,一般搞研究的都读不懂,用生僻字、生造词,一知半解甚至莫名其妙的外来词,食古不化、食洋亦不化,大家都卖弄什么新主义、新新主义。这种浮夸的文风和学风的盛行,加之门户之见、党同伐异等等流弊,已使学术研究的圈子越来越小,给学术本身的发展带来了恶劣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将本来就曲高和寡的学术进一步推离了公众的视野。

“笔墨当随时代”,面对一个时代匆匆前行的脚步,谁都不能无动于衷。一门学科,尤其是人文学科,缺少与社会之间有血有肉的联系,缺少公众的理解与支持,是很难获得鲜活而持久的生命力的。面对洪波涌动的时代大潮,任何学科都必须担负起这样一个职责:用平易通俗的语言,搭建简洁明快的知识结构,向公众介绍本学科的价值及其学术研究对自然和社会的意义,即对学术进行科学普及。

理论是灰色的,学术是晦涩的。但灰色晦涩并不是学术的必然属性。学术也可以是一门深入浅出、举重若轻的艺术,玄奥晦涩、深不可测从来与学问的思想含量和内在价值没有必然联系。学术的本意也不是要高高在上,将人拒之于千里之外;也非面目可憎,让人望而生畏。能让普通人领略大学术的魅力,是学术自身的荣幸,亦是学者们应当孜孜以求的一个目标。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术的“科普”既是对人文道义的一种勇敢承担,也是学科自身存在与发展的一种需要。两者之间是互动、互惠的一种有机联系。

科普学术,需要学者换一种姿势进入学科领域,摈弃艰涩、枯燥的专业术语,统计数据、图表公式和玄奥莫测的考据、引证,以平易近人的语调,平实亲切的笔触,可触可感的事例、记录及形象生动的图片来向公众展示学术的另一面,让大家体会学术的另一种魅力。科普学术是一种“化简”,需要学者有深厚的学养和广博的积累,需要大众化的表达技巧,当然更需要一种深切的人文情怀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天文学对浩渺的宇宙空间的不懈探索,考古学对逝去的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发掘和复活,医学对人体内在世界的探求和研究,如此等等,这些都是公众感兴趣的话题,学科尖端的研究需要进行,但同时我们也有责任将它们的成果和进展拿出来与公众分享。长期以来学术界曲高和寡,这其中固然有社会转型期功利化风气对学术的疏离与冷落的原因,但学问本身的不作为也值得我们深思。市场经济时代的最高准则是适者生存,埋怨与自艾并不是出路,唯有自发的振作,才能为自己拓出一条坦途。

学术不应该是少数文化精英的专利。书斋和实验室里的研究与公众的关注和参与之间应该有一座桥,既传承历史,又沟通未来,让学术从昨天的烟云走进今天的记忆和明天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