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8章 徐志摩的佚诗与佚简
1932年5月17日在《天津民国日报》第五版,新增一副刊《文学周刊》,刊头是周作人题字,每逢周二出刊,每期用4开一整版的幅面刊登作品,同年7月26日出至第11期后,随着《天津民国日报》停刊而终刊。这个刊物标明中国文学研究会主办,实际是由南开大学的几位学生负责编刊。编者在《发刊词》中说:“愿在这方田里播种能结我国的果实的文学种苗,愿从深心里唤起睡困的灵魂去触感我国古代原始纯朴的或中世辉煌繁荣的宝物。”
这块园地,既发创作,也载译作,固然以新文学为主,同时也不避旧辞章。重要的作品有陈梦家的《〈歌中之歌〉译序》、戚佑烈的诗论《三百篇表现的人间苦》、刘荣恩的小说《初晚——献给我已故的母亲》,写一个青年自婴孩到成人所经历的遭遇和变迁。但从总体上看,刊物登载有分量的作品不多,绝大部分为青年学子的习作,稍显稚嫩。不过在浏览时我却获得了一种发现的愉悦,竟然找到徐志摩的文字——一首佚诗,一通佚简。
1932年6月14日《文学周刊》第5期,在版面的显著位置刊登一首《想像你的句》的新诗,署名这是“徐志摩先生遗作”,诗前还有编者加的一段“按语”,对诗的写作时间及何以在本刊发表均有交待。
写到这,不妨插说几句题外话。自1931年11月徐志摩因飞机失事而遇难后,编辑这位著名作家诗文全集的工作即已启动,但因种种原因,迟至1969年,才由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第一部《徐志摩全集》,此后又有香港商务印书馆五卷本的《徐志摩全集》,上海书店在这基础上,后又增补四卷。而现在市上最通行且收录最为齐全的是2005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韩石山先生主编的八卷本《徐志摩全集》。当然,这里所谓的最为齐全,仅是相对而言,遗珠恐怕在所难免。像这首《想像你的句》,即为各种全集所遗漏,乃是一首佚诗,下面同按语一并照录如下:
想像你的句
这首诗是志摩先生写来送给一位友人的,大约是他未故前的那个五月里。道歉是必需的,因为诗人已经不在,不能得到他发表的地方和时候的同意。但我们以诚恳来给世界上一点美。志摩先生的友人们,不以为我们唐突吧!
想像你的句
如同一支饱餐着风
开向海天澄碧处的
航船;
运用你的字
如同一只蝴蝶
在花香与露气间
舞动他的粉翅。
夜深听雨时写此即以奉贻
志摩
这短短的一首小诗,内容并不晦涩,是赞扬某人的文字的,抑或,极有可能赞扬是某人的诗作,但作者仅用两个形象的比喻便真实自然地表达出了情感。
徐志摩在他的《猛虎集》序中,曾谈到写诗的艰辛:“且不说诗化一类的理想是谈何容易实现,就是平常在实际生活的压迫中偶尔挣出八行十二行的诗句都是够艰难的,尤其是最近几年,有时候自己想着了都害怕。”“就经验说,从一点意思的晃动到一篇诗的完成,这中间几乎没有一次不经过唐僧取经似的苦难的。”然而上面所录的这首,因是写给友人的,最初也没预备发表,反而给人感觉写得更加轻巧,仿佛是信手拈来一样。
1932年7月19日《文学周刊》第10期,刊登了刘荣恩《鸡鸣寺的诗心》一文,这是对陈梦家自传体小说《不开花的春天》所作的书评。文章起首,作者先讲了一件事,说在许久前的一个夏日,收到这样一封信,不妨抄示如下:
荣恩:
你回来,至喜。……我现在介绍一个诗人给你,陈梦家,你也许见过他的作品。他是鸡鸣寺的诗心。你带回北国的诗情,你俩一定能结交。
志摩
这封信,也未见收入已出版的各种徐志摩作品集,当是一封佚简。虽然内容不全,有些以省略号做了替代,成为残简,然仍觉珍贵。比如它透露刘、陈的结识由徐志摩牵线,而且两人后来确实有了交往。刘荣恩借徐志摩原话作题目的这篇文章,便写到初次见面的情景及留下的印记,在他笔下,陈梦家“头发也不长,脸也不绿,只是一个平凡的大学生。在我家他连抽了二支烟卷(他自己的),他说,他在家里不敢抽烟。原来,这位先知也在本地家乡里受压迫的。在青烟的漩涡中,真是一位爱好做美梦时代的孩子,醉了诗的人,多是美梦的追求者,幻想的追求者”。信中,徐志摩把“鸡鸣寺的诗心”许给陈梦家,看出对这位弟子非常地了解。鸡鸣寺是南京的一座著名古寺,离此不远是国立中央大学,陈梦家在该校求学时,恰巧徐志摩也在执教,因喜爱新诗,便投在徐的门下。这座寺庙之于陈梦家的生活具有一种特殊意义,隔三差五的总孤零零地一人跑来探幽访古,寻找诗意,这里俨然成了他诗絮飞扬的道场。徐志摩善于提携后进,他介绍这一南一北(刘荣恩1930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后长期在天津生活,1948年去伦敦定居)两位诗坛新人相识,当然对他们有所期许,而两人也没辜负徐志摩的期望,陈梦家不必说了,刘荣恩后来也有《刘荣恩诗集》(1938年)、《十四行诗八十首》(1939年)《五十五首诗》(1940年)、《诗》(1944年)、《诗二集》(1945年)、《诗三集》等作品问世,只是这些均为自费出版物,多是赠给友人,读者不易见到罢了。
走笔至此,忽然生出一个想法,如果允许猜测,我斗胆地把前面所录那首《想像你的句》,也认为极有可能是写给刘荣恩的,只是发表时,在诗前的按语中,刘觉得不便说出自己的名字,而是以写给一位友人做了简单处理。
2011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