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的话
浙江富阳周凯,嘉庆辛未(1811年)进士,33岁多已历任翰林院编修、襄阳知府、汉黄德道等,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奉旨授福建兴泉永道,驻节厦门,道光十七年(1837年)逝于台湾道任上,终年59岁。在闽南前后八年。他两任兴泉永道、两任台湾道任内,修书院、教士子,修二志、筑义田,捕盗贼、赈风灾,议兴革、稳大局,政绩卓著,官声极佳。他精通诗、书、画,在京城与林则徐、魏源、龚自珍等结成“宣南诗社”,是“京都二十四诗人”之一;他的画“宗师造化,自成一家,所作诸画,人传最工”。著有《内自讼斋文集》、《内自讼斋诗集》、《澎海纪行诗》,以及《武当纪游二十四图》、《闽南纪胜十二景》等书画艺术珍品。在厦门、金门、台湾还留下不少蕴颜、楹联、碑文、志铭,可以说他是一位德艺双馨的政治家和艺术大家!
《闽南纪胜十二景》是周凯于道光十六年八月中秋在厦门玉屏书院完成的册页画作。完成后,他即赴任台湾道,可天不假年,于道光十七年七月卒于官,《闽南纪胜》成了他的绝响。友人说,《闽南纪胜》约于清末民初流入日本,被日本资本家收藏。2008年出现在日本的古董圈,标价极高,被日本收藏家买下,而后进入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现身于该公司2009年北京春拍会上。图中的内容全部是周凯在兴泉永道、台湾道任上发生的事,历史分量十分厚重!
《闽南纪胜》所记的事,均可从他编的《内自讼斋文集》中找到,该“文集”是在他逝世后,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雕版印行的,共十卷,分装八册,书首有玉屏书院山长高澍然写的序和他自纂的年谱及吴德旋的周公墓志铭。台北图书馆将“文集”中的有关“涉及台湾部分”抽出,整理印行,定名《内自讼斋文选》,列“台湾文献丛刊”第82种。
为解读《闽南纪胜》,兹特围绕画中的内容和周凯在厦门、台湾任上的政事、文事、外事,从《内自讼斋文集》、道光《厦门志》、光绪《金门志》和《内自讼斋文选》中,选出涉及闽南尤其是厦门与台湾、金门、澎湖有关的文稿三十八篇,作为《闽南纪胜十二景》的历史文献,提供给有兴趣的研究者参考,如有条件的,可以参阅《内自讼斋文集》道光版原稿。