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资产为本的基本概念
正如本章开篇指出的,我们想要知道怎样做,同时亦要搞清楚为什么要这样做,把这二者结合起来的就是“概念”。这部分要介绍的不单是国外学者提出的想法,还包括台湾地区的实践经验。前者会以美国的“资产为本社区发展”(ABCD)作为国外典范介绍;后者则会整理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经验。
(一)“ABCD”的基本概念
从文献来说,最早提出“资产为本”模式的,应该是美国西北大学的Kretzmann及McKnight教授。他们整理出来的模式被称为“资产为本社区发展”(Asset Based Community Development)(McKnight & Kretzmann 1993),并在大学的支持下成立了“资产为本社区发展学院”,在世界不同地区推广这种模式,影响深远。近年他们还举办年会,互相分享经验。
他们提出的社区工作模式基本概念可以从一杯水说起:想象眼前有半杯水,究竟你的想法是“杯中只有半杯水”,还是“杯中还有半杯水”呢?前者意味着眼光集中在空的地方,想到的是不足,怎么样才可以灌满;反过来,后者的注意力在有的部分,想着怎样好好地享受这杯水。简单来说,前者正好反映“需求为本”的思维,后者则是“资产为本”的想法。这样的思维同样可以应用在社区层面。当我们集中目光看着不足的部分,总会认为社区是“有需要”和“有问题”的,例如缺乏工作机会、人口过多、缺乏外来投资、政府不够重视,又或者地处偏远、缺乏设施(或设施老化)、缺乏资源、人口素质低、技术落后、低学历、老龄化等,结果认为必须通过“专家”“政府”的协助来提供所需服务,但这会导致社区成员的无能感不断被强化。反过来,大家可不可以看到事实的另一面,把目光放在社区和居(村)民已具备的资源呢?例如社区成员拥有的独特技能和智慧,或者社区的独特风貌、历史文化及人文特色。专注另外的这一面不是阿Q精神,失业、年纪老迈、贫穷是事实,但为何要否定他们拥有的专长、经验及智慧呢?这何尝不也是事实吗?一位失业人员同样是有技艺能力及可以对社区有贡献的人;同样道理,就算是独居退休、长期有病的老人,也可以是一位慈爱、有见地、可以跟人分享脑海中很多社区故事的人。就算是社区已空置良久的建筑物,只要不是危房,它就是社区公共活动空间的宝贵资源。只是它们缺乏发挥的机会及人们的接纳与欣赏。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社区优先需要的,不是外来的资源和指导,而是能让社区“动”起来的能量。而所谓社区,其实就是社区的成员及其中的人际网络。人“动”起来,社区自然也就动起来了,而激发人动起来的力量,就是人们发现的自己具备的有用资产以及让这些资产有机会利用起来的网络。
所以McKnight和Kretzmann(1993)提出的“ABCD”有三个关键的元素:第一,资产为本。社区发展的开始就是去寻找社区“有”什么,发掘社区居民、工作人员乃至社区组织和政府部门拥有什么能力;而不是社区里缺乏什么,出现什么问题,或是有什么社区需要。第二,以“内部”为焦点。因为以本地资产为本,必然是以社区内部而不是外部(寻找外来资源)为焦点,所以,发展工作首先集中加强居民、社区团体和政府部门关注议题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当然,这样不是要否定外来资源,特别是贫困家庭需要的重要性,而是要突出在社区发展之初先发挥本地社区成员参与的主动性,自发厘清他们关心的主题、资产投资、创意、对将来的信心及操控感的重要性。第三,人际关系网络作为驱动力量。既然以本地资产为本,强调“内部”,那就要以人际关系网络为载体,通过集体的共同努力完成发展计划。所以对于社区工作人员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组织及重整社区的团体以推动社区发展。
美国西北大学资产为本社区发展学院提出的“ABCD”有以下各项基本原则:第一,每个人都有天分。第二,社区是由关系组成的。要去了解、建立、巩固及运用社区关系,有意识地建立及栽培社区关系是“ABCD”的核心,亦是所有社区营造工作的核心。第三,居(村)民是核心,是社区发展的主角,并非被动接受服务的对象。第四,作为领导(官员)要鼓励社区中积极成员的参与,他们是基于信任、有发挥影响力的空间及相互之间的良好关系而参与,而不只是单纯的跟随者或参与者。第四,社区居(村)民一定有他们关心的事情。社区死气沉沉只是因为大家关心的事情没有被聆听,所以社区工作人员要好好挖掘这些声音。第五,要找到行动的动机。这些动机往往来自人们感觉比较强烈的生活焦点,例如日常生活中关心的事情、梦想如何达成、个人具备的能力与志趣有没有表现的机会等。每个社区一定存在“看不见”的行动动机,所以社区工作人员更需要好好聆听与寻找。第六,用心聆听人们的对话。无论是小组讨论还是个人的对话,都是寻找人们行动动机及鼓励大家参与的大好机会。第七,发问、发问再发问。利用发问带动人们的思考、讨论及参与,并非以专家的姿态为社区行动提供答案,这样才更有可能发动群众。
发动群众的基本做法是:第一,在社区中发育组织。没有一个单一组织能够吸纳所有社区居(村)民参与或让大家有发挥的机会,所以组成和发展社区内更多不同的组织是社区发展的基本工作。第二,承认基层政府在解决问题方面的限制。没有社区成员的合作,社区就不能“动”起来,只有更好地运用社区居民拥有的资产,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社区才会变得更好。反之,单凭政府人员的资源与权力处理问题往往只会是事倍功半。政府部门扮演支持者的角色,应该后退一步才是社区居民前进一步的先决条件,实践证明,由政府解决所有问题和资源,只会是下下之策。
对于“ABCD”来说,资产可以分成五类:第一,个人是“ABCD”的核心。每个人都有资产和天赋、才能。人的资产和才能需要经过寻找与认同的过程,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所以在社区发展工作中,我们关注的不是社区需要,而是人的资产与天赋。第二,社区团体。由社区居民自发组成的小组对社区发动非常关键,大家因着不同的兴趣和关心的事情走在一起,开展共同行动,带来改变。第三,正规单位,包括官方、专业、学校及商业部门等。这些单位都是支持社区居民发挥资产及天赋价值的重要后盾。第四,有形资产,包括社区内的土地、建筑物、社区空间,以及资金等。第五,关系。有了关系,个人的资产就可以互换和互相合作,资产就有增值的空间,但前提是要有人扮演连接者的角色,把单一的个人和家庭连接起来,成为稳固的支持网络。
对于“ABCD”来说,最后一个关键概念就是“社会资本”(social cap ital)。正如社会资本研究网络指出的,这个概念虽然已经被提出了20多年,但还没有一个广泛接受的定义。McKnight和Kretzmann(1993)提出三个关键内容,包括网络、规范和信任。很明显,三者紧密相关:第一,网络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网络不是一次性的,一旦有了网络,个人的资产就可以被体现甚至产生交易。第二,网络得以维系,必须依靠网络形成后出现的规范。网络成员互相认同一些行为准则,例如愿意聆听、大家有表达的机会、不会否定别人的见解等。第三,网络要持久存在并发挥实质的作用,在规范之上还要有信任关系的存在。信任已经超越了规范的范畴,是网络成员之间建立的深厚互信关系,例如大家相信在网络中表达什么都可以得到认同和鼓励,成员间不会出卖利益等。实际上,信任才是网络长久存在的保证。
上述三方面构成社会资本,尽管它不是以货币去衡量的资本,但它跟金融资本一样,只要做出适切的投资,就可以产生回报。资本经过长期的增值滚动,可以产生愈来愈庞大的价值。从社会的角度看,当社会阶层之间的关系网络得以发展及滚动积累,同样可以成为不可忽视的重大社会财富。正如不少研究证明,穷人与富人其中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他们的网络关系。愈富有的人,他们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就愈多,反过来,穷人一般缺乏社会支持网络,往往在社会中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从这个角度考虑,穷人最需要的不是金钱物质的支持,而是要重建他们的社会支持网络,使他们在紧密的网络关系中得到最适切的支持和帮助。
所以,对于“ABCD”来说,社区发展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资本,只有通过社区工作者的不断努力,形成稳定的社会支持网络关系,社会阶层之间才容易产生社会包容,从而达至社会和谐。
“ABCD”的概念大致包括以上各项,下面的列表进一步总结其特色(见表3-2)。
表3-2 “ABCD”概念
(二)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
无独有偶,同样是1993年,台湾地区提出并推动了“社区总体营造”,但与“ABCD”不同,它的起步点是在台湾地区的“文化建设委员会”,是自上而下的产物。当时“文化建设委员会”提出的目标是:“建立社区文化、凝聚社区共识、建构社区生命共同体的概念,作为这类文化行政的新思维与政策”;同时亦提到“以社区共同体的存在和意识作为前提和目标,借着社区总体营造理念的推动与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凝聚社区共识,让各地方社区建立属于这个社区的意象”。
虽说“社区营造”是台湾当局自上而下推动的产物,但它与“ABCD”的理念与实践方式非常接近,因此将二者放在一起理解资产为本模式是一次有益的实践尝试。从理念来说,社区营造是要实践社区主义的精神。社区主义是2005年台湾“行政院”提出的政策,其希望把社区作为政府基层的施政单位,充分发展及体现自主性及主体性。自主性和主体性是准确掌握社区主义意涵的关键,也是社区主义赋予社区的基本权力。自主性是社区成员有权共同做出自认为最好的决定,不受外来力量所左右,或由外界代议及代为做出决定;主体性是肯定社区的独立性,即社区有其独特的意志去决定社区的发展。要让社区拥自主性和主体性,社区发展工作者就要先培养社区自我诠释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社区成员具有独立面对问题的见解和敢于找出解决困境的方法,并通过行动改变现状,而非被动地等待社区以外的资源和协助。因此,社区发展的关键工作就是“培力”,培育社区人才,让社区成员经历增能(赋权)的过程,肯定自我的价值、权力和能力。
另外,社区要营造的实际上是生活。生活是不能被割裂的,只能用整体的视角看待。例如即使我们觉得钱对生活很重要,但也不可能将自己所有的时间用于赚钱,只有将钱放入生活的整体视角(如休息、健康、安全、饮食甚或放松娱乐等),生活方能持续。所以社区营造必须以整体生活为视角,链接本地特色,在符合社区需求的情况下,“创造和经营”(曾旭正,2013)生活,这样才能使人们得到更全面的满足,提升生活的幸福感。那么,社区营造就是简单地营造社区吗?答案是否定的。从整体生活的视角看,对人的营造是社区营造的核心,而社区参与是社区营造的主轴。其中,“造人”是目标,“造社区”是方法与过程。当然,在社区营造过程中,除了推动自下而上的社区参与之外,政府是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
上面介绍了社区营造的关键概念,接下来讨论的是行动策略。“ABCD”和“社区营造”的行动逻辑都是在推动社区成员参与的同时,还要寻找和运用社区资产。不过二者对“资产”有着不同的“诠释”。
台湾地区的社区营造以“人、文、地、产、景”来划分社区存在的资产:第一,“人”,包括社区里出现过的历史人物,住在社区里的文学家、艺术家、工艺师或具特殊专长(“厨艺”“舞蹈”“说故事”等)的人物等。第二,“文”,包括有特色的文化生活(茶艺等)、风俗习惯、节日庆典、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或文化活动(灯谜等)、传统美食(特别的菜肴或小食)、老地名或故事、老建筑或庙宇,甚至是地道口音和用语。第三,“地”,包括气候特色(“四季分明”或“四季如春”等)、生态资源(“灌溉系统”“风水林”等)、地形地质特色(“奇特的岩石”等)、动植物资源(可以作为生物指标的萤火虫、青蛙以及一些原生品种等)。第四,“产”,包括一级产业(农林渔牧等),可直接采收后出售;二级产业(豆干、泡菜、竹编等加工品);三级产业(乡村旅舍、餐饮美食、礼品等);四级产业(文化创作、生活体验,或者如博物馆、文化馆、学习中心等教育服务等)。第五,“景”,包括景观资源(“晨光夕阳”“梯田”“竹林”“峡谷”“步道”,具有特色的自然景观或古迹、特色建筑物等)。
既然营造的是生活,那么社区的资产就是用来提升生活的素质。“生活”包括了以下六个切入面向:第一,人文教育。例如进行社区资源调查、成立学习班、进行社区的文史调查、跟老人收集口述历史、编制社区地图、出版社区报、成立社区剧团、学习传统民俗技艺等。第二,环境景观。例如修建公共空间、改善社区景观。第三,环保生态。包括组织社区清洁队,进行生态调查、植树、修建污水处理池等。第四,产业发展。包括农业产品、农业加工产品、手工艺产品的开发,发展休闲产业(包括“民宿”“地道餐饮”“导览解说”“耕作体验”“民俗技艺展演”等)。第五,社福医疗。包括独居老人照顾、日间老人关怀、健康讲座、老人表演、关怀弱势家庭和儿童、新迁入家庭适应辅导、社区居民体检等。第六,社区安全。例如社区守望相助队等。
把寻找出来的资产,运用在上述适合的面向,这个社区营造的过程,同样就是“造人”的过程。毫无疑问,“造人”比“造社区”更为根本,因为只要人的能力得以提升,营造社区就绝非难事;反过来,如果“造社区”不是靠“造人”,那么社区只是“被”营造出来,依靠的必定是专家、学者、官员等外来的人和外界提供的资源等,这种社区发展的可持续性必然大打折扣。所以,无论是“ABCD”还是“社区营造”,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提醒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或者基层干部都不是社区问题的“解决者”,亦不是社区需求的“满足者”。要知道,需求是互动的结果,除了饥饿与营养不良,看来没有必然客观的需求存在;换句话说,当“施者”与“受者”或者“主体”与“客体”的角色与关系被塑造出来后,两者就会形成一种张力,纵使前者试图用所谓客观的方法去评估后者的需要,后者也希望得到更多的资源,有可能会反过来尝试满足前者的需要,表达一些对方预想的需求。例如,当社区工作人员以扶贫的目标来到社区,需求评估必然是要了解这个社区有多么穷困、有多少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等,所以一旦工作人员接触社区居民时,就很可能陷入一个博弈的状态——当地人试图以“落后”“生活困难”“教育水平低”去形容他们的社区,不断阐述社区居民的生活有多么困难;反过来,外来者会想尽办法确认这些信息的真伪。这种博弈是社区发展工作者期待的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因此,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不是认为“满足需求”不重要,而是不应该视“需求”为“本”,应该以发展社区成员的力量为“本”,寻找及运用资产是最关键的社区发展过程。因此,社区工作人员以至地方干部就应该跳出“问题解决者”的思维,成为“促进者”,促进社区成员共同寻找社区资产,促进社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促进社区成员通过社区的自发组织,持续发挥社区资产建设的力量。
以上内容就是“资产为本的社区发展”作为一套独特的实践理论的主要概念和基本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